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金社平: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从全球视角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人民日报· 2025-10-23 14:50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时期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2025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五年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1]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雄安新区建设进展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河北雄安新区首批疏解央企,于10月9日正式迁驻雄安新区 [1] - 雄安新区“城市大脑”日处理数据超过200亿条 [2] 五年规划制度优势 - 通过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推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 [4] - 五年规划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实践,深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 [3] G60科创走廊发展 -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经济总量在2024年达到9万亿元 [5] - 按制造业增加值推算,G60科创走廊对全球制造业的贡献接近2.2% [5] 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 - 推行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 [6] - 中国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 [6] 民生改善与产业发展 - 陕西延安苹果产业带动100多万人就业,80万农民从中受益 [8] - 新时代以来推出2000多个改革方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药品集中采购降价 [9] 农业领域国际合作 - 中国通过技术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产量,分享减贫经验 [9] - 在能源领域,中国光伏、风电技术出口到多个国家,推动当地实现能源结构转型 [9]
专访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贸易战和关税战不会对中国造成巨大影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09:43
中国研发与产业发展成就 - 中国在研发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并在“十四五”期间取得巨大成就 [1] - 中国在投资方面领先于美国,高水平投资使研发和创新能更快转化为产品 [1] - 中国已成为电信、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风能、无人机、工业控制系统摄像、电池、部分消费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行业的技术领先者 [1] - 中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仍落后于四个七国集团经济体,需继续提高该比重以扩大国际领先地位 [1] 全球贸易格局与影响 - 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和关税战不会对中国产生巨大影响,因美国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已下降 [2][4] - 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已不足全球贸易总量的20% [4] - 贸易战将全球经济分割为两部分:反对保护主义且快速增长的“全球南方”国家,以及保护主义且增长缓慢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 [2][5] - “全球南方”经济体包括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增长最快的国家 [5] 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 - 中国是全球化最坚定的支持者,是维护开放、全球化规则及合理国际秩序的最大力量 [2][6] - 中国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维护以联合国为基础的全球国际体系的重要力量 [6][7] - 中国的发展成就向发展中国家证明了一个国家能在70多年内从近乎最贫困成长为多个产业的技术领先者 [2][6][7]
晨会报告:今日重点推荐-20251023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3 09:25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报3914点,近5日上涨2.22%,近1月微涨0.04% [1] - 深证综指报2453点,近5日下跌1.36%,近1月下跌1.03% [1] - 大盘指数近6个月上涨21.92%,中盘指数近6个月上涨28.38% [1] 行业表现 - 油服工程行业昨日上涨3.55%,近1个月上涨11.5%,近6个月大幅上涨48.07% [2] - 风电设备II行业昨日上涨2.76%,近6个月上涨6.94% [2] - 国有大型银行昨日上涨1.73%,近1个月上涨10.25%,近6个月上涨10.52% [3] - 家电零部件II昨日上涨1.54%,近6个月大幅上涨62.26% [3] - 贵金属行业昨日下跌3.35%,近6个月上涨15.31% [3] - 焦炭II行业近6个月上涨31.02% [3] - 休闲食品行业昨日下跌2.58%,近6个月下跌4.39% [3] - 饲料II行业昨日下跌2.32%,近1个月下跌4.83%,近6个月上涨6.24% [3] - 工程咨询服务行业近6个月上涨35.25% [3] 核心观点:中国制造业出海新范式 - 报告认为,中国制造业出海的核心优势已从成本与产能优势,转向更具附加值的技术出海模式 [4][14] - 技术出海模式能让企业凭借核心技术优势拓展国际市场,有效避免单纯依赖价格竞争的被动局面 [4][14] -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宽朋友圈的战略举措,如中老高铁、雅下水电站等项目,为中国企业出海创造了良好环境 [14] 