Workflow
同和药业(300636)
icon
搜索文档
同和药业:关于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2024-10-29 16:10
证券代码:300636 证券简称:同和药业 公告编号:2024-061 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克立硼罗临床用于3个月及以上婴幼儿以及成人的中重度湿疹的 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俱佳。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克立硼罗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优势,特 别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上述发明专利的取得不会对公司近期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但有利于发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 系,从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专利号:ZL 2020 1 1525126.2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2020.12.22 授权公告日:2024.10.29 专利权人: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专利权自授权公告之日起生效。专利权期限为二十年,自申请日起 算。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 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具体情况如 下: 发明名称:一种克立硼罗中间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克立硼 罗中的应用 ...
同和药业2024年三季报点评:老产品短期承压,新品有望兑现增量
国泰君安· 2024-10-29 10:23
报告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盈利能力改善,存量产品去库接近尾声,新品放量可期,看好长期成长空间 [2] - 2024Q1-Q3营收5.70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21.72%;Q3单季度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5.61%,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21.10% [2] - 考虑存量产品价格竞争以及CDMO客户终止合同影响,下调2024-2026年EPS预测为0.31/0.42/0.53元 [2] - 给予2025年PE25X,维持目标价10.40元 [2] - 2024Q1-Q3毛利率33.66%,同比增长2.37pct,费用率优化下净利率提升至16.80%(+2.75pct) [2] - 存量产品去库接近尾声,新品有望逐步贡献增量 [2] - 国内外多个新品种获批注册,产能扩张叠加新品放量,业绩有望加速 [2] 财务分析 - 2024E营收7.74亿元,同比增长7.1%;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25.1% [7] - 2025E营收9.52亿元,同比增长23.1%;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32.4% [7] - 2026E营收12.01亿元,同比增长26.1%;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26.3% [7] - 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1/0.42/0.53元 [2] - 2025年PE为21.18倍 [7] 风险提示 - 产品价格竞争风险 [2] - 汇率波动风险 [2]
同和药业20241024
2024-10-28 08:2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医药行业,主要涉及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19,993.34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国外销售增长6.63%,国内销售下降14.82%[1] 2. 公司实现净利润9,573.65万元,同比增长21.72%,扣非净利润9,306.13万元,同比增长29.91%[1] 3. 毛利率为33.66%,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8%,同比提升2.74个百分点[1] 4. 新产品销售收入217,396.82万元,同比增长9.89%,CGMO业务销售收入下降44.66%[1] 5. 内销业务下滑主要是由于部分老客户提前终止合同,导致合同定制类业务收入下降[1][2] 6. 外销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新产品出口增加[2] 7.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内销市场开拓力度,预计内销业务将实现同步增长[2] 8. 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销售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销售将超过1.1亿元[6][7] 9. CDMO业务受到部分老项目提前终止的影响,公司将积极开拓新项目以弥补损失[3] 10. 成熟品种国际市场需求恢复,公司将通过降本增效策略提升市场份额[3] 11. 公司二厂区一期项目已投入使用,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产能[3][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研发投入3,920.45万元,同比下降17.12%,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 2.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主要费用项目同比均有所下降[1] 3.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新品种获批,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2][4] 4. 公司产品专利在不同国家有1-5年不等的延期,有利于持续开发新品种[3] 5. 公司二厂区一期项目已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产能[5]
同和药业:规范市场新品持续放量,新兴市场、老产品有所扰动
中泰证券· 2024-10-27 17:00
报告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2] 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2024-2026年收入预计分别为7.69、9.32、12.09亿元,同比增长6.43%、21.28%、29.74% [3] - 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1.32、1.71、2.28亿元,同比增长24.09%、30.33%、33.01%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27/21/16倍 [3]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Q3收入利润环比Q2基本持平,与市场预期新产品放量、环比持续加速增长有所差异 [1] - 欧美日韩规范市场的放量存在节奏,需要匹配专利到期时间、客户注册报批,但同样是粘性较强、确定性较高 [1] - 公司规范市场的放量持续推进,稳步提升,基本符合预期 [1] - 业绩的扰动来自新兴市场、国内市场以及老产品,同时面临价格压力、支付困难等问题 [1] - Q3存在转固折旧增加、汇兑损失等扰动,影响了当期业绩 [1] 公司财务数据 - 2024Q1-Q3毛利率33.66%,同比提升2.40个百分点;净利率16.80%,同比提升2.75个百分点 [3] - 2024Q3毛利率31.90%,同比提升5.01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2个百分点 [3] - 2024Q1-Q3三项费用率合计5.70%,同比下降1.72个百分点;2024Q3为6.94%,同比上升1.48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5个百分点 [3] - 2024Q1-Q3研发费用3920万元,同比下降17.42%;2024Q3研发费用1702万元,同比增长90.22%,环比增长43.18% [3] - 2024Q1-Q3经营性现金流为1.62亿元,同比增长53.38% [3] 风险提示 - 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风险 [4] - 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风险 [4] - 环保与安全生产风险 [4] - 汇率波动风险 [4] - 公开资料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风险 [4]
