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厦眼科(301267)
icon
搜索文档
华厦眼科:ESG建设成果逐步显现
证券时报网· 2025-10-19 17:49
公司ESG评级表现 - 公司在国际评级中首度参与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即超越行业平均水准,跻身全球同业前24% [3] - 国内Wind ESG评级由BBB跃升至A级,商道融绿评级三年内从B提升至A-,中诚信ESG评级由BBB+升至AA-,秩鼎评级从BBB升至AA [1] 党建与人才发展 - 公司党委2024年办理6次党组织关系转接涉及党员119名,其中47名为骨干及管理人员,占比39.5% [1] - 组织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5次、党课学习70次,通过厦门党建e家平台组织党员大会学习85次 [1] - 依托“两院两所三基地三站”平台累计开展超7000场培训,覆盖29万人次,并建立储备干部培养及内部竞聘制度 [1] 社会责任实践 - 2024年“侨爱心·光明行”活动联合十余家下属医院筛查超10万人,为5000余名贫困眼病患者实施免费手术 [2] - 闽宁协作持续18年为宁夏隆德县培训本土眼科团队,并多次组织进藏医疗队推动技术本地化 [2] -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24年单次柬埔寨光明行完成760例问诊筛查及135例手术 [2]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度融入资本市场价值评判,ESG评级成为衡量企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标尺 [3] - 国内ESG信披要求趋严、投资导向持续深化,公司在ESG领域的体系化布局有望构筑发展护城河 [2]
华厦眼科ESG评级持续突破,以治理深耕与价值实践树立行业标杆
华夏时报· 2025-10-18 20:36
文章核心观点 - 优异的ESG表现是衡量企业健康发展与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标尺,能带来更低的合规风险、更高的资源效率、政策支持和长期资本吸引[1] - 华厦眼科展现出卓越的ESG治理成效,在国际国内评级中表现亮眼并持续提升,其体系化布局在医疗健康赛道构筑了兼具社会价值与商业韧性的发展护城河[1][9] ESG评级表现 - 华厦眼科首度参与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即跻身全球同业前24%,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三大维度全面超越行业平均水准[1] - 国内权威ESG评级持续跃升:Wind ESG评级由BBB跃至A级;商道融绿评级三年内从B到A-;中诚信ESG评级由BBB+升至AA-;秩鼎评级从BBB升至AA[1] 政策与治理框架 - 2024年财政部等九部委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构建全国统一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框架[3] - 深交所发布相关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在2026年4月30日前发布202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3] - 华厦眼科将ESG治理融入企业战略内核,董事会下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并建立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框架[3][4] - 公司连续三年主动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对标国内外前沿标准,遵循"双重重要性"原则,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对关键指标进行独立鉴证[4] 社会维度表现 - 公司坚持党建引领,2024年办理6次党组织关系转接涉及党员119名,其中47名为骨干及管理人员,占比39.5%[6] - 党委组织开展"第一议题"学习25次、党课学习70次,依托平台组织党员大会学习85次[6] - 依托培育平台,2024年累计开展超7000场培训覆盖29万人次,建立储备干部培养制度、内部竞聘管理制度和创新奖励机制[6] - 员工总数从2022年6653人增长至2024年7883人,女性员工占比连续超70%,公司制定《女职工劳动保护制度》,设立哺乳室,组织相关节日活动[6][7] 社会责任与公益行动 - 通过"光明行"系列公益项目实现专业价值外溢,"侨爱心·光明行"活动2024年筛查超10万人,为5000余名贫困眼病患者实施免费手术[8] - 持续18年闽宁协作升级为技术"造血",为宁夏隆德县培训本土眼科团队,十余次进藏推动诊疗技术本地化[8] -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24年单次柬埔寨光明行完成760例问诊筛查及135例手术,捐赠大批医疗物资,并将"华厦模式"植入当地医疗体系[8] 综合竞争力 - 公司手握"双三甲"医院的领先地位,建立贯穿供应链、医疗质量、信息安全的风险管控体系,持续推进智慧医疗平台等新技术应用[9] - 行业分析师认为公司在ESG治理架构设计、信息披露透明度方面领跑民营医疗行业,"授人以渔"式公益援助体现了战略前瞻性与资源配置效率[9]
华厦眼科开启医科融合新篇章!厦门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系正式成立
搜狐网· 2025-10-18 13:27
