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卫生
icon
搜索文档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多部法律草案
人民日报· 2025-06-26 06:11
医疗保障法草案提请审议 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需要 本报记者彭波 6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保障 法(草案)》的议案。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受国务院委托对草案作了说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持续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 进基本医疗保险省级统筹、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等作出部署。为适应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发展需要,巩固改 革成果,解决医疗保障制度规定分散、系统集成不够等问题,有必要制定医疗保障法。 据介绍,草案坚持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将成熟定型的改 革成果明确为法律制度,对还需进一步改革的事项作出原则规定,留出改革探索空间。 针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规定分散、系统集成不够的问题,草案设专章系统规定了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对 其中较为成熟定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明确了参保范围、筹资方 式和待遇保障,对还需继续改革完善的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居民大病保险,授权地方制定具体办 法。为适应就业形态新变化,草案规定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逐步将参加 ...
我国立法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快讯· 2025-06-24 18:46
金十数据6月24日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草案24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次审议。草案二审 稿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草案二审稿明确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三部法律之间的适用关 系,进一步完善了县级人民政府开展应对工作的程序和有关应急指挥机构的职责等。 (新华社) 我国立法拟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
孤独有害健康,但影响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财富FORTUNE· 2025-06-20 21:02
孤独感与健康关联研究 - 孤独感曾被认定为公共健康流行病 与心脏病 抑郁 认知能力下降 痴呆症及过早死亡风险增加相关 [1] - 最新国际研究发现居家护理老年人中孤独感与死亡风险增加无显著关联 研究覆盖加拿大 芬兰 新西兰超38万名65岁以上居家护理对象 [2] - 调整健康状况 年龄等因素后 有孤独感人群一年内死亡风险反而低于不孤独人群 [2] 孤独感患病率数据 - 加拿大居家护理对象孤独感患病率为15 9% 新西兰高达24 4% [4] - 身体状况较好且较少获得家人朋友帮助的人群更易感到孤独 显示健康 护理需求与社会联系存在复杂关联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 孤独感虽未直接增加死亡风险 但仍对心理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需作为公共卫生重点问题 [3][4] - 研究者呼吁政策制定者关注孤独感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而非仅聚焦死亡率关联 [4] - 建议居家及社区护理服务加强社交支持 减少孤立人群的孤独风险 [5] 研究方法与样本特征 - 研究数据来自三国居家护理对象 样本量超38万人 针对行动不便 感官障碍等高风险群体 [2] - 研究通过控制健康风险因素 推翻普通人群研究中孤独感与死亡率正相关的结论 [2][4]
以数据智能赋能防疫,汉嘉设计绘就公共卫生智慧防控新蓝图
证券时报网· 2025-06-15 20:06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国家高度重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将其视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传染病防控占据核心地位 [1] - 国家通过《"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全面擘画,强化监测预警、提升应急响应等具体部署,以科技赋能防控为关键手段,构建智慧化公共卫生防线 [1] - 科技创新驱动公共卫生领域变革,为大众健康提供坚实支撑 [1] 伏泰科技的业务发展 - 汉嘉设计旗下伏泰科技公卫团队深耕传染病预测模型领域,以数据智能为核心驱动力,深度参与吉林、江西、安徽、海南、辽宁等多省传染病多点触发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1] - 公司联合科研机构及学者以SEIR模型为基础深入研究,持续推动模型发展与完善,极大丰富了可调参数,包括传播率β、潜伏期转化率σ、潜伏期传播率p、康复率γ、移除率μ等 [2] - 依托成熟多元AI大模型平台,公司将继续深化模型研究,结合社会政府需求拓展应用场景,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3] 传染病预测模型应用 - SIR模型及其变体SEIR、SEIRD、SEIRAD等被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研究与预测 [2] - 模型通过三类场景赋能防疫决策:预测疫情峰值和感染规模(如R0≥5.5时需储备5000张隔离床位),评估防控措施成本效益(如全民核酸与精准流调对比) [2] - 助力医疗机构动态调整床位分配与医护排班(如预测10天后感染者激增300%可提前启动重症救治专班),优化药物/疫苗投放策略 [3] - 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动态调整资源分配,优化防疫策略 [3]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疫情预测模块接入城市大脑,联动交通、教育、商业等系统 [3] - 结合历史防控成效和经费投入数据,提供防疫成本与社会代价关联的综合模型,赋能城市运行管理 [3] - 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推动公共卫生领域技术发展 [3]
