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把握发展机遇,合力克服挑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人民日报· 2025-07-26 04:30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 - 金砖国家成功扩员至十国,2025年印度尼西亚将加入,扩员后人口占全球超50%,GDP占全球约3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50%,能源出口占全球超25% [1] - 约30个国家表达加入金砖合作机制的意愿,机制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 [1][2] - 金砖合作推动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改变历史上发达国家单边受益的格局 [2] 中国与全球南方的合作模式 - 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与150多个国家合作,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发起开放科学国际合作倡议 [2] -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合作30余年,共同研制六颗卫星,显著提升巴西技术水平 [2] - 海信南非工业园创造6000+就业岗位,70%管理岗由当地人担任,年产能达电视100万台、冰箱50万台,产品出口20余国并带动配套产业链 [3] 新型国际合作理念 - 中国倡导"授人以渔"模式,通过技术转移和产能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自主发展,如南非工业园的本地化技术管理 [3] - 中国推动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的新型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除传统援助外的全新选择 [1][3] - 金砖机制和"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中国在全球治理中推动公正合理发展的实践 [1][2]
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举行 意在促进理解深化互信
新华网· 2025-07-23 20:01
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德米特里·诺 维科夫认为,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上合组织沿着团结互信、和平安宁、繁荣发展、睦邻友好、公平正义 的方向坚定前进。"我们期待进一步践行新型文明对话,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尊重。" "随着'上合大家庭'发展壮大,我们要不断拓展面向媒体、智库、文化、青年等各群体的交流对话 平台,充分激发各界人士投身上合组织友好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世代友好、守望相助的'上合情 谊'代代相传。"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说。 本次对话活动框架内还设置了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多元影像交流三个分论坛,并发 布《共建数字命运共同体:中国倡议与上合未来》报告及"共护文明·上合青年在行动"天津倡议。 新华社天津7月23日电(记者宋瑞)23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中国外文局、上合组织秘书处联合主 办的2025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在天津举行。活动旨在增进相互理解、深化战略互信,推动构建更加紧 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 来自上合组织多个国家政府部门、智库、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的300余位嘉宾出席活动,围 绕"弘扬全球文明倡议 建设上合美好共同家园"主题展开深 ...
英国小哥司徒建国荣获兰花奖:用镜头分享我眼中的中国
人民网· 2025-07-11 14:42
兰花奖旨在积极践行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表彰奖励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作出突 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和机构。本届兰花奖评选出"终身荣誉奖"1名、"杰出成就奖"3名、"友好使者奖"6名。其中,"友好使者奖"授予持续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合 作、促进民心相通,在相关领域作出创新性、独特性贡献的外籍人士或机构。 来自英国的司徒建国,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已在中国工作生活了18年,是中国 "五星卡"(永居证)的首批持有者。2017 年起,司徒建国主持短视 频栏目 "司徒建国秀",专注于分享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作为一位深耕中国多年的文化传播者,他始终秉持 "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的使命,累计创作 了超过 500 部中英双语视频,全球播放量突破 10 亿次,覆盖脸书、B站、抖音等国内外平台。司徒建国曾获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新浪微博"微博 大观·年度媒体盛典"的最佳短视频栏目奖、"第三只眼看中国"年度竞赛单元最佳作品奖等45个奖项。 司徒建国现场领奖(右三) 7月10日,中国外文局主办第二届兰花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英国视频博主司徒建国(Stuart Wiggin)荣获 ...
外交部副部长苗得雨会见新当选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多边事务研讨班代表
快讯· 2025-07-02 22:25
外交活动与多边合作 - 外交部副部长苗得雨会见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研讨班外方代表,包括巴林、哥伦比亚、刚果(金)、拉脱维亚和利比里亚5国外交官及联合国秘书处官员 [1] - 苗得雨祝贺5国当选2026至2027年度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强调安理会成员应优先考虑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分歧 [1] - 中方愿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同安理会成员一道,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 [1] - 研讨班代表感谢中方举办此次研讨班,认为该平台有助于新当选安理会成员熟悉工作并加强对话交流 [1] - 研讨班代表期待同中方在安理会加强沟通合作,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和国际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努力 [1]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了人民”
人民日报· 2025-07-01 06:36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 成立10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推动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 - 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1] - 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 [1] - 打赢脱贫攻坚战,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建成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2] - 干部深入一线,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识 [2][3] 国际社会的观察与评价 - 肯尼亚联合民主同盟总书记奥马尔希望学习中国脱贫经验,认为真正的发展是帮助最脆弱的人走向富裕 [2] - 多米尼加驻华大使戈麦斯指出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心心相印是其成功秘诀 [2] - 巴西247新闻网总编辑莱昂纳多·阿图什赞赏中国以公众利益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2]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基层治理 - 民主贯穿国家政治生活各领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2] - 尼泊尔学者凯沙布·乔希观察到中国基层政府既贯彻中央精神又反映民众声音 [2] - 西班牙学者埃迪·桑切斯认为中国民主过程具有示范意义 [3] 作风建设与自我革命 -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 [4] - 尼泊尔前驻华大使利拉·马尼·鲍德尔认为作风建设提升了治理能力和民众信任 [4] - 巴基斯坦顾问沙基尔·拉迈赞赏中国共产党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 [4] 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影响 - 美国广播公司前副总裁哈维·佐丁指出中国从贫穷落后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5] - 蒙古国学者巴特尔夫强调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有清晰愿景和长期规划 [5] - 巴西教授埃万德罗·卡瓦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希望 [5] 国际合作与全球南方国家发展 - 中国推动与发展中国家共享经验,体现负责任大国担当 [6] - 埃及翻译家侯赛因·伊斯梅尔赞赏中国践行多边主义,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共同发展 [6] - 巴西学者马科斯·皮雷斯认为非中合作是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6]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会在西班牙举行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6 10:41
纪念活动 - 旅西侨界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音乐会 [1] - 音乐会地点位于西班牙马德里大区拉斯罗萨斯市文化中心音乐厅 [1] 外交关系 - 中国驻西班牙大使姚敬强调中国坚定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 2024年是中西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 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且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2] - 拉斯罗萨斯市市长指出旅西华人已成为当地经济、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化交流 - 中西艺术家共同表演舞蹈《茉莉花》和小提琴齐奏 [5] - 音乐会包含小提琴二重奏《我爱你中国》和弗拉门戈舞等中西文化融合节目 [7] - 百余位中西观众体验两国文化交融的情感共鸣 [7]
东盟区域国别研究 广西高校唱主角
广西日报· 2025-06-25 09:49
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成立背景 - 广西大学牵头联合41家高校及机构组建东盟区域国别研究联盟 旨在服务中国—东盟战略合作 推动高校深度参与周边外交[4] - 联盟成立基于国家战略需求 东盟是我国周边外交优先方向 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地区地位[6] - 广西凭借陆海相连地缘优势 承担面向东盟开放使命 2024年对东盟贸易达4000亿元 口岸通关货物总值突破1.2万亿元[7][8] 广西高校的核心优势 - 广西高校已建立10个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 17个现代工匠学院 覆盖东盟10国 在桂东盟留学生6500人占全国67%[8] - 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始于1995年 形成经济引领与AI赋能的特色研究 广西师大越南研究保持国内领先[11] - 高校通过多语种优势构建东盟学科群 持续产出资政报告 形成区域研究品牌效应[11] 联盟研究方向与规划 - 研究重点包括东盟国别差异跟踪 经贸合作深化动力分析 以及域外大国政策对中国—东盟关系影响[12][14]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将依托大数据平台 开展东盟国别事件预测研究 建设国家级数据服务中心[14] - 联盟计划通过课题攻关 学术资源共享 创新中国—东盟+研究模式 涵盖气候变化 数字治理等全球议题[14][15] 学术研究基础建设 - 区域国别学于2022年升级为一级交叉学科 高校通过基地建设推动学科发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已成立研究共同体[10] - 研究需具备国际视野与东南亚情怀 重点分析东盟外向型经济特征 服务国家战略决策需求[12]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的主旨发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0 08:24
中国-中亚峰会核心成果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中国-中亚精神",擘画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蓝图,推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1][3] - 中亚各国高度评价"中国-中亚精神",认为其具有历史意义,将增强中亚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5][11] - 中国与中亚五国签署永久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从战略高度指明未来合作方向 [7][8] 经济合作进展 - 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总额持续增长,中吉乌公路促进中亚商品出口 [10] - 塔吉克斯坦与中国在经济领域全面合作,当地民众对合作成果高度认可 [8] - 乌兹别克斯坦与中国建立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10] 国际影响与评价 - 巴基斯坦赞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为其实现共享发展与互利共赢 [13] - 德国智库指出中国与中亚合作有利于解决经济发展、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 [15] - 泰国前政要认为"中国-中亚精神"赋予"一带一路"新时代内涵,推动全球和平稳定 [17]
苏州绣娘与沙特艺术家金针对话
苏州日报· 2025-06-20 05:51
中沙刺绣文化交流活动 - 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首次组织12位沙特艺术家访华 在苏州与中国绣娘共同刺绣 生活 创作[1] - 活动以刺绣为纽带 既是文化交流实践 也落实中沙合作共识 沙特文化部遗产委员会CEO称刺绣是文化共通的桥梁[1] - 两国艺术家举行"起针"仪式 发布共创作品《四象·双源》 融合中国四象图腾与沙特几何图案[1] 艺术合作细节 - 苏绣非遗大师卢福英曾于2018年赴沙特交流 认为沙特刺绣风格充满沙漠文化的粗犷张力[2] - 沙特艺术家开启网络直播 通过社交平台全球分享艺术交流过程 旨在传播至更多国家和年轻人[2] - 未来12天将共同完成《四象·双源》系列作品 并考察苏州丝织 缂丝 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2] 未来合作规划 - 2025年中沙建交35周年 此次民间合作为艺术层面融合提供实践案例[2] - 苏州非遗代表团将于11月赴沙特参加"沙特国际手工艺周" 展示共创成果并延续合作[2]
东西问丨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为什么说“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发展密码”?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16:27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6月15日,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内容的"上海精神"被写入上合组织成立宣言。24年 来,上合组织始终弘扬"上海精神",走出了一条新型区域合作之路。 中新社北京6月18日电 题:为什么说"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发展密码"? ——专访哈萨克斯坦国际问题专家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 作者 单璐 赵婧姝 如何理解"上海精神"的时代价值?为什么说"上海精神"是上合组织的"发展密码"?中新社"东西问"近日就此专访哈萨克斯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科学委员会 哲学、政治学和宗教学研究所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您会用哪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上合组织? 阿依达尔·阿姆列巴耶夫:在我看来,"多元性"和"多边性"能够体现上海合作组织的特点。 "多元性"体现在上海合作组织坚持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道路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推动成员国在多样性中增进互信、深化合 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 "多边性"则体现在它独特的决策机制——遵循成员国协商一致原则,任何重大决策须经全体成员国同意方可通过。尽管这一机制在决策过程中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