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泉新材(301489)

搜索文档
思泉新材(301489) - 最近一年的财务报告及其审计报告以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告
2025-10-10 20:2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65,613.92万元[11] - 2024年末公司合并资产总计1,520,592,679.96元,较上年增长26.90%[31] - 2024年末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039,190,643.75元,较上年增长3.61%[33] - 本期合并净利润为48,391,211.12元,上期为54,859,034.08元[1] 用户数据 - 无相关内容 未来展望 - 无相关内容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无相关内容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无相关内容 其他新策略 - 无相关内容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为302,792,042.08元,较上年增长86.25%[31] - 2024年末公司存货为181,157,172.10元,较上年增长74.41%[31] - 2024年末公司固定资产为524,312,256.29元,较上年增长341.21%[3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43,076,511.20元,上期为120,141,041.40元[1]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 - 247,792,448.68元,上期为 - 172,408,405.25元[1]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合并为9,577,214.60元,上期为370,607,986.23元[1] 审计相关 - 审计认为公司2024年财务报表在重大方面按企业会计准则编制,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等[6] - 销售收入确认和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被列为关键审计事项[11][15] 会计政策 - 境内产品销售以客户验收合格并经双方对账确认的对账单作为收入确认依据[11] - 境外产品销售以出口报关单载明日期确认收入[11] 股东权益变动 - 2024年公司股本较上年增加4420334元[40][42] - 2024年公司资本公积较上年增加518950832.9元[40][42] - 2024年公司盈余公积增加7427041.47元[41] - 2024年公司未分配利润增加52192315.6元[41] - 2024年对股东分配利润14651057.59元[41]
思泉新材(301489) - 关于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审核问询函的回复(豁免版)
2025-10-10 20:20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5613.92万元,同比上升51.10%[1][19]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45.59万元,同比下降3.88%[19] - 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5038.51万元,同比下降6.2%[1] 业务占比 - 2024年热管理材料收入60897.48万元,占营业收入92.81%[25] - 2024年磁性材料收入302.14万元,占0.46%[25] - 2024年纳米防护材料收入951.90万元,占1.45%[25] - 2024年其他收入3462.40万元,占5.28%[25] 产品数据 - 2023 - 2024年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收入从34245.15万元增至51601.00万元,增幅50.68%[25][26] - 2023 - 2024年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单价从77.14元/平方米降至70.83元/平方米,降幅8.19%,销量从443.93万平方米增至728.57万平方米,增幅64.12%[26] 市场规模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2023年为173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61亿美元,2023 - 2028年复合增长率8.5%[27] - 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2022年约183.8亿元,预计2025年达242.7亿元[27] 行业占比 - 2024年中石科技导热材料销售收入14.90亿元,占全球导热材料市场比例5.56%;飞荣达为18.64亿元,占6.96%;苏州天脉为9.28亿元,占3.46%;公司为6.09亿元,占2.27%[30] 费用数据 - 2024年销售费用2270.61万元,同比增长102.56%,2023年为1120.98万元[42] - 2024年管理费用2806.42万元,同比增长91.05%,2023年为1468.98万元[42] - 2024年研发费用3620.13万元,同比增长56.42%,2023年为2314.39万元[43] 研发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超5%[36]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161人,占员工总数13.23%,其中博士2人[36] 子公司情况 - 2023 - 2024年公司通过新设和收购新增14家子公司,目的是拓展产品线等[78] - 截至回复出具日,公司共有17家子公司,其中一级子公司13家、二级子公司4家[79] 募集资金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591.39万元,用于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5] 未来展望 - 项目一预计年销售收入59870.49万元[149] - 项目一第3年预计达产50%,第6年预计全部达产,2024 - 2030年公司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产能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1.71%[174][176] 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18日,公司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导热界面材料在手订单金额超12000万元[184] 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曾存在劳务派遣用工超10%情形,现已完成整改[140] - 子公司思泉玻璃、思泉亚聚环评手续办理完成,可铭精密和泛硕电子环评手续尚待提交[95][96][98]
