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

搜索文档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同下的债市新特征
搜狐财经· 2025-07-29 10:3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两大重要支柱,也是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手段。两大政策工具的调控对象都是社会 总需求,但两者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彼此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具体来看,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政府支出直接产生政策影响,主要从分配领域出发对经 济进行调节,且在结构调整上作用更大;货币政策产生政策效果的过程间接依赖于支出者和借贷者对货币和金融条件变化作出的反应,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 进行调节,且在总量调控上更加有效。从IS-LM模型角度看,伴随财政政策扩张,IS曲线右移,此时如果缺乏货币政策的配合,可能产生挤出效应。伴随货 币政策扩张,LM曲线右移,此时如果缺乏财政政策的配合,可能导致经济陷入低效均衡。因此,只有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协调和适当配合,才 能实现更加合意的宏观调控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着重强调要 打好政策"组合拳",完善部门间有效沟通、协商反馈机制,增强政策合力。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加强协同的具体举措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 ...
加快发展绿色债券,助推企业绿色转型
中国环境报· 2025-07-28 11:19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 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助推企业绿色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1] - 需加强系统性规划和整体性推进 从多维度推动绿色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1] 提升绿色债券服务效能 - 丰富发行主体 将汽车制造 水泥 纺织与有机农业等非传统行业纳入转型债券发行人范围 [2] - 优化政策支持机制 引导政策性银行通过发行承销业务发挥先导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专项质押折扣提升流动性 [2] - 完善配套机制 将绿色债券承销纳入金融机构执业评价 定期公示典型案例吸引投资人 [2] - 加强宣传普及 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展示绿色债券在节能降碳 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成效 [2] 国际合作与人才培养 - 通过中欧合作等机制推动跨境绿色债券发行 引进国际经验提升标准与创新能力 [3] - 建立跨境绿色项目识别机制 完善信息披露与评估体系降低投融资风险 [3] - 加强绿色金融人才培养 通过高校合作开设专业课程培养碳交易 环境效益评估等技能 [3] - 券商投行可通过承销项目提供实践机会 建立绿色项目评估模型 [3] 绿色债券审核管理 - 发行审核阶段需严格审核主体资质和资金用途 确保投向节能降碳等绿色领域 [4] - 建立绿色项目库动态管理 对优质发行人简化流程但确保信息披露合规 [4] - 资金使用阶段需建立台账定期报送 监管部门通过月报制度跟踪流向防止挪用 [4] - 项目建设阶段重点监测进度 通过穿透式监管系统确保资金与实施匹配 [4]
边界扩围 标准统一 绿色金融释放增长空间
中国证券报· 2025-07-28 05:06
● 本报记者薛瑾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印发《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目 录》适用于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增加了绿色贸易、绿色消费等门类,绿色金融的业务边界和方向进一步 扩充。同时,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迎来统一,项目认定标尺也更加清晰。 作为绿色金融的主力工具,今年以来,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发展迅速,增强了金融对环境效益改善、 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实效。业内人士预计,未来,随着绿色金融业务范围的扩大,绿色金融的增长空间 将进一步释放。 绿色金融产品迎来统一标尺 《目录》包括节能降碳产业、环境保护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生态保护修复和 利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先进交通装备贸易、绿色消费等9大门类。 业内人士表示,《目录》的印发标志着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标准迎来统一。《目录》兼顾与不同标准的衔 接,对金融机构高效展业以及不同金融业态的联动奠定了制度基础。 展。 扩大规模丰富工具 兴业碳金融研究院相关人士表示,新版目录历史性地对我国各类绿色金融产品标准进行了统一,将大大 增强不同绿色金融产品之间的有效衔接,如绿色信贷通过证券化向绿色债券转变,从而加强绿色金融 ...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晋大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7 01:40
金融支持产业升级 -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案支持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16项专利评估获得贷款[2] - 2021年投放全省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2022年推出首笔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2024年创新发放首笔数据资产无质押增信贷款[2]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近9亿元惠及企业近40家[2] 绿色金融助力能源转型 - 支持晋能控股电力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绿色债券推动风力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3] - 建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项目库推出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融资等产品[3] - 绿色信贷规模超690亿元发展速度持续领先市场[3] 普惠金融赋能乡村振兴 - 推出"一县一品"特色贷款产品如芮城"花椒贷"临猗"冬枣贷"等最快当天申请当天放款[4] - 通过惠如愿App搭建县域农村客户沟通平台推广近15000户[4][5] - 金融科技赋能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4]
基金大事件|基金二季报来了!最新公募规模数据出炉!