同和药业:利润端维持较快增长,新品种高端市场放量有望加速
平安证券· 2024-10-27 13: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传统品种业务 - 公司以塞来昔布和瑞巴派特等为代表的传统核心品种凭借较高的全球市占率,叠加加巴喷丁等部分品种产能利用率的逐步提升,有望保持稳健 [5] - 公司传统品种整体市占率较高,但产能利用率有待提升 [5] 新品种市场 - 公司新品种高端市场放量有望加速,二厂区新建产能有望助力公司特色原料药新品全周期成长 [6] - 2024-2028年全球面临专利悬崖而损失的药品销售额约1920亿美元,为公司新品种带来发展机遇 [5] - 公司2024年新产品高端市场在手订单同比增加1.1-1.3亿元,新品销量将占据主导地位 [6] 财务数据 - 公司2024-2026年营收预期分别为8.20/10.17/12.54亿元,净利润预期分别为1.39/1.98/2.59亿元 [6] - 公司2024-2026年毛利率预期分别为33.5%/34.5%/35.4%,净利率预期分别为17.0%/19.5%/20.6% [9] - 公司2024-2026年ROE预期分别为5.9%/7.9%/9.5% [9] 风险提示 - 未提及
同和药业(300636) - 同和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4-10-25 19:56
经营情况概述 - 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56993.34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国外销售46334.47万元,同比增长6.63%,国内销售10658.87万元,同比下降14.82% [2] - 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27396.82万元,同比增长9.89% [2] - CMO/CDMO业务实现销售收入6349.65万元,同比减少44.66% [2] - 实现净利润9573.65万元,同比增长21.72%,扣非净利润9306.13万元,同比增长29.91% [2] - 毛利率为33.66%,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80%,同比提升2.74个百分点 [2] - 研发投入3920.45万元,同比减少17.42%,占当期营业收入的6.88% [3] 业务板块分析 新产品出口业务 - 新产品是增速最快的板块,新产品新兴市场专利开始密集到期,欧美日韩等高端市场开始陆续到期 [5] - 2024年前三季度新产品对新兴市场的销售受到外汇支付能力的影响,但高端市场已经开始陆续放量 [5] - 预计今年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销售增量可能会达到1.1-1.3亿元 [6] CMO/CDMO业务 - CMO/CDMO业务根据新的国际形势,未来不乐观 [5] - 公司将积极服务现有项目,争取在新项目放量后弥补现有项目订单减少的损失 [5] 成熟品种出口业务 - 成熟产品国际市场下游端去库存基本结束,公司将依靠有力的降本增效策略,抢占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 [5] 内销业务 - 2024年前三季度内销10658.87万元,同比下降14.82%,下滑幅度在逐季收窄 [4] - 公司将继续发力国内原料药市场,每年持续提交更多API品种的国内注册申报,提高完成注册转A品种的数量 [4][6] - 新近批准的维格列汀、非布司他等新产品将加入内销梯队,缓解老产品价格下滑的影响 [4][6] 产能建设 - 二厂区一期工程已结项投入生产,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5] - 二期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满足新品种全球专利陆续到期后的产能需求 [5] 未来展望 - 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销售有望持续增长,新兴市场外汇状况有望改善 [8] - 成熟产品价格有望企稳,公司将依靠降本增效策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7] - 内销业务将通过新产品注册和销售推动整体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4][6]
同和药业:Q3营收稳定增长,利润略低于市场预期
太平洋· 2024-10-24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Q3 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盈利能力环比略有下滑 [2] - 二厂区一期产能释放,助力新产品放量 [2] - 新产品法规市场专利正在陆续到期,产品注册持续进行 [2] 报告内容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0亿元(YoY+1.84%),归母净利润0.96亿元(YoY+21.72%),扣非净利润0.93亿元(YoY+29.91%) [2] - 20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1.88亿元(YoY+5.61%)、归母净利润0.26亿元(YoY+21.10%)、扣非净利润0.26亿元(YoY+15.94%) [2] - 毛利率为31.90%,同比+5.01pct,环比-0.11pct;净利率为13.94%,同比+1.79pct,环比-0.86pct [2] 产能情况 - 二厂区一期4个车间产能基本释放完成,满产产值有望达到5亿元 [2] - 二厂区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部分车间预计2025年开始试生产,满产产值有望达到19亿元 [2] 新产品情况 - 17个新产品规范市场专利开始陆续到期,包括多个原研全球销售额排名靠前的品种 [2] - 公司产品注册持续进行,多个产品在欧美等国家完成主文件注册并通过GMP检查 [2] 财务预测 - 预测公司2024/25/26年营收为8.00/11.00/13.7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7/2.18/2.86亿元 [4] - 对应当前PE为27/17/13X [4] 投资建议 - 维持"买入"评级 [1] 风险提示 -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2] - 产品价格下降风险 [2] - 产能投放不及预期 [2] - 环保风险 [2] - 汇率风险 [2]
同和药业(300636)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23 15:49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569,933,408.38元,同比增长1.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736,461.60元,同比增长21.72%[2]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2,163,824.25元,同比增长53.38%;基本每股收益0.2280元/股,同比增长6.39%[2] - 2024年1 - 9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2,163,824.25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3.38%[8] - 2024年1 - 9月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460,974,077.37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34.28%[8] - 2024年1 - 9月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82,407,366.97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109.32%[8] - 2024年1 - 