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首款“印度制造”芯片今年问世,并计划实现量产|首席资讯日报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22 12:02
彩票销售数据 - 6月全国彩票销售额544.82亿元,同比下降2.6%,主要因去年同期竞猜型彩票基数较高 [1] - 分机构看:福利彩票6月销售181.30亿元(+0.7%),体育彩票销售363.51亿元(-4.2%) [1] - 1-6月累计销售额3178.54亿元(+3.0%),其中福利彩票1071.10亿元(+2.0%),体育彩票2107.44亿元(+3.6%) [1] 电子商务发展 - 商务部推动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电商领域扩消费政策落地见效,AI应用场景创新拓展 [2] Uber微信小程序上线 - Uber微信小程序支持中港日三地打车,未来将扩展至美英法等9个国家和地区 [3] - 实现微信内闭环支付(微信支付/WeChat港币钱包),优化中国用户境外出行体验 [4] 交通运输动态 - 自驾出行日均1.3亿人次,占跨区域流动量70%以上,90%县级行政中心实现30分钟上高速 [5] - 2024年全社会物流成本节约超4000亿元,其中交通运输成本降低约2800亿元 [6][7] 互联网普及率 - 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79.7%,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落地 [7] 激光技术突破 - 哈工大团队在《自然》发表成果,实现激光波前自由调控,推动通信/计算/成像等领域应用升级 [9] 企业动态 - 百利天恒港股IPO招股书失效,此前由高盛/摩根大通/中信证券联席保荐 [10] - 广州轻工起诉宁波汉意违约涉及良品铺子股权转让,已启动司法保全措施 [11] - 豪鹏科技进入服务型机器人/人形机器人供应链,提供电池方案设计支持 [12] - Keep预计2025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1000万元,亏损同比收窄78% [13][14][15] 半导体产业 - 印度首款国产芯片计划年内量产,6家半导体工厂加速建设中 [16]
Keep预计上半年亏损收窄78%,创始人此前宣布“All in AI”
搜狐财经· 2025-07-22 09:26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600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1.63亿元收窄约78% [1] - 公司预计同期录得经调整利润净额(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约1000万元,而2024年同期为经调整亏损净额1.61亿元 [1] 盈利能力改善原因 - 通过聚焦调优业务结构及收入质量实现毛利率提升 [3] - AI技术赋能提高经营效率和组织人效,降低经营费用 [3] - 精简低效品类规模导致短期内收入同比收缩,但旨在重塑长期增长基础 [3] 战略重点 - APP端AI智能化:通过运动场景和工具的AI智能化提升用户体验、活跃度和留存率 [3] - 自有品牌健身产品:优化产品结构,推出契合市场需求的新品并拓展销售渠道 [3] - 未来将"All in AI",发展以数据为核心的硬件生态,拓展全球化版图 [4]
KEEP(03650)盈利背后:运动+AI潜力始释放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2:19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下经调整净利润约1000万元,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1] - 业绩改善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优化、收入质量提升、毛利率提高及AI技术赋能带来的经营效率提升 [1] AI转型与业绩拐点 - 