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科技(301237)

搜索文档
和顺科技(301237) - 董事会对独董独立性评估的专项意见
2025-04-17 20:50
独立董事情况 - 公司全体独立董事具备胜任岗位资格[1] - 独立董事符合任职资格及独立性要求[1] 评估意见 - 董事会每年对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并出具意见[1] - 2025年4月17日出具独立董事独立性评估专项意见[2]
和顺科技(301237) - 舆情管理制度
2025-04-17 20:50
舆情管理组织 - 公司成立舆情工作组,董事长任组长,董秘任副组长[7] - 证券部负责媒体信息采集等,其他部门及子公司配合[8][9] 舆情处理机制 - 处理原则为快速反应、协调宣传等[10] - 一般舆情由组长、副组长灵活处置,重大舆情组长召集决策[12] 保密与追责 - 公司内部人员对舆情信息负有保密义务[15] - 关联人等违规致损,公司保留追责权利[15]
和顺科技(301237) - 互动易平台信息发布及回复内部审核制度
2025-04-17 20:50
互动易平台信息发布与回复要求 - 应在两个交易日内回复投资者问题[12] - 注重诚信,保证真实、准确、完整[4] - 不得涉及未公开重大信息等多类不宜信息[7] - 不得选择性发布或回复,不得迎合热点等[7][8] - 受市场质疑应及时履行披露义务,未经审核不得发布[10][13]
和顺科技(301237) - 独立董事工作报告(尤敏卫)
2025-04-17 20:50
会议召开情况 - 2024年召开4次股东大会、10次董事会会议[5] - 2024年召开6次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会议等[6] - 2024年4月18日等召开相关会议[14] 独立董事履职 - 2024年独立董事出席各类会议并履职[10] - 2024年与审计等部门沟通关注信披[11][12] - 2025年将按要求履职建言献策[20] 公司决策事项 - 审议通过关联交易、续聘审计机构等议案[14][16] - 2024年7月10日审议董事会换届议案[18] - 本报告期为控股子公司提供合法担保[19]
和顺科技(301237) - 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
2025-04-17 20:50
套期保值业务规则 - 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为目的,不得投机套利[2] - 限于境内期货交易所场内交易,品种与生产经营相关[3] - 数量不超实际现货交易数量,持仓时间与现货保值计价期匹配[3] - 用自有资金,不使用募集资金[4] 审议规则 - 预计动用保证金和权利金上限占净利润50%以上且超500万元,需股东大会审议[10] - 预计任一交易日最高合约价值占净资产50%以上且超5000万元,需股东大会审议[10] - 可对未来12个月业务范围、额度及期限预计并审议,额度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10] - 与关联人之间业务需股东大会审议,额度使用期限不超12个月[10] 交易方案与报告 - 交易方案应包括建仓品种、价位区间等内容[13] - 异常情况执行、风控小组向领导小组报告[17] - 合约市值损失接近或突破止损限额启动止损机制[18] - 执行小组每个交易日后报告新建头寸情况[21] - 执行小组和财务部分别建台账并报告持仓等状况[21] 信息披露与档案保管 - 期货交易损益及浮动亏损达净利润10%且超一千万元及时披露[23] - 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至少10年[24] 责任与监督 - 按规定操作风险公司承担,越权操作越权者担责[26] - 违规造成损失公司追讨,构成犯罪追究刑责[26] - 业务涉及部门和人员接受审计[28] 制度相关 - 制度未尽事宜按国家法律等规定执行,抵触时以规定为准由董事会修改[28] - 制度由董事会负责解释,经审议通过后执行[28]
和顺科技(301237) - 关于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赎回并继续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5-04-11 16:46
资金使用 - 公司可用不超3.5亿闲置募集和不超2.5亿自有资金现金管理,额度12个月循环[2] - 公司使用5000万超募资金买交行结构性存款,预期年化1.2%-2.0%[4] 收益情况 - 公司1亿单位大额存单到期赎回,收益28.36万元[3] 过往投资 - 前12个月4500万交行结构性存款未赎回,预期年化1.65%-2.45%[11] - 前12个月1亿交行结构性存款已赎回,预期年化1.55%-2.65%[11] - 前12个月1亿建行单位大额存单已赎回,预期年化1.15%[11] 决策流程 - 现金管理议案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6] 管理保障 - 现金管理选低风险品种,财务部跟踪,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可监督[8][9]
公司热点|和顺科技投资9年股东拟减持,上市后业绩一年不如一年,去年由盈转亏
搜狐财经· 2025-03-26 22:57
文章核心观点 - 和顺科技投资9年股东拟减持,上市后业绩一年不如一年且去年由盈转亏,股价也一路走低 [1][3][4] 股东减持情况 - 3月26日和顺科技公告股东远宁荟鑫计划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234.53万股,即不超公司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3% [1] - 远宁荟鑫2016年完成对和顺科技投资,投资期近9年,持有公司股份470万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数量后总股本的6.0120%,其中466.99万股于2023年3月23日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 [3] 公司业务情况 - 和顺科技是功能性聚酯薄膜领域领军企业,专注生产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光伏、汽车、建筑等多领域 [3] 公司业绩情况 - 上市首年2022年归母净利润下滑47.17%,2023年暴跌至0.15亿元,跌幅77.60%,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3500万元至4800万元 [3] - 公司解释2023年业绩下滑是受供需格局变化、行业价格竞争等影响,销售价格阶段性下降致毛利率下滑,部分产品存货跌价损失及信用减值等增加,且新增BOPET薄膜产能使管理费用同比上升 [3] 公司股价情况 - 截至3月26日收盘,和顺科技股价24.02元/股,距离最高点跌幅超50% [4]
