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债券

搜索文档
湍流中的重构(上):中国金融企业“四重挑战”和“四大机会”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9-16 17:41
在 "宏观经济格局深刻调整、金融市场剧烈波动以及政策周期错位"等多重压力下,叠加全球金 融体系 "货币政策分化加剧、产业迭代加速、技术革命深化"等多重变局冲击,中国金融企业正 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从外部看,美联储降息节奏反复与埃及、菲律宾等新兴市场激进宽松降息形成政策撕裂,对跨 境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构成较大挑战;聚焦内部,监管政策趋严,银行业净息差收窄,企业盈 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金融企业传统业务渐趋萎缩,叠加房地产债务风险的局部爆发,部分房 企流动性危机蔓延,金融企业的风险环境呈现出" 高关联性、强突发性、快传导性 "等新特征。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量子计算等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为金融企业业务模 式和风险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范式,技术代差压力逐渐凸显。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叠加金融市场波动与政策周期错位双重压力,中国金融企业既面临 "质 效向好" 的结构性机遇,也需应对 "复杂多变" 的系统性挑战,尤其在融资需求分化、风险特征迭代的 背景下,业务转型升级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紧迫性显著提升。 从宏观经济基本面来看: 全球经济呈现"弱复苏、高分化"特征。 不确定性加剧和高关税下,国际经贸秩 ...
展会“绿潮”涌 网点也低碳
金融时报· 2025-09-16 09:42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服贸会展示绿色金融创新成果 银行机构在绿色信贷 绿色团队和绿色运营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1][2][3][4][5] 绿色信贷发展 - 中国上市银行绿色信贷规模达近30万亿元 超35家银行披露相关数据 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 - 招商银行落地全国首单乡村振兴主题绿色债券和首单适用《中国绿色债券原则》商业银行债券等标杆项目 [2] - 邮储银行成立碳中和支行 绿色支行和绿色金融部门等专业机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2] 绿色团队建设 - 邮储银行达州市分行成立绿色金融专业团队 创新采用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和农作物预期收益权抵押模式破解农业融资难题 [3] - 推出光伏发电设备小额贷款 小水电贷款 "排污贷"和垃圾收费权质押贷款等专项绿色金融产品服务普惠客群 [3] - 通过"极速贷"和"小微易贷"等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定制化绿色金融服务 [3] 绿色运营实践 - 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基于"能碳双降绿色网点建设标准"打造西二环支行绿色网点 采用物联网控制系统实时监测能耗 获全国金融机构首张"碳减排证书" [4][5] -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获北京绿色交易所2025年首张碳中和认证证书 本部大楼碳排放量同比下降56.69% [5] - 北京银行从节能管理 水资源管理 废弃物处理 碳盘查和无纸化办公五方面实施绿色办公 全面降低资源消耗 [5]
【金工】TMT主题产品净值表现占优,被动资金减仓科技板块ETF——基金市场与ESG产品周报20250915(祁嫣然/马元心)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16 07:04
基金产品发行情况: 本周国内新基市场热度持续,新成立基金40只,合计发行份额为217.94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18只、混合 型基金13只、债券型基金6只、FOF基金3只。全市场新发行基金55只,从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21只、股 票型基金16只、混合型基金13只、FOF基金3只、REITs1只、国际(QDII)基金1只。 点击注册小程序 查看完整报告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 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 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 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光大 证券的客户。 报告摘要 市场表现综述: 大类资产方面,本周(下文如无特殊说明,本周均指代2025.9.8-2025.9.12)国内权益市场指数普遍上行, 中证500上涨3.38%,债市回调。行业方面,本周电子、房地产、农林牧渔行业涨幅居前,综合、银行、石 油石化行业跌幅居前。基金市场方面,本周权益基金表现较好,纯债基金业绩回撤。 主 ...
更具韧性的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如何打造?这场大会给出答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9-15 23:12
继分别在澳门、香港举办后,9月15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以下简称"工商大会")在 广州开幕。这是工商大会创立以来首次在广东召开,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工商界代表1200 余人出席,参会规模为历届最大。 9月15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在广州开幕。 "韧性湾区" 推动大湾区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2万亿美元,以全国不到0.6%的国土面积、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 全国1/9的经济总量,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构 筑"韧性湾区"成为了粤港澳三地需要携手应对的重要议题。今年,工商大会以"赋能大湾区 共拓新机 遇"为主题,正是契合当下大湾区发展的时代需求。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常务副主任朱伟介绍,今年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 电子信息、绿色石化和专用设备等领域,广东依然是外资眼中的"安全港"和首选地。广东持续深化全球 贸易往来,202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9万亿元,总量连续39年居中国首位,始终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扮演重 要角色。 他表示,广东将持续优化趋同港澳、接轨国际的营商环境,着力营造自由开放 ...
