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搜索文档
一问到底丨“小电驴”新国标即将实施,买车怎么选?
央视网· 2025-07-25 06:32
新国标核心内容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实施 影响全国超3.5亿用户 [1] - 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管理端、服务端推动新国标落地 [1] - 新国标通过七方面部署 包括生产管理、认证管理、销售监督等 推动全产业链调整 [2] 安全性提升 - 塑料重量占比限制在整车重量的5.5%以下 延缓火灾蔓延速度 [2] - 严格限制电动机最高转速 确保无法超速行驶 [4] - 最大制动距离降低为原来的一半 降低碰撞风险 [4] - 增加防篡改技术指标 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 提高改装门槛 [4] - 增加蓄电池状态动态监测 提升主动安全水平 [4] 用户体验优化 - 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由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 续航达60-70公里 [4] - 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 提升实用性并节约成本 [4] - 鼓励安装后视镜、转向灯 提高行驶安全性 [4] 消费者选购指南 - 需查看CCC认证标志 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7] - 核对产品合格证信息 可通过二维码或平台查询 [7] - 9月1日至12月1日为双规并行期 之后仅售新国标车 [8] 企业生产调整 - 头部企业6月开始减产老标车 8月中旬全面停产 [10] - 企业需按新标准研发设计 调整原材料和零部件 [11] - 需申请新检测认证流程 购置设备并获取CMA资质 [11] - 头部企业应用石墨烯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技术 [11] - 在塑件、线束等部件使用更高等级阻燃材料 [11] 行业过渡安排 - 指导企业加快新标车研发生产 尽早推出合规产品 [13] - 强化检测认证 为新产品上市提供保障 [13] - 合理控制旧标车增量 确保12月1日前完成消化 [13]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9月起实施
证券时报· 2025-07-25 02:19
新国标实施时间及过渡安排 - 新国标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生产环节从9月1日开始执行 销售环节从12月1日开始执行 [1] - 9月1日前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可继续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12月1日起所有销售车辆必须符合新标准 [1] - 多家电动自行车企业近期加紧促销以消化库存产品 [1] 新国标制定过程及技术细节 - 新国标修订历时8个月 开展70余次调研 160余次技术研讨 220余次试验验证 [1] - 处理5.4万条意见建议 完成近13万份问卷调查 修改完善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 [1] 政策支持与行业引导措施 - 各地将加大以旧换新政策宣传和补贴力度 对首次购买新国标车辆的个人消费者给予补贴 [2] - 引导快递 外卖行业和党政机关 事业单位人员率先使用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 [2] - 实施锂离子电池健康评估及报废回收行动 加速淘汰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电池车辆 [2] 新国标实施预期效果 - 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 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2] - 有效防范非法改装 提升车辆整体安全性能 [2] - 更好满足消费者日常使用需求 [2] 消费者选购指南 - 购买时需查看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 [2] - 出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应做到一车一证 [2]
电动自行车车主注意!这些改装行为违法且危害很大
央视新闻· 2025-07-24 22:08
电动自行车行业现状 - 电动自行车已成为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具有经济、便捷等特点 [1] - 违规改装现象普遍存在,改装后车辆危险系数大幅增加,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甚至180公里 [2][4] 非法改装行为类型 - 电池改装:包括改装大容量电池、超重电池、高电压电池,铅酸电池改锂电池,改动电池舱位置 [4] - 速度改装:通过软件或硬件解除速度限制,更换电机等核心部件 [4] - 灯光改装:违法加装或改装灯光设备 [4] 改装危害分析 - 电池改装导致系统不匹配,易引发过充、短路、火灾,电压不稳可能导致车辆失控 [6] - 改装大灯亮度过强会造成视觉盲区,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6] - 非法改装车辆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可能拒赔 [6] 监管处罚措施 - 首次发现改装行为将警告并责令拆除,再次发现将扣车并罚款500-1000元 [7] - 对违法改装商家最高可处罚款5000元 [7] 新国标政策变化 - 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2025年9月1日实施 [9] - 新标准要求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km/h,超速时电机停止动力输出 [10] - 要求标注建议使用年限,塑料材料占比不超过整车质量5.5% [10] - 新增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技术要求 [10]
电动自行车新标实施在即,3.8亿辆存量车“换新”全链条推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4 20:59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政策解读 政策核心内容 - 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17761—2024)将于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1][2] - 政策从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管理端、服务端等"五端"提出7方面工作要求,包括严格生产管理、认证管理、销售监督、登记管理等 [2][3] - 设置销售过渡期:2025年8月31日前出厂的不符合新标准但符合旧标准产品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 [1][4] 生产端管理 - 工信部要求企业根据新标准实施日期倒排工期,建立产品落地进度计划台账,对进度缓慢企业提供一对一指导 [3] - 已实施电动自行车"白名单"制度,累计公告30家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涵盖14个主流品牌,市场份额超60% [3] - 雅迪、爱玛、台铃、绿源4家企业已获得14张新版标准CCC证书 [7] 流通端管理 - 全国在用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其中含大量老旧车和改装车 [2][5] - 2023年通过"以旧换新"淘汰老旧车1200多万辆,但新车占比仍很小 [5] - 流通环节存在清库存与推新品的矛盾,短期内符合新标准的关键零部件可能供不应求 [6] 消费端政策 - 各地政府将加大以旧换新政策宣传和补贴力度,细化补贴规则 [1][5] - 补贴对象包括:换购合规锂离子电池的个人消费者、首次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报废老旧车换购新车的个人消费者 [5] - 鼓励地方政府利用财政资金对上述行为给予补贴 [5]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新标准实施涉及铭牌区分(电助力自行车与电驱动型电动自行车),需要城市层面配套落实 [4] - 经销商面临清库存与推新品的两难选择,可能出现扰乱市场秩序行为 [6] - 检测认证机构正加快能力建设,为新产品上市提供安全评估保障 [7]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实施 如何选购合规电动自行车产品?
