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大化
搜索文档
北大医药董事长兼总裁被刑拘,此前以1元收购公司控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2:48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徐晰人于10月29日被刑事拘留,暂时无法正常履职,公司授权董事陈岳忠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为行使总裁职责 [1] - 受董事长被刑事拘留消息影响,10月30日公司股价跳空低开,盘中一度下跌8.59%,收盘报5.74元/股,市值约34.21亿元 [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理层发生大换血,包括监事徐伟钰、董事任甄华、董事张勇、董事长齐子鑫、董事兼总裁袁平东等多位高管因个人原因辞职 [3] - 徐晰人于2025年4月被选举为董事长,7月被聘任为总裁,其现任新优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2024年12月,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通过收购西南合成100%股权间接取得公司控股权,徐晰人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交易价格为1元 [3] - 公司经历2022年12月和2024年12月两轮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北京大学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 [6] - 公司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实现"去北大化" [6] 公司业务合作变动 - 2025年5月,公司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终止业务合作 [6] - 北医医药主营业务长期高度依赖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合作,合作终止将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年末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占最近一期审计营业收入的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占最近一期审计归母净利润的28.99%)的风险 [7] 公司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0.60亿元,同比下降6.10%,但实现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11.10% [7]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2.31亿元,同比下降19.76%,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31% [7]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74亿元,同比下降47.95%,归母净利润3568.67万元,同比下降18.04% [7]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定位为原料制剂一体化仿创型医药科技企业,主要开展化学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流通以及医疗服务等业务 [3] - 公司围绕"抗感染、镇痛类、精神类、慢病类"等核心领域重点发展医药工业,目前拥有药品批文166个,首仿药批文13个 [3]
北大医药董事长兼总裁被刑拘,此前以1元收购公司控股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0 22:03
核心事件概述 -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徐晰人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于2025年10月25日首次公告,随后于10月29日公告其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1] - 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在10月30日跳空低开,盘中一度下跌8.59%,收盘报5.74元/股,市值约34.21亿元 [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定位为原料制剂一体化仿创型医药科技企业,主要开展化学药品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医药流通以及医疗服务等业务 [3] - 公司核心领域围绕"抗感染、镇痛类、精神类、慢病类"重点发展医药工业,目前拥有药品批文166个,首仿药批文13个 [3] 控制权与管理层变动 - 公司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1997年上市,2022年成为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人寿控股的新方正集团成员企业 [4] - 2024年12月,新优势国际商业管理(杭州)合伙企业通过收购西南合成100%股权,间接取得公司控股权,交易价格为1元,徐晰人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4] - 控制权变更后,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理层发生大换血,包括监事、董事、董事长、总裁等多位高管因个人原因辞职或离任 [4][6] - 徐晰人于2025年4月被选举为董事长,7月被聘任为总裁 [7] 去"北大化"进程 - 公司公告明确,经历两轮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北京大学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 [7] - 公司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工作 [7] - 业务上也在"去北大化",公司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于2025年5月到期后终止业务合作 [7]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面临较大营收压力,2024年营收20.60亿元,同比下降6.10%,但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211.10% [8]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2.31亿元,同比下降19.76%,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31% [8]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74亿元,同比下降47.95%,归母净利润3568.67万元,同比下降18.04% [8] - 终止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合作将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年末可能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占最近一期审计营业收入的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占最近一期归母净利润的28.99%)的风险 [8]
董事长被刑拘、“去北大化”阵痛未消,北大医药陷入“多事之秋”
北京商报· 2025-10-30 21:25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公司董事长、总裁及实际控制人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暂时无法正常履职 [1][4] - 公司已授权董事陈岳忠代为行使董事长职责,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为行使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4] - 专家指出,董事长兼实控人被刑拘可能导致公司战略决策和日常管理出现“权力真空”,临时管理层在权威性及长期规划方面存在局限性 [5][6] 股价市场反应 - 董事长被刑拘消息披露后,公司股价当日低开4.05%,收于5.74元/股,单日跌幅达6.97% [1][4] 实际控制权变更背景 - 实际控制人徐晰人旗下企业新优势国际于2024年12月通过收购合成集团100%股权间接取得公司控股权 [5] - 收购方式为“低价收购+承接债权”,即以1元收购合成集团100%股权,并承接约23.92亿元债权(实际支付3300万元) [5] 重大客户流失及财务影响 - 公司与第一大客户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于2025年5月到期后终止合作 [7] - 2024年公司对北大国医的销售额为10.04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高达48.71% [7] - 失去该客户预计导致公司自2025年6月起至年末销售收入减少约6亿元(占最近一期审计营业收入的29.13%),净利润减少约4000万元(占28.99%) [8] - 自2026年起,公司营业收入可能减少约10.27亿元(占49.85%),净利润可能减少约6869万元(占49.78%) [8] 近期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约为2.74亿元,同比下降47.95%;归属净利润为3568.67万元,同比下降18.04% [9]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2.31亿元,同比下降19.76%;归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4.31% [9] 公司品牌重塑与运营挑战 - 根据权益变动协议,公司需在合理时间内完成名称变更,实现“去北大化”,新名称不得含有“北大”等类似字号 [7] - 2025年6月底,公司及大股东部分近百名离退休人员持续冲击、围堵公司经营办公场所,严重干扰正常办公秩序 [9] - 公司第二大股东北大医疗计划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787.9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3% [10]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刑拘,此前以1元收购了公司控股权