思泉新材(301489)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中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专项说明
2025-10-10 20:20
业绩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65613.92万元,同比增长51.10%,归母净利润5245.59万元,同比下降3.88%[22]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38587.45万元,毛利率27.03%[183] - 2024年母公司营业收入58375.34万元,变动率39.73%;净利润7427.04万元,变动率28.14%[25] - 2024年思泉热管理等三家子公司均亏损[27] - 2023 - 2024年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收入占比近80%,2024年收入51601.00万元,变动率50.68%[27][29] - 2024年公司热管理材料销售额6.09亿元,占全球导热材料市场规模的2.27%[33] - 2024年销售费用2270.61万元,同比增长102.56%;管理费用2806.42万元,同比增长91.05%;研发费用3620.13万元,同比增长56.42%[49] - 2024年液冷散热相关收入36.57万元,2025年1 - 6月收入20.39万元[114] 用户数据 - 公司下游客户包括北美大客户、小米、vivo等知名企业[46] 未来展望 - 2023 - 2028年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预计复合增长率8.5%[30] - 2022 - 2025年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预计从183.8亿元达242.7亿元[30] - 本次募投项目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收入59870.49万元,税后投资内部收益率为16.23%[17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高分子共形包覆合成石墨散热片热通量提升最高达30%[38] - 公司与高校建立产学研及合作研发关系,研发投入占比超5%[4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3年新设子公司3家,2024年新设9家、收购2家[6] 其他新策略 - 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因个别子公司亏损及费用、减值损失增长[22] - 公司能提供多领域系统化散热解决方案[37] - 公司承租与转租闲置厂房不构成财务性投资[86] - 本次募投项目围绕主业优化迭代产品与方案[115] - 公司将部分闲置房产出租提高资产利用效率[128]
思泉新材(301489) - 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说明书(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更新)
2025-10-10 20:20
发行情况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已获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通过,尚需深交所审核和证监会注册[8] - 发行对象不超35名,以现金认购,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80%[8][9]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发行前总股本30%,拟募集资金不超46,591.39万元[10] 业绩数据 - 报告期内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7.62%、27.63%、45.27%和41.74%[17] - 报告期内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收入占比分别为81.72%、78.85%、78.64%和69.43%[18] - 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82%、25.11%、24.81%和27.03%,2022 - 2024年有所下降[19]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但净利润下降[20] - 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4188.98万元、16257.54万元、30279.20万元和24085.87万元[27]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6487.34万元、12014.10万元、4307.65万元和5839.84万元,2024年低于同期净利润[28] 募投项目 - 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拟投资36916.40万元[32] - 募投项目含较大资本性支出,建成后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规模将增长[33] 市场数据 - 2023年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173亿美元,预计2028年达26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5%[60][61] - 2022年中国导热材料市场规模约183.8亿元,预计2025年达242.7亿元[61] - 2024年全球消费电子热管理材料市场规模39.30亿美元,预计2034年达95.82亿美元[63] - 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2.39亿部,同比增长6.4%;国内手机出货量3.14亿部,同比增长8.7%[64] - 2024年全球手机散热元件市场规模7.5亿美元,预计2031年达13.18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40%[66] - 2023 - 2028年全球AI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从0.5亿部增至9.12亿部,复合增长率78.4%[66] - 预计2024 - 