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极化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发“最后通牒”,印度打算以牙还牙,中方8年前就已开始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44
全球贸易战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从2025年7月4日起实施新关税政策,将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提升至25%,并可能扩大到木材、芯片等关键领域 [1] - 印度率先反击,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欧盟、日本和韩国也表态将采取反制措施 [1] -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行动意外促使多国团结,全球贸易格局向多元自主策略转变 [1][8] 印度的战略应对 - 印度政府坚守农业和乳制品两大"红线",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强调保护农民利益是底线 [3] - 莫迪政府开启八天五国访问,高调宣称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合作的引擎,以平衡美中关系 [3] - 印度在"原产地规则"谈判中力争将本土化附加值要求从60%降至35%,展现强硬态度 [3] 全球多国强硬回应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警告"所有反制手段都在考虑之中",日本首相石破茂强调"投资比关税更重要" [4]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重申"日本不会牺牲农业",韩国总统李在明誓言争取务实共赢结果 [4] - 各国不再被动接受规则,而是主动捍卫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遭遇集体抵抗 [4][8] 中国的长期准备与表现 - 中国8年前开始未雨绸缪,将中美贸易依存度从20%以上降至12%左右,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6]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5月出口增长6.3%,消费和投资持续向好 [6] - 《民营经济促进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措施为中国经济注入稳定性 [6]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 中国高铁实现100%国产化,船舶订单占全球超50%,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过半 [7] - 中国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两倍,出口结构从单一产品转向高科技领域 [7] - 外部限制刺激中国加速"补链强链",聚焦传统产业升级、七大新兴产业突破及未来技术布局 [7] 全球贸易格局重塑 -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促使印度、中国等新兴力量加速多元化策略 [8] - 中国8年准备、印度反击勇气、欧盟日韩强硬反制共同推动多极化未来 [8]
一向摇摆的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经济大棒反击,关税再加10%
搜狐财经· 2025-07-08 07:50
转眼间,大洋彼岸传来咆哮声——特朗普气得够呛,直接撕破脸皮:谁敢跟金砖站队,10%关税伺候, 一个都跑不了!昔日的"战略伙伴"瞬间变成了"经济敌人"。是什么让印度突然"叛变"?美国的经济大棒 还管用吗? 前言 一向在中美间左右摇摆的印度,这次竟然态度坚决得让人意外。里约峰会上,莫迪投下赞成票的那一 刻,全场掌声雷动。 印度的"反转"时刻 会场很安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当莫迪的笔尖触碰到联合声明的那一刻,没人想到这会改变整个游 戏规则。 这一票,重得让在场的每个外交官都感受到了历史的分量。印度这个"弃权专业户",居然在关键时刻 选择了明确表态。 要知道,印度在国际场合向来喜欢踩钢丝绳——既不得罪美国,也不疏远其他伙伴。2019年退出 RCEP、多次在联合国投票时弃权,这些都是印度"战略模糊"的经典操作。 但这次不一样了。莫迪没有任何犹豫,签字时的坚决态度让观察家们的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会场内窃 窃私语声此起彼伏,各国代表都在议论这个意外的转变。 为什么印度突然变得如此坚决?答案可能藏在数字里。新开发银行给印度承诺的350亿美元贷款,正源 源不断地流入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 与此同时,美国威胁对印俄能源交易征收5 ...
500% 关税?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中俄印联手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7-08 04:13
地缘政治博弈 - 法国总统马克龙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近三年首次通话 打破自2022年乌克兰危机以来的外交僵局 通话时长两小时[1][3] - 马克龙敦促普京"趁胜求和" 普京指出问题根源在美国 双方罕见聚焦俄乌冲突[3] - 马克龙强调"欧洲必须重新思考安全架构" 暗示对美国主导的北约体系不满[5] - 普京提出俄罗斯谈判底线是乌克兰承认"新领土现实"[5] 美国关税政策 - 美国国会酝酿对中俄印加征500%关税法案 100万美元商品需额外支付500万美元税费[1][8] - 法案规定若中国继续进口俄油 出口到美国的电子产品 机械设备等将面临500%关税[8] - 2025年5月中国自俄罗斯日均进口原油196万桶 占当月进口总量17% 印度日均进口210万桶 占比近40%[10] - 2025年4月中国对美商品加征关税至125% 导致美国农产品出口暴跌37%[16] 能源贸易格局 - 中国通过中俄东线原油管道构建多元化能源网络 2024年俄罗斯占中国原油进口15.4%[14] - 印度80%军备依赖俄罗斯 切断俄油供应可能导致印度国内通胀飙升至9%[12] - 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增长 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22.9% 风电光伏装机容量首超火电[14] 国际经贸关系 - 印度7月21日宣布对中国钢铁加征12%关税 隔天特朗普表示可能大幅下调对华关税[12] - 1930年《斯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暴跌66% 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可能重蹈覆辙[14] - 沙特亲王图尔基・费萨尔称"怪物横行的时代终将过去" 暗示单极霸权秩序面临挑战[16]
特朗普对“支持金砖国家反美”的国家喊话:关税再加10%,无一例外!
