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厦眼科(301267)
搜索文档
华厦眼科:公司将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海峡两岸眼科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18:40
公司学术活动与专家团队 - 公司近年来积极举办及参与国内外眼科学术交流活动 [1] - 公司多位专家担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学专委会重要职务,包括刘祖国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吴国基教授和潘美华教授担任委员 [1] 行业交流与合作 - 公司未来将积极发挥区位优势,推动海峡两岸眼科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1] - 公司致力于为海峡两岸眼科行业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1]
华厦眼科(301267):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静待消费医疗复苏
华创证券· 2025-11-05 21:45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华厦眼科的投资评级为“推荐”,并维持该评级 [2] - 报告给出的目标价为23.05元 [2] 核心观点总结 - 报告认为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长期增长逻辑未变,静待消费医疗复苏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2.72亿元,同比增长2.83%,归母净利润4.34亿元,同比增长3.04% [2]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11.33亿元,同比微增0.13%,归母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下降2.37% [2] - 营收增速放缓主要受行业需求阶段性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及白内障集采政策持续影响所致 [8] - 公司盈利能力受毛利率下滑影响略有承压,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5.03%,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 [8] - 费用控制效果显现,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下降0.94、0.08、0.27个百分点 [8] - 公司积极探索前沿技术应用,与智能硬件企业合作,旨在开辟近视防控等新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报告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41.92亿元、44.66亿元、48.6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1%、6.5%、8.9% [4] - 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2亿元、4.84亿元、5.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9.4%、13.5% [4] - 基于预测,报告给予公司2026年40倍市盈率的估值,对应目标价23.05元 [8] - 预测每股收益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0.53元、0.58元、0.65元 [4] - 预测市盈率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37倍、34倍、30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公司总股本为8.4亿股,总市值163.46亿元,流通市值63.99亿元 [5]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3.95%,每股净资产为7.14元 [5]
华厦眼科:51117万股限售股将于11月7日上市流通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1-05 19:39
股份解禁核心信息 - 华厦眼科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解除限售 [1]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511,17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60.8536% [1]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的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11月7日 [1] 股份解禁具体细节 - 本次解除限售的股东户数为2户 [1] - 解除限售股份的限售期为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之日起36个月 [1]
华厦眼科(301267)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11-05 16:44
股本相关 - 公司2022年11月7日首次公开发行6000.00万股A股并在创业板上市,发行后总股本为56000.00万股[2] - 2023年以5600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2.8元现金红利,共派15680.00万元;以资本公积每10股转增5股,转增后总股本增至84000.00万股[4] - 截至披露日,总股本84000.00万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511171125股,占比60.8537%;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28828875股,占比39.1463%[4]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511170000股,占比60.8536%,将于2025年11月7日上市流通[5] 股份限售与承诺 - 华厦医疗投资(厦门)有限公司和苏庆灿有股价相关股份锁定期延长承诺[7] - 苏庆灿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股份限售及减持相关承诺[7] - 苏庆灿和华厦医疗投资(厦门)有限公司有避免同业竞争承诺[9][10] - 苏庆灿等承诺严格履行首次公开发行相关公开承诺[11][12] 利润分配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由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同享有[14] - 公司利润分配可采取现金、股票或两者结合方式,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利润分配[14] - 符合现金分红条件时应采取现金分红方式,无重大投资计划等事项时,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的15%[14] 其他 - 若发行人存在欺诈发行上市情形,实际控制人和大股东将启动股份买回程序并赔偿投资者损失[14] - 华厦医疗投资(厦门)有限公司等承诺投资资金来源合法等[13] - 本次申请解除股份限售的股东户数为2户[17] - 股东苏庆灿任职期间每年转让股份不超所持总数的25%,本次实际可上市流通股份为解除限售数量的25%[17] - 变动前无限售条件流通股328828875股,占比39.1463%;变动后648444383股,占比77.1958%[20] - 变动前限售条件流通股511171125股,占比60.8537%;变动后191555617股,占比22.8042%[20]
