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icon
搜索文档
安徽:深化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 切实让群众可感可及
新华社· 2025-08-09 18:55
反腐败专项整治行动 -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和平村村民委员会原委员吴某挪用村民组集体资金20余万元,受到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检察机关[1] - 安徽省纪委监委牵头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查处问题2.69万起,处理3.34万人,其中处分8257人,移送检察机关487人[1] - 专项整治聚焦中小学"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乡村振兴资金、医保基金等民生领域[1] 民生问题整改成效 - 安徽省纪检监察机关督促返还群众涉案财物7.95亿元,落实"五应"举措(应还尽还、应退尽退、应追尽追、应发尽发、应办尽办)[2] - 全省2406家医疗机构实现诊疗信息共享,382项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为患者节约费用近6亿元[2] - 典型案例显示患者因检查结果互认节约CT检查费、核磁共振费等共计1793元[2] 长效机制建设 - 安徽省将持续巩固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形成常治长效制度机制[3] - 计划靶向施策、精准施治,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3]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
苏州日报· 2025-08-09 07:27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调研 - 视察组赴常熟开展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题调研 [1] -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参加调研 [1] 常熟市中医院调研 - 视察组详细了解科室建设、教学科研、保健康复等情况 [1] - 听取医保基金管理情况汇报 [1] 常福街道调研 - 视察组了解动迁安置小区物业管理情况 [1] - 关注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调研 - 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 [1] - 视察组与企业负责人交流,了解企业发展 [1] - 重点关注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落实情况 [1] 常熟市琴川护理院调研 - 视察组察看生活设施,听取养老服务情况介绍 [1] 调研总结与要求 - 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和党的执政根基 [2] - 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 [2] -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纠治群众反映强烈问题 [2] - 聚焦重点领域惩治"蝇贪蚁腐",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 - 坚持有案必查,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腐败问题 [2] - 强化监督作用,推动人大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 [2] - 深入整改问题,推动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 [2] 参与调研人员 - 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朱永安参加调研 [2] -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晓东、秘书长陈正峰参加调研 [2]
精准发力促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政策部署 - 强调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重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1] - 要求各级党委常态化抓好整治任务 让老百姓可感可及 [1] - 纪检监察机关需统一思想行动 坚持系统观念 人民立场和综合施治 [1] 工作机制建设 -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 纪委牵头抓总 部门协同推动 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2] - 采取工作提示 定期调度 实地督导方式督促党委扛牢主体责任 [2] - 实行市级主抓 县级主战模式 落实工作部署到"最后一公里" [2] - 建立班子成员包地包案包领问题机制 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 [2] - 健全与信访 巡察 审计 财政等部门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 [2] 群众诉求响应机制 - 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形成收集受理登记办理反馈回访闭环 [3] - 搭建线上+线下民情收集网络 线上覆盖12388热线和互联网平台 线下通过接访下访和基层力量收集 [3] - 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台账 明确责任部门 责任人和办理时限 [3] - 通过随机回访 交叉检查开展回头看 对不满意事项责令回炉整改 [3] 腐败治理措施 - 一体推进不敢腐 不能腐 不想腐 实现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系统升级 [4] - 风腐同查同治 力量资源向案件查办倾斜 聚焦县级主战场 [4][5] - 对贪污侵占 截留挪用等行为从严从重从快查处 该立案的立案 该留置的留置 [5] - 加强个案类案分析 治理医保基金使用混乱 乡村振兴领域虚报冒领等问题 [5] - 通过警示教育大会 典型案例通报 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强化党性教育 [5]