9月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影响为4,760,520.45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570.38%[8] - 资产总计为32.95亿元,较上期32.21亿元增长2.29%[13][14] - 营业总收入为5.70亿元,较上期5.60亿元增长1.84%[15] - 营业总成本为4.55亿元,较上期4.76亿元下降4.44%[15] - 营业利润为1.06亿元,较上期0.89亿元增长18.82%[16] - 利润总额为1.05亿元,较上期0.89亿元增长18.32%[16] - 净利润为0.96亿元,较上期0.79亿元增长21.72%[16]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280元,较上期0.2143元增长6.39%[1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521,186,224.17元,上期为557,523,692.04元[17]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359,022,399.92元,上期为451,794,553.46元[1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162,163,824.25元,上期为105,729,138.58元[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0,297,427.00元,上期为81,933,884.55元[1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521,271,504.37元,上期为783,379,769.12元[17]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460,974,077.37元,上期为 - 701,445,884.57元[1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本期为658,487,338.80元,上期为1,522,814,687.43元[18]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本期为740,894,705.77元,上期为638,754,360.34元[18]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为 - 82,407,366.97元,上期为884,060,327.09元[1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本期为 - 376,457,099.64元,上期为289,053,701.18元[18]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 -706,142.86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年初至报告期期末为3,682,378.93元[3] 资产项目变化 - 货币资金较期初减少74.23%,减少38060.45万元,系报告期购买大额存单所致[5] - 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50.19%,增加3551.75万元,系报告期货款未到期结算所致[5] - 应收款项融资较期初余额增加3493.29%,增加345.79万元,系报告期应收票据增加所致[5] - 固定资产较期初余额增加31.76%,增加32020.38万元,系报告期二厂一期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增加所致[5] - 在建工程较期初余额减少66.31%,减少33359.62万元,系报告期二厂一期工程转固定资产所致[5] - 期末货币资金为132,148,876.62元,期初为512,753,422.59元[12] - 期末应收账款为106,289,452.65元,期初为70,771,939.06元[12] - 期末存货为561,229,478.14元,期初为523,416,724.31元[12] 负债项目变化 - 短期借款为3.29亿元,较上期4.29亿元下降23.26%[13] - 长期借款为3.99亿元,较上期2.50亿元增长59.60%[13] - 合同负债为565.86万元,较上期208.73万元增长171.01%[13] 费用及收益变化 - 税金及附加较上年同期增加91.99%,主要系报告期房产税增加所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222.19%,主要系报告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7] - 投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100%,主要系报告期理财收益增加所致;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145.43%,主要系报告期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增加所致[7]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5,352名[9] - 庞正伟持股比例15.66%,持股数量66,009,954股[9] - 丰隆实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13.17%,持股数量55,511,352股[9]
同和药业: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股份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2024-10-15 20:05
证券代码:300636 证券简称:同和药业 公告编号:2024-059 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实施完成的公告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庞正伟先生保证向本公司提 供的信息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重大遗漏。 一、 股东减持情况 | | |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与信息披露义 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9月9 日披露了《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公告编号:2024-057)。 公司于近日收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庞正伟先生出具的 《减持公司股票计划实施完成的告知函》。截至本公告日,庞正伟 先生股份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成。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 股东名 | 减持方式 | 减持期间 | | 减持均价 | 减持股数 | 占公司总股 | | --- | --- | --- | --- | --- | --- | --- | | 称 | | | (元) | | (股) | 本比例 | | 庞正伟 | 大宗交易 | 2024 年 10 | 月 6.97 | | ...
同和药业(300636) - 同和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4-09-26 18:12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原料药和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2][3] - 公司定位高端市场(欧美日韩等),根据市场反馈和客户需求进行产品选型和系列化布局 [3] - 公司产品包括消化系统类药物、神经系统用药、解热镇痛类药物、治疗精神障碍药、循环系统用药等 [3] 生产能力 - 公司正在建设新车间,设备更先进、自动化程度更高,有利于生产稳定性、人力成本降低,吸引大客户 [3] - 二期产能建设包括研发楼和7个合成车间,计划先建设2个车间,另外5个车间根据市场需求决定 [4] 产品开发 - 公司在早期产品选择以客户导向为主,后逐步进行产品系列化布局 [3] - 公司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规划、客户需求和自身能力,对新产品进行战略性布局 [3] 市场竞争 - 公司先发优势可以保持2-3年,之后面临价格和成本竞争,但公司可持续保持一供地位 [3] - 成熟产品国外需求正在恢复,价格下降但毛利率基本稳定 [4] - 专利到期后5年内每年增长30-50%,5年后增速降缓 [4] - 公司一般在专利到期前1年至半年给下游客户发货,新兴市场更早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