金十数据· 2025-07-07 16:39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日在Truth Social平台发帖称,美国将对"任何与金砖国家(BRICS)反美政策结盟 的国家"额外加征10%关税,"无一例外"。不过,特朗普所指的"反美政策"具体为何,目前尚不清楚。 金砖国家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等创始成员国组成,长期以来,该组织一直主张全球权力 分配应重新调整,以反映当前全球经济现实,建立"多极化"而非西方主导的世界秩序。 最近,金砖国家新增了包括埃及、埃塞俄比亚、印度尼西亚、伊朗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成员,并拥有 白俄罗斯、尼日利亚、泰国和越南等十个较低级别的伙伴国家。目前尚不清楚沙特是否已接受加入该经 济集团的邀请。 关税大棒倒计时:7月7日起向数十国发送关税信函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 4月9日,特朗普宣布全面暂停"对等"关税三个月,此前他坚称历史高位的关税将持续存在。当月晚些时 候,他告诉《时代》杂志,已达成200项贸易协议,但拒绝透露与哪些国家达成。 迄今为止,特朗普仅宣布与三个国家达成协议:对英国维持10%的关税税率;暂时将中国大多数商品的 极高关税从145%降至30%;对越南商品征收至少20%的关税。 美国政府 ...
印度重回金砖!走前对美“砍了一刀”,特朗普严重低估莫迪的决心
搜狐财经· 2025-07-07 12:02
关税大限的时刻逐渐逼近,特朗普向全球发出通知,将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印度也未能例外。然而,与越南的积极迎合不同,印度却并没有选择屈服,而 是重返金砖国家这一平台,同时在行进的过程中向美国示威,表达不满。 在这种愤怒与失望中,印度以美国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为理由,对"原产于美国的商品"征收了等额的关税,照搬美国对印度征收的关税。根据 数据显示,这一举措的总额达到了7.25亿美元,因此印度必须进行相应的报复,并已向WTO提交相关通知。印度如此决绝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并 非如特朗普所想的那般,完全依赖于美国市场。相反,每当与中国发生争端时,印度总想借助美国作为支持。根据近期2024年的出口统计数据显示,对美国 的出口仅占印度总出口的18%,虽然高于对中国的14.7%,但仍然不算依赖。与中国一样,印度是一个大国,拥有享受消费的基础,若与美国市场决裂,照 样可以生存下去。 总结来说,美国这一"关税炸弹",无疑令莫迪意识到了迫在眉睫的危机。无论印度未来倾向哪个方向,都必须小心谨慎地应对特朗普的策略,同时,中国和 俄罗斯的大门始终向印度敞开。印度外长苏杰生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也强调,"将印美关系描述为围绕 ...
美印谈崩了,印度划下两条“红线”,莫迪前往金砖峰会寻求支持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28
美印贸易争端 - 印度宣布对部分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并在WTO备案 称美国加关税违反规则 印度是正当反制 [1] - 美国要求印度接受对其汽车及零部件、钢铁、纺织品继续加征关税 同时要求印度对美国产品全面开放市场实行零关税 [3] - 印度财政部长明确表示农业和乳制品是谈判红线 因农业占GDP16% 农民是莫迪核心选票盘 [3] 印度制造业与农业 - 印度制造业占GDP比例降至14.7% 低于1968年水平 若再加关税将严重打击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品和鞋类 [3] - 美国要求农产品零关税将冲击印度农业 印度是粮食出口大国但存在粮食缺口 农业问题已引发社会矛盾 [3] 印度应对策略 - 莫迪访问5国并参加金砖峰会 寻求金砖国家支持以制衡美国 称金砖是"全球南方"合作平台 可建立多极化秩序 [5] - 印度试图通过金砖国家推动的去美元化和内部贸易合作增强谈判筹码 [5] - 印度当前策略比以往强硬 但美印博弈可能持续拉锯 [6]
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王毅:期待再次访华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12:2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7月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爱丽舍宫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 毅。 王毅转达了习近平主席对马克龙总统的亲切问候,表示中方愿同法方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重 要共识,筹备好下阶段高层交往,深化各领域合作。中法是全面战略伙伴,也是世界两大稳 定性力量。国际形势越是动荡,中法关系的战略价值就愈加凸显。中方认为,多极化潮流不 可阻挡,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应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联合国核心地 位,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我们愿同法方加强战略沟通和团结协作,共同践行多边主义,反 对单边霸凌,抵制阵营对立,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推动平等有序 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王毅表示,中国正向高质量发展迈进,致力于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市场 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同时积极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我们愿同法国深化互利合 作,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赴法投资兴业提供更加良好和公平环境。中欧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 白兰地问题,希望法国作为欧盟核心大国,推动欧方妥善处理中欧经贸分歧,积极回应中方 关切。 双方还就乌克兰危机、加沙 ...