2026年全球AI手机散热材料市场总规模分别为28.8亿元、64.9亿元和99.2亿元[69] - 2024 - 2028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从1.86亿台增至2.04亿台[72] - 2024 - 2028年全球AI PC出货量预计从4800万台增至2.05亿台,复合增长率44%[76] - 预计2024 - 2026年全球AI PC散热市场规模分别为72亿元、252亿元和393亿元[77] - 2024 - 2029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预计从1.4亿台增至1.95亿台[79] - 2024 - 2025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预计从2985万台增至3148万台[79] - 2024 - 202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从5.379亿台增至6.5亿台[82]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3128.2万辆,同比增长3.7%,销量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83] - 2024 - 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从1823.6万辆增至4405万辆[84] - 2024 -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从1286.6万辆增至超1500万辆[86] - 2024 - 2035年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从883.8GWh增至3905.3GWh[90] - 2024 - 2032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预计从2799.3亿美元增至4251.9亿美元[91] - 2024 - 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从23.7亿美元增至162亿美元[98] - 2024 - 2028年全球冷板式液冷市场规模预计从53亿元增至1056亿元[99] - 2023 - 2027年中国储能温控市场空间预计从24.03亿元增至74.52亿元[105] 公司产品 - 2024年公司热管理材料销售额6.09亿元,占全球导热材料市场规模2.27%[122] - 2025年1 - 6月人工合成石墨散热膜产能448.16万平方米,产量436.83万平方米,产能利用率97.47%,销量354.74万平方米,产销率81.21%[166][167] 研发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底,研发及技术人员161人,占员工总数13.23%,其中博士2人[142] - 高分子共形包覆合成石墨在同等结构下散热片热通量提升最高达30%[140] - 低介电常数导热膜70W面内导热系数70W/m.K,介电常数≤3.5[140] 资产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自有房产宗地面积22,362.27㎡,建筑总面积60,259.19㎡[17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租赁房产总面积42,305.27㎡[1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权面积30282.00㎡,使用期限至2057.11.30[1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商标56项[17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多项境内专利和3项境外专利[182][188] 未来展望 - 公司推进“热管理材料+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系统”产品策略和全球化市场战略[191][198] - 推进大客户战略,加快海外布局,稳步推进产能建设[193][194] - 持续推进核心技术与产品研发,加大研发投入[195] - 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96] 其他 - 公司存在海关稽查和子公司环保违规事项,但均无处罚[21][22] - 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下降,未来有持续下降风险[18]
思泉新材(301489) - 关于申请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审核问询函回复及募集说明书等申请文件更新的提示性公告
2025-10-10 20:20
股票发行进展 - 2025年9月15日收到深交所审核问询函[1] - 会同中介落实并回复问询函问题[1] - 更新申请文件中财务数据等内容[1] 发行不确定性 - 发行需通过深交所审核并获证监会同意注册[2] - 能否通过审核及获批时间不确定[2]
思泉新材(301489) -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广东思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项目之上市保荐书(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更新)
2025-10-10 20:20
财务数据 - 公司注册资本为8075.39万元人民币[7] - 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158199.18万元[11] - 2025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52039.04万元[11]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为38587.45万元[13] - 2025年1 - 6月净利润为2847.57万元[13] - 2025年1 - 6月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839.84万元[15] - 2025年1 - 6月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284.66万元[15] - 2025年1 - 6月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726.02万元[15] - 2025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8284.41万元[15] - 2025年1 - 6月流动比率为1.92,速动比率为1.37[16] - 2025年1 - 6月资产负债率(母公司报表)为26.51%,合并报表为32.89%[16] - 2025年1 - 6月应收账款周转率为2.84次,存货周转率为2.61次[16] - 2025年1 - 6月每股净资产为13.15元/股,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0.72元/股,每股净现金流量为1.03元/股[16] - 2025年1 - 6月扣非前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91%,扣非后为2.68%[16] 业务情况 - 公司是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产品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拓展[7]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7.62%、27.63%、45.27%和41.74%,客户集中度较高[19] - 报告期内人工合成石墨散热材料收入占比分别为81.72%、78.85%、78.64%和69.43%,是主要收入来源且销售价格下降[21][22] -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5.82%、25.11%、24.81%和27.03%,2022 - 2024年有所下降[23] - 报告期内外销收入占比分别为11.51%、12.92%、6.36%和10.11%,汇兑损益分别为107.62万元、-123.28万元、90.18万元和102.46万元[51] 风险提示 - 2025年国际贸易风险增加[24] - 2024年公司增收不增利[17] - 公司面临应收账款坏账、经营现金流低于净利润、存货余额增大等财务风险[29][31][32] - 公司面临创新、核心技术泄密、核心人员流失等技术与创新风险[33][35][36] - 募投项目面临境外经营、效益不及预期、新增产能无法消化等风险[37][39][40]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存在审批和发行风险[45][46] - 公司存在海关行政处罚和环保处罚风险[47][48] - 液冷散热研发中心项目尚未取得环评批复[42] - 公司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为26.27%,比例较低[50] 发行情况 -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发行对象不超过35名[55][84] - 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80%[56][85]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58][82][93] - 发行对象所认购股票6个月内不得转让[59] -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股东会审议通过之日起12个月[64] - 本次发行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6,591.39万元[65][82][93] - 募集资金用于补流和偿债比例不超30%[82][93] - 本次发行不存在提前确定发行对象、引入战略投资者及方案重大变化情况[96][97] 其他 - 越南思泉新材散热产品项目拟投资36916.40万元[41] - 2025年7月30日董事会、8月18日股东会审议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议案[74][7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财务性投资,无《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情形[78][87] - 公司及控股股东、实控人最近三年无严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等重大违法行为[89] - 保荐机构对公司有督导责任,项目协办人为李伟,保荐代表人为王广红、姜南雪,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王军[100][101][105]
思泉新材跌2.01%,成交额6.7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223.1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3:3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下跌2.01%至235.18元/股,成交额6.77亿元,换手率5.94%,总市值189.9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23.17万元,特大单与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特大单买入1.01亿元(占比14.88%)卖出1.46亿元(占比21.55%),大单买入1.78亿元(占比26.23%)卖出2.05亿元(占比30.23%)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84.27%,近5个交易日下跌13.97%,近20日上涨8.89%,近60日大幅上涨274.55% [2]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86亿元,同比增长78.24%,归母净利润3050.92万元,同比增长33.19%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热管理材料88.60%,其他8.69%,磁性材料1.99%,纳米防护材料0.72%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2907.14万元 [4]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8月2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16万户,较上期减少16.53%,人均流通股4092股,较上期增加19.81%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多家公募基金新进成为十大流通股东,包括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持股213.99万股(第一大流通股东)、华安媒体互联网混合A持股106.70万股(第二大流通股东)等 [4] - 公司今年以来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0日,龙虎榜净买入4210.32万元,买入总计1.94亿元(占总成交额11.59%),卖出总计1.52亿元(占总成交额9.07%) [2] 公司概况与行业分类 - 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2日,于2023年10月24日上市,主营热管理材料、磁性材料、纳米防护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电子化学品Ⅱ-电子化学品Ⅲ,概念板块包括液冷概念、消费电子、富士康概念、AIPC概念、百元股等 [2]
