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展望:畅通内循环,重塑信心再起航
大同证券· 2024-10-14 21:00
当前经济状况 - [GDP增速二季度回落不足5%,消费、投资、进出口同比增速截至2024年8月分别为3.70%、3.40%、3.40%,PPI截至2024年9月累计同比增速为 -2%,GDP平减指数连续5个季度为负,2024年二季度累计同比下滑0.89个百分点,9月CPI累计同比仅0.3个百分点,显示总需求不足,存在通缩压力][2][3] - [全球经济衰退危机趋缓但未解除,美国经济增速稳定,通胀有所回落,CPI增速从2022年6月的9%回落至2.4%,但就业数据不强,全球央行未全面开启降息][7] 宏观数据不及预期原因 - [美联储自2022年起加息,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两年增长5.25%,制约国内政策实施空间][9] - [中美脱钩断链,中国货物出口金额在全球外贸中比重从2021年14.86%回落至2023年的14.21%,外循环短期难上扬][11] - [内循环不畅,地方政府支出增速震荡走低,企业处于去库周期,居民提前还贷消费不足,房地产市场遇冷,民营经济活力回落,M1、M2同比增速剪刀差截至2024年7月至 -13.60%,市场信心不足][13][14][16][18][20][22] 经济运行亮点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2023年达1/3,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截至2023年达17.73%,2024年9月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PMI分别为53和52,新兴产业表现强劲][23][24] 政策举措及展望 - [2024年9月19日美联储降息50个bp,中国外汇压力减弱,增量政策空间加大][26] - [工业企业库存周期有望进入累库上行期,助力经济走强][26] - [政策发力畅通内循环,财政大幅加杠杆,安排1.2万亿元债务限额等支持地方,2024年安排财政赤字4.06万亿元等;提振资本市场,创设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力促房地产止跌回稳;着力提振民企信心,发行特别国债支持融资,1 - 8月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超1.8万亿元;政策重心向消费偏移][26][27][28] - [4季度宏观经济发展有望加快,总需求不足问题逐步改善][28]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加剧,海外市场突发利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1][28]
1012财政部新闻发布会点评:加杠杆超预期,瞄准关键堵点,全力稳增长
大同证券· 2024-10-12 21:09
政策力度 - 政策表述力度空前,延续积极的市场预期管理[1] 资金来源 - 短期资金有新增专项债待发额度及已发未用的2.3万亿、4000亿债务限额结余等[1] - 长期资金方面中央财政有较大举债和赤字提升空间[1] 资金去向 - 支持地方化债,用力度最大措施帮助地方腾出资金精力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1] - 专项债支持房地产,允许用于土地储备、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保障性住房[1][2][3] - 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推动实体经济复苏[1][2] - 促消费惠民生,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等[1] 其他政策 - 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超10万亿,均衡性转移支付增长8.8%,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增长8.6%[3] - 中央本级科技支出增长10%,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安排1770亿,下达651亿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3]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政策力度或效果不及预期[1]
中国资产:长期被低估,有望持续反攻
