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和药业(300636)

搜索文档
同和药业(300636) - 300636同和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107
2025-01-08 16:50
产品销售情况 - 加巴喷丁2024年销量大幅增长,但价格下滑 [1] - 塞来昔布2024年整体供不应求,公司考虑扩产 [1] - 新品种米拉贝隆在集采中标的6家企业中有4家使用公司原料药 [2] - 利伐沙班、维格列汀、非布司他、阿齐沙坦2024年在规范市场表现不错 [2] - 新品种Q4销售情况好于Q3,2025年新品种销售将维持增长,高端市场增长快于新兴市场 [2] CMO/CDMO业务 - 2024年CMO/CDMO业务收入同比减少较多,因原研大客户取消二季度及之后所有订单 [1] - 2025年CMO/CDMO板块有部分新项目放量,收入将高于2024年 [1] 产能与规划 - 2024年下半年二厂区一期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预计2025年超过60% [2] - 二厂区二期7个车间土建完成,其中2个车间春节后开始设备安装,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形成产能 [2] 财务与折旧 - 2024年下半年折旧同比增加约1200万,2025年折旧增加不多 [2] 股权激励 - 2025年暂无新的股权激励计划 [2]
同和药业:关于公司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的公告
2024-12-25 18:07
业绩相关 - 原料药销售情况不确定[2] 监管检查 - 2024年7月6 - 7日检查原料药(维格列汀、米拉贝隆)[1] - 原料药(维格列汀、米拉贝隆)符合药品GMP[1] 产品用途 - 维格列汀治2型糖尿病[1] - 米拉贝隆治膀胱过度活动症[2] 未来展望 - 原料药通过检查利于拓展国内市场[2] - 公司将披露后续进展[2]
同和药业:关于更换保荐代表人的公告
2024-12-13 17:25
保荐代表人变更 - 公司收到招商证券更换保荐代表人的函[2] - 原保荐代表人孙经纬因工作变动不再负责[2] - 招商证券拟委派鄢坚接替,变更后为刘海燕和鄢坚[2] 新保荐代表人履历 - 鄢坚主持或参与唐人神等多个IPO项目[4] - 鄢坚参与安图生物可转债等多个项目[4]
同和药业:关于获得药品注册证书的公告
2024-11-22 16:47
新产品 - 公司收到利伐沙班片《药品注册证书》[1] - 利伐沙班片规格为10mg、15mg、20mg[1] - 公司利伐沙班片按化学药品4类批准生产可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3] 市场数据 - 2023年利伐沙班片在我国三大终端公立医院销售额约17.4亿元[2] - 国内获利伐沙班片注册证书的上市许可持有人有56家[2]
同和药业:关于公司原料药通过CDE审批的公告
2024-11-13 16:0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美阿沙坦钾”原料药登记号为Y20220001325[3] - “美阿沙坦钾”适用于治疗成人原发性高血压[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美阿沙坦钾”原料药通过CDE审批,可在国内上市制剂中使用[1][2] - 该原料药通过审批利于拓展国内市场,形成国内外同步销售格局[2] 未来展望 - 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该原料药具体销售情况存在不确定性[2]
同和药业:关于公司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的公告
2024-11-12 16:49
业绩相关 - 原料药克立硼罗通过药品GMP检查利于拓展国内市场销售[1] 检查信息 - 2024年9月11 - 13日检查原料药(克立硼罗)[1] - 本次检查原料药克立硼罗符合药品GMP[1] 产品信息 - 克立硼罗适用于2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局部外用治疗[1]
同和药业: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驱动公司步入新成长周期
华创证券· 2024-11-06 13:23
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为12元,当前价为8.66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同和药业2024年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新产品驱动公司步入新成长周期 [1] - 随着专利到期新品种放量,叠加下游客户去库存结束,公司业务有望逐季向好 [2] - 新产能落地为公司产品放量提供充足保障,预计公司海外原料药业务开始步入持续增长周期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5.70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9574万元,同比增长21.72%,扣非归母净利润9306万元,同比增长29.91% [1] - 24Q3公司收入1.88亿元,同比增长5.61%,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21.10%,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15.94% [1] 业务分析 - 非合同定制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8%,合同定制类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4.7%,主要受个别老客户因产品专利即将到期提前中止合同的影响 [2] - 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3%,达到4.6亿元,内销收入1.07亿元,同比下降15% [2] 新产能与产品 - 公司二厂区一期的投产为多个新原料药品种的放量提供了充裕的保障,包括替格瑞洛、维格列汀、非布司他等 [3] 财务预测 - 调整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35、1.74和2.26亿元,同比增长27.3%、29.1%和29.6%,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7、21和16倍 [3]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795、951和1150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19.6%和21.0% [4]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5、174和226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3%、29.1%和29.6% [4] 估值与目标价 - 给予2025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为12元 [3]