搜狐财经· 2025-07-27 00:07
债券承销 - 2025年上半年40家证券公司作为绿色债券主承销商承销71只债券合计金额594.44亿元 [2] - 68家证券公司作为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承销380只债券合计金额3813.91亿元 [2] 公募基金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东方红资产管理、华泰证券资管、中银证券公募管理规模均超千亿元 [3] - 券商资管三位权益类基金经理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超百亿元:东方红资产管理的李竞、周云及中泰资管的姜诚 [3]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1.93%规模增长超6500亿元 [5][6] 深圳金融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 [7] - 深圳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7] - 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 [7] 黄金市场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199.826吨同比下降26.00%金条及金币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 [8] 新股融资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新股融资额居全球首位投资者情绪回暖推动香港股权融资市场大幅增长 [9][10] 固收+基金 - 2025年"固收+"基金九成以上实现正收益最高业绩近30%部分基金二季度份额环比增长超63倍 [11] - 业内人士看好下半年科技成长、制造、医药、消费等领域债市投资机会 [11] 港股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领跑全球主要指数公募大举增持医药生物、银行、传媒、计算机等领域 [14] - 陆港通基金重仓股包括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宁德时代、美团-W [14] - 预计港股市场震荡向上关注创新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方向 [15] REITs - 亚洲最大REIT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行政总裁王国龙宣布退休 [16] 私募动态 - 淡水泉投资赵军看好下半年三类机会:优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中国优势产业全球化、科技自主可控 [17][18] - 深圳证监局对君创基金、君创资管及朱峰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9] 基金指数 - 7月25日上证基金指数跌0.01%收报6993.38点深证ETF跌0.25%收报1596.27点乐富指数跌0.24%收报7967.82点 [4] A股市场 - A股市场显著回暖沪指站上3600点上市基金受资金追捧多家公司提示LOF产品溢价风险 [12][13]
基金大事件|基金二季报来了!最新公募规模数据出炉!
中国基金报· 2025-07-26 23:51
债券承销 - 2025年上半年40家证券公司作为绿色债券主承销商承销71只债券合计金额594.44亿元 [2] - 68家证券公司作为科技创新债券主承销商承销380只债券合计金额3813.91亿元 [2] 公募基金 - 2025年二季度末券商资管系公募规模前三为东方红资产管理、华泰证券资管、中银证券均超千亿元 [3] - 券商资管三位权益类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超百亿元包括东方红资产管理的李竞、周云及中泰资管的姜诚 [3] -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4.39万亿元创历史新高环比增长6500亿元增幅1.93% [6][7] 深圳金融数据 - 2025年6月末深圳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4.1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近6000亿元贷款余额9.8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3500亿元 [8] - 深圳民营经济贷款余额4.26万亿元较年初新增849.75亿元 [8] 黄金消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黄金消费量505.205吨同比下降3.54%其中黄金首饰199.826吨同比下降26.00%金条及金币264.242吨同比增长23.69% [10] 新股融资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香港新股融资额居全球首位投资者情绪回暖推动股权融资市场大幅增长 [11] 基金份额 - 2025年"固收+"基金九成以上实现正收益最高业绩近30%部分产品二季度份额环比增长超63倍 [12] - 业内人士看好下半年科技成长、制造、医药、消费等领域债市投资机会 [12] 港股市场 - 2025年上半年恒生指数领跑全球主要指数公募大举增持医药生物、银行、传媒、计算机等领域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等成陆港通基金重仓股 [14] - 预计港股市场震荡向上关注创新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方向 [14] REITs - 亚洲最大REIT领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行政总裁王国龙宣布退休 [15] 私募动态 - 淡水泉投资赵军看好下半年三类机会:优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中国优势产业全球化、科技自主可控 [16][17] - 深圳证监局对君创基金、君创资管及朱峰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18] 市场指数 - 7月25日上证基金指数跌0.01%收6993.38点深证ETF跌0.25%收1596.27点乐富指数跌0.24%收7967.82点 [5]