大同证券· 2024-10-11 20:30
分组1:中国资产表现与估值 - 中国资产自2024年9月24日以来表现火热,A股、港股、中概股领涨全球市场[1] - 2024年10月1日至7日,万得中概股100指数上涨12.77%,恒生指数上涨9.30%,大幅领先全球主要指数[2] - 截至2024年9月,上证指数PB估值为1.37,处于42.43%分位点,远低于美国道琼斯指数的98.13%分位点[1] - 万得中概股100市净率(PB)仅达到近十年31.19%分位点,恒生指数、上证指数分别为33.70%和42.43%分位点[10] 分组2:宏观经济与金融发展 - 中国近十年GDP年均增速为8.54%,大幅领先美国、日本、法国等主要经济体[4] - 人民币汇率表现稳定,近十年兑美元汇率增速为2.42%,优于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5] - 截至2023年,中国金融化率仅为65.17%,远低于美国的150%以上,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较弱[1] - 中国资本市场个股数量超过5000只,但金融化率不足100%,较美国、日本、印度均有差距[8] 分组3:未来展望与风险 - 中国资产长期被低估,伴随政策面和基本面改善,有望推动金融市场发展,助力资产反攻[1] - 当前全球资产配置理念盛行,A股及港股、中概股估值低、潜力大,后续上行空间充足[12] - 国际规律或经验不具普适性,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需谨慎评估风险[12]
市场日报:沪深两市表现分化 深指、创指再度回落
大同证券· 2024-10-11 09:02
行情回顾 - 2024年10月10日,三大指数早盘大幅高开,之后快速下行翻绿,盘中触底后再度拉升午盘冲高,三大指数悉数翻红,午后市场行情回落,深指、创指翻绿,尾盘沪深两市表现分化,沪指收红,深指、创指再度回落 [1] -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1.32%,收报3301.93点,深证成指下跌0.82%,收报10471.08点,创业板指下跌2.95%,收报2212.91点 [1] - 两市量能虽有所回落,但仍超2万亿元,申万Ⅰ级行业多数上涨,煤炭、建筑装饰、银行领涨,计算机、非银金融、电子领跌 [1]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日涨跌幅为1.32%,深证成指日涨跌幅为-0.82%,沪深300日涨跌幅为1.06%,创业板指日涨跌幅为-2.95%,科创50日涨跌幅为-4.38%,北证50日涨跌幅为-0.31 [3] 市场表现 - 沪深京市场上涨家数为2,997只,平盘家数为127只,下跌家数为2,225只,涨停家数为87只,跌停家数为54只,上涨家数占比为54.59% [4] - 沪深两市成交量为1,798.07亿股,成交额为21,429.89亿元 [4] 板块表现 - 申万Ⅰ级行业中,煤炭涨幅最大为5.30%,建筑装饰涨幅为5.24%,银行涨幅为3.92%,石油石化涨幅为2.47%,农林牧渔涨幅为2.42% [6] - 计算机跌幅最大为-4.79%,非银金融跌幅为-3.20%,电子跌幅为-2.99%,房地产跌幅为-1.36%,综合跌幅为-1.11% [6] 资金表现 - 申万Ⅰ级行业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情况显示,煤炭、钢铁、综合等行业资金流入较多,计算机、通信、电子等行业资金流出较多 [7][8] 当日要闻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人民银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2] - 首批中证A500ETF将于10月15日正式上市,合计募集规模为200亿元,上市首日前股票投资比例将不低于90% [2]
市场日报:多空分歧明显 市场情绪降温
大同证券· 2024-10-10 10:44
市场表现 - 周三(10月09日)三大指数早盘大幅低开盘中触底尾盘再度回落三大指数悉数收绿上证指数(-6.62%)收报3258.86点深证成指(-8.15%)收报10557.81点创业板指(-10.59%)收报2280.10点市场分歧严重两市量能虽有所回落但仍接近3万亿元 [1][3] - 当日申万Ⅰ级行业集体下跌美容护理、传媒、电力设备领跌 [1] - 市场上涨家数294只平盘家数16只下跌家数5039只涨停家数55只跌停家数962只上涨家数占比4.62%两市成交量2266.98亿股两市成交额29398.22亿元 [4] 当日要闻 - A股共有41家公司披露了三季报业绩预告以业绩预告上限涨幅来看其中12只个股净利同比增幅超100% [2] - 