震惊愤怒!CDC专家被“一锅端”后,美国医学界要求特朗普政府撤销决定
第一财经· 2025-06-10 21:32
美国CDC疫苗咨询小组被撤换事件 - 美国卫生部长小罗伯特·肯尼迪突然解雇CDC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全部17名成员,引发公共卫生界震动 [1][3] - ACIP是美国疫苗政策制定的核心科学机构,其建议直接影响保险覆盖、医疗推荐和公众接种决策 [1][4][5] 撤换原因与争议 - 卫生部长声称ACIP成员存在"利益冲突",指控其从制药公司获得大量资金,但未提供具体证据 [4][7] - 批评者指出部长引用的利益冲突数据过时(25年前报告),且当前HHS网站显示冲突"相当有限" [7][10] - 公共卫生专家认为此举是政治操作,将削弱公众信任并助长疫苗可预防疾病的传播 [5][7][10] 行业反应与潜在影响 - 美国医师协会(ACP)强烈谴责该决定,称其干扰基于证据的医学实践并危及患者安全 [1] - 疫苗专家担忧新委员会可能由"反疫苗立场人士"主导,导致科学标准被政治偏见取代 [7][8] - ACIP前成员指出其建议长期被视为"黄金标准",突然撤换将冲击医生和公众的疫苗决策依据 [5][8] 历史背景与后续挑战 - ACIP自1964年成立以来主导美国疫苗政策,此次是首次全体成员被一次性撤职 [7][8] - 科学界质疑撤换必要性,费城儿童医院专家称"试图修复没有问题的系统" [7] - 前CDC主任警告此举可能导致数百万人减少疫苗接种,使家庭健康安全面临风险 [10]
非洲疾控中心:新的监测咨询小组将促进非洲的健康安全
商务部网站· 2025-05-27 00:50
CSAG将在指导非洲CDC制定和实施这一增强型监测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数据质量、及时性和 完整性仍是非洲面临的主要挑战,严重限制了各国和区域机构进行更好分析、做出明智决策以及分配资 源的能力,"非洲CDC监测与疾病情报部主任梅拉维·阿拉加(Dr Merawi Aragaw)表示。为应对这些挑 战,多方努力正同步推进,包括加强协调、疾病预测、监测、评估,以及利用数据支持针对性公共卫生 行动和优化资源配置。 尽管基于事件的监测取得进展,但基于病例和指标的监测系统在大陆层面仍不完善,凸显了构建更 加集成和韧性监测基础设施的紧迫性。新当选的CSAG主席兼乌干达综合流行病学、监测与公共卫生应 急专员阿兰·穆鲁塔博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我任内,推动监测标准的实施、促进数字化转型和健 康信息共享将是我们努力的核心,以促进非洲的健康与繁荣,"他说。 这些举措支持非洲疾控中心监测整个大陆公共卫生事件的核心使命,推动及时、有针对性的公共卫 生行动。它们也标志着该机构监测系统发展的重要一步,重点放在主动监测、情报收集和早期预警系统 上,这是其五年战略路线图的关键要素。 (原标题:非洲疾控中心:新的监测咨询小组将促进非洲的健康 ...
日本人真的不介意公共马桶圈和酒店的澡盆吗?
虎嗅· 2025-05-26 11:58
日本酒店与公共卫生设施文化差异 - 日本商务酒店普遍配备浴盆且坚持干湿分离设计 即使房间空间极度受限[1] - 日本商务人士对国内酒店缺乏浴盆表示不适应 反映其日常泡澡文化需求[2] - 一次性入浴袋等卫生解决方案开始在国内酒店应用 显示卫生需求催生配套产品创新[3] 公共卫生设施使用习惯 - 日本公共场所温热马桶普及率达90%以上 百货店/便利店基本淘汰蹲便[5] - 三类场所清洁度对比:百货店(专职清洁+高端清洁剂)>便利店(依赖店铺管理)>老旧车站[6] - 日本女性形成洗手间用餐文化 因公共场所饮食限制及洗手间无味/隐秘特性[7][9][10] 卫生管理措施 - 疫情前日本已普及马桶圈消毒装置 85%公共卫生间配备除菌液[14] - 航空/百元店等场景提供一次性马桶垫 形成卫生防护产品细分市场[15][16] - 温热马桶圈使用存在性别差异 男性使用冲洗功能比例比女性高37%[19] 卫生风险研究数据 - 研究证实马桶圈传播HIV/肝炎病毒概率为0% 疥疮传播需即时接触且案例罕见[27][29] - 日本2018年研究显示 未清洁的马桶喷嘴可能滋生绿脓杆菌 但规范维护下风险可控[30] - 酒店浴缸严格消毒后致病风险低于0.5% 敏感肌肤人群皮疹发生率约2-3%[30] 产品与服务创新 - 百货店洗手间配备香薰/专职清洁 异味控制使客户停留时间延长15%[6][9] - 女性专用洗手间覆盖率三年内提升40% 新干线等交通枢纽优先改造[13][18] - TOTO等品牌推出自动清洗/座温调节马桶 高端型号溢价达200%[19]
【西街观察】健康证“给钱就办”是挑战公共卫生防线
北京商报· 2025-05-13 22:55
健康证办理乱象 - 媒体曝光医疗机构在办理健康证体检过程中存在违规情况,包括压缩体检项目甚至直接造假[1] - 郑州、沈阳卫健委已对涉事医院暂停业务并立案查处[1] - 健康证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服务等行业人员的必备上岗证件,旨在预防传染病传播[1] 违规操作方式 - 部分医疗机构将健康证体检项目肆意压缩,不到一小时即可完成[1] - 有些机构直接省略检测项目,与劳务中介、体检中心形成造假流水线[1] - 假健康证可通过外卖平台核验,形成完整产业链[1] 行业背景 - 随着家政、餐饮、外卖等行业快速发展,健康证需求大幅增长[3] - 厨师、外卖员、护工、月嫂等职业从业者数量增加,推动健康证办理需求[3] - 健康证已成为个别医疗机构和劳务中介眼中的盈利业务[3] 监管问题 - 卫生监督部门日常飞行检查频次低、处罚力度轻,难以形成有效震慑[3] - 监管审核把关不严,查处力度不足,导致违法违规成本低[2][3] - 从办证机构到监管部门再到餐饮企业,安全链条层层断裂[3] 解决方案 - 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处罚力度[3] - 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将健康证办理纳入医疗质量评价体系[3] - 设置违规体检机构黑名单制度[3] - 推进健康证信息联网,实现办证流程统一合规,信息真实可查[4]