和顺科技(301237) -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股份的预披露公告
2025-03-26 20:47
股份情况 - 远宁荟鑫持有公司470万股,占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总股本6.0120%[3][5] - 远宁荟鑫计划减持不超234.5289万股,占比3.0000%[3][5] 减持安排 - 大宗交易减持不超156.3526万股,占2%;集中竞价不超78.1763万股,占1%[3][5] - 减持时间为公告日起15个交易日后3个月内[3][5][6] 其他说明 - 减持因基金资金需求,股份源于上市前持有[3][5] - 减持不违反承诺,实施有不确定性,不导致控制权变更[9][10]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3月13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3-14 16:3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产销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汽车等领域 [2] - 未来秉持“差异化、功能性”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探索新材料领域,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2][3] 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型为特定对象调研,时间是2025年3月13日13:30 - 15:00,地点在公司8楼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有长江证券、国君资管、圆信永丰、诺安基金等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吴学友,碳纤维负责人修磊,证券事务代表毋昱 [2] 项目战略考量 - 碳纤维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等重要政策文件,公司建设该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布局 [4] - 碳纤维项目属高端新材料产业,技术壁垒高,有助于公司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 [4] 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将补贴范围拓展至3C产品,可刺激消费需求,为行业注入活力 [5] - 公司所处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利于业务拓展和市场份额提升 [5] 竞争优势 - 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优势: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并产业化,持续开发新产品,与高校开展合作 [5] - 设备改造优化能力:根据自身条件定制采购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5][6] - 独特的工艺及配方:掌握先进工艺和独特配方,可按需生产并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 [6] - 差异化竞争优势:形成以“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的经营模式,扩大功能性聚酯薄膜业务 [6] 项目进展 - 碳纤维项目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目前进展顺利 [6]
和顺科技(301237) - 2025年2月20日和顺科技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2-21 17:0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专注于差异化、功能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材料研产销的高新技术企业 [2] - 主要产品包括有色光电基膜、其他功能膜及透明膜,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制程、汽车等领域 [2] - 未来秉持“差异化、功能性”理念,立足有色光电基膜,拓展其他功能膜产品,探索新材料领域,布局高性能碳纤维项目 [2][3] 产品规划 - 把握行业趋势,增强研发实力,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能利用率,开发适销产品 [4] - 深化高分子材料领域布局,实现碳纤维项目技术和产业升级 [4] 竞争优势 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 - 掌握双向拉伸有色薄膜制造等多项核心技术并产业化,持续开发光学膜基膜新产品 [5] - 与高校开展技术合作,提升新产品研发能力 [5] 设备改造优化 - 拥有较强设备更新改造能力,定制采购生产线并进行技术改造 [5] - 使设备适合生产工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5] 工艺及配方 - 掌握多项聚酯薄膜材料先进工艺和独特配方 [5] - 可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也能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 [5] 差异化竞争 - 形成以“差异化、功能性”为核心的经营模式 [6] - 扩大功能性聚酯薄膜研产销,与下游联动,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替代进口 [6] 项目进展 - 碳纤维项目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动建设,进展顺利 [6] - 与银行沟通推进融资和授信流程,获信贷支持 [6] 管理层激励 - 已实施完毕回购股份方案 [7] - 未来择机推出相关激励计划 [7] 行业看法 - 消费电子行业处于转型期,市场逐步稳定,人工智能推动创新,巨头新产品加速变革 [8] - 公司关注聚酯薄膜行业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进行创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