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民健身
icon
搜索文档
唤醒更多“沉睡”的校园体育场馆
经济日报· 2025-08-22 08:11
全民健身需求与公共体育设施现状 - 江苏省及13个地级市公共体育场馆在全民健身日期间免费向市民开放并举办科学健身活动[1] - 随着“苏超”联赛推动全民健身热潮,全社会对体育运动设施的需求持续加大[1] - 各地持续增加体育基础设施投入,通过“15分钟健身圈”建设提升供给,2024年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3平方米[1] - 社区公共体育场地存在结构性短缺问题,无法完全满足市民需求,而大中小学体育场地在非教学时段大量闲置[1] 校园体育场馆开放的必要性与挑战 - 开放校园运动场馆是盘活存量资源、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创新实践,但面临安全责任、维护成本和教学秩序等现实压力[2] - 学校存在“不敢开”和“不愿开”的顾虑,需要顶层设计明确各方职责和操作流程[2] 推动校园体育场馆开放的策略与机制 - 破解开放难题的基础在于顶层设计,需教育部门制定教学与开放的协调机制,体育部门建立共享平台,财政部门纳入补贴预算,社区配合预约分流[2] - 应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明确多方共担的责任体系[2] - 可尝试“低偿+公益”运营机制,探索“政府补贴+社会捐赠+适度收费”的多元筹资模式,以反哺场馆维护[2] 技术赋能校园体育场馆管理 - 利用5G、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场地使用率、人流密度、设备损耗的实时监测,动态调整开放时间与收费策略[3] - 技术手段可推动智能预约、费用支付、事后评价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解决教学与公众使用的需求冲突及人流管控难题[3]
十五运会东风助推我省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20 15:40
文章核心观点 -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广东体育事业在“十四五”期间取得显著成就,涵盖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经济等多方面 [1] 全民健身发展 - 群众赛事活动火热,上百万人参加预赛和“我要上全运”活动,推动“全民全运、全运惠民”氛围 [2] - 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完善,截至2024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91平方米 [2] - “十四五”期间广东平均每年举办县级以上体育赛事活动约4000项次,打造精品赛事IP,累计入选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9项 [3] - 全民健身服务保障提升,截至2024年底全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38.3%,城乡居民体质合格以上比例达95.1% [3] 竞技体育成就 - 广东运动员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获得8金4银4铜,创中国参加11届奥运会最佳战绩,金牌数和奖牌数均居全国首位 [4] - “十四五”期间广东运动员共获得148项次世界冠军、73项次亚洲冠军和620项次全国冠军,超多项纪录 [5] - 职业体育发展成效显著,篮球、高尔夫、冰球等项目在国内外职业赛事中成绩突出,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被评为全国体育人才培养基地 [5] - 青少年体育工作加强,2024年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广东实现6个小项全项参赛并夺取1金 [6] 体育经济效益 - 体育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总规模超70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5,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 [7] - 体育服务业主导地位凸显,其增加值占比从2019年的66.45%增长至2023年的68.29% [7] - 体育产业名录从2019年的7.899万条增长至2023年的9.6823万条,服务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 [7] - 体育赛事带动消费显著,例如佛山“西甲”赛事期间直接拉动消费超2000万元,住宿人数和景区游客量分别增长15%和25% [7] - 体育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初步建成珠三角一小时体育圈,形成广州、深圳两个核心示范市和多个体育产业带 [7] - 借助十五运会契机,将打造“观赛+旅游”消费新场景,并与港澳合作推出“一程多站”旅游产品,促进赛事经济与文旅消费双向赋能 [8]
全民健身取得惠民新成效,今年已注册健身相关企业超18万家
企查查· 2025-08-20 14:4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国内健身相关现存企业达151.15万家 [1][2][3] - 2024年注册量首次突破28万家达28.14万家同比增长7.58% [1][2] - 近十年健身相关企业年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2023年起超20万家 [1][2] 区域分布 - 健身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35.19% [1][3] - 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别占比15.17%和14.14% [3] 企业成立年限 - 成立5-10年的健身企业最多占比28.69% [1][4] - 成立1-3年的企业占比26.77% [4] - 成立1年内的企业占比17.91% [4]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1]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 [1] - 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短视频和直播间普及 [1]
图说高质量 | 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强国建设总体成就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 [2] - 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6% [4] - 体育服务业占产业增加值比重从2020年68.7%提升至2023年72.7% [4] 竞技体育发展 - "十四五"期间获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2] - 奥运会金牌项目由21个增至24个 夺金运动员覆盖省份达20个 [3] - 竞技体育项目间和区域间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3][4] 全民健身推进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过38.5% [2] -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71万人 [2] - 全民健身日活动贯穿全年形成"天天有赛事 人人可参与"局面 [2] - 科学健身指导通过APP/短视频/直播间普及 [2] 冰雪产业发展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带动冰雪文化产业发展 [2]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4] - 冰雪产业年均增长率达26.3% [4] 体育产业提质增效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 [4] - 构建宏观引领/专项支撑/部门协同的政策矩阵 [4] - 体育用品/文化/旅游博览会影响力持续扩大 [4] 体育法治与改革 - 修订《体育法》及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 [5] - 设立体育仲裁中心推进体育法治建设 [5] - 改革体育工作评价方式建立体育强国建设指标体系 [5] - 足球领域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和"假赌黑"治理 [5]
