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科技(301237)

搜索文档
和顺科技(301237) - 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及其他关联资金往来情况的专项审计说明
2025-04-17 21:01
业绩总结 - 子公司浙江和顺新材料2024年度往来累计发生额(不含利息)4868.35万元[12] - 2024年度往来资金利息74.65万元[12] - 2024年度偿还累计发生额4000.00万元[12] - 2024年末往来资金余额943.00万元[12] 审计情况 - 审计公司对2024年度财报及汇总表审计[4] - 审计认为汇总表如实反映资金往来情况[9]
和顺科技(301237) - 关于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及自有资金开展现金管理的核查意见
2025-04-17 21:01
募资情况 - 首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A股,每股56.69元,募资11.338亿元,净额10.180749341亿元[2] - 募资投资项目合计61478.76万元[6] 资金管理 - 2024年4月18日同意用不超35000万元闲置募资及不超25000万元自有资金现金管理[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闲置募资现金管理产品14500万元,募资存款余额781012.98元[6] - 同意用不超15000万元闲置募资及不超15000万元自有资金现金管理,额度12个月可循环[9] 风险与原则 - 投资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收益不可预期[16] - 遵守审慎投资原则,选低风险品种,加强风控和监督[17] 审批情况 - 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同意现金管理[20] - 第四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21] - 保荐机构核查无异议,事项合规[22]
和顺科技(301237) - 关于开展2025年度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可行性分析报告
2025-04-17 21:01
新策略 - 公司拟开展2025年度商品期货套期保值业务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 - 套期保值期货品种为境内PTA、MEG期货合约[5] - 2025年投入保证金不超3000万元,额度12个月有效可循环[5] - 利用自有资金开展业务,不使用募集资金[5][8] 风险与应对 - 套期保值业务存在价格、内控等风险[6] - 按内控制度安排人员,建立授权和牵制制度[8] - 设立计算机系统及设施,故障及时处理[8]
和顺科技(301237) - 关于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进展公告
2025-04-17 21:01
资金使用 - 公司同意用不超1.5亿闲置募集资金和不超1.5亿自有资金现金管理,额度12个月内循环滚动使用[2] - 公司用5000万超募资金买建行杭州良渚支行结构性存款[4] 产品情况 - 交行杭州和平支行多笔结构性存款未赎回或已赎回,涉及金额不等[10] - 建行杭州良渚支行单位大额存单已赎回,结构性存款未赎回[10] 决策与风险 - 现金管理议案经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无需股东大会审议[5] - 闲置募集资金投资有低风险保本型产品,但有收益不可预期风险[6] 资金使用影响 - 公司使用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不影响日常经营和募投项目,可提高资金效率和收益[8]
和顺科技(301237) - 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及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公告
2025-04-17 21:01
业绩总结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每股发行价56.69元,募资11.338亿元,净额10.180749341亿元[2] 资金管理 - 2024年4月18日同意用不超3.5亿闲置募资及不超2.5亿自有资金现金管理[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闲置募资现金管理产品金额1.45亿元[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资金存款余额78.101298万元[4] - 本次现金管理投资项目规模6.147876亿元,均为募资投资[5] - 本次用不超1.5亿闲置募资及不超1.5亿自有资金现金管理,额度12个月循环[7] - 闲置募资拟投不超1.5亿保本型产品,自有资金买低风险产品[8] 审批情况 - 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现金管理议案[19] - 第四届监事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20] - 保荐机构核查认为事项履行必要审批程序,无异议[21][22] 其他 - 现金管理可能受市场波动影响致收益不可预期[15] - 公告发布时间为2025年4月17日[24]
和顺科技(301237) - 关于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的核查意见
2025-04-17 21:01
募集资金情况 - 2022年3月23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000万股,每股发行价56.69元,募集资金总额11.338亿元,净额10.180749341亿元[1] - 2022 - 2023年公司分别签订三方、四方监管协议[6] - 2022年3月31日公司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自筹资金8512.84万元及已支付发行费用339.62万元[12] 项目投入与结余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期初累计项目投入6.510056亿元,本期投入2.18619亿元,期末累计投入8.696246亿元[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利息收入净额3837.14万元,结项永久补充流动资金4104.07万元,应结余1.45781亿元,实际结余781.01298万元[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交通银行、招商银行账户合计存储78.101298万元[8] 资金管理与使用 - 2023年公司同意使用合计不超500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及不超10000万元自有资金现金管理[19] - 2024年4月18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3.