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极化

搜索文档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专机机场发表书面讲话
证监会发布· 2025-05-08 09:13
抵达莫斯科伏努科沃专机机场的书面讲话 (2025年5月7日,莫斯科)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很高兴应普京总统邀请,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 典。再次来到友好的俄罗斯,我倍感亲切。借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俄罗斯政府和 俄罗斯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愿。 中国和俄罗斯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患难与共的真朋友,相互成就的好伙伴。双方已经成功探索出一 条相邻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打造了以永久睦邻友好、全面战略协作、互利合作共赢为内核的新时代中 俄战略协作精神。独立自主、成熟坚韧的中俄关系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维护全球战略稳 定、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作出重要贡献。 这也是我时隔10年再次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我期待同多国领导人和俄罗斯人民一道,深 切缅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英勇献身的先烈,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共同发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的时代强音。 来源:新华社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和变 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主要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携手捍卫二战胜利成 ...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证券时报· 2025-05-08 08:20
中俄高层访问 - 国家主席习近平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于5月7日晚乘专机抵达莫斯科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1] - 习近平专机进入俄罗斯领空后,俄罗斯空军战机升空护航 [1] - 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等政府高级官员在莫斯科伏努科沃专机机场热情迎接习近平 [1] 欢迎仪式 - 俄方在机场举行隆重迎接仪式,军乐团奏中俄两国国歌,习近平检阅仪仗队并观看分列式 [2] - 当地民众以及中资企业和留学生代表在道路两旁手持横幅、挥舞中俄两国国旗热烈欢迎习近平到访 [5] 中俄关系表态 - 习近平发表书面讲话,称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患难与共的真朋友,相互成就的好伙伴" [3] - 中俄已成功探索出相邻大国的正确相处之道,打造了新时代中俄战略协作精神 [3] - 中俄将携手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3] 陪同人员 - 蔡奇、王毅等陪同人员同机抵达 [4] -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到机场迎接 [5]
相互成就 共同繁荣
经济日报· 2025-05-08 08:07
政治与战略关系 - 中俄关系在2025年展现出成熟、稳定、自主、坚韧的特质,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 [1] - 两国元首战略沟通引领中俄关系深化,为全方位战略协作作出战略规划和全面部署 [1] - 中俄战略协作树立了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合作卓有成效 [1] 经济合作 - 2024年两国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增长1.9%,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2] - 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一大机电产品、汽车进口来源国 [2] - 双边贸易本币结算超过95%,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2] 新兴领域合作潜力 - 两国在新材料、绿色发展、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有合作空间 [2] - 跨境电商、服务贸易、海外仓等新业态上有合作潜力 [2] 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 在"中俄文化年"框架下举办数百项人文交流活动,"欢度春节"活动火遍莫斯科 [2] - 中国来俄留学人员超过6万人,双方游客数量超过300万人 [2] - "汉语热"在全俄持续升温,两国关系内生动力越发强劲 [2] 长期战略定位 - 中俄两国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是管长远的,发展对华关系是俄方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选择 [3] - 两国不断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完全符合历史发展逻辑,相互成就、共同繁荣的内生动力不会减退 [3]
“不断丰富欧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
人民日报· 2025-05-08 06:27
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中国 和欧盟建交50周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为增进中 欧人民福祉、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欧洲各界人士认为,欧中建交 50年来,交往对话日益紧密,合作规模和水平大幅提升,既成就彼此,也惠及世界。期待双方扩大合作 共识、坚持互利共赢,推动欧中关系持续向前、向好发展,为双方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动荡不安的国 际局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为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和欧盟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 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建交50年来,双方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密切,对话合作成果丰硕,人文交流有 声有色,多边协调卓有成效。 "欧中领导人互致贺电为进一步提升双边关系指明了方向。"西班牙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安东尼奥·米盖尔· 卡尔莫纳表示,只有坚持开放才能不断向前发展,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对欧盟至关重要,个别国家在 关税问题上的做法凸显欧中加强合作的必要性。卡尔莫纳从上世纪90年代起多次访华,积极推动西 ...
历史照鉴未来
齐鲁晚报· 2025-05-08 05:23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 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外界认为,这是一次深化友谊、团结合作之旅,是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之旅。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各方高度关注此 访将如何推动中俄关系行稳致远,为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作出新贡献。 这是习近平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11次到访俄罗斯,10多年来,两国元首在不同场合会面已超过40次。今 年以来,两国元首已经两度进行战略沟通,持续引领中俄关系稳步前行。 "历史和现实昭示我们,中俄是搬不走的好邻居,是患难与共、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真朋友。"今年2月, 习近平应约同普京通电话时,如是概括当今的中俄关系。 展望此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相信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必将进一步深化中俄政治互信,丰富战略 协作内涵,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认为,此访或将推动双方在传统领域之外,持续在数字经 济、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拓展合作范畴。 作 ...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发俄罗斯各界热烈反响
新华社· 2025-05-08 02:53
传承英雄血脉 捍卫公平正义 ——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发俄罗斯各界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江宥林 刘恺 胡晓光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领衔研究员叶卡捷琳娜·扎克利亚济明斯卡娅对习近平主席在 署名文章中提到的两国携手开辟的国际"生命线"颇有研究。她表示,在反法西斯战争的危急时 刻,中国向苏联提供的多种急需战略物资和苏联向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通过这一"生命线"安全运 达,为两国取得最终胜利提供重要保障,这很好地诠释了两国人民并肩作战、相互支援的深厚情 谊。 俄罗斯胜利博物馆学术秘书鲍里斯·切利佐夫说,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中国进行了14年艰苦卓绝 的抗日战争,为最终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 战场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主力,使其丧失了向其他战线投送大量兵力的战略机动能力,成为 击败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因素。" 坚决维护战后秩序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领衔研究员特列什·马马哈托夫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在署名文 ...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快讯· 2025-05-07 12:55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5月7日,在赴莫斯科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之际,国家主 席习近平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全文如下: 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 年。在这"梨花开遍了天涯"的季节,我即将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80周年庆典,同英雄的俄罗斯人民一道重温历史、缅怀先烈。 历史告诉我们,光明必将驱散黑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把战 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两场大审判的正义性质、历史价值、时代意义不可撼动!一切歪曲二战 历史真相、否定二战胜利成果、抹黑中苏历史功绩的图谋都不会得逞!对于任何企图开历史倒车的行 径,不仅中俄两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各国人民也不会答应! ——我们要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二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中国 和苏联率先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两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用鲜血 和生命换 ...
