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制剂

搜索文档
易明医药股价微跌0.64% 半年度营收3.11亿元
金融界· 2025-08-16 05:17
股价表现 - 8月15日收盘报23.3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5元,跌幅0.64% [1] - 当日成交量为20.83万手,成交金额达4.85亿元 [1] 公司业务 - 属于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品制剂、中成药及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涵盖心脑血管、消化系统、抗感染等多个治疗领域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同比下降11.5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755.71万元,同比下降5.27% [1] 公司动态 - 与业绩承诺方签订了《补偿协议》,涉及金额1443.30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1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94.69万元,占流通市值比为0.49%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1.99亿元,占流通市值比为4.89% [1]
刚刚!北大医药公告重大利空!
梧桐树下V· 2025-08-12 00:05
核心观点 - 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因与国际医院终止业务合作,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及企业转型风险,预计2025年下半年销售收入减少6亿元(占营收29.13%),净利润减少4000万元(占净利润28.99%),2026年起营收减少10.27亿元(占营收49.85%),净利润减少6869万元(占净利润49.78%)[2][3][4] - 北医医药长期高度依赖与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占其主营业务100%),合同终止后未能找到替代业务,导致经营陷入困境[3][4] - 公司正探索北医医药转型方向,但存在不确定性,若转型失败可能面临关停并转风险[5] 业务合作终止细节 - 北医医药原为国际医院医疗设备、药品(特殊药品除外)、耗材等采购配送的唯一服务商,合同有效期至2025年5月届满[3] - 2024年11月国际医院宣布合同到期后将改为招标采购模式,2025年4月经协商决定终止合作[3] - 合作终止后,北医医药自2025年6月起主营业务基本中止,进入交接收尾阶段[4] 财务影响分析 - 2025年3月末公司净利润4564万元,2024年全年净利润1.38亿元,2023年净利润4436万元,2022年净利润5561万元[7][8] - 2024年营业总收入20.6亿元,2023年21.94亿元,2022年20.77亿元,近三年营收呈波动下降趋势[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5.0585万户,股票收盘价6.93元/股,总市值41.3亿元[8] 公司背景信息 - 公司1997年上市,曾用名包括合成制药、ST合成等,注册地位于重庆,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品制剂研发生产、医药流通及医疗服务[6] - 控股股东为西南合成医药集团,实控人徐晰人(持股1.32亿股)现任董事长,曾任渣打银行中国区业务部主任[6][7] - 2023年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211.1%,但2022-2023年净利润波动较大(2022年5561万元,2023年4436万元)[7][8]
000788,长期合同终止,子公司或关停并转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21:31
核心事件 - 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将于2025年5月终止,可能导致子公司关停并转[2][3] - 北医医药主营业务高度依赖国际医院合作,目前未找到替代业务,面临主营业务中止、人员分流及转型风险[5] 财务影响 - 预计2025年6月至年末销售收入减少6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29.13%),净利润减少4000万元(占归母净利润28.99%)[5] - 自2026年起,营收或减少10.27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49.85%),净利润减少6869万元(占归母净利润49.78%)[7] 公司应对措施 - 正探索北医医药转型方向,但存在不确定性,若失败仍可能关停并转[8] - 拟通过成立生产制造子公司集中资源,提升仿制药生产效能,强化主业优势[10] - 启动名称变更以实现"去北大化",因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徐晰人,与北京大学无股权关系[11] 业务背景 - 公司主营化学药品制剂研发生产、医药流通及医疗服务[12] - 当前股价6.93元/股,总市值41亿元[13] 历史财务数据 - 2024年一季度营收5.02亿元(同比+1.7%),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3.62%)[6] - 2023年全年营收21.94亿元(同比-6.1%),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20.23%)[6] - 研发支出波动:2023年0.36亿元,2024年一季度0.05亿元[6]
000788,长期合同终止,子公司或关停并转
中国基金报· 2025-08-11 21:29
