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平正义
icon
搜索文档
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全球治理体系的科学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11-20 06: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际力量对比正在深刻演变,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长期滞后。我们要践行真正的 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公平正义、开放包容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改革。"当今 世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 全人类共同利益高度,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明确回答了"构建什么样的全 球治理体系、如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课题,为国际社会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领航定向,为推动 人类进步事业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 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引领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 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外交思想丰富发展的最新成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 中全会精神,全面领会全球治理倡议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深远影响,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 革和建设,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倡议为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时代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把握人类发展进步的大 ...
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接续奋斗
陕西日报· 2025-11-19 07:21
核心观点 -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的重要指示在陕西省政法系统引起热烈反响,各部门人员表示将深入学习并贯彻指示精神,以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陕西和平安陕西建设 [1][2][5] 法治宣传教育 - 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法律的权威源于国家强制力保障和人民内心认同 [1] - 政法宣传战线将积极推动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生活指南,聚焦主责主业推出更多贴近生活的政法宣传作品,讲好维护社会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的故事 [1] - 基层司法所将创新宣传形式,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法治故事,引导人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5] 执法与司法工作 - 公平正义是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3] - 法制民警将始终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把证据链、法律适用、办案程序关,让每起案件经得起检验,并用通俗语言和贴心态度服务群众 [2] - 检察机关将聚焦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在惩治犯罪、维护公益、保障民生、服务大局中彰显担当 [3][4] - 法院系统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秉持公平公正司法原则,通过依法审判促进法律原则和法治精神落地,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4] 基层治理与创新实践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4] - 基层司法所将面对社会治理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高效管用的工作方法,努力提升法治工作现代化水平 [5] - 法院系统近年来发挥审判职能守护群众“钱袋子”,在家事审判中创新“要素式审判+心理疏导”模式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并牵头五省区签署古脊椎动物化石司法保护协作协议创新生态司法跨省协作 [5] - 法院系统将持续落实营商环境司法保障措施,深化府院联动机制高效推进破产案件审理以助企纾困,并拓展生态司法协作深度与广度服务区域绿色发展 [5]
法平如水!让公平正义之光温暖人心
新华社· 2025-11-17 17:28
新华社北京11月17日电 题:法平如水!让公平正义之光温暖人心 新华社记者刘硕、任沁沁、尹思源 一组数据,勾勒出中国法治建设的坚实足迹:2021年1月至2025年9月,检察机关依法提出刑罚执行 监督纠正意见等97.1万件;清理收押难、送监难问题,纠正判处监禁刑罚罪犯未交付执行9.6万人;2022 年以来对不当"减假暂"提出纠正意见7.5万件…… 聚焦无人机"黑飞"、抢夺方向盘干扰公交车正常行驶等新型社会治安问题,进一步优化治安案件办 理程序,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对……即将于2026年元旦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治 安管理处罚法,进一步织密你我身边的安全网。 从制定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精准打击电诈顽疾,到修改行政复议法更好解决行政争议;从制定司法解 释治理高额彩礼、"开门杀"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出台意见统一执法司法标准深化醉驾治理……法律 制度体系在回应现实关切中不断丰富、日臻完善,搭建起维护公平正义的"四梁八柱"。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从"门难进、案难立"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从办案"批条子""打招呼"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 者负责",从执行久拖不决到及时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政法机 ...
《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报告发布:应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易返贫群体
新京报· 2025-10-17 20:55
报告核心理念 -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人与社会全面发展:面向2050年的人类社会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人与社会全面发展”新战略框架 [1] - 该理念将公平正义、有效治理、生态可持续与文化繁荣纳入发展目标,推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的系统性协同发展 [1] - 报告围绕8个方面提出具体行动路径和政策主张,包括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粮食安全与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多元化、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建设、绿色转型与气候变化应对、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合作、教育合作与人力资源开发以及金融支持与发展融资 [1] 具体行动路径 - 在消除贫困与乡村振兴方面,提出建立动态贫困识别与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和基层治理网络精准识别易返贫群体并提供差异化支持 [2] -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建设方面,鼓励本土数字平台与应用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进入人工智能赛道,培育自主可控的数字与智能产业生态 [2] - 在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合作方面,主张加强疫苗和药物研发与生产能力,推动公平分配 [2] - 在教育合作与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应发展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体系,以适应产业转型与技术变革,提升就业能力 [2] 论坛背景与架构 - 通州全球发展论坛由人民大学于2023年创办,旨在构筑政界、学术界及商界共商全球发展战略的高端对话平台 [2] - 本届论坛采用“1个主论坛+15个分论坛+1个圆桌对话”的架构 [2] - 论坛关注议题包括“一带一路”倡议、数字金融、能源安全、全球治理、人类卫生健康、跨文化交流、青年担当等 [2]
法治越昌明,社会越文明
人民日报· 2025-10-14 10:13
法律实践的本质 -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是从法律文本走向实践的复杂过程 [1] - 法治的力量既包括雷霆万钧的震慑,也包括春风化雨的唤醒 [1] - 法律实践追求的不只是逻辑推理的周延自洽,还包括精神内涵和价值判断的传递 [2] 法律服务的具体方法 - 有效的改造不止于政策说教,关键在于唤起内心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1] - 处理家事案件需在法理情交融中找到最优解,通过倾听和沟通化解矛盾 [2] - 编制3万余字的工作指引以更好地服务受援人,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3] 法律援助的价值与影响 - 法律援助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面向弱势群体,承担兜底线的职能 [3] - 基层法律服务接触最多的是家长里短,通过专业服务为无助个体提供支持 [3] - 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不断提升,解决问题靠法的氛围日益浓厚 [3]
法治越昌明,社会越文明(中国道路中国梦·每一个人都是主角)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法律实践的本质 - 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非逻辑 是将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的过程 [1] - 法治的力量既在于雷霆万钧的震慑 也在于春风化雨的唤醒 [1] - 法律实践追求的不只是逻辑推理的周延自洽 还包括精神内涵和价值判断的传递 是从解法结到解心结的过程 [2] 法律服务的具体方法 - 有效的改造不止于政策说教 关键在于唤起内心对生活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向往 [1] - 处理家事案件需在法理情交融中找最优解 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用大白话将情分糅进法条 [2] - 编制了3万余字的法律援助工作指引以更好地服务受援人 [3] 法律援助的价值与影响 - 法律援助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 面向弱势群体干的是兜底线的事 [3] - 基层法律服务接触最多的是家长里短 用专业知识为无助个体点亮一盏灯 [3] - 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在不断提升 解决问题靠法的氛围不断浓厚 最重要的法律铭刻在每个人心间 [3]
