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据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每日互动发布2025年三季报,以“标品、标类、标杆”实现AI业务落地
新浪证券· 2025-10-30 16:4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0.33% [1] - 公司AI相关业务累计合同额已超过1300万元 [3] 公司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扎实推进“自数-治数-置数”战略,将业务从数据智能成功拓展到人工智能领域 [1] - 公司以“标品、标类、标杆”为策略,全方位推动AI业务的商业化落地 [1] AI产品布局(标品) - 公司重点打造GAI系列标准产品,满足通用化场景AI应用需求,通过低成本方式实现快速部署和灵活配置 [1] - 公司于2025年7月发布核心产品“个知·智能工作站”(GAI Station),定位百人左右工作单元的泛办公场景使用 [1] - GAI Station内置写作助手、会议纪要、智能问答、智能简历等AI应用,旨在利用私有数据提高办公效率,并已完成第一批客户交付 [1] 行业解决方案(标类) - 公司聚焦垂直行业类别,与行业客户共创专属AI应用,覆盖公共服务、营销、医疗、财务、法律等重点行业 [2] - 通过深度合作提升客户的业务效率和竞争力 [2] 标杆案例与合作(标杆) - 公司与有强烈AI化升级需求的大型客户合作探索,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包括数据融合与治理、模型训练、应用部署等全流程技术支持 [2] - 在与某头部制造业企业的合作中,公司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对其报价流程进行升级,归集分析分散在多格式文件中的历史报价信息,实现流程智能化、自动化 [2] - 该合作显著缩短报价周期,降低人为错误率,提升效率和准确性,为企业节省大量成本和时间 [2] 未来展望 - 公司表示后续会进一步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并加快AI的商业化落地 [3] - 公司致力于为行业发展提供可复制的智能化升级范式 [3]
当人工智能遇见图形数据库:利用多模态数据融合进行创新
36氪· 2025-10-30 10:11
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挑战 随着智能技术革新各行各业,数据量和种类都呈现爆炸式增长。银行生成结构化交易记录、非结构化客户通话记录以及半结 构化的 JSON 档案。医院管理着自由文本的病历、数值化的实验室结果以及诊断图像。如此海量的多源异构数据已不再是例 外,而是常态。 传统数据系统专为孤立、单一格式的处理而构建,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它们一次只能处理一种数据类型,无法理解它们之 间的丰富联系。但现代人工智能的要求更高:它需要从所有可用数据维度中获取全面、丰富的洞察。 挑战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不再仅仅关乎存储,而是关乎理解。在人工智能时代,系统必须模仿人类认知,将不同模态的不同 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有意义的网络。 当前,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图数据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什么我们需要图形数据库? 传统数据方法的局限性 传统数据处理方法在当今复杂的数据环境中难以应对。早期的存储模型创建了碎片化、孤立的"数据孤岛",彼此之间几乎没 有连接,几乎无法洞察数据全貌或挖掘数据中隐藏的真正价值。 以企业客户管理为例,客户的个人资料可能存储在一个表中,购买历史记录存储在另一个表中,服务交互信息则存储在另一 ...
每日互动: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16亿元 数据智能业务发展稳健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1:21
每日互动表示,面向未来,公司会进一步加大在AI领域的投入,并加快AI的商业化落地。在中长期, 人工智能业务有望与公司在数据智能领域的优势形成更为显著的协同效应,为公司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助力公司在数据智能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厉平) 据了解,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每日互动今年加大了相关领域的人员和资源投入,将业务 从数据智能拓展到人工智能。根据第三季度报告,每日互动人工智能业务按照标品、标类、标杆的"三 标"策略进行落地,从而实现让AI把私有数据用起来。7月,公司发布了GAI系列人工智能战略,并推出 其核心产品——个知·智能工作站(GAI Station)。单台工作站定位于百人左右工作单元的泛办公场景 使用,其内置的AI应用(写作助手、会议纪要、智能问答、智能简历等)目前已实现对第一批客户的 出货。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AI相关的累计合同额已超过13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每日互动今年重点发力"发数站"战略,联接数据使用方、数据提供方、数据服务方等主 体,为多方数据的安全高效流通提供可信空间。上半年,每日互动联合多方启动了"百城百场景"共创计 划,并于第三季度深度推进该计划。目前,公 ...