2024年全年经调整净亏损4.69亿元,同比扩大59%,主要因AI战略投入增加 [2] - 2024年下半年亏损扩大与AI应用市场入局时间吻合,AI专项投入推高成本500万至800万元 [2] - 2025年上半年盈利成为AI战略阶段性验证,标志从互联网到AI Agent范式跃迁初步成功 [4] AI技术应用与商业化 - 2025年3月发布运动健康垂直领域专属模型Kinetic.ai及AI教练"卡卡",5月升级多模态功能 [3] - AI技术显著提升内容生产效率,覆盖高尔夫球、网球等新课程品类,扩大用户规模 [7] - AI教练推动商业模式从内容贩卖转向服务交付,ARPU值有10倍以上增长潜力 [7] - 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拓展至游泳、登山等领域,智能手表新增"AI跑步私教"功能 [8] 行业对比与市场表现 - 多邻国2025年Q1总收入2.307亿美元(同比+38%),净利润3510万美元(同比+30%),AI技术重塑教育范式 [6] - Keep与多邻国类似,AI技术有望复制其成功路径 [6] - 2025年2月宣布"All in AI"后股价一度涨超40%,5月AI教练新版发布触发单日5%涨幅 [9] 竞争优势与挑战 - 平台积累4亿用户运动数据及14亿条运动记录,构成技术护城河 [9] - AI商业化进展将决定后续研发投入规模及技术迭代速度 [10] - 需验证AI教练能否解决用户留存难、硬件销售疲软等历史问题 [10]
我去了Keep首家自营店:看到一个运动APP的线下新思考
虎嗅APP· 2025-07-21 08:27
线下业务调整 - Keepland线下健身房业态基本落幕,现存外部合作门店已终止合作且无后续拓展计划,相关部门已完成裁员[3][6][7] - Keepland单店月均营收未突破15万元,而竞品超级猩猩同等面积门店可达25万元,盈利能力未达预期导致战略收缩[7] - 公司转向发力线下零售和赛事场景,首家自营产品门店落地上海浦东嘉里中心,选址紧邻布鲁克斯等高端运动品牌以触达目标客群[3] 自营门店布局 - 上海门店占地172平方米,零售与体验区域占比为7:3,定位为零售体验型门店[3] - 产品线覆盖全品类运动装备:智能大型器械(跑步机、椭圆仪)、小型器材(阻力带、壶铃)、运动服饰(瑜伽服、跑鞋)、智能穿戴设备(运动手表)及健身食品(蛋白粉、健身饮料)[4] - 设置运动体验专区,消费者可现场试用智能体感机KS课程、测试跑步机减震效果及心率监测功能,强化沉浸式体验[5] - 主推智能运动手表和体感机KS,设备与会员体系绑定形成"硬件+服务"联动[6] 赛事业务转型 - 虚拟体育赛事收入2023年首次超过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但增速已显著放缓[8] - 2024年以技术服务商身份参与兰州/武汉马拉松,实现配速员线上组队和领跑状态可视化[9] - 落地"城市K马"等线下赛事,联动商圈餐饮零售品牌打造跑者友好快闪店,完赛可兑换联名周边[10] - 赛事业务被内部视为新增长引擎,资源倾斜力度超过消费品业务[8] AI技术赋能 - 推出"All in AI"计划,5000+官方课程中15%由AI生成,可替代部分私教功能[10] - AI应用于运动计划制定、装备推荐(如智能试衣镜)、赛事实时训练建议生成[10] - 该计划推动股价上涨,市场期待2025年盈利承诺兑现[10] 战略协同效应 - 自营门店承担产品展示与用户体验枢纽功能,赛事业务负责用户激活与品牌破圈,二者与线上AI技术形成互补[10] - 线下场景定位从单一营收来源转向连接用户、验证技术、沉淀品牌的关键纽带[11]
Keep(03650.HK)发布盈利预告:预期2025年上半年盈利能力改善
格隆汇· 2025-07-21 08:16
业绩预告 - 2025年上半年录得亏损约人民币3600万元 同比大幅收窄78%[1]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经调整利润净额约人民币1000万元[1] - 去年同期亏损为1.63亿元[1] 盈利能力改善原因 - 业务结构优化与收入质量提升带动毛利率增长[1] - AI技术应用提升经营效率与组织人效[1] - 经营费用有效降低[1] 收入变动说明 - 精简低效品类导致短期收入同比收缩[1] - 该举措旨在强化长期增长基础与持续盈利能力[1] 战略重点 - APP端聚焦AI智能化 通过运动场景工具升级提升用户体验与留存率[1] - 自有品牌健身产品持续优化结构 推出新品并拓展销售渠道[1] AI战略进展 - 年初宣布All in AI战略 基于十年运动数据积累转型生成式在线健身[2] - 3月发布垂直领域模型Kinetic.ai 同步推出通用AI教练卡卡[2] - 5月AI教练升级 新增智能方案生成、训练指导、饮食评价等功能[2]