出海市场选择框架 - 产业适配需差异化筛选:中低端制造业指标权重向人力成本与物流效率倾斜,高端制造业重点考量技术储备与产业链黏性,生产性服务业强调技术转化能力与市场需求匹配度 [14] - 长期价值需锚定战略与协同:例如越南依托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的"陆上枢纽"定位维持吸引力,印尼的"2045黄金印尼"计划明确增长潜力,其镍加工产业与中国新能源产业协同 [14] - 风险评估以文化、政治、经济为核心构建六维体系,通过政治风险判断长期政策倾向,基本面、债务、货币政策风险预判中期回报 [14] 出海实践模式与催化剂 - "利他与共赢"是并购、合资、自主建厂的共同底层逻辑 [14][17] - 在合资选择上,应优先对接能契合当地政府政策、经济与就业期待的伙伴,如上汽名爵印度公司通过合理的股权设计平衡本地利益与自身主导权 [17] - 自主建厂的核心在于搭建能支撑长期运营的本地团队,优先选择熟悉当地规则、理解中国技术路径的职业经理人 [17] - 上市公司海外布局若能以"利他与共赢"实现海外运营稳定,将提升市场对出海业务的认可度,成为股价催化剂 [4][17] - 出海模式升级成果兑现,从产能出海向品牌出海、标准出海突破,将验证其全球化竞争力,成为股价中长期催化剂 [14]
申万宏源证券晨会报告-20251023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3 08:44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914点,单日下跌0.07%,近5日上涨2.22%,近1月微涨0.04% [1] - 深证综指收盘2453点,单日下跌0.43%,近5日下跌1.36%,近1月下跌1.03% [1] - 中盘指数近6个月表现最佳,上涨28.38%,小盘指数上涨22.83%,大盘指数上涨21.92% [1] 行业表现亮点 - 风电设备Ⅱ行业近6个月涨幅达48.07%,近1月上涨6.94%,单日上涨2.76% [2] - 家电零部件Ⅱ行业近6个月涨幅显著,达62.26%,近1月上涨3.14%,单日上涨1.54% [3] - 油服工程行业单日上涨3.55%,近1月上涨11.5%,近6个月上涨22.08% [2] - 国有大型银行Ⅱ行业单日上涨1.73%,近1月上涨10.25%,近6个月上涨10.52% [3] 行业表现弱势 - 贵金属行业单日跌幅最大,下跌3.35%,但近1月仍上涨1.87%,近6个月上涨15.31% [3] - 焦炭Ⅱ行业单日下跌2.83%,近1月上涨10.51%,近6个月上涨31.02% [3] - 休闲食品行业单日下跌2.58%,近1月下跌0.64%,近6个月下跌4.39% [3] - 饲料Ⅱ行业单日下跌2.32%,近1月下跌4.83%,近6个月上涨6.24% [3] 出海战略核心观点 - 中国制造业出海核心优势已从成本与产能转向更具附加值的技术出海,企业可凭借核心技术优势拓展国际市场 [4][14] -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拓宽朋友圈,例如中老高铁、雅下水电站等项目为中国企业出海创造良好环境 [14] - 出海模式升级成果兑现,从产能出海向品牌出海、标准出海突破,将验证企业全球化竞争力,成为股价中长期催化剂 [14] 市场选择方法论 - 按产业特性构建指标体系:中低端制造业指标权重向人力成本与物流效率倾斜,高端制造业重点考量技术储备与产业链黏性 [14] - 长期价值锚定战略与协同,例如越南依托中国西南地区与东盟的"陆上枢纽"定位,印尼"2045黄金印尼"明确增长潜力 [14] - 风险评估以文化、政治、经济为核心构建六维体系,通过政治风险判断长期政策倾向,基本面风险预判中期回报 [14] 市场进入实践 - "利他与共赢"是并购、合资、自主建厂的共同底层逻辑,并购可为资金链紧张企业注入现金流并获取技术资源 [14][15] - 合资优先对接能契合当地政府政策、经济与就业期待的伙伴,如上汽名爵印度公司通过合理股权设计平衡本地利益与自身主导权 [17] - 自主建厂核心在于搭建能支撑长期运营的本地团队,优先选择熟悉当地规则、理解中国技术路径的职业经理人 [17]
时代专论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23 08:10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求索从被动转向主动。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 带领中国人民革故鼎新、改天换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继 续前进,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 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 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 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 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 力的关键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一以贯之的主题,坚守始终不渝的初心,领航定向、 乘势而上。 中国式 ...
中国之治 稳定之锚
中国证券报· 2025-10-23 04:16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有望达到140万亿元,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年均增速5.5%,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一连串 亮眼的数字,描绘出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 ● 新华社记者 乔继红 杜静 赵嫣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谋篇。 这次重要会议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 中国之治所创造的"两大奇迹"和战略定力,持续为世界注入可贵信心,贡献发展进步力量。世界期待, 再启新程的东方巨轮,劈波斩浪,继续成为动荡变革世界的稳定之锚。 稳定向前: "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高铁穿梭,航线如织,自驾成潮……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中国日均超3亿人次出游,商品和服务消费 双双增长。热气腾腾的图景,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内需潜力释放、发展韧性增强的生动缩影。 环顾全球,保护主义暗潮汹涌,强权政治阴云不散,地缘冲突多地延宕,世界经济在失速风险中艰难寻 找方向。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 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 ...
