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风口研报·公司:央企巨头溢价收购19%股份、12个月内或进一步收购10%股份,这家公司行业综合市占率仅2%具备广阔替代空间;美国加州大火后房屋修缮需求增长,这家手工具龙头海外产能将实现对美需求全覆盖
财联社· 2025-01-15 17:20AI Processing
分组1:川仪股份 - 国机集团拟以24.206元/股溢价收购川仪股份19.25%股份,并计划12个月内进一步收购不低于10%股份,总收购比例不超过30%[1][3] - 川仪股份2024-2026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8.05亿、9.31亿、10.79亿元,同比增长8.22%、15.73%、15.83%,对应PE分别为14、12、11倍[4] - 川仪股份在工业自动化仪表领域综合市占率仅2%,未来有望在本土替代趋势下崛起,技术性能指标对标海外龙头[1][8] - 国机集团入主后,川仪股份有望借助央企资质和渠道优势,进一步拓展客户范围,巩固国产仪表龙头地位[3][6] 分组2:巨星科技 - 巨星科技北美收入占比达70%,2025年年底东南亚产能有望实现对美需求全覆盖,以应对潜在关税影响[2][10] - 巨星科技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1亿、29.5亿、35.1亿元,同比增长43%、22%、19%,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10] - 加州大火后房屋修缮需求增加,巨星科技作为手工具行业龙头,有望受益于工具行业复苏[2][10] - 巨星科技旗下拥有17个工具行业品牌,通过全球23处生产基地和供应链管理体系,实现全球采购、制造和分发[14][15]
风口研报·公司:NV GB300 AI服务器或引入超级电容BBU方案,分析师强call公司有望成为主力供应商,叠加国资刚刚正式入驻,政府资源和政策支持可期
财联社· 2025-01-15 13:39AI Processing
分组1:AI服务器与超级电容 - AI服务器功耗提升,传统铅蓄电池无法满足高功率密度需求,NVGB300AI服务器有望引入超级电容BBU方案[1] - 公司2013年收购的日本ACT技术路径契合AI高功耗市场需求,有望成为AI服务器超容主力供应商[1][2][4] - 超级电容BBU方案的应用数量取决于厂商设计、功率及断电时支撑时间等因素[4] 分组2:国资入驻与政策支持 - 浙江省国资委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未来有望依托国企背景获得政府资源和政策支持[2][3][5] - 亿威投资向浙江经投转让1.2757859亿股股份,占比15%,转让对价为19元/股,总金额24.2399亿元[5] 分组3:财务与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8.31/10.22亿元,同比增长22.24%/23%[2][6] - 2025-26年营业收入预计为58.28/68.10亿元,同比增长15.94%/16.86%[7] - 2025-26年摊薄每股收益预计为0.977/1.201元,对应PE为24.08/19.58倍[7] 分组4:风险因素 - 原材料涨价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薄膜电容客户导入不及预期[2]
机构调研:这家玩具制造商新一代AI玩具搭载豆包作为基础大模型
财联社· 2025-01-15 12:30AI Processing
市场与技术 - 公司拥有宝可梦等头部IP,AI玩具处于"0到1"市场阶段[1] - 新一代AI玩具AI魔法星已开启预售,搭载豆包作为基础大模型[1] - AI玩具基于AIGC技术,运用豆包大模型进行二次训练,符合儿童对话习惯且脱离敏感话题[1] - AI玩具未来将具备AI+陪伴功能和AI+教育功能,满足用户需求[1]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与灵优智学合作开发AI魔法星,已在线上渠道进行预售[2] - 公司希望通过AI玩具扩大品牌影响力,快速积累品牌知名度[2] - 公司已取得宝可梦、蛋仔派对、贪吃蛇大作战等热门IP的正版授权[2] - 2024年公司获得宝可梦IP场景套装玩具系列和可达鸭款电动玩具的多个国家授权[2] 风险提示 - 调研内容仅为机构与上市公司间的业务交流,不构成投研观点[1][2]
风口研报·公司:新设立机器人子公司切入安徽省机器人产业集群,协同原新能源车轻量化等业务,这家公司积极打造新成长动能,具备地利、大股东等优势
财联社· 2025-01-15 10:52AI Processing
分组1: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设立机器人子公司芜湖瑞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投资金额2000万元,出资比例100%[2][3] - 芜湖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七,已集聚上下游企业220家,2024年前10月实现产值约300亿元[3] - 以埃夫特为首的六关节机器人年出货量达到2万台[3] 分组2:新能源车业务发展 - 公司与奇瑞合资成立瑞鹄汽车轻量化技术有限公司,拓展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业务[6] - 新能源车销量从2019年的121万辆增长到2023年的950万辆,CAGR高达68%[6] - 公司汽车制造装备行业在手订单为3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3][7] 分组3: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5/5.6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18/14倍[2][4]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分别为25.49/38.02/47.0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5.8%/49.2%/23.8%[5] - 2024-2026年EPS预计分别为1.67/2.13/2.67元/股[5]