Keep奖牌闪耀BW,跨次元引领运动潮流
新浪证券· 2025-07-11 15:13
公司参展策略 - 公司首次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参加Bilibili World展会 打造"Keep运动谷"主题展区 结合高热度IP联名奖牌及限定礼包引爆现场 [1] - 集结柯南系列 芙莉莲系列 排球少年系列等9款热门IP打造展会专属限定组合礼包 吸引粉丝打卡收藏 [3] - 通过coser同框互动及还原IP名场面设计 引发粉丝强烈共鸣 提升展区热度 [3] 产品营销创新 - 突破线上奖牌赛事模式 支持展会现场报名及实物领取 实现"精准种草"到"高效转化"的营销闭环 [5] - 推出与BW官方合作的联名奖牌限定盲袋 包含Bilibili官方IP设计 每日限量发放 精准捕捉二次元用户收藏心理 [6] - 官方虚拟代言人"元气Big"首次线下亮相 化身"二次元健身教练"提升互动体验 [8] 行业趋势洞察 - "谷子经济"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689亿元 同比增长超40% 预计2029年突破3000亿元 显示文化衍生品消费强劲增长 [8] - 公司2024年举办线上赛事800多场 累计奖牌用户超1000万 其中柯南系列单项赛事报名人数突破60万 印证IP联名策略有效性 [8] - 将运动激励与二次元周边文化融合 开创"运动勋章+潮流标签"的新型消费形态 [6][8] 品牌年轻化运营 - 提出"运动谷"概念 强化产品兼具运动属性与二次元文化的双重定位 [6] - 通过IP联名奖牌满足用户自我激励与社交分享需求 形成独特的潮流文化符号 [6][8] - 持续深耕IP合作与场景化营销 瞄准二次元垂直人群提升品牌年轻化形象 [3][6][8]
雷军、马斯克……为什么企业家爱减肥?
搜狐财经· 2025-06-19 09:26
企业家减肥与企业形象 - 企业家减肥成功塑造专业可信形象 成为公司IP战略关键环节 如雷军减肥与小米高端化路线相关[5] - 雷军减肥带来品牌形象提升 年轻活力形象增强小米亲和力 吸引年轻及品质生活消费者[5] - 企业家健康形象为市场营销带来免费曝光 提升品牌知名度 增强产品信任度促进销售[6] - 高管体型管理展现决策力与执行力 国际商界将个人形象作为商业战略组成部分 如维珍集团布兰森通过极限运动塑造品牌个性[8] 体重歧视的职场影响 - 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达50.7% 肥胖使抑郁风险增加40% 降低医疗求助意愿与社会参与度[10] - 职场体重歧视导致员工绩效下降 缺勤率上升 人际关系不良 人才流失及医疗成本增加[10] - 美国体重歧视十年激增66% 肥胖女性就业歧视率达25% 薪资惩罚幅度达2.3%~24%[13] - 肥胖者求职时雇佣评分 薪资待遇 晋升机会显著劣势 但人格特质与正常体重者无差异[13] 体重管理产业机遇 - 国家卫健委推进"体重管理年"计划 政策推动健康食品 运动科技 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15] - 健康食品需求增长 低糖低脂高蛋白产品 代餐 控卡零食 植物基蛋白市场将爆发[16] - 智能健身设备如体脂秤 健身镜普及 线上减脂课程 会员制健身平台迎来增长[18] - 医疗健康领域减重门诊 GLP-1类减肥药 AI饮食记录App 可穿戴设备渗透率提升[18] - 餐饮行业转型轻食外卖 健康快餐连锁 团餐供应向低卡营养方向调整[18]
异动盘点0527|地平线今日入通;竞争加剧,美团绩后大跌;消费股继续拉升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5-27 11:53