刷新港股主板新股超购纪录 滴普科技上市大涨151%
深圳商报· 2025-10-29 11:27
公告显示,公司共发行2663.2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行占20%,国际发行占80%。每股发行价为 26.66港元,预计全球发售将净筹集约6.098亿港元。 滴普科技股东包括高瓴资本、五源资本、IDG等投资机构。滴普科技此次募资用途为未来5年提升研发 能力;用于扩大公司在中国的销售网络及客户群,从而加强公司的商业化能力;用于海外业务扩张、营 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以及潜在投资、并购机会。 资料显示,滴普科技是一家由华为、阿里前员工创办的企业级实时数据智能服务商,也是中国首批完成 AI-Ready数据平台与大模型深度融合的数据智能独角兽,至今已斩获了高瓴、IDG等顶级机构投资。 招股书显示,滴普科技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亿元、1.29亿元、2.43亿元;毛利分别为 2956万元、5177万元、1.26亿元。尽管公司营收持续增长,但净利润仍然亏损。2022年至2024年,公司 亏损分别为6.55亿元、5亿元、12.55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32亿元,毛利为7271万元,期内 亏损为3.08亿元。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燕青)滴普科技10月27日深夜公布其全球发售H股的配发结果。 ...
初心资本田江川对话滴普赵杰辉:携手7年,见证中国To B企业在AI时代的无限可能性
IPO早知道· 2025-10-28 10:09
公司上市与市场表现 - 滴普科技于2025年10月28日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为“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3] - 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超过7,569倍,国际配售部分认购超过16倍,获得大量全球顶级长线基金支持[3] - 自2018年成立至2025年6月,公司累计服务客户283家,客户侧持续认可[3] 创业历程与融资背景 - 公司创始团队与初心资本的首次会面在简陋环境中进行,仅凭白板演示获得种子轮投资[4][7] - 初心资本是滴普科技的第一个机构投资人,并连续四轮持续支持,累计投资超过1,600万美元[4][12] - 创业初期资金紧张,种子轮融资到账前两个月是公司唯一一次未按时发工资[8] 公司文化与核心原则 - 公司名称“滴普”寓意“点滴努力,普惠科技”,英文名DEEPEXI代表Deep Enterprise × Intelligence[9] - 内部文化强调去除标签,禁止使用形容词的PR原则,要求高管不再提及过往巨头公司背景[14][15] - 公司认为文化和初心是“0号位”,比战略更关键,强调透明沟通,所有会议信息对员工和股东一致[10][19] 产品与技术演进 - 核心技术体系起步于数据中台,逐步发展出数据湖仓、集成平台、数据分析等产品矩阵[4] - 构建两大核心技术底座:AI-Ready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与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4] - 2023年GPT技术出现后,公司全面向AI时代转型,重点解决企业大模型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18][23] 战略定位与市场机会 - 公司坚持“扎扎实实做产品,大大方方做服务”的中国特色ToB模式,不盲目复制美国SaaS经验[22] - 中国制造业和零售体量远超美国,但服务这些客户的科技公司体量不足美国万分之一,存在巨大市场机会[22] - 通过“重装旅”机制,由研发总监以上干部定期与客户进行非项目导向的战略对标,反哺产品规划[23] 行业挑战与应对 - 2021年行业泡沫破裂,融资环境严酷,许多同行被洗牌出局,但艰难赛道反而成为创业公司的机会[18] - 企业级AI应用的关键挑战包括复杂格式知识提取、知识网络构建及跨表查询100%准确率保障[24][25] - 大模型技术将企业数据生产工具从“人工”变为“人工智能”,服务团队无需写代码,重点转向知识梳理和模型训练[26] 长期发展理念 - ToB创业会经历四个阶段:被看不见、被看不起、被看不懂、别人看懂时已来不及[28] - 公司基石是“尊重价值,敬畏时间”,强调商业价值构建比技术门槛更复杂,需经时间打磨[30] - IPO被视为“抵达延安后的再出发”,核心是凝聚新目标,保持团队定力,避免松散和迷失方向[27]
中国需要自己的Palantir,需要“融信数联模式”
金投网· 2025-10-27 16:31
一、核心技术:不止于数据平台,而是构建"决策智能"的生态基石 全球数据巨头Palantir的成功,不仅源于其技术优势,更在于其构建了"数据治理 + 场景化应用 + 政府能 力 + 高端客户理解"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在中国语境下,寻找Palantir的对标者,并非简单对标一家数 据技术公司,而是寻找具备同等复合型能力、能够构建可持续数据生态的平台型企业。北京融信数联科 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信数联)正是这样的代表,它长期深耕政企数据领域,在深度融合业务场景与 数据智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具备中国特色的数据应用生态,成为该赛道中具有标杆意义的实践者。 三、生态构建:从G端信任到B端拓展,以"标准+口碑"筑就护城河 与Palantir从政府及大型机构切入的战略一脉相承,融信数联的生态构建同样建立在对G端需求的精准洞 察与深度服务之上。通过不断提升数据解构的精细度,形成差异化优势。在智慧城市治理场景中,其系 统实现92%的跨系统数据贯通率,处理效率较通用型解决方案提升4.3倍。 二、场景淬炼:从城市治理到产业决策,让数据底座"长出"智能应用 技术价值唯有在场景中才能真正彰显。融信数联深刻认识到,正如Palantir ...
