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服务能力日益增强(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02 06:47
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7万件 [2][10] - 全国设立77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覆盖80%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17.2万家备案主体 [5] - 外资合资企业在保护中心备案数量超8000家 [6] 专利审查效率提升 - 2025年1-5月完成三种专利优先审查8.4万件、快速审查11.6万件、延迟审查9300余件 [3] - 发明专利审查结案准确率达95.1%授权质量稳定 [3] - 上线专利智能审查和检索系统探索AI技术在语义检索、图像检索等场景应用 [4] 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机制 - 2025年1-5月通过保护中心预审的专利申请达10.9万件同比增长37.5% [6] - 同期受理维权案件3.8万件平均办结周期2周内直接调解纠纷1.1万件 [6] - 开展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咨询服务1137次加强跨境电商等领域风险监测 [6] 创新成果转化案例 - 南通大学与企业合作研发10余项高价值专利使路面寿命延长5年成本降低30%-50% [7] - 全国专利代理机构6231家执业代理师41026人发明专利代理率超94% [7] - 重庆埃博仕科技为重庆大学校企技术转化标杆专注汽车智能底盘系统研发 [2] 行业服务优化措施 - 国家知识产权局扩大审查质量满意度调查样本95%社会意见5天内完成答复 [3] - 推动保护中心建立精准服务名单提供跨区域预审、维权援助等 [6] - 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综合治理提升服务水平支撑高质量知识产权运用 [8]
第三届链博会开幕在即,三大看点先睹为快
新华网· 2025-06-17 20:50
第三届链博会核心看点 - 链博会主题为"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由中国贸促会主办,首次将举办时间提前至夏季,将于7月在北京举行 [1] 国际范更足 - 设置六大链条和一个供应链服务展区: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 [2] - 参展情况:650多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占比超过65% [2] - 境外参展商占比由去年的32%增至35%,欧美参展商占境外参展商总数的50% [2] - 实际参展商将达到1200家(含5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2] - 观展情况:100余家境外机构确认组团来华观展洽谈(比上届增长30%),2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组团交流,预计超过20万专业和社会观众线上线下观展 [2] 创新味更浓 - 参展企业中新面孔占比高:230多家首次参展的中外新伙伴 [4] - 新锐企业组团参展: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组成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湖北18家具身智能企业亮相 [4] - 预计展期将有超过100项首发首展首秀(比上届增加10%) [4] - 首次设置创新链专区:14家机构和企业参展,展示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全链条过程 [4] - 首次举办"链博首发站"新品发布专区,集中发布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 [4] "链接度"更高 - 重点促进产业合作而非商品展销,注重推动长期互利合作的"链接度" [5] - 通过"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企业对接,打造"找朋友"模式3.0版本 [5][6] - 对接洽谈活动采用"10+2+N"模式:10场供应链开放合作主题活动,2场主宾国泰国和主宾省山东、广东的重点活动,超过40场供应链主题专场活动 [6] - 展期安排:7月16日至18日向专业观众开放,19日至20日面向社会大众开放,所有观众免费入场 [6]
英杰电气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5-20 09:53
公司战略与技术优势 - 公司通过研发、合作、服务等多维度保持技术优势,聚焦核心领域深化技术迭代,开发高精度、低能耗电源设备 [1] - 在半导体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制程环节优化电源性能,探索第三代半导体制造的电源技术突破 [1] -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定制化解决方案,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升级 [1] - 推行"项目制"管理缩短研发周期,通过股权激励吸引留住研发人才,研发人员占比达35% [2]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 2024年通过设计环节优化、供应链协同、生产工艺改进实现成本控制 [2] - 未来计划推进智能化改造提高自动化水平,借助精益生产管理减少浪费 [2] - 与供应商建立共赢关系确保采购成本合理,深挖供应链潜力降低原材料成本 [2] 半导体业务发展 - 半导体业务成为重要增长曲线,2024年销售收入3.5亿元占营收19.69% [4] - 已实现刻蚀、薄膜沉积等关键制程电源技术突破,部分型号量产并进入供应链 [6] - 2025年将重点攻克半导体设备电源国产化,加大刻蚀、离子注入、PECVD等领域研发投入 [5] - 半导体设备电源国产化率极低,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加速替代进程 [6] 光伏业务现状 - 2024年光伏行业订单下降40%,但海外订单约5亿元已实现交货 [4] - 2025年一季度国内光伏订单确认1.58亿元,在手订单超27亿元 [4] - 强化项目验收和应收账款管理,大部分货款已收到但未完成验收 [12] 充电桩与储能业务 - 充电桩业务已与国内头部企业合作,产品验证通过后将形成批量订单 [7] - 分布式光伏一体化配套含储能充电桩业务处于发展初期 [7] 研发与创新 - 在德阳、成都、深圳设有五个研发中心,研发人员470人且持续增加 [2] - 已取得"多FPGA芯片程序升级系统"等专利,软件算法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完整,从研发到量产周期短,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 财务与营收目标 - 2024年营业收入17.80亿元,维持3-4年内达到50亿元目标不变 [4] - 资产负债率48.44%处于行业合理区间,债务风险可控 [12] - 收入确认滞后主要因行业特性及项目实施周期长,与产能无关 [15] 行业前景与竞争优势 - 新能源转型加速带来光伏、储能、充电桩业务广阔空间 [16] - 半导体设备电源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技术突破助力市场份额提升 [6] - 相比国际品牌在品牌影响力和部分高端指标仍有差距,但快速追赶 [17] - 四川高校资源丰富,公司通过多地研发中心布局吸引高精尖人才 [17] 新兴业务布局 - 制氢行业可能成为新增长点,正在攻克相关设备电源技术 [13] - 公共事业领域如重离子加速器、环境治理等对电源有持续需求 [13] - 医疗设备电源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目前尚未形成规模销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