核心观点 - 北大医药全资子公司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的长期服务合同将于2025年5月终止,可能导致子公司关停并转[1][2][3] - 合同终止预计使公司2025年下半年销售收入减少6亿元(占最近一期营收29.13%),净利润减少4000万元(占净利润28.99%)[3] - 若转型失败,2026年起公司营收或减少10.27亿元(占营收49.85%),净利润减少6869万元(占净利润49.78%)[4][5] 业务影响 - 北医医药主营业务高度依赖国际医院合作,目前未找到替代业务,面临主营业务中止、人员分流及转型风险[3] - 公司正探索子公司转型方向,但存在不确定性,若失败将加剧营收和净利润下滑压力[5] - 公司将积极寻找新业务增长点以弥补合作终止带来的损失[5] 战略调整 - 公司拟组建生产制造子公司,集中配置资源提升仿制药生产效能,强化核心主业[6] - 启动"去北大化"名称变更,因实际控制人已变更为徐晰人,与北京大学无股权关系[7]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0.6亿元,同比下滑6.1%,归属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大增211.1%[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02亿元,同比增长1.7%,归属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3.62%[4] 市场表现 - 截至8月11日收盘,公司股价报6.93元/股,总市值41亿元[8]
海森药业(001367)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20:06
产业发展方向 - 公司将在现有特色原料药业务基础上加强研发创新,巩固和扩大原料药领域市场地位,同时加大化学药品制剂研发、生产与销售投入,向制剂产业链延伸,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1] 市值管理机制 - 公司高度重视市值管理,一方面聚焦主业发展,强化研发创新与提升经营效率推动价值增长;另一方面积极与投资者沟通,增强信息透明度,推出合理持续的利润分配方案,打造股东价值回报机制,未来将持续完善相关工作维护股东权益 [1][2] 在研产品发展方向 - 公司目前在研产品共计17项,涉及抗病毒、抗抑郁、降血脂等。今年重点方向为推进现有产品工艺技术改进,降低成本;加快现有原料药产品向制剂延伸,推动制剂产品研发;加快在研产品产业化进程,带来新业务增长点和盈利来源 [2]
迪哲医药: 迪哲医药:关于变更注册资本、修订《公司章程》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8 18:28
公司注册资本变更 - 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有限售条件流通股,新增股份4,176.4808万股,注册资本由417,648,086元增加至459,412,894元 [1]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公司取消监事会设置,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职权 [1] - 公司修订《公司章程》及附件《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 [2] 公司章程修订要点 - 修订公司章程第一条,增加维护职工权益内容 [3] - 更新公司注册资本条款至459,412,894元 [3] - 修改法定代表人条款,明确董事辞任视同辞去法定代表人 [3] - 修订股东权利义务条款,明确股东以其认购股份为限承担责任 [4] - 修订经营范围条款,增加药品生产、批发、零售等许可项目 [5] 股份发行与管理 - 公司股份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类别股份具有同等权利 [5] - 公司股份以人民币标明面值,每股面值1元 [6] - 公司设立时发行股份总数为360,000,000股 [6] - 公司不得为他人取得本公司股份提供财务资助,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10% [6] 股东会制度变更 - 股东大会改为股东会,取消监事会相关条款 [7] - 股东会职权包括选举董事、审议利润分配方案、增减注册资本等 [7] - 股东会分为年度股东会和临时股东会 [7] - 单独或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会 [7] 关联交易管理 - 公司与关联人交易金额超过总资产1%且超3,000万元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8] - 公司不得为关联人提供财务资助,特定情形除外 [8] - 关联交易需按连续12个月累计计算原则进行审议 [8]
第二大股东减持计划吓崩股价,科源制药上市后业绩连降两年
北京商报· 2025-05-26 19:21
股价大跌与股东减持 - 第二大股东问泽鸿计划减持3%股份 其中集中竞价减持1% 大宗交易减持2% 减持原因为股东自身资金需要 [3] - 问泽鸿当前持股840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7 76% [4] - 减持消息披露后 5月26日股价低开5 39% 盘中最大跌幅超10% 收盘跌8 03%至32 42元/股 总市值35 11亿元 成交额3 17亿元 换手率14 34% [3] - 市场解读减持可能反映股东对公司前景的担忧 [6]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4 48亿元同比增1 07% 但归属净利润7703 94万元同比降15 6% [9] - 2024年营收4 64亿元同比增3 6% 归属净利润6044 87万元同比降21 54% 主因销售价格下降 推广费用增加及存货跌价损失 [9] - 2024年一季度营收1 11亿元同比降23 98% 但归属净利润2308 49万元同比增7 25% [10] 资本运作与战略布局 - 公司正筹划以35 81亿元收购宏济堂99 42%股权 并配套募资不超过7亿元 延伸至中成药及健康产品领域 [10] - 科源制药与宏济堂同属"力诺系"资产 交易将推动高元坤旗下大健康资产证券化 [10] - 股价曾因重组消息最高涨幅达150% 但5月26日后复权价46 49元/股已接近发行价44 18元/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