事件概述 - 厦门大学医学院眼科学系于10月11日正式授牌成立 [1][3] - 该学系由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旗下的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牵头组建 [1] 战略目标与定位 - 致力于培养兼具临床医学与科研创新的高水平复合型眼科人才 [1] - 目标是将眼科学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高水平学科 [1] - 遵循"双一流"建设与新医科交叉融合理念,以人工智能为抓手推进教学改革 [6] - 旨在推进科系合一,促进大学本部与附属医院及各附属医院之间的融合发展 [2] 资源整合与支撑平台 - 整合了厦门大学各附属医院的眼科资源以及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 [6] - 成员单位包括附属第一医院、附属中山医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附属成功医院、附属翔安医院 [9] - 牵头单位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连续11年入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榜单,2023年眼科学排名第15位,五年总科技量值排名第14位,蝉联福建省第一 [9] - 医院拥有1名国家工程院院士、3名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并设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 [9] 管理团队与合作方 - 系主任由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黎晓新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刘祖国担任 [1] - 合作方华厦眼科医院集团在全国管理100多家眼科医院和眼视光诊所,深耕眼科专科领域20余年 [10] - 集团承诺将全力支持学系建设,开放临床诊疗数据与科研平台 [10]
捐资200亿背后,爱尔眼科和华厦眼科的“慈善资金循环”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指控以爱尔眼科和华厦眼科为代表的眼科企业,通过向关联或合作的慈善基金会进行大额捐赠,构建“左手捐钱、右手收钱”的资金循环模式,善款最终回流至其子公司用于支付患者手术费用 [7][8] - 在此模式下,公司通过为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利用白内障手术纳入医保的政策,赚取医保基金报销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价,将慈善捐赠转化为经营收益,涉嫌套利 [9][28][29] - 该运作模式可能违反《慈善法》中关于不得指定捐赠人利害关系人为受益人的规定,并存在侵蚀医保基金的风险,行业内已有类似违规套取医保基金的案例 [10][31][32] 爱尔眼科的运作模式 - 2022年至2024年,爱尔眼科对外捐赠金额分别为1.88亿元、3.87亿元和2.17亿元,并承诺未来十年捐资200亿元用于公益事业 [5][6] - 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作为爱尔眼科关联的非公募基金会,其收入主要来自爱尔眼科关联公司,例如2024年捐赠收入达2.52亿元,其中山南优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单独贡献4600万元 [12] - 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的善款主要通过“爱眼光明行”等项目,经由H基金会、四川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辽宁省慈善联合总会等渠道,最终支付给爱尔眼科遍布全国的多家子公司作为手术经费资助 [13][14][16][17] - 早在2022年,爱尔眼科就曾被曝光利用关联基金会将善款指定回流至自家医院,且类似操作在被曝光后仍持续进行 [11][12] 华厦眼科的运作模式 - 2022年至2024年,华厦眼科捐赠金额分别为6649.95万元、1.13亿元和7550.5万元 [5] - 华厦眼科通过子公司及合作基金会(如福建省惠泽慈善基金会)向厦门观音寺慈善基金会捐款,2019年至2024年捐款总额超过1.3亿元,这些资金名义上用于眼病患者救助 [19][20] - 厦门观音寺慈善基金会历年将大额资金定向支付给华厦眼科各地子公司,例如2023年向福州眼科医院等支付1300万元,2024年支付578万元 [21][22] - 华厦眼科的慈善资金链条还涉及H基金会、上海喜中慈善基金会、江苏省华侨公益基金会等多个机构,资金最终均流向华厦眼科关联方 [24][26] 慈善套利机制分析 - 据爱尔眼科前员工透露,每例白内障手术医保基金报销约1300余元,但手术成本远低于此,公司可赚取差价 [28] - 在“免费”手术基础上,医院会向患者推荐价格更高的非球面晶体等自费项目,实现“低转高”的利益转化,提升单客收入 [28] - 捐赠资金越多,免费手术量越大,公司通过医保报销获得的套利收益就越高,形成“慈善-手术-医保套利”的循环 [9][29] 行业监管与处罚案例 - 律师指出,若眼科医院通过捐赠资金回流至自家医院并利用医保报销获利的行为属实,将违反《慈善法》相关规定 [10] - 行业内存类似违规案例,如2024年报道的某民营医院借“复明工程”名义,在2017至2022年间共计骗取医保基金超3000余万元 [31] - 爱尔眼科与华厦眼科旗下多家医院曾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处罚,例如浙江象山爱尔眼科医院因串换项目收费被罚13.15万元,佛山华厦眼科医院因违法使用医保基金被罚3.96万元 [33][34]
华厦眼科跌2.6% 2022年上市超募19.9亿元
中国经济网· 2025-10-13 17:49