港股市场表现 - 地平线机器人-W(09660)涨超8%,公司被调入深港通下港股通标的,机构预计芯片出货有望逐年放量 [1] - 美团(03690)开盘跌近5%后盘中一度转涨现微跌,Q1业绩超预期但CEO王兴未给出业绩指引且竞争加剧引发股价震荡 [1] - KEEP(03650)最高涨超7%,公司智能运动手表即将焕新登场并升级AI跑步私教功能 [1] - 古茗(01364)涨超5%再创新高,预计6月9日入通,一季度同店增长明显且4、5月预计保持高速同比增长 [1] - 医药股集体上涨,石药集团(01093)、联邦制药涨超7%,多家创新药企业将在ASCO年会上展示研究成果,三生制药与辉瑞合作催化国产创新药出海预期 [1] - 知行科技(01274)早盘涨超3%,近日收到某头部自主品牌《定点开发通知》 [1] - 吉宏股份(2603.HK)首日涨超52%,作为AI驱动跨境社交电商A+H第一股,H股股票已调入沪港通及深港通标的 [1] - 蜜雪集团(02097)涨近8%,预计6月9日入通,大和预计4月同店销售增长逾10% [2] - 啤酒股拉升,青岛啤酒(00168)涨近4%,百威亚太(01876)涨超3%,华润啤酒涨2.8% [2] - 东方甄选(01797)涨近4%,大和称GMV已触底反弹且利润率有望改善 [2] - 网易-S(09999)涨近3%,首季度游戏及相关增值服务增长较好,《Frostpunk》将于6月初发布 [2] - 阜博集团(03738)大跌20%,折让9%配股筹资 [3] - 消费股继续拉升,泡泡玛特(09992)涨超4%再创新高,布鲁可(00325)涨超4% [3] - 巨子生物(02367)再跌超3%,旗下品牌可复美陷入"造假门"影响618促销预期 [3] - 众安在线(06060)再涨超5%,月内股价累涨超三成,有望受益香港稳定币法案 [3] 行业动态 - 医药行业受ASCO年会和创新药出海预期催化,石药集团、联邦制药等涨幅显著 [1] - 消费行业表现强劲,泡泡玛特、布鲁可等消费股持续上涨 [3] - 啤酒行业整体拉升,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等均有不错涨幅 [2] 公司事件 - 地平线机器人-W调入深港通标的,芯片出货预期提升 [1] - 美团Q1业绩超预期但竞争加剧导致股价波动 [1] - 古茗和蜜雪集团预计6月9日入通,同店增长表现亮眼 [1][2] - 吉宏股份作为AI驱动跨境社交电商首日大涨52% [1] - 东方甄选GMV触底反弹,利润率改善预期推动股价上涨 [2] - 巨子生物因旗下品牌负面消息影响股价 [3]
Keep发布2024年年报:全面布局AI,逐步释放积极效益并目标2025年扭亏
IPO早知道· 2025-03-28 20:3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0.66亿元,其中自有品牌运动产品营收9.54亿元(同比增长0.8%),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营收9.18亿元,广告及其他业务营收1.94亿元 [2] - 自有品牌健身产品毛利3.02亿元(同比增长15.3%),毛利率从27.7%提升至31.7%,整体毛利率从45.0%提升至46.7% [2] - 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4.69亿元,亏损扩大主要由于持续投入战略业务及技术革新 [2] 业务发展 - 自有品牌运动产品中运动装备和运动服装实现16.0%同比增长 [2] - 推出App 8.0版本,提供更丰富线上服务并升级数据功能 [3] - 平台拥有6000多节官方课程,其中AIGC课程占比近14% [3] - 新推出海外AI健身应用程序FitPulse、CalCut和Gogogola,实现100%AI生成内容 [3] 用户数据 - 2024年平均月活跃用户2992万,平均月度订阅会员316万,会员渗透率10.6% [3] - 截至2024年底拥有超过4亿注册用户和1亿年度活跃用户,年度运动用户超过5500万 [3] 技术布局 - 上线运动健康行业垂直模型Kinetic.ai,推出AI教练体验版卡卡(Kaka) [3] - 计划利用生成式AI技术结合健身数据基础设施推动长期发展 [3] - 通过AI技术赋能优化业务表现及降低运营成本,计划2025年实现盈亏平衡 [3] 战略规划 - 战略投入预计从2025年起逐步释放积极效益 [3] - 计划提升供应链管理及员工人效 [3] - 推动从内容驱动向数据驱动的生态跃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