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及不超2.5亿元自有资金现金管理[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产品金额1.45亿元[15] 超募资金使用 - 公司超募资金净额为40328.73万元,2023年将10000万元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19] - 2023年公司用8000万元超募资金设立控股子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出资8100万元[20][21] - 2024年公司将10000万元超募资金用于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剩余12228.73万元未明确用途[21] 募投项目情况 - 2023年公司调整“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建设周期[22] - 2023年公司调整募投项目内部投资结构,调减设备购置费[22][23] -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截至期末累计投入41058.69万元,进度100.00%[28] -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效益为 - 4037.31万元,未达预期[3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碳纤维项目实际投资比承诺投资多2.71万元[32]
和顺科技(301237) - 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5-2027年)
2025-04-17 21:01
未来展望 - 2025 - 2027年采用现金、股票或结合方式分配股利,有条件可中期分配[4] - 回报规划期现金累计分配利润不少于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30%[4] 利润分配政策 - 现金分红需满足可分配利润为正等条件[4] - 重大现金支出界定标准[4] - 不同发展阶段现金分红最低比例[5][6] - 调整现金分红政策需满足条件并经股东会表决[9] - 遇不可抗力等情况利润分配政策可调整[9] 实施情况 - 本规划经股东会审议通过后实施[11]
和顺科技(301237) - 2024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2025-04-17 21:01
业绩相关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公司合并报表对应总额的100%[5] 用户数据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有386名员工[1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具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9人[1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7人,本科及大专161人,大专以下217人[12] 未来展望 - 公司拟优化内部控制结构,完善相关制度[18] - 公司拟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员工工作胜任能力[1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建立预算控制制度,能及时修改会计系统控制政策[14] - 公司建立有效风险评估过程和内部审计部门应对各类风险[14] - 公司建立强大信息系统并保障其正常运行[14]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有必要控制政策和程序,监控预算、利润等目标[15] - 公司建立交易授权、责任分工等多项控制程序[16] - 公司定期评价内部控制,重视报告建议并纠正偏差[17] 内部控制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未发现重大缺陷[19]
和顺科技(301237) - 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2025-04-17 21:01
2024年情况 - 聚酯薄膜行业步入调整阶段,公司坚持“差异化、功能性”战略[2] - 强化研发投入,专利总量突破60项[3] - 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 2025年规划 - 利用总部研发中心搜集数据参数[5] - 深化特种膜开发,推定制化BOPET薄膜方案[5] - 构建“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体系[5] - 强化质量管理,定期成本分析[5] - 加大人力开发,扩大研发队伍[6] - 建设梯度人才架构,提升创新队伍水平[7]
和顺科技(301237) - 关于杭州和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查意见
2025-04-17 21:01
业绩相关标准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合并报表对应总额100%[4] - 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错报金额≥资产总额3%或≥营业收入5%[9] - 财务报告内控重要缺陷资产总额1%≤错报金额<资产总额3%或营业收入3%≤错报金额<营业收入5%[9] - 财务报告内控一般缺陷错报金额<资产总额1%或<营业收入3%[10] - 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直接财产损失≥资产总额2%[14] - 非财务报告内控重要缺陷资产总额1%≤直接财产损失<资产总额2%[15] - 非财务报告内控一般缺陷直接财产损失<资产总额1%[16] 用户数据(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386名员工[2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有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9人[20]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7人,本科及大专161人,大专以下217人[20] 公司管理与制度 - 管理层负责企业运作及经营策略制定执行监督,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实施监督[23] - 公司合理确定组织单位形式性质,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与控股股东“五独立”[24] - 公司建立执行特定职能的授权机制和预算控制制度[25] - 公司建立科学人事管理制度并聘用足够人员[26] - 公司建立有效风险评估过程和内部审计部门识别应对风险[27] - 公司建立强大信息系统和有效沟通渠道机制[29] - 公司主要经营活动有控制政策程序,建立多种控制程序[30] - 公司定期评价内部控制,重视报告建议并纠正偏差[33] 未来展望 - 公司拟优化内部控制结构、开展人员培训、落实信息系统融入企业[34] 现状总结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控制有效[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