股价表现与发行情况 - 截至收盘股价为19.50元 较前日下跌2.60% 目前股价处于破发状态[1] - 公司于2022年11月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发行价格为50.88元/股[1] - 保荐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保荐代表人为沈俊和赵冀[1] 首次公开发行募资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305,280.00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76,849.25万元[1] - 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出198,998.64万元[1] - 原计划募资77,850.61万元 用于天津华厦眼科医院项目、区域视光中心建设等五个项目[1] 发行费用构成 -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费用总计28,430.75万元[1] - 其中保荐及承销费用为23,201.28万元[1] 2022年度利润分配 - 以2022年12月31日总股本56,000.00万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8元(含税)[2] -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15,680.00万元[2] - 同时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5股 转增后总股本增加至84,000.00万股[2]
华厦眼科10月10日获融资买入1175.34万元,融资余额1.8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0日公司股价无涨跌 成交额为846203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17534万元 融资偿还88443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29091万元 [1] - 截至10月10日 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84亿元 [1] 融资融券情况 - 当前融资余额182亿元 占流通市值的276% 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处于高位 [1] - 10月10日融券偿还280000股 融券卖出580000股 融券卖出金额1161万元 [1] - 融券余量1449万股 融券余额29009万元 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位于福建省厦门市 成立于2004年8月12日 于2022年11月7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眼科专科医疗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 屈光项目3690% 眼视光综合项目2404% 白内障项目2014% 眼后段项目1294% 其他补充599%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6月30日 公司股东户数为211万户 较上期增加060% [2] - 人均流通股15579股 较上期减少060% [2]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 持股83051万股 较上期增加833万股 [2] - 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3436万股 较上期减少1150万股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 同比增长431% [2] - 2025年1月至6月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82亿元 同比增长620% [2] - A股上市后公司累计派现432亿元 [2]
华厦眼科(301267):持续发展消费眼科,推进内生+外延战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8 22:5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公司在“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战略下的业绩持续增长前景 [5] - 公司目标市值为2094亿元,较当前市值有253%的上涨空间 [5] 发展战略 - 持续推进“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发展战略 [5] - 厦门眼科中心作为标杆医院,25H1实现收入464亿元(+22%),净利润133亿元(+127%),净利率提升269个百分点至2865% [5] - 截至25H1,公司已开设64家眼科专科医院和67家视光中心 [5] - 2024年成功收购成都爱迪眼科医院,成为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眼科连锁 [5] - 根据“1236”战略发展目标,计划打造1所世界知名眼科中心,管理200家眼科医院和视光诊所,布局海外市场,重点建设6家区域眼科中心 [5] 业务表现 - 实施“眼病诊疗+消费眼科”双轮驱动战略 [5] - 25H1屈光项目收入789亿元(+1375%),占总收入369%,较去年同期提升306个百分点,毛利率提升023个百分点至5521% [5] - 25H1眼视光综合项目收入514亿元(+342%),毛利率为4177%,下滑455个百分点 [5] - 25H1白内障项目收入431亿元(-733%),主要受人工晶体集采影响,毛利率提升033个百分点至3736% [5] - 25H1眼后段项目收入277亿元(+552%),毛利率为3873%,下滑257个百分点 [5] 财务业绩 - 公司25H1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431%),归母净利润282亿元(+620%) [5] - 单Q2实现收入1046亿元(-24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2073%) [5] - 25H1费用率改善,销售费用率为1287%(-083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152%(-022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143%(-03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00%(+028个百分点) [5] - 预计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5亿元,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56亿元、623亿元,2025-2027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4%、124%、120% [5]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4407亿元(+94%),2026年4898亿元(+112%),2027年5433亿元(+109%) [4][5]