群众体育蓬勃开展 体育产业活力十足(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33
群众健身空间拓展 - 社区"15分钟健身圈"基本实现,群众就近健身需求得到满足 [2] - 近2万个老旧小区、5000余个城市公园配建17万多套乒乓球台等小型健身设施 [2] - 建成1300余个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的体育公园 [2] - 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2025年补助3370个场馆 [2] 品牌赛事与青少年健康 - 2025年"全民健身日"举办2.2万余场赛事,直接参与超1100万人次 [3] - 全国全民健身大赛首次采用"大区赛"形式,举办6000余场赛事 [3] - 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连续3年举办,参赛总人次突破5800万 [3] - "奔跑吧·少年"活动举办14.5万余场,参与青少年达1.51亿人次 [3] - 12个省份试点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模式,有效控制"小胖墩""小眼镜"问题 [3] 竞技体育发展 - 跳水、举重等6个优势项目及田径、游泳等3个基础大项引领竞技体育发展 [4]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5场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4] - 重拳整治足球、象棋等项目"假赌黑"乱象,修复体育政治生态 [4] 体育产业经济表现 - 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3.67万亿元,年均增速10.3% [6] - 体育服务业占比从2020年68.7%增至2023年72.7% [6] - 体育制造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46家,较2022年底翻番 [6] - 2024年上半年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超155亿美元 [6] 赛事经济与户外运动 - 杭州亚运会带动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40%以上 [7]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 [7]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 [7]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7] - 全国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总长度40.75万公里 [7] - 滑雪场地达914个,飞行营地、汽车营地等数量达2055个 [7]
奋力迈向体育强国
经济日报· 2025-08-20 06:04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2025年全民健身日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 [2] - "村赛""城赛"融合多种业态,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文体旅商协同发展 [2] - 2023年制定4项行业标准,2024年发布首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国家标准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2024年上半年监测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场均拉动3000万元 [4] - 中国网球公开赛门票收入超8000万元,CBA24-25赛季季后赛场均视频播放量超1500万 [4]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带动江苏全域多场景消费380亿元 [4] - 国际田联街头挑战赛为天津商圈带来5.8万人次日客流量 [5] 产业融合创新 - 体育文创产品(吉祥物、徽章、球衣)扩大体育文化价值 [5] - "体育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模式推动产业协同,如街舞等潮流赛事赋能服贸会 [5] - 国家体育总局拟出台政策强化赛事与产业联动,激活消费引擎 [5] 竞技体育突破 - 巴黎奥运会新增3个夺金项目,金牌项目总数从21个增至24个 [7] - 实施"633"发展战略:巩固6大优势项目、提升3大基础项、推动"三大球"振兴 [7] - 竞技体育带动群众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文化进步 [8]
赛场昂扬激情 产业动能澎湃——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新华网· 2025-08-19 22:54
8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 长丁东、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司司长杨雪鸫介绍"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 者金立旺摄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题:赛场昂扬激情,产业动能澎湃——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新华社记者李春宇 全民健身事业更加惠民,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体育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能……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 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时期体育强国建设成就。 全民健身热潮涌动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司长丁东介绍,今年的"全民健身日"全国共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直接参与 人次超过1100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便于参与的赛事活动带动更多群众主动健身、自觉健身,全民健身融入大众生活的良好态势日益 增强。 全民健身日的火热场景也是全年运动健身热潮的缩影,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出 ...
