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投中统计:2024年机构渗透率连续两年回落 美股IPO数量创十年新高
投中研究院· 2025-01-13 14:40
行业投资评级 - 2024年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58.59%,较2023年下降11.25% [12][23] - 电子信息行业账面退出回报最高,达到529.97亿元 [26][30] - 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居首位,达到1,359.35亿元 [31][32] 核心观点 - 2024年共有133家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中金资本参投13家IPO战绩夺魁 [12] - 美股IPO数量创十年新高,但募资金额与历史高位仍有差距 [76][77] - 全球市场中企IPO数量及金额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IPO数量同比下降45.30%,募资金额同比下降62.89% [44][45]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 2024年共133家有VC/PE背景的中企实现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58.59% [20][23] - 电子信息、汽车交通、医疗健康三个行业账面退出回报均超400亿元,位列前三 [26][30] - 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1,359.35亿元,断层领先其他交易所板块 [31][32]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 2024年全球市场共计227家中企IPO,港交所主板IPO数量与金额双居首位 [38][41] - A股IPO数量同比下降68.05%,募资金额同比下降81.20%,创十年新低 [59][61] - 港股IPO数量同比下降1.47%,募资金额同比上涨79.95% [68][69] 中国企业IPO分行业及地域分析 - 2024年半导体领域IPO数量最多,消费行业IPO募资金额同比上涨近两倍 [89][91] - 广东IPO数量与募资金额双居首位,IPO数量为46家,募资金额为577亿元 [101][107] - 安徽募资总额与项目平均募资额降幅最大,募资金额下降86%,项目平均金额下降76% [107][108] 中国企业十大热门IPO - 2024年仅美的集团募资金额超百亿,募资金额TOP10中企占全部中企的39.39% [111][113] - 美的集团募资282.03亿元,顺丰控股募资53.94亿元,地平线机器人募资49.61亿元 [113][114] - 当日市值TOP10中企有4家属于汽车交通行业,美的集团首日市值达4062.54亿元 [115][116] 政策热点回顾 -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发布第三个"国九条",建设1+N的政策体系,关注投资者保护、上市公司质量等 [123][126] - 9月24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多项政策,涉及优化货币政策、放宽制度限制等 [123][137] - 12月19日,香港联合交易所刊发咨询文件,优化首次公开招股市场定价及公开市场 [148]
投中统计:1-11月募资市场迎来腰斩 投资市场趋于平稳
投中研究院· 2024-12-17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1 - 11月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退出均面临挑战,募资市场腰斩,投资交易降温,IPO退出回报率回落,但也存在并购基金热门、部分行业投资逆势上扬等亮点 [5][37][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VC/PE市场募资分析 - 2024年1 - 11月新设基金数量4173支,同比降45%,认缴规模2983.9亿美元,同比降46%,单支基金募资均值7150.59万美元,同比降1%,参与募资机构数量2502家,较去年同期3835家减少超三成 [6] - 浙江省新设基金数量领跑,2024年1 - 11月新设702支,同比降50%,募集规模299.88亿美元,同比降39%;北京市基金规模突出,募集规模788亿美元,同比升289%,新设基金108支,同比降8% [12][15] - 嘉兴市新设基金数量多,2024年1 - 11月新设271支,同比降54%,募集规模63.12亿美元,同比降45%;深圳市募集规模升幅大,2024年1 - 11月募集规模112.41亿美元,同比升32%,新设基金168支,同比降57% [18][21] - 2024年并购基金成热门,9月末“并购六条”发布,多地政府助力,大量GP设并购基金,如中法并购基金(三期)等 [24] - 2024年1 - 11月重点新设基金多为国资背景产业投资基金,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活跃赛道,如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三期等 [27][29] - 2024年1 - 11月完成募集人民币基金重点案例有红杉中国人民币七期科创基金等;外币基金重点案例有CVC资本亚洲第六期PE基金等 [31][35] VC/PE市场投资分析 - 2024年1 - 11月投资数量7678起,同比减8%,投资案例规模1274亿美元,同比减8%,投资均值处于近年低值,资金汇集在热门赛道和项目 [38][40] - 广东融资数量突出,2024年1 - 11月获投案例1259起,交易规模超160亿美元;上海吸金能力强,交易规模累计超166亿美元 [41] - 2024年1 - 11月“TOP250”旗下629个投资主体参与投资,同比减7.2%,占市场总投资主体7%,参与2190笔投资交易,占29%,投资总规模432亿美元,占34%,活跃度处历史低位 [44] - 2024年1 - 11月电子信息行业投资数量2341起,交易规模380.77亿美元,市场占比均约30%,半导体领域项目获投954起,投资规模162.75亿美元,占12% - 13% [49] - 2024年1 - 11月体育行业投资同比增幅65%最突出,体育用品领域融资交易为主,涉及交易10起,规模6.31亿美元 [52] - 2024年1 - 11月半导体领域交易数量及规模大幅领先,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次之 [54] - 2024年1 - 11月VC市场投资活跃,投资数量占比77%,同比小幅上升,投资规模占比60%,同比升7%,投资均值1291万美元,小幅下滑 [59] - 2024年1 - 11月早期投资数量1709起,同比大幅增加,占比26.9%持平,A轮交易数量2982起领先,交易规模383.4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小幅增加 [69] - 2024年1 - 11月重点融资案例有大连新达盟、智己汽车等项目 [76] VC/PE市场IPO退出分析 - 2024年1 - 11月198家中企IPO上市,112家有VC/PE机构背景,渗透率57%,退出回报率361%,境外IPO占比降至9% [79]
投中统计:1-11月并购宣布市场整体活跃度上升 基金回笼资金翻倍
投中研究院· 2024-12-14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 - 11月并购政策出台落地激发市场活力,并购宣布市场回暖 [4] - 11月23支私募基金以并购方式成功退出,回笼金额73.58亿元,退出数量下滑 [4][24][26] - 11月受大额案例影响,电子信息交易规模和数量居首,江苏交易规模全国第一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企并购市场数据分析 - 2024年11月中企并购宣布市场降温,宣布交易金额环比降幅近腰斩,完成规模涨幅超七成 [7] - 2024年1 - 11月披露预案6,653笔并购交易,同比上升17.38%,披露金额的4,886笔交易总金额2,560.35亿美元,同比上升40.01% [9] - 2024年1 - 11月并购完成市场回落,完成2,980笔交易,同比下降5.07%,披露金额的2,120笔交易总金额1,339.92亿美元,同比上升1.45% [13] - 2024年11月披露预案337笔并购交易,环比下降21.99%,同比下降44.48%,披露金额的198笔交易总金额101.75亿美元,环比下降43.35%,同比下降59.14% [15] - 2024年11月完成182笔并购交易,环比下降6.67%,同比下降42.77%,披露金额的108笔交易总金额73.10亿美元,环比上升79.52%,同比下降56.88% [19] 私募基金以并购方式退出概况 - 2024年11月23支私募基金以并购方式成功退出,回笼金额73.58亿元 [24][26] - 2024年11月12日,华芯投资旗下基金退出江苏长电科技回笼50.54亿元 [26] - 2024年11月28日,华润资本旗下基金转让广东润电环保回笼7.40亿元 [28] - 2024年11月29日,CPE源峰旗下基金转让江苏亨通华海科技回笼6.06亿元 [28] 中企并购市场重大案例 - 2024年11月超1亿美元规模完成并购交易17笔,最大为磐石润企收购江苏长电科技22.53%股权 [32] - 2024年11月22日,甘肃电投能源收购甘肃电投常乐发电66%股权,价格10.53亿美元 [34] - 2024年11月28日,浙江能源国际收购力远发展40%股权,价格4.07亿美元 [34] 中企并购市场行业地域分析 - 2024年11月江苏并购规模领先,甘肃、香港跻身前三 [39] - 2024年11月并购案例集中在电子信息、医疗健康、传统制造及公用事业行业 [39]
投中统计:1-11月IPO发行连续三年下降 港主板账面退出居首位
投中研究院· 2024-12-13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1 - 11月,198家中企全球市场IPO,数量及金额连续三年下降,港交所主板IPO数量与金额双居首位,A股上市首日表现佳 [27][33] - 共112家有VC/PE背景中企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56.57%,中金资本参投11家IPO战绩夺魁,汽车交通行业账面退出回报最高,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居首位 [6][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 2024年1 - 11月,112家有VC/PE背景中企上市,VC/PE机构IPO渗透率56.57%,账面退出回报1554.77亿元 [13][15] - 汽车交通、电子信息、医疗健康行业账面退出回报超300亿,位列前三;医疗健康行业VC/PE渗透率82.35%最高;先进制造行业账面回报倍数8.18倍,高于其他行业 [15] - 