同和药业:关于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2024-10-29 16:10
证券代码:300636 证券简称:同和药业 公告编号:2024-061 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取得发明专利证书的公告 克立硼罗临床用于3个月及以上婴幼儿以及成人的中重度湿疹的 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俱佳。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克立硼罗的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优势,特 别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上述发明专利的取得不会对公司近期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但有利于发挥公司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优势,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 系,从而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专利号:ZL 2020 1 1525126.2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专利申请日:2020.12.22 授权公告日:2024.10.29 专利权人: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注:专利权自授权公告之日起生效。专利权期限为二十年,自申请日起 算。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 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江西同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近日收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具体情况如 下: 发明名称:一种克立硼罗中间体、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克立硼 罗中的应用 ...
同和药业2024年三季报点评:老产品短期承压,新品有望兑现增量
国泰君安· 2024-10-29 10:23
报告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盈利能力改善,存量产品去库接近尾声,新品放量可期,看好长期成长空间 [2] - 2024Q1-Q3营收5.70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同比增长21.72%;Q3单季度营收1.88亿元,同比增长5.61%,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增长21.10% [2] - 考虑存量产品价格竞争以及CDMO客户终止合同影响,下调2024-2026年EPS预测为0.31/0.42/0.53元 [2] - 给予2025年PE25X,维持目标价10.40元 [2] - 2024Q1-Q3毛利率33.66%,同比增长2.37pct,费用率优化下净利率提升至16.80%(+2.75pct) [2] - 存量产品去库接近尾声,新品有望逐步贡献增量 [2] - 国内外多个新品种获批注册,产能扩张叠加新品放量,业绩有望加速 [2] 财务分析 - 2024E营收7.74亿元,同比增长7.1%;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25.1% [7] - 2025E营收9.52亿元,同比增长23.1%;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32.4% [7] - 2026E营收12.01亿元,同比增长26.1%;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26.3% [7] - 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1/0.42/0.53元 [2] - 2025年PE为21.18倍 [7] 风险提示 - 产品价格竞争风险 [2] - 汇率波动风险 [2]
同和药业20241024
2024-10-28 08:2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医药行业,主要涉及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519,993.34万元,同比增长1.84%,其中国外销售增长6.63%,国内销售下降14.82%[1] 2. 公司实现净利润9,573.65万元,同比增长21.72%,扣非净利润9,306.13万元,同比增长29.91%[1] 3. 毛利率为33.66%,同比提升2.3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6.8%,同比提升2.74个百分点[1] 4. 新产品销售收入217,396.82万元,同比增长9.89%,CGMO业务销售收入下降44.66%[1] 5. 内销业务下滑主要是由于部分老客户提前终止合同,导致合同定制类业务收入下降[1][2] 6. 外销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新产品出口增加[2] 7.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内销市场开拓力度,预计内销业务将实现同步增长[2] 8. 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销售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销售将超过1.1亿元[6][7] 9. CDMO业务受到部分老项目提前终止的影响,公司将积极开拓新项目以弥补损失[3] 10. 成熟品种国际市场需求恢复,公司将通过降本增效策略提升市场份额[3] 11. 公司二厂区一期项目已投入使用,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产能[3][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研发投入3,920.45万元,同比下降17.12%,但仍保持较高水平[1] 2.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主要费用项目同比均有所下降[1] 3.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均有新品种获批,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2][4] 4. 公司产品专利在不同国家有1-5年不等的延期,有利于持续开发新品种[3] 5. 公司二厂区一期项目已投产,二期项目正在建设,将进一步提升产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