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tly(OTLY)

搜索文档
Oatly(OTLY)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1-08-17 02:16
财务表现 - 2018 - LTM Q2 2021 收入从 1.18 亿美元增至 5.28 亿美元,CAGR 为 29%;毛利润从 4800 万美元增至 1.52 亿美元[20] - Q2 2021 收入 1.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外汇影响带来约 1020 万美元收益;调整后 EBITDA 亏损 3193.1 万美元,利润率为 -21.8%[42][43] 市场地位 - 在瑞典、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关键市场,燕麦奶品类销售增长驱动排名第一,非乳制牛奶品牌销售速度排名第一[16] - 天猫平台上是燕麦奶品类创造者和排名第一的品牌[16] 生产情况 - 6 月和 7 月是公司历史上连续最强的生产月份,新加坡工厂 7 月初开始商业生产,中国马鞍山工厂预计 2021 年下半年投产[12] - 2020 - 2023 年预计产能分别为 2.99 亿升、约 6 亿升、约 10.75 亿升和约 14.75 亿升[51] 行业趋势 - 全球乳制品零售市场中植物奶渗透率仅约 3%,但增长迅速,约 60 - 70% 的植物奶消费者在过去两年加入该品类[25] - 燕麦品类迅速获得市场份额,超越其他作物品类,7 月燕麦在瑞典、英国、德国和美国的零售市场份额达 76%[27] 发展策略 - 扩大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投资全球生产设施,提高内部生产比例[46][47] - 加速品牌认知和消费者试用,拓展新市场,推动现有市场的品类增长[61]
Oatly(OTLY) - 2021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1-08-17 02:08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二季度营收为1.462亿美元,较2020年第二季度的9530万美元增加5080万美元,增幅53.3% [72] - 2021年第二季度毛利润为386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3080万美元;毛利率下降590个基点至26.4%,上年同期为32.3% [77][78] - 2021年第二季度研发费用增加260万美元至40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30万美元;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增加4980万美元至831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3330万美元 [82][83] -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242亿美元,短期投资为3.227亿美元,未偿还债务为700万美元 [87]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使用量为725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2010万美元;资本支出为1.34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5200万美元;融资活动现金流为9.609亿美元 [88][89] - 预计2021财年营收超过6.9亿美元,较2020财年增长超64%;预计2021年资本支出在3.5 - 4亿美元区间的低端;预计到2021财年末生产能力约为6亿升成品 [90][91] - 长期来看,预计实现毛利率超40%,调整后EBITDA利润率接近20% [9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第二季度,餐饮服务渠道营收占比从上年同期的21.6%升至33.2%,零售渠道营收占比从74.5%降至61.5% [76] - 2021年第二季度每升净销售额为1.54美元,上年同期为1.42美元,主要受美洲地区渠道和客户组合驱动,EMEA和亚洲地区每升净销售额增长主要由外汇驱动 [76] -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在零售和餐饮服务渠道均实现广泛增长,餐饮服务渠道因关键市场放松疫情限制持续增长 [73][7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市场约50%的销售额来自餐饮服务渠道,50%来自零售渠道;美洲地区约35%的销售额来自可衡量销售渠道 [36] - EMEA市场是公司最成熟的市场,10%的销售额来自餐饮服务渠道,90%来自零售渠道,其中约80%记录在可衡量销售渠道 [37] - 亚洲市场自2018年至2021年6月30日的过去12个月营收增长333%;2021年第二季度新增许多餐饮服务和零售合作,零售渠道增长潜力大 [43][4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采用以餐饮服务为主导的扩张战略,通过特色咖啡市场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忠诚度,再向零售和电商渠道拓展 [26] - 持续投资扩大全球生产能力,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约10亿升成品产能,较2020年底增长200%;2023年计划在美国和英国开设新工厂,预计新增4亿升成品产能 [64] - 长期目标是使自有生产占总销量的50% - 60%,外包生产降至10% - 20%,混合生产占30% - 40% [68] - 全球植物性乳制品在乳制品零售销售中的渗透率约为3%,但增长迅速;燕麦品类在关键地区迅速获得市场份额,公司认为市场大部分仍有待开发 [20][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1年是公司历史上最具变革性的一年,成功完成IPO为全球新产能建设提供资金,以满足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强劲需求 [11] - 公司继续优先考虑增长投资而非盈利能力,未来几年将专注于满足客户和消费者需求,提升品牌形象 [13] - 尽管面临产能限制、疫情和新厂启动等挑战,但公司对2021年营收前景充满信心,预计下半年营收增速将加快 [15][1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独立董事会特别委员会审查了第三方报告,确认公司报告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6] - 公司燕麦供应合同已就位,可支持2021年及以后的营收增长 [5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随着更多燕麦奶品牌获得货架分销,公司货架生产力表现如何,优势是否会持续? - 公司预计因产能问题在可衡量零售渠道会面临压力,但市场份额损失是暂时的;随着产能增加,预计填充率将提高,货架优势将持续 [98][99] 问题: 公司在美国市场份额趋势如何,产能充足后对业务预期有何影响? - 公司在与部分长期合作伙伴的合作中,燕麦品类市场份额达50% - 70%;随着产能增加,公司对业务前景充满信心 [102][103] 问题: 奥格登工厂扩建计划详情,新增产能是否带来额外营收,其他新工厂能否快速扩产? - 奥格登工厂初始年产能1.5亿升,7月产量500万升,约占月总产能的30% - 40%;新投资将增加年产能7500万升,2022年预计新增5000万升,2023年新增7500万升;新增产能预计带来额外营收;所有新工厂设计为可扩展性,便于快速增加产能 [109][110][111] 问题: 美国餐饮服务业务中,星巴克合作及整体增长的新增营收中,新客户和现有客户贡献比例如何? - 星巴克合作表现超预期,第二季度约占销售额的27%;新增营收部分来自新客户,如与星巴克的合作,上半年还通过批发商新增10000个餐饮服务客户 [116][117] 问题: 另一家生产商将供应星巴克美国市场燕麦奶,公司是否仍是独家品牌供应商,如何看待此事? - 公司确认仍是星巴克独家燕麦奶品牌供应商,目前供应约2/3的燕麦奶量且持续增长;星巴克使用自有品牌补充需求,符合双方推动从乳制品向植物性产品转变的合作目的 [121][122] 问题: 下半年销售节奏和费用方面有何需关注的? - 需求持续加速,预计第三季度月均销售4000万升,第四季度月均销售5000万升;新工厂需2 - 3个季度才能完全达产,产品生产到销售有2 - 3周滞后期;预计第三季度毛利率好于第二季度,第四季度略好于第三季度;2021年整体毛利率不会显著改善,2022年将同比提高;预计全年调整后EBITDA亏损1.08亿美元 [126][128][130] 问题: 产能增加和通胀情况下,资本支出指导为何处于低端,是时间因素还是其他原因? - 资本支出处于低端主要是时间因素 [134] 问题: 公司提到除一项外未受原材料通胀影响,是因销量杠杆还是采购方式? - 公司短期内优先考虑增长而非盈利;预计下半年原材料成本有1% - 2%的小幅增长,运费成本有0.5个百分点的增长;油菜籽油价格预计在下半年继续上涨,但占商品成本的3% - 4%,公司有其他成本效率措施来抵消;燕麦供应已确保2021 - 2022年的需求 [136][137][140] 问题: 亚洲市场分销增长情况如何,是否依赖马鞍山工厂今年投产,对营收影响如何? - 中国市场发展迅速,合作效果显著,但大部分影响将在明年显现;今年马鞍山工厂贡献预计较小,公司将继续从欧洲和EMEA供应部分产品 [143][144] 问题: 因疫情和新厂启动错过的1200 - 1400万美元销售机会,两者影响比例如何,未来是否还有类似风险? - 两者影响比例为50:50;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公司有严格的生产设施协议,将继续管理疫情风险 [149][147] 问题: 为何选择在美国增加7500万升产能而非中国,产能受限情况下为何优先供应星巴克而非零售,为何进入爱尔兰和瑞士新市场? - 美国市场更大,公司在美国有强大的合作平台和需求;星巴克合作对公司多渠道战略和推动消费者转变至关重要;爱尔兰属于英国,瑞士属于DACH地区,市场零售渠道拓展空间小,且这些市场的推出是提前规划的 [153][155][157] 问题: 美国新增产能主要用于奶咖还是冰淇淋和酸奶等产品? - 新增产能为燕麦基底产能,大部分将用于燕麦奶,但也可用于冰淇淋和酸奶等产品 [159] 问题: 随着产能增加,美国可衡量渠道的库存水平和市场份额是否会改善? - 随着产能增加,零售和餐饮服务等渠道的市场份额将改善,但由于需求持续加速,难以确定完全弥补差距的时间;生产能力提升到零售消费有3 - 4周的滞后期,目前填充率已持续提高 [162][163][168] 问题: 5月产能下降受疫情影响的具体原因,公司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影响? - 5月产能下降是由于兰斯克鲁纳工厂计划维护停工以及弗利辛恩工厂4月疫情影响的滞后效应;公司有严格的生产设施协议,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166] 问题: 美国可衡量渠道销售占总销售的比例是否为7% - 8%,欧洲市场竞争情况如何,疫情对各地区影响如何? - 美国可衡量渠道销售占总销售不到20%;欧洲是产能受限最严重的地区,但公司仍是关键市场中销量最高、速度最快的品牌;竞争主要来自促销活动,随着供应改善,燕麦品类增长将恢复;疫情影响主要集中在弗利辛恩工厂,过去12 - 24个月,疫情对新工厂建设速度影响最大 [180][176][179] 问题: 美国新增业务合作机会与亚洲相比如何,在产能受限情况下与零售商和餐饮服务提供商的合作洽谈情况如何? - 第二季度是公司产能与需求矛盾最突出的时期,但未出现重大产品下架情况,证明公司品牌对零售业务增长的重要性;下半年随着产能改善,合作洽谈将更积极 [184][186] 问题: 关于全年潜在EBITDA的评论是否意味着下半年SG&A费用有增长,原因是什么? - SG&A和调整后EBITDA进展符合路演沟通情况,今年是过渡年,公司在组织和IT运营等方面进行投资;预计全年调整后EBITDA亏损约1.08亿美元 [188] 问题: 产能和生产填充率好于预期时,哪些因素会带来营收增长,实际驱动因素有哪些? - 潜在增长因素包括更快地提高奥格登、新加坡和弗利辛恩工厂的产能,以及更快地启动马鞍山工厂;实际驱动因素是按照工厂爬坡计划增加产量,同时要注意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滞后期;相反,疫情可能会对产能产生负面影响 [193][195][196] 问题: 到年底实现6亿升产能后,公司优先提高现有客户服务水平还是继续拓展新客户,产品组合向燕麦酸奶和冷冻甜点等产品发展的思路是否有变化? - 优先提高现有客户服务水平可增加销售额,公司将严格控制拓展新客户的节奏;公司认为燕麦奶和其他产品利润率健康,目前美国市场食品类产品已占10%,拓展其他品类有望取得成功,但需密切关注市场发展 [199][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