把法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辽宁日报· 2025-10-12 08:45
改革与法治的辩证关系 - 改革与法治相辅相成 在法治下推进改革 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更好把法治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不断激发辽宁振兴发展动能 [1] - 全面深化改革是辽宁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法宝和破解难题的治本之策 依靠法治能从根本上解决改革引发的矛盾冲突 有效降低改革风险 保证各项改革顺利进行 [1] - 推进法治领域改革是打破体制机制障碍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应对复杂形势 破解发展难题 激发振兴发展动能的迫切需要 [1] 法治政府与营商环境建设 - 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要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率先突破 扎实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规范政府决策 依法加强监管服务 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2] - 加强法治环境建设 优化法治供给 维护公平竞争 强化守信践诺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给各类经营主体吃下定心丸 [2] - 不断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依法厘清权责边界 [2] 司法公正与社会公平 - 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必须着眼于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 持续深化司法领域改革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2] - 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 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 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 提高司法质效和公信力 让司法公正可感可触可及 [2] 法治社会与基层治理 - 扎实推动法治领域改革要加快法治社会建设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引导全社会循法而行 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 [3] - 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制度改革 完善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加强普法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3] -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深化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改革 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3]
中方是否支持追究内塔尼亚胡法律责任?外交部回应
中国基金报· 2025-10-10 17:50
中国外交部对巴以问题的立场 - 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始终站在公平正义和国际法一边,反对一切违反国际法及国际人道法的行为,谴责任何伤害平民和攻击民用设施的做法 [2] - 中方支持国际社会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任何有助于实现公平正义、维护国际法权威的努力 [2] - 中方一贯反对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新建定居点,并指出安理会对定居点建设违反国际法早有明确定性 [2] - 中方认为当前加沙局势仍十分脆弱,呼吁以方停止采取任何激化矛盾、加剧紧张的行动 [2]
李强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全文)
证监会发布· 2025-09-27 10:56
联合国作用与历史启示 - 联合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是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 过去80年,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使人类社会实现总体和平并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 [2] - 从历史中得出宝贵启示: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最热切的共同期盼,团结合作是人类进步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公平正义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追求 [3][4] 当前国际形势与挑战 - 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和冷战思维卷土重来,历经80年的国际规则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5] - 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困厄,很重要的原因是关税大棒和“筑墙设垒”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增多 [7] -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生物制造等科技的飞速提升也带来不少潜在风险 [9][10] 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角色与贡献 -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大倡议 [6] - 中国是世界和平安全的坚定维护者,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 [7] - 中国是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3%,连续16年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 [8] 中国在具体领域的行动与承诺 - 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正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向好 [8] - 在文明交流方面,未来5年中国将面向发展中国家实施50个文化、文明领域发展合作项目,举办200期专题研修研讨项目 [8] - 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和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10] 中国未来的合作倡议与支持 - 中国将与联合国建立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并提供1000万美元预算支持,还将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上海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 [11] - 中国致力于同各国深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外空等领域合作,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并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 [10] - 中国愿同各方一道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支持联合国通过改革提高效率和履职能力,呼吁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11]
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从四大全球倡议看和平与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7 11:00
全球治理倡议与多边合作 - 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旨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为世界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1] - 全球治理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成新时代中国向世界贡献的重要公共产品[1] -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推动各国依托多边机制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16] 经济发展与开放合作 - 世界银行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3% 反映全球发展进程遭受冲击[2] - 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前8个月进出口达15.3万亿元 同比增长5.4%[3] - 中国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 扩大单边开放[3]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累计带动超4000万人摆脱贫困[3] 全球发展倡议实施进展 - 80多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 7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加入全球发展促进中心网络[4] - 全球发展项目库累计项目总数超过1100个 已动员近200亿美元发展资金[4] - 中国支持全球发展八项行动 包括中非十大伙伴行动和中拉五大工程[5] 安全治理与和平建设 - 经济与和平研究所数据显示59场国家间冲突正在发生 创二战结束以来最高纪录[5] - 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 明确写入140多份中外双多边文件[7] - 中国成功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 推动巴勒斯坦内部和解 提出非洲之角和平发展构想[6] - 中国会同32个国家建立国际调解院 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平台[15] 文明交流与多边机制建设 - 第七十八届联大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 将6月10日设为文明对话日[12] - 第七十九届联大高票通过中国主提的"联合国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决议 近40国参与共提[16] - 中国将上合组织打造为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提出全球南方开放包容合作倡议[15] 多边主义与全球治理改革 - 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16] - 联合国秘书长认为中国成为捍卫多边主义的基石 为维护国际法作出重要贡献[16] - 全球治理倡议主张主权平等 国际法治 多边主义 以人为本和行动导向五大原则[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