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icon
搜索文档
共探跨境合作新机遇 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招商推介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 2025-11-16 16:30
合作区概况与战略定位 -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位于中国云南省与老挝南塔省交界处,是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建的第二个跨境经济合作区,规划总面积24.23平方公里 [2] - 合作区是深化中老关系的重要平台,两国政府在政策协调、设施联通和产业协同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 [2] - 合作区被定位为中老战略友好合作示范区、中国—东盟深化合作先行区、中老边境地区发展样板区 [7] 区位与政策优势 - 云南省昆明市凭借“四区叠加”政策优势和中老铁路枢纽功能,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 [3] - 昆明经开区是昆明产业集聚与开放发展的核心板块,依托“经开+自贸+综保+跨境合作”四区叠加优势,成为链接国内与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关键枢纽 [4] - 通过“一照多址”“总部+工厂”等创新模式,企业能统筹昆明产业资源与磨憨口岸优势,形成“产地销、销地产”双向布局 [3] 基础设施与物流网络 - 合作区正努力加强与老挝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协同推进围网区建设,加快形成“两国一园”新格局 [2] - 合作区位于中老铁路、曼昆国际公路等通道的重要节点,“澜湄快线”国际班列缩短运输时间 [6] - 未来需构建国际陆港与跨境电商物流一体化多式联运体系 [7] 产业发展与投资机遇 - 合作区正积极推动加工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3] - 聚焦五大主导产业,借力沪滇合作等模式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升级,打造“省外研发+云南制造+东盟市场”协同格局 [4] - 规划产业转移承载区,为企业布局沿边开放与东盟市场提供优质平台 [4] 重点产业:跨境农产品贸易 - 依托磨憨口岸枢纽优势,榴莲等特色农产品贸易迎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新机遇 [5] - 云南昆明(磨憨)全国榴莲集散中心重点打造四大平台,构建覆盖榴莲贸易加工全流程的服务体系 [5] - 实现从果园到消费者直连直通,形成贸产融合良性循环 [5] 区域经济合作前景 - RCEP高质量实施叠加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正式签署,将为区域释放更多增长红利 [6] - 合作区在跨境物流与国际产能合作方面潜力巨大,建议利用RCEP与中国—东盟自贸区拓展货物、服务与投资合作 [6] - 未来可建设电子、汽车、消费品等跨境产供链合作体系 [6]
前十月广西外贸进出口增长12.1%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11-15 21:48
外贸总体表现 - 前10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6503.5亿元,同比增长12.1% [1] - 出口表现强劲,总额3812.8亿元,同比增长18.3% [1] - 进口总额2690.7亿元,同比增长4.4% [1] 区域贸易伙伴 - 对东盟进出口总额3447.4亿元,增长12.1%,占外贸总值53% [1] - 对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进出口分别增长8.4%、7%、53.6% [1] - 对东帝汶进出口340.5万元,增长19.6% [1] 主要出口产品 - 锂电池出口205.4亿元,大幅增长76.6% [2] - 平板显示模组、电脑零附件、印刷电路出口分别增长86%、41.8%、225.8% [2] - 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出口分别增长22.2%、43.7% [2] - 集成电路出口增长8.1% [2] 主要进口产品 - 金属矿砂进口1031.4亿元,增长16.1% [2] - 铜矿砂进口快速增长27.6% [2] 产业发展与政策机遇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为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及跨境电商带来新机遇 [1] - 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为外贸提供支撑 [2] - “保税混矿”政策红利释放,促进大宗商品进口 [2]
广西外贸进出口增长12.1%
人民日报· 2025-11-15 04:04