贯彻落实四次全会精神·年中看进展|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管理
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整治 - 江西省纪委监委针对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开展系统性整治,重点解决违规套取、挤占挪用、谋私贪占等问题,推动健全常态长效机制[3][5] - 通过"室组地"联动、走访调研、现场督查等方式全面摸排问题,发现套取资金用于其他支出、财务报账程序不规范、资金拨付监管不严等突出问题[4] - 聚焦招投标、工程建设、资金拨付等关键环节,严肃查处监管不力、虚报冒领、违规套取等行为,集中核查关键岗位人员问题线索[6] 监管技术升级 - 江西省财政厅上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模块,将乡镇所有银行账户纳入监控范围,开发转移支付监控系统,对163项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资金设置220多条控制规则[6][7] - 构建系统预警、分级人工预警和抽查预警相结合的监控机制,实现资金使用情况实时查询和疑点数据实时预警[6][7] 制度建设完善 - 江西省财政厅出台35条整治举措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意见,涵盖预算收支、政府采购、监管机制、内控管理等方面[5][7] - 赣州市制定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范预算管理、支出管理等5个方面,宜春市推行公务出差接待电子公函管理实现全流程溯源监管[7] 案件查处情况 - 九江市纪委监委查处濂溪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康某某违规报销、武宁县清江乡党政主要领导虚列广告费等典型案件[5] - 萍乡市纪委监委查处莲花县坊楼镇党委原书记曾某某案,循线深挖彻查多名县管"一把手"[6]
海南: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农村集体"三资"领域整治 - 推动整改问题2495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20个 [2] - 建成全省统一监管平台,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一网统管 [2] - 推动发放惠农补贴9.9亿元,盘活产业项目235个,追回分红款6109万元 [2] 教育领域不正之风纠治 - 查处校园餐问题754起,立案511件,处分495人 [2] - 解决违规冻品、农药残留等问题1527个,追责134人 [2] - 834所中小学实现食堂"家长陪餐"和"明厨亮灶"全覆盖 [2] 医药领域腐败治理 - 查处问题607起,立案427件,处分337人 [2] - 拦截医保不合理支出1.28亿元 [2] - 自动审核处方247万份,试点"机器管处方"机制 [2] 整体工作成效与方向 - 累计立案6298人,推动整改问题22932个 [1] - 建立和完善制度机制1997项 [2] - 强调需强化数智赋能和系统施治 [3]
书记谈丨深化整治住建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住建领域整治工作核心观点 - 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解决住建领域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扎实整治成效保障民生福祉 [1] - 住建领域突出问题包括住房质量、燃气安全、物业服务等,需强力整治以维护群众利益和党的执政根基 [2] - 整治工作坚持人民立场,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通过纠正和查处让成果惠及群众 [2] 整治工作方法举措 - 采用"超常规、抓重点、见成效"要求,以系统观念为指引,创新"案结、事了、治成"工作方法 [3] - 与住建部党组协同,通过共同学习、谋划、部署、压力传导和统筹调度形成合力 [3][4] - 强化上下贯通和横向联动,通过工作提示函、片会、培训等方式构建协同机制 [4] - 以信访为切口,包案督办重点信访件,挂牌督办多年缠访问题,推动批量化解 [5] - 以办案带动全局,严查群众反映问题背后的腐败,推动地方加大办案力度 [5] - 坚持"以案促治",通过查案推动完善制度,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和燃气管道保护政策 [6] 重点整治领域 - **城镇燃气安全**:推动全面排查整治,加速老化管道改造,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7] - **拖欠环卫工人工资**:摸排欠薪问题,开展约谈压实责任,建立日报告制度,推动纳入"三保"清单和专用账户制度 [8] - **物业服务问题**:排查履约不到位和侵占公共收益问题,推动信息公开、信用评价等政策组合拳 [9]
持续深化整治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教育领域集中整治的核心意义 - 教育领域集中整治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保障,有助于破解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 [2] - 集中整治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2] - 推动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现实需要,通过整治促进党员干部教师自我革命,营造严的氛围 [2] 教育领域集中整治的形势与任务 - 2024年已通过"校园餐"问题整治解决一批顽疾,但重点领域问题仍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3] - 整治分三阶段推进:先从"校园餐"突破,再延伸至教辅征订、校服购买等领域,最终通过监管和制度建设实现常态长效 [3] - "校园餐"领域锚定"根治"目标,落实膳食监督家委会、举报奖励等制度,加强问题发现和整改 [3] - 教辅领域严格规范进校园管理,坚持"一科一辅"和自愿购买原则,严查违规行为,探索免费提供辅助资源 [3] - 校服领域规范采购程序,健全定价机制,完善集中采购和"黑名单"制度,加强质量监管 [3] 教育领域集中整治的实施路径 - 构建"校园餐"全链条责任体系和全覆盖监督格局,推动教辅、校服等领域既有规定的严格执行 [4] - 聚焦中小学"一把手"监管,加强源头治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能 [4] - 通过"组组"协同和"室组地"联动强化跨部门协作,凝聚党委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力量形成整治合力 [4]
