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攻坚战
icon
搜索文档
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取得重大成果
防沙治沙成果 - 内蒙古在"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中取得重大成果 包括黄河"几字弯"沿岸防沙治沙林草带全线贯通 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完成防沙治沙1065万亩 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完成治沙280万亩 [1] - 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区两年累计完成防沙治沙1489万亩 入黄泥沙量降至400万吨 [1] - 腾格里沙漠边缘后退25公里 蒙甘、蒙宁边界沙漠锁边林草带全线贯通 [1] 防沙治沙战略地位 - 内蒙古承担全国沙化土地综合治理60%的任务量 是"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主战场 [2] - 2023-2024年内蒙古防沙治沙任务量持续领跑全国 [2] 新能源与治沙结合 - 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完成治沙238万亩 配建新能源装机2727万千瓦 [2] - 采用"光伏发电+生态治理+板下经济"立体模式 实现增绿、增能、增收多赢 [2] 科技创新与机械化 - 推广滴灌、微灌、容器苗等高效节水技术 实施15个科技创新示范工程项目 [3] - 应用灌木平茬机、智能沙障铺设机械、无人机飞播等装备 推动机械化作业和智慧化治理 [3] 资金与劳动力投入 -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防沙治沙基金会累计接收社会捐资9150万元 [3] - 推广"以工代赈"模式 2024年发动6.3万农牧民投工投劳 发放劳务报酬8.5亿元 人均增收1.3万元以上 [3] 产业融合发展 - 发展特色林果、沙生中药材、灌木饲料、沙漠旅游等产业 2024年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3] - 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 实现治沙与致富双赢 [3]
推进环境健康管理试点有何现实意义?
中国环境报· 2025-05-19 08:19
国家环境健康管理试点发展 - 试点范围已扩展至23个省份的49个地区和单位[1] - 试点目标是提升环境健康管理水平并探索美丽中国建设路径[1][5] 政策法规与战略背景 - 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明确将"保障公众健康"作为核心目标[2] - 法律要求建立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及风险评估制度[2] - 2015-2023年间党中央连续发布5份文件强化生态环境与健康关联的顶层设计[2] 生态环境保护阶段演变 - 我国生态保护经历从"行动滞后"到"防治结合"再到"风险防范"的转型[3][4] - 2012年后监管体系升级为"党政同责",推动环境质量历史性改善[4] - 当前阶段需解决环境风险防范与健康保障的成本效益优化问题[4][5] 试点工作核心内容 - 分层推进: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治常见病")、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健康体检")、发展健康友好产业("饮食作息健康")[7] - 试点地区需结合本地特点聚焦差异化任务[7][8] - 目标是通过典型经验输出推动全国精准化、科学化环境管理[5][8] 试点工作方法论 - 采用"预防为主"模式,类比个性化健康管理[7] - 重点筛选高影响环境风险并针对性防控[7] - 鼓励试点单位创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模式[8]
保持清醒 增强责任 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郑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绿色支撑
郑州日报· 2025-05-15 08:55
污染防治攻坚战略部署 - 会议核心围绕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明确2025年污染防治攻坚目标 强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与生态安全保障[1] - 省委常委出席并指出污染防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 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1]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 - **结构调整**:深化产业 能源 交通运输 用地四大结构调整 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2] - **过程管控**:建立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 强化网格化监管 完善污染扩散防控网络[2] - **末端治理**:针对大气 水 土壤 移动源污染实施精准治理 提升末端处理效能[2] - **生态修复**:推进黄河滩区治理 重大水利工程 城市绿地建设 增强环境自净能力[2] 政策执行与保障机制 - 印发《郑州市2025年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等文件 强化部门协同(市生态环境局 工信局 城乡建设局参与)[2] - 要求各级部门将污染防治列为政治任务 加强督导问责 推动全民动员形成治理合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