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跟踪(20250721-20250725)-20250726
东吴证券· 2025-07-26 15: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对2025年7月21日至2025年7月25日绿色债券周度数据进行跟踪分析,涵盖一级市场发行、二级市场成交及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级市场发行情况 - 本周银行间及交易所市场新发行绿色债券24只,发行规模约359.99亿元,较上周增加274.20亿元 [1] - 发行年限多为3年,发行人性质包括央企子公司、地方国企、中央国企、大型民企,主体评级多为AAA、AA+级 [1] - 发行人地域涉及北京市、安徽省等多地,发行债券种类有超短期融资券、科创债等 [1] 二级市场成交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额合计610亿元,较上周增加87亿元 [2] - 分债券种类成交量前三为金融机构债、非金公司信用债和利率债,分别为304亿元、236亿元和54亿元 [2] - 分发行期限3Y以下绿色债券成交量最高,占比约87.94% [2] - 分发行主体行业成交量前三为金融、公用事业、交运设备,分别为325亿元、117亿元和15亿元 [2] - 分发行主体地域成交量前三为北京市、广东省、福建省,分别为250亿元、50亿元和50亿元 [2] 估值偏离度前三十位个券情况 - 本周绿色债券周成交均价估值偏离幅度整体不大,折价成交幅度小于溢价成交,折价成交比例小于溢价成交 [3] - 折价率前三的个券为21临川绿色债02(-0.3664%)、22万科GN003(-0.1649%)、24康富租赁MTN002(可持续挂钩)(-0.1057%),主体行业以金融、公用事业、房地产为主 [3] - 溢价率前四的个券为22广东债10(1.1757%)、GC风电KV(0.8326%)、20山东70(0.7413%)、25中核租赁GN002(碳中和债)(0.5381%),主体行业以公用事业、金融、交运设备为主 [3]
低位波动中的破局之道:2025年中期信用债展望与策略建议
中诚信国际· 2025-07-25 1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下半年信用发行有望持续扩容,三季度或达年内峰值,债市收益率或延续下行趋势,信用利差或仍存压缩空间。建议投资者挖掘高等级信用债投资价值,筛选个券增厚收益,借助波段操作获取交易收益,关注消费、稳健行业和科创债领域投资机会 [5][6][48] 上半年信用债市场复盘 一级市场 - 信用债发行总量温和增长、期限结构持续优化,发行利率先升后降仍处低位,上半年发行规模7.93万亿元,净融资规模9710.83亿元,同比增加,市场温和回暖 [4][5][7] - 产业债发行大幅扩容,城投债连续四月净融出,产业债上半年发行规模4.26万亿元,净融资规模1.11万亿元,城投债发行规模2.77万亿元,净流出1200.04亿元 [17] - 创新品种发行规模大幅扩容,“科技板”落地推动科创债发行量显著增长,上半年创新品种发行规模10906.89亿元,科创债发行规模8796.19亿元,同比增长63.3% [24] - 信用债发行主体结构仍待优化,民企融资边际改善仍需政策持续发力,上半年民企信用债发行规模3466.61亿元,同比增长11.39%,净融资337.27亿元 [27][28] 二级市场 - 信用债交投活跃度降温,短期融资券成交规模下降明显,今年上半年信用债成交总额27.64万亿元,较去年减少8.89%,短期融资券成交规模0.62万亿元,较去年下半年减少22.92% [36] - 债市收益率先波动后平稳,“资产荒”格局总体延续,一季度收益率宽幅震荡,二季度收益率先下行后平稳,截至6月30日,各期限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上行4 - 27bp至1.34% - 1.80% [38][40] - 资产荒格局延续,信用债配置情绪修复,信用利差多数收窄,以中短期票据为例,各期限等级债券信用利差普遍收窄2 - 68bp之间 [43] - 各行业利差全面收窄,房地产行业利差仍然较高,房地产行业利差为71bp,但较一季度收窄15bp,建筑、汽车等行业利差收窄幅度相对较大 [45][46] 后市展望与策略建议 融资展望 - 信用债发行持续扩容,三季度或达年内峰值,预计产业债和科创债扩容主导供给,城投债发行和净融资规模或进一步收缩,维持2025年全年发行规模约16.3 - 16.7万亿元的预测,下半年发行规模或在8.46 - 8.55万亿元 [48][49] 利率走势 - 债市收益率或延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核心运行区间或为1.4% - 1.7%,下半年信用利差或仍存压缩空间 [51][53] 投资策略 - 挖掘高等级信用债投资价值,筛选个券增厚收益,借助波段操作获取交易收益,关注消费领域、稳健行业和科创债领域投资机会 [5][6][54]
国家发改委: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资金面明显收敛,债市延续弱势
东方金诚· 2025-07-25 17: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7月23日资金面明显收敛债市延续弱势,转债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当日国内发布多项政策与企业动态,国际上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大宗商品价格有涨有跌 [1] 各部分总结 债市要闻 国内要闻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启动,“零关税”商品覆盖面将从1900个税目扩大至约6600个税目,占比达74%,较封关前提高近53个百分点 [3] -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双方将按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就经贸问题磋商 [3] - 国家发改委将健全国企民企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整治内卷式竞争,促进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4] - 