10月十大金股:十月策略和十大金股
华鑫证券· 2025-10-08 17:04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A股市场在10月将经历震荡整固后蓄势上行[4][17] 主要投资方向聚焦于政策催化、景气修复和降息受益三大主线[4][17] 总量观点 - 海外市场需关注美国政府停摆的持续影响(预计10月中上旬延续关门)、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在10月的降息预期[4][15] 当前市场反应温和但需警惕持续关门引发的资产波动放大[4][15] 黄金价格因降息预期和不确定性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15] - 国内方面关注短期增量对冲政策(如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下达)、中长期十五五规划风向(四中全会于10月20-23日召开)以及10月底APEC会议可能带来的中美进展[4][16] 9月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显示经济回落压力[16] - A股大势研判认为国庆假期后风险偏好有望提升融资盘回补局部交易拥挤风险已缓释叠加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和政策催化A股蓄势上行可期[17] 行业配置方向 - 政策催化方向:重点关注受益于十五五规划的半导体、机器人、工业软件、军工等行业[4][17] - 景气修复方向:重点关注三季报盈利预期改善的AI、创新药、新能源等行业[4][17] - 降息受益方向:重点关注美联储预防式降息利好的有色、非银金融等行业[4][17] 十月十大金股组合及逻辑 - **中微公司 (688012 SH)**:逻辑在于刻蚀设备显著放量2024年上半年收入3448亿元同比增长3646%[18] 刻蚀设备收入2698亿元同比增长约5668%占营收比重提升至7826%[19]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154亿元、10767亿元、14121亿元[21] - **复旦微电 (688385 SH)**:逻辑在于FPGA产品线技术领先正推进基于1xnm FinFET先进制程的新一代产品[22][23] 存储产品线销量有较大增长[24] 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766亿元、4378亿元、4996亿元[24] - **思泉新材 (301489 SZ)**:逻辑在于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开始提速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9359%归母净利润1772万元同比增长7957%[25] 受益于AI驱动消费电子复苏对散热方案的需求[26]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元、152亿元、202亿元[28] - **长飞光纤 (601869 SH)**:逻辑在于AI建设拉动需求2025年上半年收入6384亿元同比增长1938%[29] 在中国移动G654E光缆集采(总量31386万芯公里增长约156%)中获得50%份额[30] 前瞻布局空芯光纤[30]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4193亿元、16126亿元、18008亿元[31] - **模塑科技 (000700 SZ)**:逻辑在于频繁获得大客户项目定点近一年披露的定点项目预计总销售额超过100亿元[32][35] 2024年归母净利润63亿元同比增长395%墨西哥工厂净利润3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04%[32]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810亿元、916亿元、1031亿元[37] - **美湖股份 (603319 SH)**:逻辑在于泵类主业稳健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业务收入232亿元同比增长1982%占总营收2188%[39] 机器人业务布局减速器、执行器等已开发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客户[40]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374亿元、2827亿元、3347亿元[41] - **深圳新星 (603978 SH)**:逻辑在于业绩迎来拐点2025年上半年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9%亏损收窄[43] 六氟磷酸锂价格触底回升(截至9月10日报价565万元/吨较7月21日上涨约15%)[43] 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已投产三氟化硼项目预计2025年10月投产[44][46]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1亿元、224亿元、392亿元[46] - **洛阳钼业 (603993 SH)**:逻辑在于铜钴产量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铜产量3536万吨同比增长1268%钴产量611万吨同比增长1305%所有产品产量进度均超年度指引50%[49][51] 归母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创同期新高[49]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27亿元、19769亿元、20710亿元[55] - **兴业银锡 (000426 SZ)**:逻辑在于银锡量价齐升2025年上半年矿产银产量13132吨同比增长457%[56] 上半年国内白银、锡均价同比分别上涨2023%、913%[59] 收购宇邦矿业并成功出海收购大西洋锡业[62][63]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3亿元、2413亿元、2470亿元[64] - **江山股份 (600389 SH)**:逻辑在于业绩大幅增长2025年半年度预计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增长7565%-11078%[65] 目前拥有草甘膦产能7万吨/年在建5万吨产能预计2025年底投产[66]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7亿元、794亿元、949亿元[70]
近100家散热材料企业榜单:谁在为你的iPhone和AI服务器“降温”?
材料汇· 2025-10-07 23:39
