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太命运共同体
icon
搜索文档
壹视界|习主席的“亚太主张”:开放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新华社· 2025-10-30 14:34
亚太地区经济表现 - 亚太地区人均收入在30多年间翻了两番还要多,同时有10亿人口成功脱贫[3] - 亚太地区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额分别占全球超六成和近一半,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七成[3] 亚太合作与发展倡议 - 提出中国方案,主张守正创新,擦亮开放亚太、包容亚太的金字招牌,打造绿色亚太、数字亚太的新招牌[5] - 强调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中国将继续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5] - 包容是亚太合作的主旋律,地区民众普遍认同亚太经济体是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6] - 创新是亚太发展的引擎,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发展方向,需依靠科技创新[6] - 绿色是亚太发展的鲜明底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6] 具体合作项目与成果 - 中秘共同宣布钱凯港正式开港,形成新时代亚拉陆海新通道[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签署,成为亚太开放合作的又一里程碑[5] - 中国与亚太国家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发展,参与人工智能治理和国际合作[6]
这,就是APEC!
新华社· 2025-10-30 09:17
会议背景与意义 -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在韩国庆州举行 [2] - 庆州被视为最能代表韩国的城市,曾见证东亚文明交流互鉴并集聚多种产业 [2] -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会议 [14] 组织宗旨与成立 - 亚太经合组织宗旨包括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等 [5] - 组织于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正式成立,创始成员包括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等 [8] - 中国于1991年11月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8] 成员与运作机制 - 亚太经合组织目前共有21个成员,包括中国、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经济体 [11] - 组织设有5个层次的运作机制,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等 [13][14] 经济影响与区域地位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 [17] - 该地区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走在时代前列 [17] - 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规模达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 [20] 中国角色与未来展望 - 中国是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19] - 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货流持续增长且品类不断丰富 [20] - 中国作为2026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将与各方共同推进世界共同繁荣 [26]
共绘亚太合作新蓝图 共谱中韩关系新篇章
人民日报· 2025-10-30 06:41
访问背景与核心议程 - 习近平主席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角色与主张 - 中国理念与实践展现出日益强大的感召力 被期待提出更多促进包容性增长、深化互联互通的理念主张 [2] - 中国展现出卓越的协调与组织能力 曾作出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 [3] - 中国始终是亚太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引领者 倡导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4] - 中国正以绿色转型、数字合作和科技共享为纽带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4] - 中国通过倡导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 推动全球人工智能法规与标准对接协同 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4] - 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亚太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绿色能源、清洁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积累丰富经验 [5] -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 中国与各方深化合作 为促进亚太包容性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6] - 期待中国继续在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作出表率 给亚太区域带来更多确定性 [6] 中韩双边关系与访问预期 - 中国和韩国是重要近邻与合作伙伴 建交33年来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 [7] - 韩国各界期待习近平主席此访巩固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增进两国人民福祉 [7] - 此访被视为稳定韩中关系、重建互信合作的重要契机 将推动两国关系迈向更加稳定、合作共赢的未来 [7] - 此访对推动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将为维护多边主义贡献关键力量 [7] - 在经贸领域 此访将促进韩中供应链合作和新兴产业发展 韩国高附加值制造业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可形成更好协同效应 为贸易增长注入新动力 [7] - 期待通过文化展览、学术交流、民间艺术互动等多种形式加强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 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8]
外交部:中方将继续以自身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新华网· 2025-10-29 17:05
亚太经济合作前景 - 亚太是全球经济最富活力的板块和最具动能的引擎,在区域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方面走在前列 [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预计今年亚太地区经济增速为4.5%,继续领跑全球 [1] - 开放合作、融合发展是缔造亚太奇迹的关键密码 [1]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3年多来,各成员间经贸合作持续深化,区域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1]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是双方深化经贸关系的重大成果 [1] - 中国与东盟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 [1] 中国在亚太合作中的作用 - 中国以实际行动引领亚太自贸区建设,为团结合作赋能,为共同发展助力 [2] - 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2] - 中国将继续以自身高水平对外开放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构建开放包容、创新增长、互联互通、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 [1][2] 中国国内政策导向 -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积极扩大自主开放,加快推进区域和双边贸易投资协定进程 [2] - 中国推动现有自贸协定提质升级,扩大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2]
APEC会议“非正式” 却为何如此重要?