6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继续下跌,中长期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3个月期限平均利率较前月跌5.5BP [4] - 2025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债券承销金额达3813.91亿元,同比增长56.5%;40家证券公司承销绿色债券(或产品)合计金额594.44亿元 [5] - 6月资产支持专项计划(ABS)新增备案100只,规模达923.4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公募REITs所投ABS备案2只,规模26.68亿元 [5] 国际要闻 - 美国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对日关税税率为15%,日本将开放汽车、大米等市场并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国将获90%利润;双方还将达成LNG合作协议 [6] 大宗商品 - 7月23日,WTI 9月原油期货收跌0.09%,报65.25美元/桶;布伦特9月原油期货收跌0.13%,报68.51美元/桶;COMEX黄金期货跌1.28%,报3399.50美元/盎司;NYMEX天然气价格收涨0.42%至3.089美元/盎司 [7] 资金面 公开市场操作 - 7月23日,央行开展15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0%,当日有5201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回笼资金3696亿元 [9] 资金利率 - 7月23日,资金面收敛,主要回购利率均上行,DR001上行5.66bp至1.371%,DR007上行0.85bp至1.483% [10] 债市动态 利率债 - 现券收益率走势:7月23日,债市延续走弱,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上行1.40bp至1.706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0收益率上行0.95bp至1.7870% [12] - 债券招标情况:7月23日有多只国债和农发债进行招标,各债券中标收益率、全场倍数、边际倍数等情况不同 [14] 信用债 -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7月23日无信用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 [14] - 信用债事件:陕西延长石油取消发行“25陕延油MTN001(科创债)”;利丰评级展望调整;柳化股份股东拟减持;福建阳光集团无法按时披露半年报 [15] 可转债 - 权益及转债指数:7月23日,A股三大股指涨跌不一,沪指收涨0.01%,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37%、0.01%;转债市场主要指数涨跌互见,中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收跌0.04%、0.27%,上证转债收涨0.10% [16] - 转债跟踪:7月23日,龙建股份发行转债获证监会注册批复;多家公司有相关公告 [18][19] 海外债市 - 美债市场:7月23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2年期上行5bp至3.88%,10年期上行5bp至4.40%;2/10年期利差不变,5/30年期利差收窄1bp;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损益平衡通胀率下行2bp至2.37% [20][21][22] - 欧债市场:7月23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分化,德国上行1bp至2.60%,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保持不变,英国上行7bp [23] -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7月23日收盘,多只中资美元债价格有不同幅度变动 [25]
ESG与中国企业国际化:从合规要求转变为战略优势
人民网· 2025-07-25 15:21
全球ESG发展趋势 - ESG政策法规趋严与标准化加速,欧盟构建强制性披露体系,美国强化上市公司气候信息披露,新兴市场建立本土化ESG监管架构 [2] - ESG从边缘概念上升为全球商业决策核心考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性和长期价值的关键维度 [3] - 智能化技术(AI、区块链、物联网)提升ESG数据质量和透明度,解决碎片化、滞后性和可信度问题 [4] - 全球供应链ESG管理成为新焦点,企业需建立覆盖全链条的ESG治理体系,部署智能监测系统和数字化平台 [5] ESG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意义 - ESG是应对国际合规壁垒的"通行证",成为突破市场准入隐形门槛的重要砝码 [6] - ESG是提升品牌价值与国际美誉度的"软实力",连接品牌与用户,积累无形资产 [7] - ESG是优化全球供应链韧性的"稳定器",增强抗波动能力,降低环保政策收紧和劳资纠纷风险 [8] - ESG是驱动企业组织变革的"新引擎",推动战略、组织架构、人才管理和企业文化升级 [9] - ESG是助力企业融入当地社会的"粘合剂",通过环境、社会和治理维度构建利益共同体 [10] - ESG是提高资本溢价和长期价值创造的关键杠杆,影响资本成本、市值管理和融资渠道 [11] 构建中国企业国际化ESG支持体系 - 重视ESG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政策协同,推动国际标准对接与本土化创新,建设碳核算平台等基础设施 [12] - 推动企业ESG能力系统化构建,聚焦人才培育、合规服务与数字化转型,建设ESG数据管理平台 [13] - 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ESG协作网络,强化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联动,创新绿色金融工具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