上交所科创板、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纽交所VC/PE渗透率均为100%最高;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976.07亿元领先,账面退出回报TOP10企业有7家来自该板块;纳斯达克全球市场账面回报倍数7.18倍最高 [21]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 2024年1 - 11月,198家中企在A股、港股、美股成功IPO,募资1312亿元;IPO募资金额TOP5为美的集团、顺丰控股、地平线机器人、华润饮料、极氪;集中行业为消费、电子信息等;集中地域为广东、浙江等 [31] - 全球中企IPO发行连续三年下降,2024年1 - 11月IPO数量同比降47.48%,募资金额同比降65.06%,2 - 8月募资金额低位波动小,9 - 11月因大额首发上市翘尾 [33] - 港交所主板IPO数量与募资金额双居首位,45%中企在A股IPO,港交所主板IPO企业55家、纳斯达克资本市场40家分居前两位,港交所主板募资金额640.39亿元、深交所创业板207.82亿元最大;与2023年1 - 11月比,A股IPO数量降近七成、募资金额降超八成,港股、美股IPO数量与募资金额均上涨,港股募资额涨幅超1倍最大 [38] - A股IPO首日表现佳,涨幅TOP10企业全来自A股,创业板6家;跌幅TOP10企业中,港交所有6家,纳斯达克有4家;198家IPO企业中43家首日破发,破发率21.72%,红四方首日涨幅19.17倍最大,65家企业首日涨幅超1倍,10家超4倍,4家超10倍 [43] - A股IPO创十年新低,2024年1 - 11月89家企业IPO,数量同比降69.52%,募资金额576亿元,同比降82.98%;A股募资金额TOP10中,上交所占9席,科创板占5席,电子信息行业占半数;2024年发布多项政策推动资本市场建设 [48] - 港股IPO涵盖传统消费与新质生产力,2024年1 - 11月57家企业IPO,数量同比涨5.56%,募资金额642亿元,同比涨100.39%,数量创十年新低;美的集团首发募资282亿元为今年截至11月底最大,也是港股近三年之最;港股募资金额TOP10既有传统消费品牌,也有新质生产力企业,前4家企业募资金额均超40亿元 [52] - 美股中企IPO数量创新高,2024年1 - 11月52家中企IPO,数量同比涨67.74%,募资金额94亿元,同比涨84.46%,数量创十年新高,但募资金额与历史高位差距大;美股募资金额TOP10中前3位涉及自动驾驶业务,6家企业通过SPAC方式登陆美股 [55] 中国企业IPO分行业及地域分析 - 半导体领域IPO数量最多,2024年1 - 11月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行业IPO数量居前两位,分别为38家、34家;消费行业募资金额385.18亿元居首位,电子信息、先进制造行业分列二、三位;细分领域中半导体领域20家企业上市数量最多,新能源、交通出行领域各6家 [63] - 消费行业IPO募资金额同比上涨近两倍,2024年1 - 11月电子信息等主要行业IPO数量同比下降,先进制造行业降幅最小为8%;消费行业募资金额上涨1.92倍,物流运输行业上涨19%,其他行业募资同比大幅下降;消费行业平均募资金额22.66亿元最高,受美的集团影响,汽车交通、物流运输行业平均募资金额同比回升 [69] - 广东IPO数量与募资金额双居首位,2024年1 - 11月广东、江苏IPO数量居前两位,分别为43家、26家;广东募资金额563亿元居首位,浙江、北京分列二、三位;重点地区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与地区发展协同 [71] - 江苏、上海项目平均募资额降幅最大,2024年1 - 11月广东IPO数量、募资金额、项目平均募资金额均居首位;除四川地区IPO数量同比持平、广东地区项目平均金额同比上涨外,其他主要地区IPO数量、募资金额、项目平均金额均下滑,山东地区IPO数量和募资金额降幅最大,江苏、上海项目平均金额降幅最大为58% [75] 中国企业十大热门IPO - 2024年1 - 11月仅美的集团募资金额超百亿,TOP10中企募资金额占全部中企的43.32%;当日市值TOP10中企有4家属于汽车交通行业,美的集团、顺丰控股首日市值超千亿 [78] 政策热点回顾 - 2024年发布多项政策,涉及优化融券机制、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推动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深化科创板改革、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 [99][100][102]
2024年国有资本创新发展研究报告
投中研究院· 2024-11-24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提及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有资本在股权投资领域的布局正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力量之一 [2] - 国有资本通过促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国有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的特点和变化趋势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及市场参与者提供前瞻性洞察、策略与建议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有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的概况 - 国资出资人是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市场的主力出资人,出资能力稳定 [14] - 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数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规模相对稳定 [16] - 国资出资人出资基金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及长江经济带区域 [17] - 国资管理人数量增长放缓,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19] - 国资管理人备案基金的单只基金规模在2024年出现显著回升 [28] - 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直投企业力度持续增强,持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 [32] - 国资管理人在管基金坚持投早投小,聚焦早期企业 [36] - 国资管理人持续支持硬科技领域,支持力度自2019年中美贸易争端后持续走高 [40] 国有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的监管趋势 - 政策从「明确投资方向」及「放宽投资监管」两个层面支持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及国资创投的发展 [46] - 动员金融机构等具备国资背景的长期、专业资金充盈创业投资 [51] 国资机构调研共识 - 激发国资"耐心",尚待制度、机制革新 [54] - 推动国有资本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建立适合国有资本、国有保险和创业投资行业长周期性质的考评机制,延长投资期限、延长基金存续期 [58] - 健全尽职免责和长期考核机制,减少重复考核、明确考核细则,建立适合国有资本、国有保险和创业投资行业性质的考核制度 [62] - 创新投资管理模式,充实专业投资人员、推动团队建设,引入创新投资方式、探索和推动与产业方等市场化资方共同设立基金,进一步解决退出难困境 [64] 优秀投资机构案例 - 粤科金融集团通过多渠道深层次撬动资本,打造综合性科技金融平台 [68] - 粤科金融集团基金运作案例包括粤科南海母基金、新媒体基金等 [73] -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通过科创债实践者,加强创投企业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支持和资金直达 [79] - 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构建创新生态链,成功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83]
投中统计:美股IPO数量创一年新高,VC/PE渗透率不足五成
投中研究院· 2024-11-12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10月,29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美股成功IPO,募资184亿元,A股终止IPO申请数量减少,港股IPO募资金额最高,美股IPO数量创一年新高,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45%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 2024年10月,29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美股成功IPO,数量同比涨52.63%,环比涨61.11%;募资金额184亿元,同比涨24.32%,环比降46.36%,港交所主板募资金额领先,美股中企IPO数量创一年新高 [8] - 2024年10月,29家企业IPO,6家首日破发,破发率20.69%,均在港交所和纳斯达克,七牛智能首日跌幅56.73%最大;11家企业首日涨幅超1倍,占比37.93%,均为A股上市企业,强邦新材首日涨幅17.39倍最大 [10] - 2024年10月,11家中国企业在A股IPO,数量同比不变,环比涨10%;募资金额49亿元,同比降42.35%,环比降12.5%,上市数量与募资金额维持低位震荡,拟上市企业受理数为零,终止IPO申请企业12家,较此前明显减少 [11][12] - 2024年10月,8家中国企业在港股IPO,数量同比涨60%,环比涨3倍,募资金额118亿元,同比涨90.32%,环比降58.30%,3家企业完成港股上市备案,地平线机器人募资49.61亿元最多 [15] - 2024年10月,10家中国企业在美股IPO,数量同比涨4倍,环比涨66.67%,募资金额16.67亿元,同比涨16.92倍,环比涨3.15倍,百德医疗通过SPAC方式挂牌上市,文远知行募资8.53亿元最高 [17]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 2024年10月,13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上市,数量同比涨30%,环比涨18.18%,VC/PE机构IPO账面退出回报规模408亿元,同比涨1.96倍,环比涨5.8倍,平均账面回报率1.88倍,同比降14.55%,环比降3.59% [27] - 