体系出海,时代的Alpha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2 18:13
中国制造业出海战略演进 - 中国制造业出海核心优势从成本与产能转向技术出海,企业凭借核心技术拓展国际市场,避免价格竞争[4] -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从2006年起步快速提升,2024年流量达近2500亿美元[8][9]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004年的8.6%显著攀升至2024年的31.6%[16] 出海模式升级与案例 - 出口结构从纺织品等"老三样"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转变,2024年"新三样"在出口中占比明显提升[62][63] - 产能出海涉及海外建厂与基建投资,上市公司在越南、泰国、美国等地设立子公司或生产基地数量领先[66][67] - 品牌出海聚焦微笑曲线高附加值环节,如泡泡玛特通过文化IP实现全球化品牌输出[70][75] - 标准出海以雅万高铁为代表,全长142公里,采用中国技术标准系统性落地印尼[78][80] - 金融出海支持实体经济,金融类对外投资存量占比虽有所下降,但仍为海外项目提供关键资金支持[82][83] 区域合作与新兴市场机遇 - "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与东盟基础设施联通,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占比显著提升[48][49] - 中东能源合作从传统油气转向新能源,如中国能建承建的沙特阿尔舒巴赫2.6吉瓦光伏电站项目[23][24] - 非洲城镇化提速带来基建需求,中国对非洲出口以矿物金属、机械设备等基建类商品为主[30][33][34]
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举行妇女专题活动
新华网· 2025-10-22 14:33
活动概况 - 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与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联合国妇女协会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共同举行妇女专题活动 [1] - 活动旨在庆祝全球妇女峰会成功举办并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30周年 [1] - 活动参与者包括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临时代办尹海刚、奥地利前驻华大使艾琳娜、联合国妇女协会副主席罗杰斯以及维也纳国际组织、各国常驻团、奥地利外交部、维也纳大学等各界妇女代表 [1] 主要发言与评价 - 中方代表尹海刚表示愿同各方在北京世妇会和全球妇女峰会精神指引下,加速妇女全面发展新进程,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1] -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北京世妇会和全球妇女峰会,认为中国在妇女脱贫、健康、教育、就业等方面的经验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 [1] 交流与影响 - 来自中国和奥地利教育、文化、商业等领域的妇女代表结合自身经历,畅谈对当代妇女事业的所思所感,引起广泛共鸣 [1]
新华全媒头条︱中国之治 稳定之锚——新时代中国为世界贡献发展进步力量
新华社· 2025-10-22 14:15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总量在“十四五”时期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5年有望达到140万亿元 [2]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年均增速达5.5% [2] - 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日均超3亿人次出游,商品和服务消费双双增长 [2] -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约17% [2] 制造业与创新 - 中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2] - “十四五”期间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创新指数前十,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 [3]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建成运营、首架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飞、首座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并转入常态化运营 [3] - 全球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 [3] - 人形机器人迭代、人工智能模型升级、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不断突破 [3]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保持全球第一,比亚迪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巴西巴伊亚州正式下线 [3][4] 对外开放与合作 - “十四五”期间中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同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 [5] - 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清零”,进博会已连续举办7届 [5] - 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立20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 [6] - 10月13日从宁波舟山港出发的中欧北极快航航线首艘货船抵达英国,优化全球供应链 [5] -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通车,中国在亚欧大陆、非洲和拉美建设港口、大桥、电站、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 [6] 多边机制与全球治理 -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在天津举行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 [7]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再次扩员,迎来阿尔及利亚作为新正式成员国 [7] - 中国举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拉论坛等多边平台 [7] - 中国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八项举措、创设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 [7] - 塞尔维亚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共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的欧洲国家,中非关系提升至新时代全天候中非命运共同体 [10]
新华全媒头条丨中国之治 稳定之锚——新时代中国为世界贡献发展进步力量
新华社· 2025-10-22 14:07
中国之治 稳定之锚——新时代中国为世界贡献发展进步力量 新华社记者乔继红 杜静 赵嫣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十五五"规划布局 谋篇。这次重要会议吸引全球关注的目光。 中国之治所创造的"两大奇迹"和战略定力,持续为世界注入可贵信心,贡献发展进步力量。世界 期待,再启新程的东方巨轮,劈波斩浪,继续成为动荡变革世界的稳定之锚。 稳定向前:"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高铁穿梭,航线如织,自驾成潮……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中国日均超3亿人次出游,商品和服务 消费双双增长。热气腾腾的图景,是"十四五"期间中国内需潜力释放、发展韧性增强的生动缩 影。 环顾全球,保护主义暗潮汹涌,强权政治阴云不散,地缘冲突多地延宕,世界经济在失速风险中 艰难寻找方向。 "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 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习近平总书记 洞察时与势,为中国经济稳健前行指明方向。 确定性,当今世界的稀缺资源。作为经济总量占世界约17%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集中力量 办好自己的事,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