新浪财经· 2025-10-30 09:33
核心事件 - 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徐晰人于近日被刑事拘留,正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 [1] - 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财务及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正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 [1] - 公司尚未知悉相关调查的进展及结论 [1] - 10月25日公司收到徐晰人授权,由董事陈岳忠代行董事长职责,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行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1] 实际控制权变更 - 徐晰人于去年12月通过收购西南合成100%股权及约23.92亿元债权,间接掌控公司22.22%的股份,成为实际控制人 [1] - 按当时公司39亿元总市值计算,22.22%股权对应价值约8.7亿元,而实际支出仅为3300万元 [1] - 徐晰人于今年4月3日被选举为董事长,7月5日成为公司总裁 [2] - 公司实际控制人已于2022年12月及2024年12月经历两轮变更,北京大学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双方已无股权关系 [2] 公司背景与战略动向 - 公司前身为西南合成制药厂,1997年于深交所上市 [2] - 公司正在推进"去北大化",已启动名称变更工作,拟逐步完成公司及相关子公司的名称变更 [2] - 2022年,中国平安曾通过平安人寿控股新方正集团,公司成为其成员企业 [2] 近期经营业绩 -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7亿元,同比下降5.04% [3]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增长15.51% [3]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医药工业板块重点产品收入结构变动、销售提升及降本增效 [3] 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2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17元/股,下跌0.16% [4] - 公司当前市值为36.77亿元 [4]
000788,董事长被刑拘
第一财经· 2025-10-29 20:36
公司核心事件 - 2025年10月29日,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暂时无法正常履职 [3] - 公司于2025年10月25日已发布公告,徐晰人因个人原因暂时无法履职,授权董事陈岳忠代行董事长职责,授权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行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7] - 公司表示控制权未发生变化,董事会运作正常,财务及生产经营管理情况正常 [4][5] 公司控制权与股权结构 - 公司经历两轮实际控制人变更后,北京大学现已不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与北京大学已无股权关系 [8] - 公司实际控制人现为徐晰人,公司拟逐步完成名称变更工作,以实现“去北大化” [8] - 2024年12月,徐晰人通过新优势国际以1元价格收购方正商业管理持有的西南合成100%股权,同时支付3300万元受让约23.92亿元债权,从而间接掌控北大医药22.22%的股份 [12] 公司背景与业务 -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新方正集团医疗医药产业医药核心成员企业,拥有50余年医药制造历史 [12] - 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65年的西南合成制药厂,1997年于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12] - 2022年,中国平安通过平安人寿控股新方正集团,北大医药成为旗下成员企业 [12] - 公司主营业务为药品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涵盖抗肿瘤类、精神神经类等10多个大类100多个品种 [12] 关键人物信息 - 徐晰人出生于1979年4月,浙江台州人,硕士学历,现任新优势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8] - 徐晰人名下关联数十家企业,商业版图涉及投资、文化、机电、公关、交通等多个领域 [9] - 徐晰人曾任渣打银行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于2006年成立新优势产业集团 [8]
000788,长期合同终止,子公司或关停并转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21:31
核心事件 - 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将于2025年5月终止,可能导致子公司关停并转[2][3] - 北医医药主营业务高度依赖国际医院合作,目前未找到替代业务,面临主营业务中止、人员分流及转型风险[5] 财务影响 - 预计2025年6月至年末销售收入减少6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29.13%),净利润减少4000万元(占归母净利润28.99%)[5] - 自2026年起,营收或减少10.27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49.85%),净利润减少6869万元(占归母净利润49.78%)[7] 公司应对措施 - 正探索北医医药转型方向,但存在不确定性,若失败仍可能关停并转[8] - 拟通过成立生产制造子公司集中资源,提升仿制药生产效能,强化主业优势[10] - 启动名称变更以实现"去北大化",因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徐晰人,与北京大学无股权关系[11] 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化学药品制剂研发生产、医药流通及医疗服务[12] - 当前股价6.93元/股,总市值41亿元[13] 历史财务数据 - 2024年一季度营收5.02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3.62%)[6] - 2023年全年营收21.94亿元(同比-6.1%),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20.23%)[6] - 研发支出波动:2023年0.36亿元,2024年一季度0.05亿元[6]
000788,长期合同终止,子公司或关停并转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21:29
核心观点 - 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将于2025年5月终止,可能导致子公司关停并转[1][2][3] - 合同终止预计使公司2025年下半年销售收入减少6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29.13%),净利润减少4000万元(占净利润28.99%)[3] - 若转型失败,2026年起公司营收或减少10.27亿元(占营收49.85%),净利润减少6869万元(占净利润49.78%)[4][5] 业务影响 - 北医医药主营业务高度依赖国际医院合作,目前未找到替代业务,面临主营业务中止、人员分流及转型风险[3] - 公司正探索子公司转型方向,但存在不确定性,若失败将加剧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压力[5] - 公司将积极寻找新业务增长点以弥补合作终止带来的损失[5] 战略调整 - 公司拟组建生产制造子公司,集中配置资源提升仿制药生产效能,强化核心主业[6] - 启动"去北大化"名称变更,因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徐晰人,与北京大学无股权关系[7]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0.6亿元,同比下滑6.1%,归属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大增211.1%[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1.7%,归属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3.62%[4]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93元/股,总市值41亿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