受权发布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新华社· 2025-04-30 20:49
传染病分类与管理 - 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三类,甲类包括鼠疫、霍乱,乙类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艾滋病等,丙类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 [3] - 国务院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可调整传染病目录,甲类需国务院批准,乙类、丙类由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批准 [4] - 对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需采取甲类防控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需采取甲类措施的需经批准 [4] - 省级政府可根据情况决定将常见多发传染病按乙类或丙类管理并公布 [5] 防治体制机制 - 国家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体制机制,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控 [6] - 县级以上政府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应急处置、物资保障和监督管理体系 [7] - 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协调全国传染病疫情应对工作,国务院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负责预防控制工作 [8] - 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国务院和县级以上政府可设立应急指挥机构、启动应急响应 [9] 预防措施 - 国家实行免疫规划制度,政府免费提供免疫规划疫苗,省级政府可增加疫苗种类 [24]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25] -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有专门科室负责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责任区域内传染病防治 [26] - 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符合预防感染要求,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27] 监测与报告 - 国家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工作,建设多点触发、快速反应的监测预警体系 [32] - 发现甲类传染病需2小时内网络直报,乙类需24小时内,丙类需24小时内 [35] -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应及时向疾控机构或医疗机构报告 [36] -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甲类传染病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核实并上报 [37] 疫情控制 - 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对患者、疑似患者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46] - 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县级以上政府可采取限制聚集活动、停工停课、封闭场所等措施 [49] - 对甲类传染病病例场所或特定区域人员可实施隔离措施 [50] - 因甲类传染病发生重大疫情时,省级政府可决定实施封锁 [51] 医疗救治 - 县级以上政府应指定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救治任务,根据需要设置专科医院 [54] - 国家建立健全重大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体系,对患者分类救治,加强重症救治 [54] - 医疗机构应设置发热门诊,实行预检分诊制度,对传染病患者引导至隔离分诊点 [54] - 国家鼓励传染病防治药品、医疗器械的研制创新,对急需药品器械优先审评审批 [56] 保障措施 - 国家将传染病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政府保障防治经费 [57] - 国家加强基层传染病防治体系建设,扶持欠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防治工作 [58] - 国家加强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提升传染病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能力 [58] - 国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医药储备 [65] 监督管理 - 县级以上政府应定期研究部署传染病防控工作,向社会发布防治工作报告 [66] -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对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67] - 发现可能被污染的饮用水源、食品等可采取临时控制措施 [68] -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查实后给予奖励 [70] 法律责任 - 地方政府未依法履行报告职责或未采取控制措施的,对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71] - 医疗机构未按规定报告疫情或未消毒处理的,可吊销执业许可证并处罚款 [73] - 采供血机构未按规定报告疫情的,可吊销执业许可证并处罚款 [74] - 饮用水供水单位未取得许可或水质不达标的,可吊销许可证并处罚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