广西外贸总体表现 - 前10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6503.5亿元,同比增长12.1% [1] - 出口额3812.8亿元,增长18.3%;进口额2690.7亿元,增长4.4% [1] 区域贸易伙伴表现 - 对东盟11国进出口3447.4亿元,增长12.1%,占外贸总值53% [1] - 对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分别增长8.4%、7%、53.6% [1] - 对东帝汶进出口340.5万元,增长19.6% [1] 重点出口行业及产品 - 锂电池出口205.4亿元,增长76.6% [2] - 平板显示模组、电脑零附件、印刷电路、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86%、41.8%、225.8%、8.1% [2] - 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出口分别增长22.2%、43.7% [2] 重点进口商品表现 - 金属矿砂进口1031.4亿元,增长16.1% [2] - 铜矿砂进口增长27.6%,受益于"保税混矿"政策红利 [2] 产业发展与合作机遇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为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合作、中间品贸易和跨境电商带来新机遇 [1] - 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良好增长势头,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前10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比增12.1%
广西日报· 2025-11-13 10:57
广西外贸总体表现 - 前10个月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6503.5亿元,同比增长12.1% [1] - 出口额3812.8亿元,增长18.3% [1] - 进口额2690.7亿元,增长4.4%,较前三季度增速加快1.9个百分点 [1] 区域贸易伙伴分析 - 对东盟11国进出口3447.4亿元,增长12.1%,占广西外贸总值的53% [1] - 对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分别增长8.4%、7%、53.6% [1] - 对东帝汶进出口340.5万元,增长19.6% [1] 重点出口行业与产品 - 锂电池出口205.4亿元,增长76.6%,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和车用锂电池 [2] - 平板显示模组、电脑零附件、印刷电路、集成电路出口分别增长86%、41.8%、225.8%、8.1% [2] - 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出口分别增长22.2%和43.7% [2] 大宗商品进口情况 - 大宗商品进口量6323.9万吨,增加0.2%,进口值1575.4亿元,增长6% [2] - 金属矿砂进口1031.4亿元,增长16.1% [2] - 铜矿砂进口快速增长27.6% [2] - 10月份大豆进口量激增184.3% [2] 区内主要城市外贸表现 - 广西14个设区市中有9个市进出口实现正增长 [2] - 进出口值排名前三为崇左市2235.6亿元、防城港市1237.1亿元、南宁市802.4亿元,合计占全区外贸总值65.7% [2]
东盟经贸促进会会长波尚琅:如何建立东盟朋友圈
中国经营报· 2025-11-05 15:11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现状 - 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为6.9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9% [1] - 双方已连续五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 [1] - 2024年双方贸易额达9823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17倍 [1] 东盟经贸促进会概况 - 东盟经贸促进会成立于2024年8月,总部设在柬埔寨金边,并在雅加达、北京、上海、南宁等城市设立代表处 [1] - 该组织以互利共赢、开放包容为宗旨,重点推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 [1] - 已与东盟秘书处、中国贸促会等机构建立稳固合作关系,构建政府—企业—智库三维联动机制 [1] 中央企业在东盟的合作与影响 - 中央企业在基建、高端制造等领域实力雄厚,已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 [2][3] - 中国建筑集团在东盟实施的基础设施项目已创造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 [3] - 推动国药国际拓展东盟医药市场、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参与东盟基建项目 [3] 合作平台与机制建设 - 搭建高端交流平台,如首届东盟秘书长北京圆桌会促成了十余项合作意向 [3] - 与北京、山西、广西等十余个省市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 [3] - 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主办资源循环产业对接会,促成多家中央企业与东盟企业精准匹配 [3] 未来合作重点方向 - 2025年是自贸区3.0版生效的关键一年,合作将围绕搭建高效对接平台、提供智库支持、协调解决市场准入等痛点问题、推动标准互认四个方面推进 [4]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合作内容,叠加RCEP红利为合作开辟新空间 [3] 具体合作项目案例 - 在柬埔寨金边实施的跨境物流枢纽项目提升了区域物流效率,并通过技能培训赋能当地青年 [5] - 在越南开展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引入中国节水灌溉技术,帮助农户增产30% [5]
广西与东盟共赴开放新赛道