中国新闻网· 2025-10-29 11:07
会议基本信息 -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1] - 会议主题为“我们构筑的可持续明天——连接、创新、繁荣” [4] APEC组织概况 - APEC成立于1989年,目前有21个成员经济体,包括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2] - 该组织是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合作机制 [2] - 其宗旨是支持亚太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繁荣,捍卫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 [2] - 合作方式为自主自愿和协商一致,会议成果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 [2] 亚太地区经济地位 -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 [3] - 亚太是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之源,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和主要增长引擎 [1][3] 会议主要议题与看点 - 成员将就人工智能监管以及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等议题深入交流 [4] - 外界希望会议传递捍卫多边主义、推动区域团结协作的理念 [4]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努力,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4] - 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外界观察国际关系走向的重要窗口 [6] 中国与APEC的经贸关系 - 中国已成为众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5]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人民币,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 [5] - 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同其他成员深化贸易投资、创新发展、绿色转型等领域务实合作 [4] 未来展望与中国角色 - 中国即将接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这将是中国第三次担任APEC东道主 [8] - 中方愿就2026年办会事宜同各方加强沟通合作,共同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推进亚太共同体和亚太自贸区建设 [8] - 外界普遍认为,中国将为推动亚太区域深化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凝聚更多力量 [8]
视频画报丨携手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新华网· 2025-10-29 08:35
访问行程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此次访问是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 [1] 会议主旨与目标 - 习近平主席将与各方共商区域繁荣发展大计,凝聚各方团结合作共识 [1] - 会议旨在回应时代呼唤,应对全球挑战,共同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 [1] - 习近平主席着眼亚太地区人民共同利益,发出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1] - 核心观点为亚太各国要团结协作,勇于担当,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1]
从“心”出发,共创中韩关系美好未来(大使随笔)
人民日报· 2025-10-29 06:56
中韩双边关系 - 中韩互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现实利益紧密相连 [1] - 中韩关系进入不进则退的关键期,双方应从"心"出发加强合作 [1] - 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针对第三方,更不受制于第三方 [3] 中韩经贸与产业合作 - 中国长期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韩国已跃升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 [2] - 双方产供链深入融合,产业逐步从互补垂直分工转向水平紧密合作 [2] - 中韩应在人工智能、绿色低碳、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强强联手" [2] - 双方应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抵制"脱钩断链",维护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和产供链稳定畅通 [3] 高层互访与多边合作 - 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 中方坚定支持韩方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韩方也将支持中方2026年办会 [3] - 中方愿同各方一道,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区域主义,共谱亚太开放共赢新篇章 [3] 人文交流与民间友好 - 2024年11月和2025年9月中韩先后实施签证便利化措施,两国民众相互走动明显增多 [2] - 双方要积极开展地方、教育、体育、文化交流,鼓励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互动 [2] - 近期两国间发生的互助事件深深打动两国人民,是两国民心友好的主旋律 [2]
习近平主席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 2025-10-28 22:27