二季度两项绿色金融指标居世界前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9:26
9月12日,上海环交所发布上周(20250908-20250912)的全国碳市场每周综合价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南方财经记者郭晓洁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实习生李宜馨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 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 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一、 重点关注 1、二季度两项绿色金融指标居世界前列 9月1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来自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碳减 排支持工具累计引导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1.38万亿元。通过绿色再贴现、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 估等手段,强化对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激励,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约42.4万亿元, 绿色债券余额超过2.2万亿元,两个指标在全世界位于前列。 21碳中和课题组快评:上半年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持续领跑全球,超42万亿元绿色贷款与2.2万亿元绿色 债券的规模,叠加碳减排支持工具撬动的1.38万亿元精准投放,体现了金融体系深度支持"双碳"战略的 系统性布局与强大动能。 2、上 ...
基金市场与ESG产品周报:TMT主题产品净值表现占优,被动资金减仓科技板块ETF-20250915
光大证券· 2025-09-15 18:03
2025 年 9 月 15 日 总量研究 TMT 主题产品净值表现占优,被动资金减仓科技板块 ETF ——基金市场与 ESG 产品周报 20250915 要点 市场表现综述:大类资产方面,本周(下文如无特殊说明,本周均指代 2025.9.8-2025.9.12)国内权益市场指数普遍上行,中证 500 上涨 3.38%, 债市回调。行业方面,本周电子、房地产、农林牧渔行业涨幅居前,综合、 银行、石油石化行业跌幅居前。基金市场方面,本周权益基金表现较好,纯 债基金业绩回撤。 基金产品发行情况:本周国内新基市场热度持续,新成立基金 40 只,合计 发行份额为 217.94 亿份。其中股票型基金 18 只、混合型基金 13 只、债券 型基金 6 只、FOF 基金 3 只。全市场新发行基金 55 只,从类型来看,债券 型基金 21 只、股票型基金 16 只、混合型基金 13 只、FOF 基金 3 只、 REITs1 只、国际(QDII)基金 1 只。 基金产品表现跟踪:行业主题基金方面,本周除医药主题外,其余各类行业 主题基金净值上涨,TMT 主题基金净值涨幅优势显著。截至 2025 年 9 月 12 日,TMT、周期 ...
中资美元债周报:一级市场发行量回升,二级市场小幅上涨-20250915
国元香港· 2025-09-15 17:28
周报 一级市场发行量回升,二级市场小幅上涨 中资美元债 2025-09-15 星期一 一级市场发行量回升: 上周中资离岸债一级市场发行量回升,新发 11 只债券,规模共约 30.2 亿美 元。其中,建信航运航空金融租赁发行 8 亿美元绿色债券,为上周最大发行 规模。 美债收益率多震荡上行: 截至 9 月 12 日,2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较上周上行 4.64bps,报 3.5556%;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 0.99bps,报 4.0643%。 宏观要闻: 研 究 报 "8·8"楼市新政落地满月,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双升。 研究部 姓名:段静娴 SFC:BLO863 电话:0755-21519166 Email:duanjx@gyzq.com.hk 请务必阅读免责条款 二级市场小幅上涨: 上周中资美元债指数(Bloomberg Barclays)按周上涨 0.29%,新兴市场 美元债指数上涨 0.48%。投资级指数最新价报 200.6015,周涨幅 0.29%; 高收益指数最新价报 163.463,周涨幅 0.29%。 上周中资美元债回报指数(Markit iBoxx)按周上涨 0.18%,投资级回报 指数最 ...