文章核心观点 - 散热材料产业正从电子工业的配角转变为直接影响设备性能、寿命与用户体验的核心技术环节,其重要性因高端智能手机性能突破、AI算力需求爆发及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功率密度提升而凸显 [2] - 该产业技术密集、创新活跃且国产化进程加速,文章系统梳理了超100家国内散热材料企业及其技术布局,呈现完整产业生态图谱 [2] 上市公司 - **飞荣达(300602)**:国内领先的电磁屏蔽与热管理解决方案专家,产品链完整,涵盖导热材料、石墨膜、液冷板/VC均热板等,客户包括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 [3][5][6];2024年营收50.31亿元,净利润1.73亿元,2025年中营收28.83亿元,净利润1.75亿元,总市值207.67亿元,市盈率(TTM)74.44 [17];热管理材料及器件业务2024年营收18.64亿元,占营收比重37.05%,同比增长7.58% [17] - **思泉新材(301489)**:以热管理材料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性材料提供商,产品体系包括石墨散热膜、导热垫片、散热风扇、热管、VC等,终端品牌覆盖北美大客户、小米、比亚迪等 [18][20];2024年营收6.56亿元,净利润4839万元,2025年中营收3.86亿元,净利润2848万元,总市值193.65亿元,市盈率(TTM)322.43 [20];热管理材料2024年营收6.09亿元,占营收比重92.81%,同比增长49.62% [21] - **苏州天脉(301626)**:导热散热材料综合解决方案商,拥有从导热界面材料到碳纤维均温板的全系列产品自主研发能力,客户包括华为、中兴、比亚迪等 [22][23];总市值142.89亿元,市盈率(TTM)77.93,2024年营收9.43亿元,净利润1.85亿元,2025年中营收5.08亿元,净利润9445万元 [24];热管理材料及器件2024年营收9.28亿元,占营收比重98.37%,同比增长1.86% [25] - **中石科技(300684)**:高性能合成石墨散热解决方案龙头,产品应用于智能手机、AI服务器等高端领域,是苹果等全球顶级消费电子品牌核心供应商 [26][28];2024年营收15.66亿元,净利润2.01亿元,2025年中营收7.48亿元,净利润1.21亿元,总市值134.78亿元,市盈率(TTM)51.81 [28];导热材料2024年营收14.90亿元,占营收比重95.13%,同比增长27.54% [29] - **领益智造(002600)**:提供智能制造服务与解决方案,热管理业务涵盖均热板、热管、AI服务器散热模组等,2024年热管理业务收入41.07亿元,同比增长9.20% [30][32][34];2024年总营收442亿元,净利润17.59亿元,2025年中营收236.25亿元,净利润9.42亿元,总市值990.93亿元,市盈率(TTM)49.56 [34] - **瑞声科技(02018)**:感知体验解决方案领导者,散热业务2024年收入3.26亿元,同比增长40.1%,在国内旗舰手机散热片市场份额超50%,客户包括华为、小米、荣耀等 [35] - **硕贝德(300322)**:提供天线、散热器件及模组等产品,2024年营收18.6亿元,其中散热器件及模组营收1.28亿元,2025年中营收12.1亿元,散热器件及模组营收1.07亿元 [36] 热管理/热界面材料综合解决方案 - **深圳市鸿富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先进热管理材料及EMC材料,产品包括取向石墨烯导热垫片、液态金属片等,是全球首家实现取向石墨烯导热垫片商业化的企业,处于IPO辅导阶段 [37][39] - **深圳垒石热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热管理及新型高效散热材料研发,产品包括热界面材料、VC热管、VC均热板等 [40][41] - **深圳市傲川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子导热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线涵盖导热硅胶片、导热硅脂、导热凝胶等多种热界面材料 [45][46] - **南京艾布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高性能热管理材料、胶粘剂和密封剂研发与生产,产品包括导热凝胶、导热垫片、导热硅脂等,主要客户覆盖汽车电子、智能终端等领域 [47][48] - **广东墨睿科技有限公司**:以石墨烯产业应用研发为主导,方向包括石墨烯热界面材料、新能源材料等,2020年营收4.7亿元,净利润9954万元,2021年中营收2.0亿元,净利润3418万元 [49][50] - **深圳市博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包括热界面材料和绝缘材料,如导热垫片、导热矽胶布等,客户包括比亚迪、富士康、中兴等,2023年获比亚迪战略投资 [53][54] - **浙江三元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热管理材料、吸波材料等开发,服务消费电子、通讯、汽车等行业,是苹果、OPPO、VIVO等一线品牌长期合作伙伴 [54][55] - **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石墨烯导热膜为核心产品,导热系数极高,2022年石墨烯模切膜营收1.75亿元,占营收比重66.78% [59][60] - **碳元科技**:深耕高导热石墨散热材料开发,2024年营收8982万元,亏损6447万元 [63][64] VC热管 & VC均热板 - **深圳威铂驰热技术有限公司**: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电动汽车与AI服务器提供VC均热板及液冷产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已完成B轮融资 [68][69][70] - **北京微焓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第一家民营商业航天热控系统供应商,核心产品包括铝均温板、热管式冷板等,已完成D轮融资,融资额数亿元 [72][73][74] - **深圳市顺熵科技有限公司**:专注高效传热器件及热管理解决方案,产品以VC均热板为主,超薄VC厚度可至0.2mm,已获Pre-A轮融资 [75][76][77] - **广东新创意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自驱动微循环高效相变传热技术,产品包括超薄热管、均热板VC等,深耕散热领域28载 [78] 液态金属 - **云南中宣液态金属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中科院理化所技术,建成国内首创液态金属导热片、导热膏生产线,打造液态金属谷产业集群 [79][81] 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 **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国内金刚石铜复合材料龙头,产品应用于航天、军工、大功率微波器件等关键领域 [82] - **有研金属复合材料(北京)股份公司**:研发金刚石铜复合材料,专注于高功率电子封装和散热解决方案 [83][84] - **西安创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铝碳化硅、铝金刚石、铜金刚石等第四代散热材料 [86] - **长沙升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产品包括金刚石铜等,服务微波射频、光通信、功率半导体等领域,金刚石铜导热系数超700W/(m·K) [88][89][90] - **南京瑞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掌握金刚石/金属复合材料芯片热沉产业化核心技术,已完成B+轮融资 [92][93] - **安徽尚欣晶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高端难熔金属、特种硬质合金、先进复合材料,自主研发高导热低膨胀金刚石/铜复合材料 [94][95][97] 散热材料市场概述 - 全球TIM市场预计复合年增长率超10%,到203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75亿美元 [101];VC均热板在高端智能手机渗透率从2023年35%提升至2025年62%,单机价值量从3-4美元增至5美元以上 [103] - 数据中心散热市场2025年全球规模达708亿元,预计以15.21%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2年1907亿元 [103];2023年全球汽车热管理市场规模约580亿美元,至2030年预计增至850-9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6-7% [106] - 全球热管理市场规模2023年173亿美元,预计2028年增至261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5% [108] 散热原理与材料 - 散热方式包括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蒸发散热 [110][112];散热材料发展经历被动散热、主动散热和智能散热三个阶段 [114] - 传统材料包括金属基材(铝导热系数约200W/m·K、铜约400W/m·K)、导热硅脂(导热系数1-10W/m·K) [116][117];新兴材料包括石墨材料(平面导热系数1500-2000W/m·K)、热管/VC均热板(等效导热系数5000-50000W/m·K) [119] - 前沿技术包括微通道散热、喷淋/浸没式液冷、热电制冷等 [120];应用场景差异显著,如智能手机热流密度15W/cm²,主流方案为VC均热板+石墨膜,国产替代率78% [122] 散热材料未来发展方向 - 趋势围绕更高效率、更小空间、更多功能、更低成本,包括高性能化与复合化(如人工合成金刚石导热系数>2000W/m·K)、主动与被动散热融合(如嵌入式冷却)、超薄化与柔性化(如超薄VC厚度<0.1mm)、智能化与功能一体化(如导热-电磁屏蔽一体化材料) [125][126][127][128] - 工艺革新与低成本化是关键,VC均热板应用领域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工业设备等渗透 [129];消费电子领域,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VC市场规模预计达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130] 散热材料投资逻辑 - 投资核心是投"早"、投"新"、投"核心技术壁垒",重点方向包括下一代超高导热材料(如人工金刚石散热片)、先进均热与嵌入式冷却解决方案(如超薄VC)、多功能复合型材料(如导热-电磁屏蔽一体化材料)、革命性工艺与装备 [133][134][135][136][137][138] - 评估体系需关注技术壁垒与团队背景、市场潜力与客户验证、竞争格局与差异化 [139][140]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排行榜
Wind万得· 2025-10-02 06:33
市场板块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50指数大幅上涨58.77%,表现强于其他板块50指数 [1] - 2025年三季度末创业板总市值达17.87万亿元,较二季度末增长28.96%,增幅高于北交所和沪深证主板 [3] -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总成交额为83.38万亿元,单只个股平均成交额达599.87亿元,高于上证主板、科创板和北交所 [5][6] -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日均换手率为5.84%,资金交易活跃度高于沪深主板和科创板 [7] - 2025年三季度末创业板市净率为4.50倍,高于沪深主板,但低于科创板和北交所 [11] - 2025年三季度末创业板融资余额达5120.6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740.33亿元,显示杠杆资金买入规模较大 [13] - 2025年三季度末创业板融券余额为15.99亿元,较年初增加7.61亿元 [15] 市场个股表现 - 2025年三季度末宁德时代以1.85万亿元市值位居创业板首位,中际旭创、东方财富、新易盛等16家公司市值均超过千亿元 [16] - 剔除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后,2025年前三季度胜宏科技以581.06%的涨幅居首,联合化学、思泉新材、舒泰神等6家公司涨幅超过300% [19] - 2025年三季度末东方财富融资余额达277.92亿元居个股首位,宁德时代、新易盛、中际旭创等5家公司融资余额均超过100亿元 [21] IPO发行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共有27只新股成功发行,与2024年同期持平,其中三季度发行9家,环比二季度的6家增加3只 [27] - 2025年前三季度发行的创业板公司分布在5个行业,工业行业以12家位居首位,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发行数量均在5家以上 [29] - 2025年前三季度发行的创业板公司中,有22家以“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的标准一上市,占绝大多数 [32] - 2025年前三季度发行的创业板公司中,广东以9家领先,江苏有7家,浙江和上海各有3家 [35] - 2025年前三季度创业板公司IPO合计融资193.16亿元,同比增长22.10%,其中3家融资额超过10亿元,其余融资均在10亿元以内,占比达88.89% [38] - 2025年前三季度IPO融资中,联合动力以36.01亿元领先,汉朔科技、恒鑫生活等16家公司融资规模均在5亿元以上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