法国总统马克龙会见王毅
快讯· 2025-07-05 08:01
中法双边关系 - 法中在倡导多边主义、遵守国际法等重要问题上存在广泛共识 双方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需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1] - 法方期待加强与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全球治理等领域的政策协调 防止世界陷入霸权冲突和阵营对立 [1] - 法方欢迎中国加大对法投资 希望发展更为平衡的经贸关系 [1] - 中方愿同法方深化各领域合作 强调中法是世界两大稳定性力量 [2] 经贸合作 - 中国正推进高质量发展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2] - 中方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赴法投资提供更公平环境 提及中欧已通过协商解决白兰地问题 [2] - 中方呼吁法国作为欧盟核心大国 推动欧方妥善处理中欧经贸分歧 积极回应中方关切 [2] 国际事务协作 - 双方同意以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为契机 强化联合国核心地位 践行多边主义 [2] - 共同反对单边霸凌和阵营对立 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2] - 就乌克兰危机、加沙局势、伊朗核问题等国际议题交换意见 [3] 高层互动 - 马克龙表示期待适时再次访华 强调在建交50周年之际欧中需作出战略选择 [1] - 中方筹备下阶段高层交往 强调两国元首共识落实 [2]
龙永图:美国现在已经看出来称霸全球代价高昂
凤凰网财经· 2025-07-02 21:50
01 很多国家希望中国挺身而出引领经济全球化 凤凰网财经讯6月28-29日,"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本次论坛由凤凰网主办, 雪花超高端系列品牌-醴首席赞助合作,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联合主办,以"为开放的世 界"为主题,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规则对话的高 端平台,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共探生态共赢转型路径。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出席本次论坛,并与凤凰网财经进行现场对谈, 就关税战、中美关系及世界贸易规则等话题分享了独到见解。 他表示,美国提出的一系列关税方案针对中国,也针对全世界各国家,而且动摇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全 球关税体制。目前的谈判中,大概有70多个国家和美国就对等关税进行谈判,前者不会接受这种霸权主 义做法。 "连美国最亲近的盟友,欧盟、日本、韩国都提出来,他们不会在这种威胁之下进行谈判,还是要保住 自己的底线,说明逆WTO(世界贸易组织)规则而动,破坏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做法是不得人心的"。 02 中国跨境电商经验可以形成世界贸易规则 "跨境电子商务现在没有世界贸易的规则, ...
90天宽限到期,加拿大率先向美低头!将中企驱逐出境,向特朗普表忠心
搜狐财经· 2025-07-02 12:19
贸易博弈与加拿大妥协 - 加拿大在90天宽限到期后迅速驱逐海康威视,向美国递交"投名状",反映小国在大国角力中的无奈选择 [1] - 特朗普对加拿大加征25%汽车关税,直接打击其经济命脉,2024年美国从加拿大进口1427亿美元商品,加拿大对美出口高达4130亿美元 [1] - 加拿大取消针对美国的"数字服务税"(原计划对亚马逊、谷歌等加征3%税收),两天内妥协,经济数据悬殊差距使其无法长期对抗 [3] 海康威视事件分析 - 加拿大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海康威视120天内关停业务,但未公布具体证据,类似2019年打压华为5G的套路 [3] - 海康威视是全球视频监控设备龙头,2021年被美国FCC列入"黑名单",加拿大此次行动本质是配合美国"五眼联盟"技术封锁战略 [5] - 专家指出加拿大拿不出安全威胁理由,所谓审查是政治表演 [5] 中方反应与全球影响 - 中国商务部批评加拿大损害中企权益,强调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利益,6月28日再次重申立场 [5] - 欧盟接受美国10%普遍关税,仅要求医药、半导体领域降低关税,显示部分国家短期让步 [7] -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渡轮公司仍使用中国建造船舶,因本土造船厂无法按时交付,市场规律终将冲破政治干预 [7] 经济数据与长期趋势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5246亿美元,制造业优势使美国难以摆脱依赖,加拿大GDP仅1.8万亿美元(中国十分之一)无力长期对抗 [7] - 202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任何排除中企的政策都将付出代价 [8] - 加拿大行为可能失去中国市场的信任及未来全球供应链话语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