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目标

搜索文档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如果我们对下一财年晚些时候实现2%的通胀目标有足够的信心,那么加息是有可能的。
快讯· 2025-05-01 15:31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如果我们对下一财年晚些时候实现2%的通胀目标有足够的信心,那么加息是 有可能的。 ...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当被问及关于在2026财年下半年至2027财年之间实现通胀目标的问题时)这样说是对的。
快讯· 2025-05-01 15:14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当被问及关于在2026财年下半年至2027财年之间实现通胀目标的问题时)这 样说是对的。 ...
5月1日电,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预计美国关税将比10%的基础税率要高,要实现之前的通胀目标并不简单。
快讯· 2025-05-01 14:58
智通财经5月1日电,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表示,预计美国关税将比10%的基础税率要高,要实现之前 的通胀目标并不简单。 ...
特朗普关税大棒砸懵经济,日本央行本周会否“鸽”声一片?
金十数据· 2025-04-28 15:29
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上周在华盛顿听到的情况可能会影响其内部的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下调 了全球增长预测,政策制定者担心美国贸易政策对其经济造成进一步损害。 由于美国关税继续打击信心,日本央行预计将在周四维持利率不变,并警告称脆弱的经济面临的风险正 在加剧,这可能使政策保持观望模式。 他在谈到花旗对日本央行下一次加息的预测时说:"但当对等关税实施,以及同样也很重要的汽车关税 实施后,我们说今年不会加息。" 外媒4月对分析师进行的调查显示,他们预计日本央行将维持利率稳定至6月,一小部分受访者预计该央 行下个季度将加息25个基点。 尽管海外风险加剧,日本央行有理由不让政策前景听起来过于鸽派。国内通胀压力正在积聚,食品价格 上涨将东京核心通胀(全国趋势的先行指标)推至4月的两年新高。 一些分析师表示,日本央行可能也感到有必要维持市场对进一步加息的预期,以阻止日元再次下跌,这 可能引发美国关注。 植田在与二十国集团(G20)主要经济体同僚举行会谈后发言时表示,如果经济维持温和复苏,并且使 潜在通胀率保持在实现2%目标的轨道上,日本央行将继续加息。 知情人士表示,虽然日本央行准备下调增长预测,但预计将暗示美国提高关税 ...
美联储主席热门人选:应少说话、不管闲事、严控放水
金十数据· 2025-04-27 11:19
美联储政策批评 - 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批评美联储过度介入社会议题且未让立法者对过度支出负责,主张回归传统低调作风 [1] - 沃什认为美联储领导人应避免频繁分享最新想法,且不应公布经济预测以避免受限于自身言论 [1] - 沃什指出美联储决策不应过度依赖经济数据,因政府数据常滞后且易修订,同时反对向市场透露利率预期 [1] 美联储与财政赤字关系 - 沃什称美联储7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助长联邦政府肆无忌惮支出,使美国财政状况走上危险轨道 [1] - 美联储在疫情后鼓励政府支出但未在经济好转后要求削减支出,导致大规模财政赤字持续 [1] 通胀与政策误判 - 沃什将高通胀归咎于美联储曾暗示愿容忍更高通胀以应对失业问题,称低收入美国人承担代价 [2] - 沃什认为美联储需战略重置以挽回信誉损失并避免更糟经济后果 [2] 美联储历史与透明度 - 沃什提及历史上美联储遵循"从不解释从不道歉"原则,如保罗·沃尔克回避国会提问 [2] - 伯南克将美联储拉入公众视野,设2%通胀目标并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沃什认为其继任者做得过头 [2] 沃什与量化宽松分歧 - 沃什曾与伯南克共事,但因反对常态化量化宽松政策(QE)而分道扬镳,认为QE应仅用于紧急情况 [3] 美联储主席继任与独立性 - 市场猜测沃什可能被特朗普提名接替鲍威尔,因其观点与特朗普批评鲍威尔曝光过多一致 [3] - 沃什支持美联储利率政策独立性但强调央行官员应接受质询,不应被当作"被宠坏的王子" [3]
伍戈:应将应对价格下行作为更重要政策目标|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26 18:02
宏观经济量价背离现象 - 中国实际GDP增速稳定在5%左右合理区间,但CPI、PPI等核心价格指数持续低位运行,价格总水平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1][2] - 中央已将"推动价格温和回升"纳入未来政策目标,应对价格下行成为重要政策方向 [1][2] 企业行为与价格策略 - 部分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通过降价扩大生产以维持市场份额,经营目标从"利润最大化"转向"亏损最小化" [2] - 工业及制造业部门普遍存在价格调整行为,持续价格下行可能削弱市场信心 [2] 国际经验与政策启示 - 日本1990年代房地产调整后出现实际GDP稳定但GDP平减指数持续下行的"剪刀差",初期政策侧重实际GDP,后期转向锚定0%-1%通胀目标 [2] - 日本最终确立2%通胀目标为政策"下限",超常规刺激政策持续至目标达成 [2] 中国政策目标与执行 - 中国长期将3%价格目标视为上限而非下限,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GDP量"的权重高于"价" [2] - 2025年实现5%实际GDP增长目标需常规政策力度,但GDP平减指数转正需超常规政策支持 [3] 技术进步与政策考量 - 工业革命时期技术进步推动供应端改善导致价格普遍下降,显示技术对价格的抑制作用 [4] - 政策需兼顾增量与存量效应,居民存量财富中60%与房地产相关,房地产市场稳定对消费信心至关重要 [4] 政策建议与实施重点 - 需提升价格指标在政策中的权重,采取更强力措施平衡消费与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 [4] - 日本案例表明政策力度不足会延长调整周期,中国需避免类似政策羸弱问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