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 - 核心主张为团结协作,全面落实2040年布特拉加亚愿景,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 [1] - 自2013年以来,通过一系列重大理念主张从战略高度擘画亚太合作蓝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动力 [1] - 强调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 [2] 亚太合作进程与成果 - 2020年通过《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开启新的合作前景 [4]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该协定是全球参与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协定 [4] - 共建"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在亚太地区渐次落地,互联互通网络不断完善 [4] -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从无到有,影响力越来越大 [4] - 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同各方深化亚太合作 [4] 开放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开放是亚太合作的生命线和主旋律,亚太地区通过开放合作、优势互补妥善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挑战 [6] - 2014年各方作出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历史性决定 [6] - 中国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7]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规模达到19.41万亿元,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57.8% [7]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 发展是亚太地区永恒的主题,绿色是亚太增长的鲜明底色 [8] - 主张守正创新,打造绿色亚太、数字亚太的新招牌 [9] - 具体举措包括新加坡裕廊岛储能项目采用中国最新的数智化储能产品,墨西哥与中国就保护尤卡坦半岛红树林保护区达成新合作,中国新能源汽车远销亚太各地 [9] - 各方通过《亚太经合组织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中方发布《全球数据跨境流动合作倡议》等 [9] 普惠包容与发展成果共享 - 通过菌草技术、雅万高铁、秘鲁钱凯港等合作项目,让更多经济体和民众共享发展成果 [10] -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推进提高居民收入、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式发展等倡议 [10] - 强调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普惠包容是亚太发展的根本旨归 [10] 全球治理与多边合作 - 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指引 [12] - 呼吁拆除割裂贸易、投资、技术、服务流通的高墙,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通畅 [11] - 获得智利、越南、澳大利亚等多国领导人响应,支持坚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维护国际贸易规则 [11] - 强调亚太地区不是谁的后花园,不应该成为大国角斗场,应确保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 [11][13]
学习新语|“积极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 2025-10-28 04:08
外交活动安排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1] 历史参与与贡献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或主持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1] - 中国提出一系列务实主张和倡议,以推动区域合作、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1] - 中国立场和方案引领亚太合作行稳致远,并为亚太地区持久稳定、繁荣发展凝聚力量 [1]
申银万国期货早间策略-20251027
申银万国期货· 2025-10-27 13:5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关税谈判释放利好,上一交易日股指明显上涨,科创板再度领涨主要指数,通信和电子行业领涨,石油石化和煤炭行业领跌,市场成交额1.99万亿元 [2] - 经过9月的高位震荡,股指将再次进入方向选择阶段,国内流动性环境有望延续宽松,居民有望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随着美联储降息、人民币升值,外部资金也有望流入国内市场 [2] - 虽然科技成长是本轮市场趋势性上涨行情中最核心的主线,但考虑到四季度稳增长政策有望加码、全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望共振,四季度市场风格可能会向价值回归并较三季度更加均衡 [2] 各部分总结 股指期货市场 - IF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4648.40、4634.80、4604.00、4567.40,涨跌分别为68.60、68.00、62.40、66.80,涨跌幅分别为1.50、1.49、1.37、1.48,成交量分别为24392.00、74172.00、14177.00、3440.00,持仓量分别为40441.00、153415.00、55843.00、5714.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2317.00、 -6793.00、 -1216.00、1074.00 [1] - IH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3048.40、3048.60、3050.00、3051.80,涨跌分别为31.20、31.40、33.00、37.00,涨跌幅分别为1.03、1.04、1.09、1.23,成交量分别为13032.00、39423.00、4919.00、1605.00,持仓量分别为15117.00、64619.00、13622.00、1971.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8.00、1222.00、 -256.00、342.00 [1] - IC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7211.80、7159.80、6993.20、6816.60,涨跌分别为153.60、166.00、157.40、163.80,涨跌幅分别为2.18、2.37、2.30、2.46,成交量分别为27966.00、84722.00、19301.00、5739.00,持仓量分别为47830.00、134444.00、51471.00、9859.