学习贯彻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 | 深化整治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民政领域专项整治行动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民政部纪检监察组纵深推进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 重点覆盖殡葬 公益慈善 养老服务 社会救助四大领域 [2] - 专项整治以脱贫攻坚精神推动 严查腐败问题 狠纠顽瘴痼疾 推动反腐败向基层和群众身边延伸 [2] 整治工作核心原则 - 坚持"两个责任"同向发力 完善与民政部党组信息共享 沟通会商机制 约谈业务司局"一把手"强化责任链条 [5] - 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 强化省级民政部门派驻机构联动 举办监督执纪执法培训班提升执行能力 [6] 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治理 - 殡葬领域聚焦公益属性弱化问题 推动构建公益性治理框架 加大安葬设施供给 严查干扰改革行为 [8] - 养老服务领域整改消防安全隐患 社会救助领域整治违规办理低保及侵占救助资金问题 [9] - 公益慈善领域部署全国性整治 严打假借慈善名义违法犯罪活动 [9] 案件查办与制度建设 - 强化问题线索挖掘 运用明察暗访 大数据分析等手段 对殡葬 慈善等重点领域新增线索即收即办 [10] - 推动立法完善 制定社会救助法 修订基金会管理条例 殡葬管理条例 细化慈善法配套法规 [12]
传达学习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 部署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6-12 11:29
农村基层治理与廉政建设 - 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推动学习全覆盖,引导农村干部学规、知规、守规 [2] - 压实责任,紧盯补贴资金发放和"三资"管理等重点领域,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纪律保障 [2] - 深化减负赋能、优化制度机制、提升治理效能,让基层更多精力投入抓落实和抓发展 [2] 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 - 严字当头、高质高效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边督边改、立行立改 [2] - 科学精准、标本兼治,防止"一刀切",确保整改成效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期盼 [2] - 用心用情办好信访事项,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2]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整治 - 聚焦重点领域,深挖问题线索、攻克重难点案件,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2] - 确保集中整治一贯到底,让群众可感可及 [2] 调查研究与作风建设 -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2] - 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科学统筹,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提高调查研究实效 [2] - 巩固全市务实担当、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2] 唐诗文化传承与创新 - 深挖唐诗文化底蕴,注重科技赋能,深化文商旅融合 [3] - 以时代性、创造性表达展现西安唐诗文化独特魅力,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3]
山西省监委向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 - 党的二十大以来至2025年4月底,全省共查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59752个,处分54150人,其中集中整治工作部署以来共立案44087人,处分42351人,移送检察机关1166人 [1] - 山西省监委从10个方面报告了全省整治工作及成效,包括解决"校园餐"管理突出问题、强化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整治、向医疗医药医保领域乱象亮剑等 [1] "校园餐"管理问题整治 - 全省依法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食材招标采购、收受供应商回扣等问题3042个,处分2085人,移送检察机关80人 [2] - 采取联动巡视、审计集中排查,组织各市交叉检查等措施 [2] 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整治 - 严肃查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违规处置等问题22128个,处分19753人,移送检察机关465人 [2] 医疗医药医保领域整治 - 严肃查处靠医吃医、欺诈骗保等腐败问题,共立案1525件,处分1327人,移送检察机关72人 [2] - 重点整治吃回扣、收红包和过度诊疗等行业歪风 [2] 社会保障领域突出问题整治 - 聚焦困难群众、弱势群体,整治社会救助"人情保""关系保"问题,追回违规发放资金335万元 [2] - 查处在困难群众救助中雁过拔毛、优亲厚友等问题,立案4232件,处分4212人,移送检察机关39人 [2] 其他领域整治工作 - 攻坚治理新官不理旧账、政策不兑现、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推动化解问题1434个 [2] - 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解决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 [3] - 整治矿产资源私挖滥采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 [3] - 组织开展不动产登记"清零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3] - 常态化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其"保护伞" [3] -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