九点特供:小红书推出算法向上向善的九项措施,机构看好其国际版持续“出圈”打开平台变现空间,小红书已成为这家公司旗下摄影社区官方摄影合作平台
财联社· 2025-01-15 08:13AI Processing
小红书相关 - 小红书国际版RedNote登顶美国苹果应用商店免费App排行榜,日均搜索量达6亿次[5] - 小红书推出九项算法向上向善措施,包括算法公示页和95013888算法专线[5] - 小红书商业化目标2025年从消费品向多行业拓展,优化种草和投后度量[4] 核电相关 - 越南与俄罗斯签署核能合作备忘录,俄罗斯计划投产38台核电机组,总容量29.3吉瓦[7] - 海鸥股份核电用冷却塔已应用于田湾核电站5、6号机组[7] 市场表现 - 周二市场全天高开高走,创业板指领涨,沪指收复3200点,全市场超5300只个股上涨[2] - 小红书概念股开盘集体大涨,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大金融股反弹[3] - 三市成交额8159亿,预估成交额1.21万亿,较上日增加1562亿[3] 海外映射 - Richtech Robotics涨超22%,美股机器人概念股集体飙升[9] - Arm计划提高最新架构授权费用多达300%[9] 公司公告 - 中微公司拟投资30.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11] - 长城汽车预计2024年净利润124亿-130亿元,同比增加77%到85%[11]
研选:部分军工上市公司披露新订单,“建军百年奋斗目标”任务进入下半场,军工行业订单有望迎来拐点;公司有望受益于奇瑞、吉利新品周期,未来或持续高增长,迎来量价利三重共振
财联社· 2025-01-15 07:10AI Processing
军工行业 - 中航电测2025年预计向关联人采购商品274.80亿元,较2024年增长9.92%[3] - 洪都航空2025年预计向关联人销售产品85.20亿元,较2024年增长26.26%[3] - 国科军工子公司先锋公司与九江国科签订2025年年度订货合同,金额合计7.39亿元,相当于2023年收入的71%[3] - 大立科技签订某型光电系统研制合同,金额7100万元,相当于2023年收入的28%[3] - 军工行业订单有望迎来拐点,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方向蕴含更大弹性[3] 松原股份 - 松原股份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2.77至3.06亿元,同比增长40至54%[5] - 公司安全带总成产品2023年平均售价55.41元/条,同比增长10.20%[6] - 公司拟在安徽巢湖新建1.2万米织带和200万件囊袋产能[6] - 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9/5.0亿元,给予2025年20倍PE,目标价34.2元[6] 投资主线 - 航空航天主线和"查漏补缺"新重点:包括菲利华、中国海防等[4] - 蕴含更大弹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市场:包括联创光电等[4]
公告全知道:机器人+华为+脑机接口+数据中心+多模态AI+信创!公司智能装载机器人已通过验收
财联社· 2025-01-14 22:04AI Processing
分组1:中科信息 - 中科信息全资子公司中科石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2] - 中科信息布局了从边缘感知-数据中台-行业大模型-机器人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链[2] - 中科信息与四川路桥集团合作研发的智能装载机器人(一期)已通过验收[2] - 中科信息引进脑机接口技术及设备,研发基于光遗传调控的闭环脑机接口系统[3] - 中科信息与中科曙光、龙芯中科等合作研发多模态边缘云计算平台[3] 分组2:立讯精密 - 立讯精密控股股东质押7000万股公司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2.56%,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0.97%[4] - 立讯精密800G硅光模块在多家客户完成测试,小批量交付正在准备中[4] - 立讯精密自2014年自主研发Optamax™️超低损耗、抗折弯高速裸线技术,开发了112G/224G PAM4 DAC和"轻有源"铜缆产品[5] - 立讯精密深度参与客户定制化服务器的研发设计与落地组装,特别是液冷服务器及液冷整机柜[6] 分组3:广电计量 - 广电计量2024年净利润预计为3亿元—3.6亿元,同比增长50.46%—80.55%[7] - 广电计量为华为海思等众多国内芯片厂商提供集成电路检测服务[8] - 广电计量可为低空eVTOL飞行器的电池、飞行控制、机载通信、动力装置等多个系统的设备级产品提供环境可靠性试验及电磁兼容试验服务[8]
风口研报·洞察:多家军工企业披露新订单+关联交易预计额,行业订单有望迎来拐点,分析师看好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或迎军工订单补发,景气度复苏趋势已现;今年春季躁动行情的行业线索
财联社· 2025-01-14 21:45AI Processing