广西日报· 2025-11-04 10:49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与贸易增长 - 中国与东盟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推动合作从“要素流动型开放”迈向“制度型开放”新阶段 [2] - 过去15年间,广西与东盟贸易额年均增速达17%,东盟连续25年保持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2] - 广西对东盟进出口额从2010年的44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978亿元,增长超9倍,2024年前三季度进出口额达3110.2亿元,同比增长13.2% [3] 广西与东盟贸易结构演变 - 广西对东盟出口从传统农产品、纺织品转向机电产品和新能源领域,2024年机电产品出口2481.8亿元,其中对东盟出口1754亿元,占比提升32.9个百分点 [4] - 金属矿砂、纸浆等大宗商品进口值在2024年创历史新高,达1787.8亿元,支撑区内制造业发展 [4] 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效能 - 2024年前三季度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发送集装箱货物109万标箱,同比增长70.3%,服务范围覆盖沿线“13+2”省区市 [6] - 经广西口岸进出口总值达5804.4亿元,北部湾港1-9月集装箱吞吐量累计完成724.81万标箱,同比增长10.34% [6] - 截至10月22日,广西始发中越班列累计发运出口货物2.9万标箱,同比增长143%,货源辐射至全国25个省区市 [2] 数字经济与智慧互联应用 - “智慧友谊关”小程序实现通关手续线上办理,约15秒即可顺利通关 [5] - 中国东信在老挝打造“老挝企业信用平台”,实现企业信用信息跨境互认 [7] - 北投信创集团与马来西亚MYEG集团推进“中马证照通”应用,技术上实现中国驾照在马来西亚的在线验证 [7] - 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已吸引2400家AI企业集聚,跨境电商进出口额两年间增长超2倍 [7] 企业案例与投资动态 - 广西汽车集团累计面向东盟出口整车超5000辆,自自贸区2.0版生效实施以来累计出口额突破2亿元 [3] - 东盟国家累计在广西设立企业超800家,实际投资额近20亿美元,超过500家广西企业对东盟实际投资额累计突破27亿美元 [9] - 中国—东盟经贸中心5年来累计服务企业6700多次,举办活动158场,促成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 [8] 新兴领域合作与制度型开放 - 自贸区3.0版合作重点转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和规则、标准的制度型开放 [8] - 广西加快落实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推动中越跨境电商标准互认,并联合东盟国家开展绿色标准协同 [8] - 中柬产业园、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加快推进,谋划电子信息、新能源等跨境产业项目 [8]
从“硬联通”到“软联通” 中国—东盟3.0版开启区域经济合作新篇章
央视网· 2025-11-01 14:15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后,全国多地积极推动数字科技赋能、产供链畅通和绿色标准对接 [1] - 3.0版聚焦物流、数字基础设施等“硬联通”以及单一窗口、电子提单等“软联通”合作,旨在提高系统兼容性并降低企业成本 [6] 郑州-吉隆坡“空中丝路”货运成果 - 郑州-吉隆坡“空中丝路”开通一年来,货运航班已加密至每天一班,累计运货近万吨 [1] - 近期一批30多吨的椰子和榴莲通过该航线从马来西亚吉隆坡运抵中国郑州 [1] - 通过该航线,东南亚榴莲、山竹、凤梨、黄鳝等生鲜产品进口至中国,同时大量河南的跨境电商产品出口至东盟国家 [6] 海关通关便利化措施 - 郑州机场海关开辟生鲜产品“绿色通道”,实施“7×24小时”全时段通关保障 [3] - 实施“两段准入”机制,需实验室检测的生鲜产品可先行提离口岸,大幅节省企业在仓储、运输方面的综合成本 [3] 原产地证书及关税优惠 - 甘肃兰州企业通过“单一窗口”提交申请,仅用不到半天时间即可自助打印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证书 [8] - 凭借该原产地证书,企业出口花牛苹果至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可分别享受减免12%和5%的关税优惠,实现零关税进入东南亚市场 [8]
专访泰国开泰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学家布林:中泰供应链合作持续深化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19:29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 - 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于2024年10月正式签署,谈判自2022年11月启动,历经近两年时间及9轮正式谈判[1] - 协定内容拓展至数字经济规则与绿色经济等新领域,将深刻改变商业运作模式[3] - 建立统一的“单一窗口”制度将显著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以及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动[1][3] - 海关程序、食品安全和数据监管等领域的标准化将强化合作[1][3] - 