华厦眼科(301267):持续发展消费眼科,推进“内生+外延”战略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08 19: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市值2094亿人民币 较当前市值有253%的上涨空间 [1][8] 核心观点 - 公司持续推进“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发展战略 厦门眼科中心25H1实现收入464亿人民币(+22%) 净利润133亿人民币(+127%) 净利率提升269个百分点至2865% [8] - “眼病诊疗+消费眼科”双轮驱动战略 25H1屈光项目收入789亿人民币(+1375%) 占总收入369% 毛利率提升023个百分点至5521% [8] -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人民币(+431%) 归母净利润282亿人民币(+620%) 费用率改善 销售费用率下降083个百分点至1287% 管理费用率下降022个百分点至1152% [8] - 下调盈利预测 预计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95亿人民币(原预测1208亿人民币) 新增2026-2027年预测为556亿人民币和623亿人民币 对应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4%、124%、120% [8]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H1营业总收入2139亿人民币(+43%) 2025E/2026E/2027E预测分别为4407亿人民币(+94%)、4898亿人民币(+112%)、5433亿人民币(+109%) [7] - 2025H1归母净利润282亿人民币(+62%) 2025E/2026E/2027E预测分别为495亿人民币(+154%)、556亿人民币(+124%)、623亿人民币(+120%) [7] - 2025H1毛利率452% 2025E/2026E/2027E预测毛利率分别为444%、446%、447% [7] - 2025H1 ROE为48% 2025E/2026E/2027E预测ROE分别为80%、83%、87% [7] 业务发展 - 截止25H1 公司已开设64家眼科专科医院和67家视光中心 2024年成功收购成都爱迪眼科医院 成为拥有“双三甲”眼科医院的眼科连锁 [8] - 公司实施“1236”战略发展目标 包括打造1所世界知名眼科中心 管理200家眼科医院和视光诊所 布局海外市场 建设6家区域眼科中心 [8] - 25H1眼视光项目收入514亿人民币(+342%) 毛利率下降455个百分点至4177% 白内障项目收入431亿人民币(-733%) 毛利率提升033个百分点至3736% 眼后段项目收入277亿人民币(+552%) 毛利率下降257个百分点至3873% [8]
华厦眼科:已与部分智能眼镜生产企业建立合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2:25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主营业务为眼科医疗服务 [2] AI眼镜业务布局 - 公司已关注AI眼镜相关技术及产品的发展 [2] - 公司已与部分智能眼镜生产企业建立合作 [2] - 合作旨在挖掘智能眼镜在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潜力 [2]
华厦眼科(301267) - 2025年9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9-28 17:12
经营目标与业绩 - 天津华厦开业一年左右,业务处于起步阶段,总体发展态势不错 [2] - 从去年三季度到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 [2] - 发展目标是未来三年手术量、营业额及门诊量以每年30%-50%的增速增长 [2] 业务结构与竞争优势 - 屈光业务收入占比约60% [2] - 全飞秒手术占屈光业务70%-80% [2] - 全飞秒4.0自今年6月份引进以来占全飞秒手术30%左右 [2] - 患者以改善型需求为主,考公务员、就业人群需求大于征兵需求 [3] - 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专家团队实力雄厚,通过专业团队带动医疗服务品质提升 [3] 集团支持与人才建设 -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拥有成熟的经营管理体系,在临床诊疗、科研学术、人才发展、运营管理、供应链等方面发挥集团协同优势 [4] - 天津华厦依托集团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平台,以专家建院模式吸引行业领军人才 [5] - 天津华厦是市级批准的三级专科医院,能为医生提供持续发展的资源和环境 [5] 市场竞争与品牌策略 - 天津眼科医疗服务市场以公立医院为主,非公医疗机构为辅 [6] - 通过政企合作与公益活动开展高校眼健康知识普及、教师关爱计划,走进学校、社区、企业开展青少年近视防控公益项目和老年人眼健康服务 [8] - 与天津职业大学视光工程学院共建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受聘产业导师,深化校企合作 [9] 医保策略与服务方向 - 逐步提高非医保项目占比,减少对医保项目的依赖 [7] - 利用日间手术政策实现降本增效 [7] - 关注老龄化趋势和全生命周期人群眼健康需求,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