去年我国户外运动线上消费超3000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9 21:56
体育产业总体发展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1][3] - 体育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和地方经济转型增添新动力 [1][3]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2] -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社会体育指导员达371万人 [2] - 全民健身日 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贯穿全年 形成"天天有赛事 人人可参与"局面 [2] 竞技体育成就 - "十四五"时期共取得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3] - 北京冬奥会参赛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巴黎奥运会创造境外参赛最好成绩 [3]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 杭州亚运会 哈尔滨亚冬会 成都大运会 世运会 [3] 体育产业细分领域 - 出台冰雪经济 户外运动等政策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3] - "赛事进景区 进街区 进商圈""跟着赛事去旅行"等模式火爆出圈 [3] - 户外运动发展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冰雪运动激发经济新活力 [3] 体育文化传播 - "中华体育精神颂"主题活动深入开展 优秀运动员赴学校 军营 边疆 港澳交流 [3] - 武术成为达喀尔青奥会比赛项目 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广泛传播 [3] - 国际体育"朋友圈"不断扩大 体育对外交往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组成部分 [3] 体育改革进展 - 推动修订体育法和600余项体育项目制度规范 设立体育仲裁中心 [4] - 扎实推进足球改革振兴 理顺体制机制 深入开展"假赌黑"治理 [4] - 不断加强体育安全工作 遏制"饭圈文化" [4] 户外运动产业 - 2024年户外运动线上消费人次约2亿 消费总额超3000亿元 [5] - 健身步道达17.18万条长度40.75万公里 飞行营地 汽车营地达2055个 滑雪场地914个 [5] - 发布路跑 登山 攀岩 滑雪等户外运动标准 普及防护装备和急救知识 [5] 水上运动与新兴项目 - 2024年水上运动参与人数突破1.2亿 产业规模达4386亿元同比增长18.7% [6] - 钓鱼爱好者约1.5亿人 飞盘玩家约300万人相关社团超1500个 [6] - 飞盘 垂钓 滑雪 潜水 陆地冲浪等新兴项目持续"顶流"换位 [5][6]
数说“十四五”成就丨体育强国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新华网· 2025-08-19 13:40
全民健身发展 - 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42.3亿平方米 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平方米 [3] - 2025年全民健身日举办2.2万余场赛事活动 直接参与人次超1100万 [3] - 全国全民健身大赛参与人次近200万 赛事达6000余场 [3] - 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371万人 经常锻炼人数比例超38.5% [3] - 国家累计投入56.5亿元支持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3] 竞技体育成就 - "十四五"时期获世界冠军519个 创世界纪录68次 [6] - 奥运会金牌项目由21个增至24个 金牌运动员覆盖20个省份 [6] - 自由式小轮车、艺术体操、花样游泳首次获得奥运会金牌 [6] -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等国际赛事 [6] 体育产业经济 - 2023年体育产业总规模3.67万亿元 年均增速10.3% [8] - 产业增加值达1.49万亿元 [8] - 冰雪产业规模从2020年3811亿元增至2024年9700亿元 年均增长26.3% [9] - "苏超"单场上座超6万人 带动江苏全域消费380亿元 [9] - 2024年上半年511场重点赛事带动体育及相关消费超160亿元 场均超3000万元 [9] - 杭州亚运会期间周边地区消费最高增长超40% [9] 青少年体育推进 - "奔跑吧·少年"活动举办14.5万余场 参与青少年1.51亿人次 [12] - 组织50多所高校3200余名志愿者赴12个省区开设体育课超30万课时 [12] - 直接服务学生超150万人次 [12] - 在12个省区市建立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模式 [12]
新华社快讯: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
新华网· 2025-08-19 10:55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8月1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面积达到42.3亿平方米,较"十三五"末增加11.31亿 平方米,群众健身更加方便。全民健身日、大众冰雪季等赛事活动联动各地、贯穿全年,呈现出"天天 有赛事、人人可参与"的生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