国庆黄金周楼市成交大幅提升随着节前多项政策集中落地国庆黄金周期间核心城市楼盘到访量、认购量普遍较节前大幅提升伴随市场逐步回稳开发商的定价策略也开始转变多家房企发布通知或海报官宣涨价或全面收回折扣 [2]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划时间点到2026年底基本建成国家数据标准体系 [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日涨跌幅(%)-6.62深证成指-8.15沪深300 -7.05创业板指-10.59科创50 -2.55北证50 -12.11 [3] 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电子(申万)-3.69计算机(申万)-4.61非银金融(申万)-5.84综合(申万)-5.90公用事业(申万)-5.98美容护理(申万)-13.16传媒(申万)-11.00电力设备(申万)-10.95社会服务(申万)-9.69商贸零售(申万)-9.44 [6]
市场日报:市场震荡加剧 创业板指涨超15%
大同证券· 2024-10-09 11:02
市场表现 - 三大指数早盘大幅高开,悉数涨超10%,之后震荡回落,涨幅收窄,午盘回暖后再度回落,尾盘再度升温,全天大幅震荡,创业板指收涨超15% [1] -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上涨4.59%,收报3489.78点,深证成指上涨9.17%,收报11495.10点,创业板指上涨17.25%,收报2550.28点 [1] - 市场交投情绪火热,两市量能超过3.4万亿元 [1] - 申万Ⅰ级行业多数上涨,仅煤炭下跌,计算机、电子、电力设备领涨 [1]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日涨跌幅为4.59%,深证成指为9.17%,沪深300为5.93%,创业板指为17.25%,科创50为17.38%,北证50为24.71% [3] - 重要指数日涨跌幅排行中,北证50以24.71%的涨幅居首,创业板指和科创50分别以17.25%和17.38%的涨幅紧随其后 [3] 市场强弱 - 上涨家数为5024只,平盘家数为34只,下跌家数为291只 [4] - 涨停家数为854只,跌停家数为5只 [4] - 上涨家数占比为80.93% [4] - 两市成交量为2901.37亿股,成交额为34519.39亿元 [4] 板块表现 - 申万Ⅰ级行业中,计算机、电子、电力设备、美容护理、通信涨幅居前,分别为13.23%、13.17%、11.94%、11.39%、11.34% [6] - 煤炭行业下跌1.02%,公用事业、食品饮料、交通运输、房地产涨幅较小,分别为0.87%、1.05%、1.23%、2.30% [6] 资金表现 - 申万Ⅰ级行业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情况显示,部分行业资金流入显著,具体数据未详细列出 [7][8] 政策动态 - 券商IT再扩容,重要指标要达到历史峰值三倍以上,交易时段相关网络带宽应当是近一年使用峰值的两倍以上 [2]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将健全强化重点产业链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将努力提振资本市场,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 [2]
高质量牛启动(上):519行情再现
大同证券· 2024-10-08 14:03
国际环境相似 - 人工智能驱动技术逐步得到应用,与互联网技术驱动的 2000 年互联网泡沫行情类似[1][2] - 美联储为预防经济衰退而降息,与 1995-1998 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降息情况相似[1] - 中美关系恶化,地缘政治环境复杂,与 1996 年台海危机、1999 年轰炸大使馆等事件相似[1] 国内环境相似 - 经济回落,通缩螺旋,消费和价格指标均大幅下滑,与 1998 年国企下岗、经济陷入通缩的情况相似[5][6][7][8] - 企业裁员、青年失业率高涨,与 1998 年社会信心严重不足的情况相似[5] 政策环境相似 - 央行降息降准,为资本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持[10] - 监管层表态支持资本市场发展,引导长期资金入市[10] - 国家支持国企改革和科技创新[10] 市场环境相似 - 市场持续回调,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与 1999 年 519 行情前的市场环境相似[11]
A股“重器”:ETF怎么干:锋利的矛与坚实的盾
大同证券· 2024-10-08 12:03