汽车交通行业账面退出表现最佳,回报251.56亿元,回报倍数3.04倍,地平线机器人账面退出回报204.30亿元,回报倍数3.24位列第一 [27] - 2024年10月,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最高,为308.61亿元,VC/PE机构IPO渗透率为45%,同比降15.09%,环比降26.23% [31] 中国企业IPO行业及地域分析 - 2024年10月,汽车交通行业企业IPO募资金额最高,为64.78亿元,占比35.21%,消费、先进制造行业分列二、三位,先进制造行业上市数量5家最多 [36] - 与2023年10月相比,2024年10月多数行业IPO数量增长,企业分布行业由9个扩展到14个,物流运输、传统制造行业募资金额大幅减少,汽车交通、消费行业募资金额增长显著 [38] - 2024年10月,广东中企IPO数量5家居首,香港与江苏均为4家并列第二;广东募资金额67.76亿元居首,北京、浙江分列二、三位 [40] - 与2023年10月相比,2024年10月香港、安徽地区IPO数量增长最多,北京地区募资金额增幅最大,广东与浙江地区IPO数量与募资金额同步增长 [43] 中国企业IPO重点案例分析 - 2024年10月,IPO募资金额前十企业中有2家超40亿元,广东占四席,汽车交通、先进制造各占三席,IPO当日市值前十企业均超百亿,地平线机器人以490亿元居首位 [45] - 强达电路于2024年10月3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价28.18元/股,收盘价137.5元/股,募资金额5.31亿元,其曾在2021年进行A、B两轮融资,IPO后部分机构有不同回报率的账面退出 [47][48][49] 政策热点回顾 - 10月11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6号——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试行)》,明确了科创板“轻资产、高研发投入”企业认定标准的适用范围、具体认定标准、核查要求、信息披露要求以及募集资金监管要求等事项 [53]
投中统计:10月并购市场降温,西藏交易规模领跑
投中研究院· 2024-11-12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0月中企并购市场整体脚步放缓,完成交易数量和规模双降,大额交易数量屈指可数,超1亿美元规模完成并购交易仅6笔 [4] - 共计33支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基金回笼金额18.84亿元 [4] - 受大额案例影响,金融、能源与矿业、医疗健康行业居于前三,西藏交易规模遥遥领先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企并购市场数据分析 - 2024年10月中企并购市场宣布交易数量微幅上升,但宣布交易金额降幅明显,环比降幅近7成 [4] - 2024年10月披露预案429笔并购交易,环比上升8.61%,同比下降27.66%;披露金额的有236笔,交易总金额为146.28亿美元,环比下降69.26%,同比下降3.78% [4] - 2024年10月共计完成192笔并购交易,环比下降3.03%,同比下降17.24%;披露金额的有91笔,交易总金额为38.72亿美元,环比下降57.96%,同比下降56.92%,中企并购市场完成并购整体走低,披露金额案例数量不足一半 [6] 私募基金以并购方式退出概况 - 2024年10月共计33支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近一年基金退出数量波动较大 [8] - 2024年10月33支私募基金以并购方式成功退出,回笼金额18.84亿元 [8] - 2024年10月11日,西藏藏青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收购西藏国能矿业发展有限公司39%股权,东义资本旗下的宁波东义永睿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基金实现退出 [8] - 列举2024年10月部分私募基金并购退出案例,如远致富海旗下深圳远致富海十一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转让中巨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7%股权,回笼资金1.80亿元等 [9] 中企并购市场重大案例 - 2024年10月超1亿美元规模完成并购交易6笔,交易规模最大的是西藏藏青新能源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收购西藏国能矿业发展有限公司39%股权,交易金额为6.61亿美元,有利于储备锂资源及进一步扩大碳酸锂产能 [10] - 2024年10月10日,广西大博商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转让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股权,交易价格为2.98亿美元 [10] - 2024年10月15日,中文天地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价格为2.51亿美元,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在青少年刊物及教材教辅领域的出版、发行业务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增强持续经营能力 [10] 中企并购市场行业地域分析 - 2024年10月西藏并购规模处于领先地位,福建紧随其后 [12] - 2024年10月并购案例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医疗健康、传统制造及金融行业 [12] - 展示2024年10月中企完成并购交易按地域的数量分布、并购规模及并购数量情况 [12][13][14] - 展示2024年10月中企完成并购交易按行业的数量分布和规模分布情况 [14][15]
