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自动化

搜索文档
十年磨一剑!仕邦集团 “沙包社保智能体”战略布局“AI+人力”生态
36氪· 2025-05-27 14:52
产品发布与战略意义 - 全国首个深度应用DeepSeek大模型的创新产品沙包社保智能体在第八届仕邦科技节发布,标志着公司十年技术攻坚的里程碑成果 [1] - 产品体现了公司"用AI重构人力服务价值链"的战略野心,从"互联网+"到"AI+"完成技术跃迁 [1][3] - 创始人张华表示历经十年技术沉淀、三次核心团队迭代,突破AI大模型与垂直场景融合的行业难题 [3] 技术架构与核心能力 - 沙包社保智能体基于AI+RPA+OR技术深度融合,具备理解-规划-执行-反馈的闭环自动化能力 [4] - 三项关键技术整合:AI负责理解与决策,RPA负责跨系统执行,OR负责任务规划与调度 [4] - 系统能响应用户自然语言指令,自主完成复杂社保事务处理,实现端到端自主能力 [4] 行业壁垒与竞争优势 - 技术壁垒源于20+年社保领域数据积累和算法优化,以及覆盖全国各地的RPA操作能力 [5][8] - 领域知识壁垒体现在对全国300+城市差异化政策的深入理解和持续投入 [7][8] - 产品被视为国内较早实现大模型与HR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智能中枢之一 [5] 产品功能与性能指标 - 智能问答功能覆盖3000多家平台和全国社保公积金业务文库,实时解析政策影响范围 [7] - 自动化申报支持单次处理1000+员工数据,自动拆分不同地区统筹任务 [7] - 数据分析功能可预测未来12个月社保预算,精度达±5% [7] 行业影响与人才计划 - AI与自动化技术将覆盖HR领域70%以上常规流程,基础性岗位面临结构性调整 [9] - 公司推出"智能体护体人"新岗位计划,构建"智能驱动、人文为本"的人力资源新生态 [9] - 新型人才需具备人性化管理温度、算法协同精度和人机协作维度三项能力 [9]
对话IBM大中华区CTO翟峰:AI落地是个马拉松,不要将其神化
新浪科技· 2025-05-26 11:31
生成式AI在企业中的应用与挑战 - 生成式AI落地面临数据、系统、流程、基础设施等多方面挑战,企业需将其视为长期工程而非简单解决方案 [1] - 企业正加速将AI能力融入IT自动化和业务流程重塑,Gartner预测企业软件中自主型AI整合比例将从2024年不足1%跃升至2028年33%,同时超15%日常工作决策将由AI智能体完成 [1] 企业级AI发展的核心要素 - 数据是核心生产力,高质量数据为AI应用基础 [2] - 模型需结合企业内部专家知识及业务领域经验,与数据算法融合 [2] - 安全治理、智能助手/系统及AI智能体(本质为具备AI能力的应用)构成企业级AI五大要素 [2] IBM的企业级AI战略与能力 - IBM通过混合云技术创新及智能体、数据、自动化等全栈能力,推动企业级AI规模应用 [3] - 过去三年IBM在自动化领域投资170亿美元,收购HashiCorp补强基础设施自动化,用户案例显示混合环境中使用其工具三年投资回报率达176% [3] - 升级watsonx.data平台整合湖仓一体与数据经纬能力,实现跨数据孤岛、多格式及云环境的数据统一治理与AI应用打通 [3] 企业AI平台需求与IBM定位 - 企业需要灵活、安全且成本效益高的AI平台,深度整合数据与工作流驱动业务增长 [4] - IBM目标为帮助企业快速构建定制化AI能力,确保全生命周期治理与业务目标对齐,使其成为AI技术浪潮的核心参与者 [4]
以患者为中心,医院如何制胜AI数字化时代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4-15 11:45
亚太地区医院经营环境分析 - 新冠前医院通过收购和服务扩张实现收入稳定增长5%-10% 手术量增长10%-15% 病床占用率65%-70% 与GDP增长率4%-5%保持一致 [1] - 大流行期间医院收入减少 病床短缺导致占用率上升 选择性手术被推迟或取消 [1] - 疫苗接种率超40%后手术量反弹 2024年已超疫情前水平 心脏和癌症手术需求回升 [1] - 未来五年医院收入预计增长7%-12% 手术量增长15%-20% 与亚太GDP增速8%-9%匹配 [1] 数字化医疗发展趋势 - 亚太数字医疗市场五年复合增长率达21% 受政府法规支持和智能手机普及推动 [1] - 2024年AI在医疗影像诊断领域将占30%市场份额 东南亚七国已制定AI战略和远程医疗指南 [2] - 东南亚和印度均将PPP模式列为国家医疗战略重点 越南和菲律宾已启动300床位癌症设施等合作项目 [2] 医院运营效率痛点 - 患者与医生交流时间仅占就诊时长20%-30% 50%患者缺乏后续沟通 70%对住院账单存在理解障碍 [2] - 60%-70%住院患者不清楚出院日期 30%认为护士关注度不足 [2] - 核心IT系统升级占数字化投资主流 仅少数医院应用AI诊断工具和RPA流程自动化 [13][14] 数字化解决方案案例 - 新加坡中央医院采用飞利浦病理方案提升员工效率7% TPP电子病历系统缩短等待时间80%-90% [6] - H-Man机器人提升患者活动能力 Altera平台减少50%床位申请处理时间 UCARE.AI提高账单准确率60% [6] - 美国医院应用VR技术预演神经外科手术 云平台Rubrik Andes使SQL备份速度提升10倍 [6][7] 数字化实施框架建议 - 数字化PULSE模型强调五大要素:战略优先级规划 遗留系统整合 生态伙伴协作 数字实验室建设 价值指标转型 [14] - 成熟企业数字化投入超营收10% 政府和小型企业低于5% 中国三级医院基础数字化渗透率超90% 中西部部分医院投入不足5% [13][16] - 建议基层机构优先投资电子病历/远程诊疗等高ROI场景 发达地区医院探索DRG/DIP支付改革下的智能控费系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