ETF市场规模 - 非货ETF基金数量从2014年不足百只增长到959只,增长9.6倍;规模从不及2000万发展到3.24万亿元,增长16倍[4] - 持有百亿以上ETF规模的机构投资者有15家,中央汇金公司等位居前六甲,机构投资者占比稳定在50%以上[4] - 沪深300指数挂钩ETF市值达1.07万亿,华泰柏瑞沪深300ETF规模4103亿元,占挂钩沪深300指数全部ETF基金市值38%[4] ETF业绩表现 - 924行情启动后,创业板指五个交易日涨42%、中证500指数涨28%,跑赢A股中位数涨幅26%;今年以来,创业板指、中证500、沪深300涨幅分别为15%、6%、17%,跑赢A股中位数涨幅 - 10%[6] - 今年以来,创业板指、中证500、沪深300年化波动率分别为33%、28%、19%,低于A股中位数52%;最大回撤分别为 - 21%、 - 20%、 - 14%,低于A股最大回撤中位数 - 42%[7][8] ETF投资策略 - 宽基ETF关注成长风格核心资产,如创业板50ETF等[1][10] - 策略ETF关注高股息资产,如恒生红利ETF[1][10] - 行业主题ETF关注大金融、大消费和大科技,如香港证券ETF等[1][10] - 跨境ETF关注港股资产,如恒生互联网ETF[1][10] ETF联接基金投资策略 - 配置策略为宽基和红利ETF打底,大金融、大科技高弹性品种助攻,如华夏创业板动量成长ETF发起式联接等[1][13] 风险提示 - 过往规律不具普适性,有海外投资风险,政策落地及效果可能不及预期[1][15]
【资产配置丨A股集结号系列】资金面:各路资金逐鹿A股,您“坐轿”还是“抬轿”?
大同证券· 2024-10-08 11:0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各路资金逐鹿A股,行情或超越想象 [1] 2. 各路资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偏好价值投资和ETF投资,利好核心蓝筹和行业龙头个股 [1] 3. 耐心资本规模持续增长,有利于市场上行空间打开以及稳定性提升 [9] 4. A股首次定向输血,3000+5000亿,循环支持,平准基金正在研究推出 [9] 报告内容总结 一、先头部队:国家队——定海神针,提前入场,布局宽基ETF [2][3] - 中央汇金投资大幅增持各类宽基ETF,规模达5826亿元 [3] - 国家队提前入场,逢低布局,注入"压舱石资金",为投资者传递积极信号 [3] 二、正在入场:大波资金来袭,进攻号角吹响 [6][7] - 央行降准降息,向市场释放约1万亿元长期流动性 [6] - 央行创设"互换便利"工具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向市场提供5000亿和3000亿定向流动性 [6] - 海外资金大幅回流,北向资金成交额连续保持在1800亿以上 [6][7] - 中证A500ETF募集完成,200亿资金入场 [7] 三、后续大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研究推出平准基金 [7][8] - 大力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 [7] - 研究推出平准基金,熨平市场非理性波动 [8]
当前总策略:拿住,加仓,把握人生财富康波
大同证券· 2024-10-08 11:0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周期拐点已至,把握人生财富康波。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处于第五次康波周期的萧条期,将持续到2025年左右,当前中国经济可能处于萧条向回升转换的拐点,9月底A股市场已完成牛熊转换,预示着新一波资产上涨周期开启,财富增长窗口已开启,投资者应抓住财富增长机遇,把握人生财富康波。[1][3] - 股市特征为牛短熊长。1999年以来,上证指数历经三轮牛市,从持续时间上看,最长的持续时间为29个月,最短的只有15个月,牛市结束后是漫长的熊市,持续时间周期较长,总体特征呈现出为牛短熊长。抓住牛市的上涨机会是投资关键。[4] - 指数牛市涨幅空间巨大。从牛市区间涨幅来看,上证指数最大的涨幅为513.5%,最小涨幅为114.29%,指数涨幅空间巨大。[6][7] - 牛市启动特征明显。9月底股指反转因素与过往三轮牛市启动相比,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显示出牛市已启动。[8] 总投资思维和策略 - 总投资思维:从原来的熊市思维转变到牛市思维,以应对当前快速切换的市场。[11] - 总投资策略:清晰牛市时间与空间特征,抓住牛市的投资机会,新入场的持仓要拿住,低仓位的要拿住、加仓,以把握牛市持续上涨带来的获利可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