前瞻|中俄元首今年将首次面对面会晤,专家:国际变局中构建更坚韧的合作架构
新浪财经· 2025-05-07 07:46
中俄元首外交与战略合作 - 习近平主席将于5月7日至10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 这是两国元首2024年首次面对面会晤 双方将就中俄关系发展及国际地区问题展开战略沟通 [1] - 此访是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第11次访俄 延续了2023年建交75周年三次会晤的互动势头 2024年两国元首已通过视频电话开展两轮战略沟通 [3] - 普京在纪录片中强调俄中关系具有深刻战略意义 称两国可靠稳定的关系增强了世界稳定性 全球性动荡呈现扩散态势背景下 俄中利益相吻合 [1][4] 双边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 - 2024年中俄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 同比增长1.9% 中国连续15年保持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俄罗斯是中国原油天然气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中国是俄罗斯机电产品汽车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6] - 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率超过95% 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 合作领域从传统能源航空航天拓展至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 [6] - 专家建议推动贸易主导模式向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转型 加强汽车机电电子产品领域融合 挖掘能源农业机械等领域协同发展潜力 [6][7] 多边协作与国际治理 - 2024年适逢联合国成立80周年 中俄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将加强在联合国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协作 反对单边主义霸凌行径 推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 [5] - 两国元首将共同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 俄外交部称此次访问表明双方反对篡改二战历史的决心 [4][5] 地缘战略与周边外交 - 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 习近平连续访问东南亚三国和俄罗斯 凸显周边外交重要性 专家指出巩固与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关系对构建战略纵深区至关重要 [8][9] - 俄美关系缓和背景下 专家建议中国企业探索恢复对俄直接投资 建立中俄产业园产业基金 创新投资模式以突破当前相互投资额较低的瓶颈 [8]
双方领导人互致贺电,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中欧庆祝建交50周年
环球时报· 2025-05-07 06:43
中欧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 - 中欧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建交50周年 双方将举办4场高规格招待会及经贸、文化、青年、体育、学术等领域系列活动 [1] - 中欧将举行战略、经贸、绿色、数字等高层对话 中方欢迎欧盟领导人联袂访华举行新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1] - 中欧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这一实质性举措有助于改善双边关系 [1] 中欧经贸合作成果 - 中欧年贸易额从1975年的24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7858亿美元 增长超过300倍 [5] - 当前中欧日均贸易额相当于1975年全年贸易额 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 [5] - 中欧经济总量占全球1/3以上 贸易量占全球1/4以上 [5] - 欧盟与中国互为最重要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规模接近欧盟与美国贸易水平 [4] 中欧关系发展历程 - 1975年5月6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中国建交 当时欧共体仅9个成员国 [2] - 50年来欧盟扩大至27个成员国 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4] - 中欧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之一 为全球和平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 中欧合作新方向 - 双方将深化战略沟通 扩大相互开放 妥处摩擦分歧 开辟更美好未来 [3] - 重点加强在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多边协调合作 这些合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5] - 欧盟拟放松外资进入芯片和AI等科技领域限制 对中国科技投资态度有所缓和 [9] 中欧关系面临的挑战 - 欧盟对华三重定位(伙伴、竞争者、对手)使双边合作面临困难 [9] - 2021年因新疆问题导致双方相互制裁 立法机构交往一度中断 [8] - 欧洲企业面临中国竞争力提升带来的挑战 焦虑情绪蔓延 [9]
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和音)
人民日报· 2025-05-07 06:02
中欧关系发展历程表明,只要双方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坦诚对话,就能推动合作、办成大事。中方愿 同欧方一道,锚定伙伴正确定位,坚持互利合作主基调,进一步提升中欧关系的稳定性、建设性、互惠 性、全球性,更好造福中欧人民和国际社会,开辟中欧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回顾中欧双方半个世纪的交往,最宝贵的经验是相互尊重,最强大的动力是互利共赢,最一致的共识是 多边主义,最准确的定位是合作伙伴。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 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伙伴。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历 史性访问,提出中国愿同欧洲一道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赋予中欧全面战略 伙伴关系新的战略内涵。今年以来,中欧保持密切高层互动,向国际社会释放出共同践行多边主义、维 护自由贸易的积极信号,继续成为变革世界中的稳定性、建设性力量。 中欧经贸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已经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中欧贸易额从建交时的24亿美元增 长到2024年的7858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从几乎为零增长到2600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 列,成为连接亚欧的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