浙商银行(601916.SH/2016.HK)2025半年报解读:逆周期承压下的“稳”字诀
格隆汇APP· 2025-09-15 12:44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在行业净息差收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背景下坚持"风险第一、合规为本、以客户为中心、高质量发展"战略导向 通过资产端"低风险、均收益"转型和负债端成本管控实现相对优于行业的息差表现 同时深度布局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政策导向领域 展现稳健经营能力与战略定力 [1][2][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32.48亿元 归属于股东净利润76.67亿元 两项数据均有所下降 [2] - 净息差1.69% 较去年全年收窄2个BP 高于股份制银行1.55%的平均水平 优于行业整体净息差1.42%(行业收窄10个BP) [2] - 总资产稳步增长0.63%至3.35万亿元 发放贷款和垫款增长1.69%至1.89万亿元 [3] - 不良贷款率1.36% 较年初下降0.02个百分点 连续3年下降 拨备覆盖率169.78% 资本充足率12.31%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9% 均满足监管要求 [4] 资产端转型 - 推进"低风险、均收益"转型 压降房地产公司贷款79.63亿元 网贷业务余额下降18% [2] - 增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余额较年初增长7.9% [2] - 资产质量优化 但面临低风险资产收益空间压缩的长期考验 [2][3] 负债端管理 - 存款规模突破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7.47% [3] - 存款付息率降至1.88% 同比下降31个基点 低成本负债有效对冲资产端收益压力 [3] 绿色金融布局 - 绿色贷款余额2623亿元 较年初增长10.31% [6] - 发行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AAA评级) 覆盖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多元化产品体系 [6] - 制定11项绿色金融专项政策 涵盖天然气、电力供应、污水处理等领域 [6] 科技金融发展 - 服务科技型企业超3.4万户 融资余额超4400亿元 [6] - 新批公司授信客户中超30%为科技型企业 覆盖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6] - 推出"善科陪伴计划"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6] 普惠金融推进 -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53.70亿元 [7] - 新发放贷款利率同比下降85个基点 [7] - 创新"数字+场景"服务模式 试点"浙银善数贷-小微善数信用贷" [6] 行业环境 - 银行业净息差收窄至1.42%(同比下降10个BP) 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增速放缓 [2][8] - 行业处于从"规模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型关键阶段 [8] 战略挑战 - "五篇大文章"业务规模较头部银行存在差距 需加大资源倾斜与策略优化 [7] - 普惠金融需平衡"降成本"与"控风险"关系 [7] - 需将政策布局优势转化为长期盈利支撑 [8]
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应发挥多主体协同
中国环境报· 2025-09-15 11:21
四是发挥公众的主体功能。公民的参与和支持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应通过政策积极发动公众,在居 家、消费、生产、出行等各方面践行节能低碳理念。开展社区生态环境教育与低碳生活培训,提升绿色 消费意识与行动力。拓展多元低碳场景,从公共交通、垃圾分类、无纸办公等日常领域,延伸至绿色建 筑改造、二手物品交易、分布式光伏安装等高减排领域,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加强社区自治微循环,组 织旧物回收、绿地维护等在地化项目,推广低碳活动,提升公众主动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二是发挥企业资源配置的作用。企业应积极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实现经济 与环境效益双赢。应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的新机制,加快构建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体 系,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浙江等地的低碳试点城市经验值得推广,比如,浙江对高碳企业强化环境 管制,对绿色科技企业提供财税支持,推动其绿色专利增长。榆林、鄂尔多斯等资源型城市,通过技术 补贴推动煤炭企业应用智能开采设备,降低吨煤能耗。推进碳金融创新,利用碳排放权质押融资、"碳 汇保险"及绿色债券等支持企业绿色转型。鼓励企业通过供应链协同降碳,比如,浙江吉利等链主企业 要求上下游产业链相关 ...
韩国人问:如果没有中国,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美国专家:可能会倒退100年!
搜狐财经· 2025-09-15 01:05
韩国网友好奇:"如果没有中国,全球会退回100年前吗?" 美国一位专家的回答给了他们不小震撼。 这种观点引发了外国网友一连串反问。 尤其有人跳出常规谈论,盯上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中国领域:"没有中国数字人民币,全球无现金经济还能撑多久?" 此问题不仅在经济与政治方面存在冲突,更渗透至生活细节之中,众人热烈探讨: 数字货币是怎样悄然改变全球金融生态的,外国网友们都在反思,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潜在影响力比预想的要大得多。 非主流视角:数字人民币的全球涟漪,数字人民币在国内试点颇具名气,不过在国际上却鲜少被关注。 韩国社交平台上也有类似说法: 除了科技领域之外,文化领域里那些冷门但有影响力的现象也得留意。 比如说中华茶文化在非洲南部好几个国家让当地小农经济又兴盛起来,靠着精品茶叶商业来推动乡村振兴,这条很少有人知道的商业链让法国网友惊叹 道: "真没料到'茶居然能衍生出这么大规模的产业变革和地域经济变化,这可比韩国流行音乐的经济贡献厉害多了。" 基于文化的这种小众成就,彰显了中国软实力在国际上的渗透力,使"没有中国的世界"的想象空间更为丰富,新动向:智能农机助力粮食安全,全球粮食 安全问题愈发严峻,中国独具特色的智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