贝壳财经· 2025-07-24 20:41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 -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2024年9月1日在生产环节实施,12月1日在销售环节实施 [1][2] - 新标准强化配件阻燃性能、锂电池安全性能及防篡改功能,预计将降低火灾风险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3] - 标准修订历时8个月,经过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220余次试验验证,处理5.4万条意见,修改近200个指标条目 [3] 行业现状与政策背景 - 中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山东、河南、江苏、四川保有量超3000万辆,14个省超1000万辆 [2][6] - 2023年通过"以旧换新"淘汰老旧车1200多万辆,但安全性较高的新车占存量比例仍较小 [6] - 2023年11月已实施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充电器、电气安全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2] 新标准核心改进 - 铅蓄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从55公斤调整至63公斤,续航可达60-70公里,减少充电频次 [3] - 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机制,防范非法改装 [3] - 雅迪、爱玛、台铃、绿源4家企业已获14张新版CCC证书 [5] 消费者选购指南 - 需认准CCC认证标志及产品合格证,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登录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验证真伪 [4] - 建议优先购买新标准车辆,旧标车在12月1日前仍可销售但存在安全隐患 [5] 锂电池回收体系 -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试点锂电池健康评估及报废回收,未来将建立网点实现废锂电池"应收尽收"和规范化综合利用 [6][7] - 老旧锂电池保有量大是火灾主要诱因,淘汰置换需长期推进 [6] 行业集中度 - 工信部已公告两批共30家符合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涵盖主流14个品牌,市场份额超60%,第三批"白名单"已完成公示 [5]
新国标实施在即,电动自行车如何“骑”好安全路?
新华财经· 2025-07-24 20:06
当前我国全社会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3.8亿辆。新国标将从哪些方面完善管理?如何保障电动自行 车"骑"好安全路?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推动新版技术规范落地实施 电动自行车与人们生活出行息息相关,它的产品质量、安全性事关每个家庭。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各类 安全事故频发,需要各方协力筑牢全链条安全防线。 建立标准体系是强化电动自行车隐患治理的源头。去年底,新修订的技术规范发布:严格限制电动机最 高转速等关键参数、不再强制安装脚踏骑行装置、放宽铅蓄电池车型重量限值……一系列调整致力于提 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水平、更好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 新华财经北京7月24日电 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起实施。为推动 技术规范落地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加快新产品供应的意见》。 "标准要切实发挥作用,还需各方把标准学好、用好。"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介绍,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编制印发了此次意见。 标准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意见部署多个环节同步推进—— 生产环节,帮助生产企业充分理解技术规范要求,加快新产 ...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四部门:全链条整治安全隐患
证券时报· 2025-07-24 16:55
行业规模与监管背景 - 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 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 [1] - 新国标及配套政策于2024年7月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1] 新国标核心修订内容 - 修改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 修订过程包括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220余次试验验证/处理5.4万条意见/近13万份问卷调查 [2] - 塑料总质量限值不超过整车5.5% 铅酸蓄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由55kg提升至63kg [2] - 强制要求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取消全车型脚踏骑行装置强制安装要求 [2] - 生产环节实施时间为2024年9月1日 销售环节实施时间为2024年12月1日 [2] 过渡期管理措施 - 要求旧标车在2024年12月1日前完成消化和平稳退市 [3] - 强化检测认证保障并合理控制旧标车增量 [3] 新国标实施效果 - 降低火灾事故隐患 优化防火阻燃技术指标延缓火势蔓延/降低燃烧强度/减少有毒气体释放量 [4] - 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严格限制电机最高转速/增加低速转矩限值/制动距离缩减约50% [4] - 防范非法改装 完善防篡改技术指标/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机制 [4] - 提升主动安全性能 增加蓄电池状态动态监测要求/标注建议使用年限 [4] - 铅蓄电池车型续航里程提升至60-70公里 [5] 消费者选购指南 - 购买需查验CCC认证和产品合格证 要求一车一证 [7] 配套政策与长效机制 - 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从生产/认证/销售/登记/车辆更新/消费者权益/长效机制七方面部署 [8] - 建立常态化全链条整治长效监管机制 [8] - 持续推进新国标产品供给保障和行业高质量发展 [9]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四部门:全链条整治安全隐患