投中统计:10月募投市场再遇冰点,AIC基金迎来小爆发
投中研究院· 2024-11-12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4年10月中国VC/PE市场募投两端均遇冷,新设基金数量和投资交易数量降至低谷,但AIC基金迎来小爆发,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受关注,早期投资交易数量占比持续走高 [4][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募资分析 - 新设基金数量再入低谷:2024年10月中国VC/PE市场新成立基金338支,同比降50%,环比降26%;309家机构参与设立基金,较2023年10月减少超四成 [4] - 南京、无锡基金数量逆势升温:2024年10月25个省市区新设基金,浙江、江苏、山东新设数量居前;嘉兴、青岛新设基金数领先,南京、无锡逆势增加 [6] - 成都新设百亿机器人产业基金:2024年10月成都组建目标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基金,还有多支重点新设基金 [7] - 重点完成募集案例:国和宁波智辑人工智能基金首轮封闭达目标规模5亿元,还有多支重点完成募集基金 [8] - 2024年新设AIC基金概览:多地积极引入银行AIC机构长线资金,多支AIC基金投向战略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10][11] 市场投资分析 - VC/PE投资交易降至冰点:2024年10月投资案例609起,环比降25.6%,同比降11.6%;投资规模99.43亿美元,环比降13.2%,同比降23.3% [13] - 半导体、生物医药分获投资数量、规模首位:2024年10月电子信息行业项目获投数量最多,半导体领域投资数量占比高;生物医药领域获投规模占比高 [18] - 早期投资交易数量占比持续走高:2024年10月A轮交易最受欢迎,早期投资数量占比同比大幅增加,亿美元级交易市场占比缩减 [19][21] - 活跃地区交易概况及行业分布:2024年10月江苏省公开交易数量最多,广东省获投规模最大;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等行业在不同地区分布集中 [23][24] - 近十年新材料领域投资交易概况:中国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2019 - 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14.2%,2023年总产值达7.9万亿元,资本对化工新材料项目投资热情增加 [46] - 重点融资案例Top10:2024年10月滴滴自动驾驶、物泊科技等项目获大额融资 [48]
投中统计:三季度完成交易数量环比回升 跨境并购整体回落
投中研究院· 2024-10-22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并购步伐放缓,完成交易规模再度下跌,创历史新低值 [8] - 本季度共计53支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回笼金额成倍上涨 [8] - 电子信息、传统制造并购规模大幅领先其他行业,广东并购数量居于全国首位 [8] 各部分总结 中企并购市场数据分析 - 2024年Q3,中企并购市场宣布并购规模小幅回暖,但宣布并购案例数量有所下降;超10亿美元规模完成并购交易共2笔,全为境内交易 [10] - 2024年Q3披露预案1,226笔并购交易,环比下降2.47%,同比下降24.55%;其中披露金额的有843笔,交易总金额为662.68亿美元,环比上升29.40%,同比上升23.21% [11] - 2024年9月披露预案389笔并购交易,环比下降6.27%,同比下降32.35%;其中披露金额的有269笔,交易总金额为322.15亿美元,环比上升97.13%,同比上升42.18% [14] - 2024年Q3共计完成613笔并购交易,环比上升35.32%,同比下降18.48%;其中披露金额的有370笔,交易总金额为206.30亿美元,环比下降13.09%,同比下降46.57% [17] - 2024年9月共计完成195笔并购交易,环比下降18.07% ,同比下降25.00%;其中披露金额的有112笔,交易总金额为95.47亿美元,环比上升112.63%,同比下降11.18% [20] 私募基金以并购方式退出概况 - 2024年Q3,共计53支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医疗健康与汽车交通 [24] - 2024年Q3,共计53支私募基金以并购的方式成功退出,回笼金额74.30亿元 [25] - 列举2024年Q3私募基金并购退出部分案例,如东证融通旗下基金转让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回笼19.16亿元等 [25][28][29] 中企并购市场重大案例 - 2024年Q3,超10亿美元规模完成并购交易2笔,超1亿美元规模完成并购交易37笔,其中交易规模最大的是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30%股权,交易金额约为21.43亿美元 [31] - 列举2024年Q3中国境内完成并购案例TOP10,如京东物流收购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德邦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等 [32][33] - 2024年Q3共计完成38笔跨境交易,环比下降15.56%;其中披露金额的有28笔,交易总金额为9.43亿美元,环比下降83.43%,同比下降76.99%。