分组1:军工行业 - 国科军工签订7.39亿元弹药产品合同,相当于2023年收入的71%[6] - 大立科技签订7100万元光电系统研制合同,相当于2023年收入的28%[6] - 洪都航空2025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金额上限为149.02亿元,较2024年增长32.27%[7] 分组2:信创产业 - 党政信创尚未替换的存量规模超过2000万台,2025年信创招标将迎来重大节点[2] - 中国软件销售毛利率从2019年的34.44%上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44.79%[2] - 中国软件预计2024-26年营业收入为70.36/77.73/88.28亿元,对应PS分别为6.3/5.7/5.0倍[2] 分组3:芯片与AI - 海光信息预计2024年营收87.2-95.3亿元,同比增长45.04%-58.52%[2] - 海光信息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19.43/30.13/46.48亿元,同比增长53.84%/55.07%/54.25%[2] - 国产GPU供应端持续向好,2025年或将成为国产GPU放量的元年[2] 分组4:消费与科技 - 2025年春季躁动行情预计领涨行业为内需消费和新质科技方向[5] - 消费内需重点关注服务类消费和大众消费,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5]
财联社早知道: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和马拉松赛将举办,人形机器人产业端迎来密集催化,这家公司有产品供货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这家公司应用于机器狗领域的蜂窝通信模组已量产
财联社· 2025-01-14 21:02AI Processing
人形机器人 - 北京将于2024年8月举办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包括田径、足球等大项,4月将举办首个人形机器人马拉松比赛[2]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国内外企业如华为、特斯拉等加速商业化量产步伐[2] - 胜宏科技向特斯拉提供车、能源、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PCB产品[3] 无人驾驶 -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车队将于2025年Q2在瑞士投入运营,首批车辆将以纯无人模式运营5年[4] - 无人驾驶出租车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认知,加速技术迭代,带动特斯拉等整车厂销量增长[5] - 茂莱光学为无人驾驶领域开发了激光雷达镜头和高精度外罩隔离片,符合L4级别自动驾驶要求[5] 市场热点 - 机器人概念股再度爆发,小红书概念股集体大涨,大金融股展开反弹[9] - 市场成交额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843亿元,两市成交10亿以上个股增加78家至241家[9] - 创一年新高个股较上个交易日增加11家至30家,汽车、机器人、华为概念分别有11、10、8家个股创一年新高[12] 公司动态 - 移远通信应用于机器狗领域的蜂窝通信模组已量产,并在双足类/四足类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应用[14] - 天下秀WEIQ平台注册红人账户数累积达到319.8万,专职或兼职职业化红人账户数达到167.1万[15]
风口研报·公司:RedNote迅速走红美国网络,公司早已成为小红书深度合作伙伴并拥有丰富的TikTok出海的运营经验,有望接住这“泼天的富贵”;另有一细分传感器下游覆盖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
财联社· 2025-01-14 20:33AI Processing
分组1:引力传媒 - RedNote(小红书国际版)迅速在美国走红,公司已成为小红书深度合作伙伴,客户服务数量达100+,双投客户数占比70%以上[1][2][5] - 公司拥有TikTok TSP和TAP双经营牌照认证,具备丰富的TikTok出海运营经验,有望进一步开拓国际优质供应链[2][6] - 公司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9亿元和1.47亿元,同比增长105.1%和85.8%[2][8] - 公司利用AI赋能营销业务,自研“核力AI”提高内容产出效率,并与澜舟科技合作共建“AIGC联合实验室”[6] - 公司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为6.107亿元,同比增长28.9%,毛利率为5.7%[9] 分组2:芯动联科 - MEMS传感器市场空间约为40亿美元,公司产品核心参数不输甚至领先于海外头部企业[3][11] - 公司2024Q1-3实现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41.2%,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长42.4%[3][15]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55亿元、6.54亿元和9.4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3.4%、43.9%和44.3%[12]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亿元、3.31亿元和4.5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3%、42.4%和38.8%[12] - 公司MEMS陀螺仪收入占比持续超过70%,产品下游应用领域逐步拓宽,包括高端工业、无人系统等领域[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