证券时报· 2025-07-24 16:50
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实施 市场规模与政策背景 - 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达3.8亿辆,相当于每4人拥有一辆[2]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新版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及配套《意见》,强化全产业链安全保障[3][21] 新国标核心修订内容 - 修改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历时8个月完成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及220余次试验验证[5][7] - 关键调整:塑料质量占比≤5.5%、铅酸电池车型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强制北斗定位与动态监测功能、取消脚踏骑行装置强制要求[6] - 实施时间分两阶段:生产环节9月1日、销售环节12月1日[9][10] 新国标五大积极影响 1. **安全性能提升**:优化防火阻燃指标,延缓火灾蔓延速度并减少有毒气体释放量[12] 2. **降低交通事故风险**:限制电机最高转速、制动距离缩短50%、增加爬坡转矩限值[12] 3. **防范非法改装**: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防篡改技术,推行"一车一池一充一码"[12] 4. **延长续航能力**:铅蓄电池车型续航提升至60-70公里[13] 5. **消费者便利性**:铭牌标注建议使用年限,提醒淘汰超期产品[12] 政策执行与产业适配 - 四部门联合印发《意见》,部署生产管理、认证监督、销售登记等七大环节全链条整治[21][22] -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动产业生态适配新标准,加快旧标车退市(12月1日前完成消化)[11][23] - 消费者选购指南:认准CCC认证与"一车一证"合格证[16] 行业动态 - 企业加速促销消化库存,新标车研发生产提速[10][11] - 国家消防救援局预计新国标将长期降低火灾事故风险[14]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实施 有助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13:40
"从火灾调查和平时了解的情况看,在已安装充电设施的小区,也有部分群众没有养成安全停放充电的 习惯,进楼入户停放充电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这些问题,也需要相关部门和单位强化建设管理,逐 步予以解决,我们也呼吁广大电动自行车使用者规范自身行为,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的使用环境。"孙毅 军表示。 据介绍,下一步,国家消防救援局作为整治工作召集人单位,将与整治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各地各部 门共同努力,围绕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6个方面22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改善群众 使用环境,尽最大力量压降火灾数量。 (责任编辑:王晨曦)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强化了配件阻燃性能、锂电池安全性能,提升了防篡改功能,对于提高电动自行车 本质安全水平是非常关键的。长远来看,一定会降低火灾风险、减少火灾事故发生。但短期内火灾事故 数量大幅下降还不太现实。" 7月24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的"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政策"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 督司一级指挥长孙毅军表示,电动自行车淘汰置换是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 ...
史上最严“新国标”将落地,小电驴告别“蒙眼狂奔”
钛媒体APP· 2025-07-24 10:58
新国标核心内容 - 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km/h,并引入"超速断电"机制,车速超限时电机自动停止动力输出[2] - 生产端禁止预留控制器、限速器等改装接口,杜绝非法破解提速[2] - 新国标要求限速器不可修改功能,控制器需防篡改,电池和限流装置不留后门[8] 两轮电动车发展历程 - 1995年首辆两轮电动车诞生,1999年首版国标规定车速≤20km/h、车重≤40kg[3] - 2001年"禁摩令"推动需求爆发,产量从2000年不足5万辆跃升至2003年近千万辆[3] - 2004-2013年产量从676万辆增长至3610万辆,年复合增长率超20%[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2019年国标执行不严,门店可轻松将限速从25km/h提升至40-50km/h甚至100km/h[6] - 速度提升导致事故风险增加,时速每增1%致命事故风险上升4%[7] - 2019年数据显示每小时1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死于交通事故,5人受伤[7] 厂商应对措施 - 雅迪、九号等品牌7月起下架非合规电动自行车,线下清库存旧款[9] - 新国标车型生产成本增加,入门级铅酸电池车型预计涨价20%-25%[14][15] - 电池生产成本因智能温控等要求增加30%,60V20Ah电池出厂价涨280元[15] 政策配套与市场影响 - 上海、浙江、四川等地提供置换补贴,最高达新车售价40%或1200元[10] - 经营性车辆强制安装北斗定位,成本增加100-200元[11][16] - 2024年1-4月全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置换量超470万辆,月均环比增长285%[17] 外卖行业特殊需求 - 全国外卖骑手超1000万人,2024年两轮电动车销量约4950万台[12] - 外卖骑手日均行驶120km,充电2-3次,换车频率2年,远高于普通用户[12] - 新国标与外卖需求存在错位,可能引发整车质量超标或电池篡改问题[13] 技术标准对比 - 新国标要求塑料占比≤5.5%,铅酸车质量上限从55kg放宽至63kg[15] - 新增防篡改芯片、胎压监测等配置,整车生产成本增加120-300元[16] - 经营性车辆需配备北斗定位和动态监测,非机动车定位功能首次明确[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