百亿独角兽IPO!CFO年薪635万,主导公司多轮融资和重大收购
搜狐财经· 2025-10-27 09:48
公司概况与定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提供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的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4] - 公司致力于利用大模型、行业特定知识及多模态数据转变企业的营销及营运战略设计和决策程序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为135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服务,客户覆盖零售、消费品、食品饮料、汽车、3C、化妆品及母婴用品等行业 [5] 技术与产品实力 - 公司的成功建立在数据智能、企业知识图谱和数据隐私等领域的创新和专有技术之上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322项专利及596项专利申请,并获得逾460项国内和国际奖项,其中发明专利1,296项 [6] - 公司产品分为三大板块:营销智能(如秒针系统、金数据、微伴助手)、营运智能(如智能门店营运系统)及为金融、制造等行业定制的行业解决方案 [6][7] 市场与行业前景 - 中国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市场预计将从2024年的327亿元人民币增至2029年的675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5.6% [7] 财务表现 - 公司总收入于2022年、2023年、2024年、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为12.69亿元、14.62亿元、13.81亿元、5.65亿元以及6.44亿元人民币 [7] - 毛利率于相应期间分别为53.2%、50.1%、51.6%、50.6%及55.9% [8] - 研发开支于相应期间分别为7.51亿元、4.81亿元、3.53亿元、1.74亿元及1.50亿元人民币 [8] - 公司于2022年、2023年、2024年录得净利润16.38亿元、3.18亿元、790万元,而于截至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录得净亏损9870万元及2.04亿元 [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营运利润61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8] 上市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25年10月23日至10月28日招股,预计2025年11月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中金公司独家保荐 [3] - 计划发行7,219,000股A类股份,其中香港公开发售721,920股,国际发售6,497,080股,不设回拨机制 [3] - IPO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不超过5900万美元(约4.59亿港元),包括腾讯、弘卓资本等现有股东及新投资者 [3] - 以每股141港元发行价计算,公司IPO市值为203.57亿港元,募资规模超10亿港元 [3] - 腾讯通过相关实体共持有公司股份约26.96%,为公司最大股东 [9] 核心管理团队 - 吴明辉先生(43岁)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首席技术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管理、产品设计及技术创新 [10] - 姜平先生(42岁)为公司联合创始人、执行董事、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及管理、财务运营、法律与合规 [10][12] - 姜平先生拥有深厚技术背景,曾带领团队完成多轮融资和两次重大收购,2024年薪酬为635.6万元人民币 [13]
明略科技开启招股,将在港交所上市,估值一度缩水超14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10-25 13:37
上市基本信息 - 公司于10月23日至10月28日招股,预计2025年11月3日在港交所上市[1] - 全球发售721.9万股A类股份,发售价每股141.00港元,募资总额约10.18亿港元,募资净额约9.02亿港元[3] - 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5900万美元(约4.59亿港元),包括腾讯关联实体Huang River Investment Limited等[3] 股权结构与股东背景 - 上市前腾讯合计控制公司27.33%的股份,为重要股东[3] - 其他主要股东包括金拓及航景基金(合计持股8.49%)、红杉中国(持股7.52%)、淡马锡(持股约4.14%),华兴资本、快手亦是公司股东[3] - 公司主要经营主体为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1491.6808万元[5]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5年11月成立的北京明略昭辉科技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00万元[7] 融资历史与估值变动 - 2020年11月E-2轮融资时估值一度达到约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亿元)[7] - 2023年11月F-1轮融资交易前估值骤降至5亿美元,交易后估值约5.42亿美元(约人民币38.59亿元)[7] - 随后估值快速回升,2023年12月F-2轮投前估值7.5亿美元,2024年1月F-3轮投前估值15亿美元[7] - 2024年1月估值较2020年11月缩水超14亿美元[8] - 