其中出境并购18笔,入境并购10笔 [34] - 列举2024年Q3中企参与跨境并购完成部分案例,如山金国际收购Osino Resources Corp.股权等 [37][38] 中企并购市场行业地域分析 - 2024年Q3,广东并购完成案例数量排名第一,浙江并购规模居于全国首位 [40] - 2024年Q3,并购案例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传统制造及金融行业 [40]
投中统计: 三季度港股再现百亿级项目 中企IPO数量金额环比回升
投中研究院· 2024-10-19 08: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3全球市场中企IPO数量与募资金额环比上涨,9.24新政聚焦股权市场长期发展,A、港两地二级市场迅速加温,港股再现百亿级IPO项目,赴美上市中企备案放缓 [7][14][15] - 2024Q3有33家具有VC/PE背景的中企上市,VC/PE机构渗透率为63.46%,电子信息行业获支持数量最多,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最高 [36] - 2024Q3消费行业IPO金额居首位,广东地区IPO表现最佳 [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 2024Q3共52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美股成功IPO,数量同比降52.29%,环比涨18.18%;募资金额491亿元,同比降59.22%,环比涨1.42倍 [15] - 各交易板块中,深交所创业板和港交所主板IPO数量均为12家最多,港交所主板募资金额326.48亿元最大 [18] - 2024Q3有11家企业首日破发,破发率21.15%,长联科技首日涨幅达17.04倍,7家企业首日涨幅超2倍,6家挂牌创业板,1家挂牌北交所,首日跌幅TOP5企业均在港交所主板、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挂牌 [19] - A股:2024Q3 25家企业上市,数量同比降72.53%,环比涨78.57%;募资金额153亿元,同比降86.56%,环比涨73.86%,9.24新政支持股权市场发展,A、港两地二级市场加温 [24] - 港股:2024Q3 13家企业IPO,数量同比持平,环比降27.78%;募资金额327亿元,同比涨4.45倍,环比涨3.36倍,9月美的集团在港交所主板挂牌,首发募资282亿元 [27] - 美股:2024Q3 14家中企在美国资本市场IPO,数量同比涨1.8倍,环比涨16.67%;募资金额11亿元,同比涨83.33%,环比降72.5%,8、9月仅各有一家赴美上市企业获备案 [30]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 2024Q3 IPO账面退出回报330亿元,同比降70.87%,环比降0.60%;账面回报倍数1.68倍,同比降53.72%,环比降69.40% [37] - 电子信息行业10家有VC/PE背景企业上市数量最多,账面退出回报141.24亿元最大,账面回报倍数2.54倍最高,黑芝麻智能账面退出回报87.73亿元位列第一 [37] - 上交所科创板、北交所、纳斯达克全球市场VC/PE机构IPO渗透率均为100%,港交所创业板、纳斯达克资本市场为0,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219.15亿元最高 [51] 中国企业IPO行业及地域分析 - 行业:消费、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募资金额位居前三,合计占全行业募资总额79.23%,消费行业募资金额282.03亿元最大,电子信息行业12家企业IPO数量最多,半导体和生物医药子行业企业上市数量最多 [58] - 地域:广东地区12家中企IPO数量居首,IPO金额334.27亿元占比68.09%居首,与2023Q3相比,2024Q3仅香港地区IPO数量上涨,仅广东地区IPO募资金额上涨 [67][71] 中国企业IPO重点案例分析 - 2024Q3 IPO募资金额TOP10企业募资金额合计373亿元,占第三季度募资总额75.97%,4家属于电子信息行业,IPO当日市值TOP10企业仅6家市值超百亿,美的集团以4063亿居首 [78] 政策热点回顾 - 8月30日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业务规则适用指引第1、2、3号》 [107] - 9月24日央行等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多项政策,同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 [24][91] - 9月26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