中国已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 可再生能源合作机遇 - 可再生能源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点领域[1][4] - 中国在清洁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将有助于吸引更多投资进入泰国及其他东盟国家[1][4] - 整个东盟区域都将受益于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1][4] - 在食品安全与监管方面的合作将为农业部门创造更多对华出口机会[4] 泰国投资环境与政策 - 在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激励政策方面,泰国并不逊色于许多国家,主要差距在于非关税壁垒和监管复杂性[5] - 关键改革举措包括提高透明度、推进政府流程数字化以及将法律法规更新至国际标准[6] - 泰国政府重点引进战略性产业并鼓励收购合作,但根本在于推动监管体系现代化以消除障碍[7] - 无论哪届政府执政,泰国长期奉行的亲商政策方向并未改变[8] - 现任政府政策方向更为积极明确,重点在于减少行政摩擦[10] 供应链布局调整与中泰合作深化 - 为应对美国关税政策等不确定性,全球企业正寻求通过生产布局多元化来对冲风险[2][11] - 企业通过在泰国、越南或印尼等多国设厂,以在面临关税冲击时能迅速调整生产地点[2][11] - 中泰合作正从互补性关系迈向战略一体化,中国企业的投资催生了技术外溢与产业升级机遇[3][13] - 中国对泰国绿地投资在2022-2023年连创新高,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电子元件、橡胶加工等行业[2] 企业本地化与双赢合作 - 构建“双赢模式”是下一阶段区域合作的核心议题[3][13] - 中国企业应注重本地化融合与文化理解,避免追求短期市场份额而忽视长期社会效益[3][15] - 应为本地民众创造就业与培训机会,带来技术转移等溢出效应,使本地经济受益[13][15] - 金融机构可帮助企业更好地融入本地供应链,并提供货币管理及应对复杂法规环境的支持[14]
面向东盟的规则对接与贸易促进合作交流会在南宁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4:22
会议核心信息 - 会议于10月28日在广西南宁举办,主题为“共建规则 共享机遇 共赢自贸3.0时代” [1] - 会议由广西商务厅、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与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联合主办 [1] - 会议聚焦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旨在搭建区域经贸合作专业对接平台 [1] 自贸区3.0版升级内容 - 自贸区3.0版实现从“互降关税”向“共建标准规制”的关键升级 [3] - 新增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内容 [3] - 会议解析了农产品、机电产品等重点领域的贸易新机遇 [3] 发布的重要工具与成果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正式发布供应链企业可持续价值评价体系 [3] - 该体系聚焦供应链全链条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涵盖技术合规、绿色生产、流通效率等核心维度 [3] - 广西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分享了推动高端品质认证助力广西特色产品进入粤港澳及国际市场的成果 [3] - 通过创新合作推动中国新能源及土壤检测等技术标准在东盟国家应用 [3] 区域合作与平台功能 - 会议强化了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门户的平台枢纽功能 [4] - 通过政策传导、标准共享、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为自贸区3.0版落地提供实践支撑 [4] - 活动助力企业适配东盟合规要求,推动区域标准与自贸规则高效衔接 [3]
广西助力企业把握自贸区3.0版发展机遇
广西日报· 2025-10-29 12:21
活动概述 - 广西举办“拥抱自贸3.0 共创新未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旨在推动区域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 [1] - 活动助力企业把握区域经贸规则升级的发展机遇,开启拓展东盟市场新征程 [1] - 启动仪式后举行了首场“解码自贸3.0新红利 赋能桂企拓东盟”宣讲会 [1] 政府支持措施 - 自治区商务厅将出台配套措施,加强政策解读与培训,以提升企业规则应用能力 [1] - 依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及相关跨境经济合作园区等平台机制,支持中小企业深耕东盟市场 [1] 服务平台建立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桂企出海服务站揭牌成立,将在升级议定书签署后提供政策解读、信息发布等综合咨询服务 [1] 专家解读 -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资深专家系统解读自贸区3.0版的新变化、新机遇和新未来 [1] - 广西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立足广西实际,阐述如何抢抓机遇开启拓展东盟市场新征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