此次IPO市值预计约为203.57亿港元,仍远低于2020年11月E-2轮融资的交易后估值[8] 财务表现 - 营收方面: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约为12.69亿元、14.62亿元、13.81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6.44亿元[9][10] - 净利润波动巨大:2022年、2023年、2024年净利润分别约为16.38亿元、3.18亿元、794.9万元,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2.04亿元[9] - 按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2022年、2023年、2024年经调整净亏损分别约为10.99亿元、1.74亿元、4511.3万元,但2025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经调整净利润为2487.3万元[10][1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55.9%,较2024年同期的50.6%有所提升[10] - 研发开支占收入比例显著下降,从2022年的59.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3.4%[10] -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优先股、认股权证及可换股票据的公允价值变动分别约为28.15亿元、5.86亿元和1.86亿元,是导致按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亏损的主要原因[11] 业务概况与募资用途 - 公司是一家数据智能应用软件公司,利用大模型、行业特定知识及多模态数据,转变企业的营销及营运战略设计和决策程序[12] - 提供数据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营销和营运智能,涉及线上及线下场景[12] - 上市募资所得将主要用于提升集团的技术研发能力[13]
业务结构聚焦策略成效显现 零点有数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1.75%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22:19
公司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8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5403万元,同比减亏19.54% [1] - 第三季度营收4873万元,同比增长11.75%,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24.30% [1] - 第三季度营收实现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亏损幅度持续收窄 [2] - 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9.06%,同比增加6.73个百分点 [2] 业务策略优化与成效 - 公司年初启动"加减法"经营策略,对报告类业务实施战略性管控,主动收缩项目执行周期长、收益低的项目 [2] - 资源集中投向政务数据智能、企业决策软件等高附加值业务 [2] - 业务结构优化提升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增强了在高毛利业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2] 技术发展与产品落地 - 2025年上半年完成"零点楷模"大模型升级,实现昇腾算力底座本地化部署 [3] - 开发出问数、问策、问稿三大场景解决方案,产品已在政法、国央企落地,贡献数据智能软件业务增量 [3] - 通过并购海乂知,将知识图谱技术与大模型融合,利用知识图谱解决大模型"幻觉"痛点,并借助大模型降低图谱构建成本 [3] - 技术优势使公司在政务决策等对精准度要求高的领域脱颖而出,支撑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 [3]
零点有数:业务结构聚焦策略成效显现 第三季度营收增长11.75%
证券时报网· 2025-10-24 18:34
10月24日,零点有数(301169.SZ)发布2025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38亿元,归母净利润 亏损5403万元,同比减亏19.54%。其中,第三季度营收4873万元,同比实现11.75%正增长,归母净利 润同比减亏24.30%。 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零点有数对于报告类业务实施了战略性管控,主动对于一些项目执行周期长、 收益低的报告类项目采取策略性收缩,集中资源精准投向政务数据智能、企业决策软件等高附加值业 务。这一业务结构优化调整策略,进一步提升了公司整体业务盈利能力,也增强了在高毛利业务领域的 市场竞争力,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业务策略的落地,经营数据的改善呈现出清晰的趋势性特征。第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1.75%,实现连续两个季度正增长,亏损幅度也持续收窄。在转型核心的数据智能软件业务的高毛利 率拉动下,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9.06%,同比增加6.73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零点有数完成"零点楷模"大模型全面升级,实现昇腾算力底座本地化部署,开发出问 数、问策、问稿三大场景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已在政法、国央企落地,直接贡献数据智能软件业务增 量。更关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