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1678.00、 -6057.00、 -2835.00、 -163.00 [1] - IM当月、下月、下季、隔季前日收盘价分别为7369.20、7298.00、7077.80、6859.80,涨跌分别为163.00、172.40、163.00、164.00,涨跌幅分别为2.26、2.42、2.36、2.45,成交量分别为43112.00、147894.00、24111.00、9336.00,持仓量分别为70082.00、183485.00、76592.00、18930.00,持仓量增减分别为 -4462.00、 -18081.00、 -5059.00、1210.00 [1] - IF下月 - IF当月、IH下月 - IH当月、IC下月 - IC当月、IM下月 - IM当月隔月价差现值分别为 -13.60、0.20、 -52.00、 -71.20,前值分别为 -12.80、 -0.80、 -51.40、 -69.80 [1] 股指现货市场 - 沪深300指数前值4660.68,前两日值4606.34,涨跌幅1.18,前值总成交金额208.81亿元,前两日值200.46亿元,前值成交量5519.87亿手,前两日值4208.00亿手 [1] - 上证50指数前值3045.82,前两日值3026.90,涨跌幅0.62,前值总成交金额55.12亿元,前两日值60.21亿元,前值成交量1554.40亿手,前两日值1212.08亿手 [1] - 中证500指数前值7258.53,前两日值7142.95,涨跌幅1.62,前值总成交金额195.32亿元,前两日值188.93亿元,前值成交量3660.62亿手,前两日值2863.04亿手 [1] - 中证1000指数前值7419.24,前两日值7308.10,涨跌幅1.52,前值总成交金额245.56亿元,前两日值231.57亿元,前值成交量3974.73亿手,前两日值3285.75亿手 [1] - 各行业中,能源、原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涨跌幅分别为 -0.42%、0.81%、0.95%、0.43%;主要消费、医药卫生、地产金融、信息技术涨跌幅分别为 -1.09%、0.53%、 -0.14%、4.24%;电信业务、公用事业涨跌幅分别为5.50%、 -0.54% [1] 期现基差 - IF当月 - 沪深300、IF下月 - 沪深300、IF下季 - 沪深300、IF隔季 - 沪深300前值分别为 -12.28、 -25.88、 -56.68、 -93.28,前2日值分别为 -12.74、 -25.54、 -52.54、 -89.54 [1] - IH当月 - 上证50、IH下月 - 上证50、IH下季 - 上证50、IH隔季 - 上证50前值分别为2.58、2.78、4.18、5.98,前2日值分别为 -2.30、 -3.10、 -2.10、 -6.50 [1] - IC当月 - 中证500、IC下月 - 中证500、IC下季 - 中证500、IC隔季 - 中证500前值分别为 -46.73、 -98.73、 -265.33、 -441.93,前2日值分别为 -51.55、 -102.95、 -266.35、 -442.95 [1] - IM当月 - 中证1000、IM下月 - 中证1000、IM下季 - 中证1000、IM隔季 - 中证1000前值分别为 -50.04、 -121.24、 -341.44、 -559.44,前2日值分别为 -59.30、 -129.10、 -341.10、 -559.70 [1] 其他国内主要指数和海外指数 - 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中小板指、创业板指前值分别为3950.31、13289.18、8139.58、3171.57,前2日值分别为3922.41、13025.45、7995.26、3062.16,涨跌幅分别为0.71%、2.02%、1.81%、3.57% [1] - 恒生指数、日经225、标准普尔、DAX指数前值分别为26160.15、6791.69、48641.61、24239.89,前2日值分别为25967.98、6738.44、49307.79、24207.79,涨跌幅分别为0.74%、0.79%、0.13%、 -1.35% [1] 宏观信息 - 当地时间10月25 - 26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与美方牵头人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经贸磋商,围绕多方面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交流,就解决各自关切安排达成基本共识,将进一步确定细节并履行国内批准程序 [2] - 10月27日央行开展9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1年期,本月MLF净投放2000亿元,为连续第8个月加量续做,还开展1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对冲到期后净投放4000亿元,本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6000亿元,维持较高水平,展现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取向 [2] -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多国人士期待其出席,相信此行将推动亚太区域合作与发展 [2] 行业信息 - 中国基金业协会牵头制定的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征求意见稿或将很快发布,多家基金公司已收到基准指数库初步版本并制定修订方案,今年以来已有176只基金调整业绩比较基准 [2] - 10月以来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起投门槛,浮动机制可避免金价波动时定价滞后问题,银行防范风险,短期金价波动或成常态 [2] - 国家能源局发布1 - 9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9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7.5%,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3亿千瓦,同比增长45.7%,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同比增长21.3%,1 - 9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2368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251小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