华厦眼科(301267) - 关于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
2025-11-05 16:44
股本变动 - 2022年11月7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6,000.00万股A股并上市,发行后总股本56,000.00万股[4] - 2023年公司以2022年12月31日总股本56,00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元,共派发现金红利15,680.00万元[5] - 2023年公司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转增后总股本由56,000.00万股增至84,000.00万股[6]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84,000.00万股[7] 限售股情况 - 2023年5月8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网下配售的3,663,671股限售股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占发行后总股本0.6542%[4] - 2023年11月7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部分解除限售,解除限售股份数量238,830,000股,占总股本28.4321%[6] - 本次解除限售股东户数为2户,解除限售股份数量511,170,000股,占总股本60.8536%,上市流通日为2025年11月7日[3][16] - 华厦医疗投资(厦门)有限公司解除限售数量为255,764,011股,占总股本30.4481%[16] - 苏庆灿解除限售数量为255,405,989股,占总股本30.4055%,任职期间每年转让不超所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25%[16] 股东承诺 - 华厦医疗投资(厦门)有限公司承诺自公司上市起三十六个月内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8] - 苏庆灿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所持公司股份锁定期承诺正在履行中[8] - 发行人上市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实际控制人不转让或委托他人管理上市前发行的股份,发行人也不回购[9] - 实际控制人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发行人股份总数的25%[9] 利润分配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滚存的未分配利润由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同享有[14] - 无重大投资计划或现金支出时,现金分配利润不少于当年可分配利润15%,近三年累计不少于最近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30%[14] - 公司发展阶段属成熟期且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现金分红在本次利润分配中所占比例最低达80%;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比例最低达40%;属成长期且有重大资金支出安排,比例最低达20%[14] 其他 - 企业与发行人及其子公司不存在严重影响独立性或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除已披露情形外无其他关联交易[11] - 保荐机构对公司本次首次公开发行前已发行股份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事项无异议[20] - 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前持股328,828,875股,占比39.1463%,变动后持股648,444,383股,占比77.1958%[21] - 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前持股511,171,125股,占比60.8537%,变动后持股191,555,617股,占比22.8042%[21]
A股11月逾1600亿元解禁锐捷网络、创新新材解禁规模居前
新浪财经· 2025-11-03 08:12
总体解禁规模 - 2025年11月A股共有12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量约为89.52亿股,解禁市值约为1606.77亿元 [1] - 11月解禁市值环比2025年10月下降约26.45%,同比2024年11月下降约44.64% [1] 重点公司解禁情况 - 锐捷网络解禁市值居首,11月20日有7亿股首发原股东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约为527.8亿元,占总股本比例达88% [3][4] - 创新新材解禁规模第二,11月17日有22.87亿股解禁,解禁市值约为102.22亿元 [4][6] - 华厦眼科解禁规模第三,解禁股数为5.11亿股,解禁市值约为98.14亿元,占总股本比例为60.85% [4][6] - 新天地、聚星科技11月份解禁比例相对较高,待解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均超过70% [7] 行业解禁分布 - 从行业分布看,通信、医药生物、电子行业解禁市值位列前三 [1][8] - 通信行业解禁市值主要受锐捷网络大规模解禁影响 [8] - 医药生物行业解禁市值靠前的公司包括华厦眼科、新诺威、新天地 [8] 上市周年解禁 - 11月份共有7家公司迎上市周年解禁,合计解禁量约为3.9亿股,解禁市值约为122.62亿元 [1][10] - 聚星科技上市周年解禁规模居首,约为33.07亿元 [11] - 金天钛业、万源通的上市周年解禁规模紧随其后,分别为31.95亿元、30.11亿元 [11]
【读财报】A股11月逾1600亿元解禁 锐捷网络、创新新材解禁规模居前
新华财经· 2025-11-03 07:27
2025年11月A股限售股解禁总览 - 2025年11月A股共有124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量约为89.52亿股,解禁市值约为1606.77亿元 [1][2] - 解禁市值环比2025年10月下降约26.45%,同比2024年11月下降约44.64% [1][2] 解禁规模居前的个股 - 锐捷网络解禁市值居首,约为527.80亿元,解禁数量为7亿股,占总股本比例达88% [1][3][4] - 创新新材解禁市值排名第二,约为102.22亿元,解禁数量为22.87亿股,约占总股本60.88% [4][9] - 华厦眼科解禁市值排名第三,约为98.14亿元,解禁数量为5.11亿股,占总股本60.85% [4][9] - 新天地与聚星科技解禁比例较高,待解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均超过70% [9] 行业解禁市值分布 - 通信、医药生物、电子行业解禁市值位列前三 [1][10] - 通信行业解禁规模主要由锐捷网络贡献 [10] - 医药生物行业解禁市值靠前的公司包括华厦眼科、新诺威、新天地 [10] 上市周年解禁情况 - 2025年11月共有7家公司迎上市周年解禁,解禁数量为3.9亿股,解禁市值为122.62亿元 [1] - 聚星科技上市周年解禁规模居首,约为33.07亿元 [13][14] - 金天钛业与万源通上市周年解禁规模紧随其后,分别为31.95亿元和30.11亿元 [13][14]
688496涉嫌财务数据虚假记载遭证监会立案!下周解禁股出炉
证券时报· 2025-11-01 08:25
清越科技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定期报告等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立案 [1] - 若后续被认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1] - 公司最新收盘价为8.94元/股,总市值为40.23亿元 [1] 清越科技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报营业总收入为4.76亿元,同比下降13.64% [1] - 2025年三季报归母净利润为-4335.34万元,亏损同比收窄11.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总收入为1.47亿元,同比下降41.4%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1258.85万元,同比下降25.04% [2] 下周市场解禁概况 - 下周将有30只股票面临解禁,合计解禁市值为203.22亿元 [4] - 华厦眼科解禁市值最大,为99.93亿元,解禁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为60.85% [5] - 云鼎科技解禁市值为17.4亿元,泓博医药解禁市值为16.86亿元 [5] - 有8只股票解禁比例在20%及以上,华厦眼科解禁比例最高达60.85% [6] 重点解禁股动态 - 下周解禁的30只股票,10月以来股价平均下跌1.89% [9] - 传音控股10月以来股价累计下跌19%,解禁规模为8.27亿元,月内获得137家机构调研 [9] - 伟测科技10月以来获得121家机构调研,公司预计四季度产能利用率将维持高位 [9] - 芯原股份、瑞纳智能等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为亏损,小商品城、传音控股前三季度净利润均超20亿元 [9]
下周30股面临解禁

证券时报网· 2025-10-31 21:29
下周股票解禁概况 - 下周合计有30只股票解禁,按最新收盘价计算,总解禁市值为203.22亿元 [1] 重点公司解禁规模 - 华厦眼科解禁规模最大,解禁股数为5.11亿股,主要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解禁市值达99.93亿元 [1] - 云鼎科技解禁规模次之,解禁股数为1.53亿股,主要为定向增发机构配售股份,解禁市值达17.4亿元 [1] 重点公司解禁比例 - 华厦眼科解禁比例最高,达60.85% [1] - 泓博医药、耐科装备、云鼎科技、瑞纳智能、港迪技术的解禁比例居前 [1]
华厦眼科(301267):聚焦高质量发展,静待业绩恢复增长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30 15:0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华厦眼科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8] - 采用市盈率(PE)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4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为21.08元 [4][8]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尽管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基本持平,但随着其聚焦高质量发展并积极应对市场环境和行业政策变化,未来业绩有望恢复稳健增长 [1]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40.27亿元,同比微增0.3% [3];归母净利润为4.29亿元,同比下降35.6% [3] - 报告预测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42.12亿元、46.26亿元、51.4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6%、9.8%、11.3% [3][4] - 报告预测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将分别达到4.43亿元、5.03亿元、5.8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3%、13.6%、16.6% [3][4] - 预测每股收益(EPS)在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0.53元、0.60元、0.70元 [3][4] - 公司销售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44.2%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45.8% [5] 发展战略 - 公司坚持“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发展战略,于2024年成功收购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成为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大型医疗连锁集团 [4][9] - 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两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优势,构建“三甲引领、区域协同、辐射全国”的全新战略纵深 [4][9] 技术与创新 - 公司积极引进国际前沿诊疗新技术、新设备,不断丰富在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及眼病诊疗领域的创新、个性化诊疗方案 [4][10] - 在屈光手术方面,公司加大力度引进并推广蔡司全飞秒SMILE pro手术、蔡司微创全飞秒精准4.0、爱尔康全光塑等新术式,推动屈光术式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4][10] - 公司不断健全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全力打造高品质医疗服务体系 [4][11] -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持续推动科研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与临床应用,深化以科研服务临床、以临床反哺科研的创新机制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