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纾困式降息
icon
搜索文档
美联储9月会降息吗,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8-14 10:41
美联储降息立场转变 - 2024年9至12月美联储累计降息100个基点,2025年初暂停降息,利率维持在4.25%-4.5%区间,反映出政策两难[3] - 7月议息会议出现两位理事同时投反对票,为1993年以来首次,8月鲍曼等官员公开支持年内降息三次[5] - 市场预测9月降息概率达91.5%,预计首次降幅25个基点[12] 降息立场松动的原因 - 经济数据走弱:7月制造业PMI降至49.8(标普)和48.0(ISM),非农就业仅增7.3万人,前两月数据下修25.8万个岗位[7][8] - 通胀压力可控:6月PCE同比2.6%,核心PCE同比2.8%,关税成本64%由美国企业吸收,服务业通胀因工资放缓失去动力[9] - 政治压力:特朗普施压降息以降低债务成本并刺激资本市场,提名鸽派官员改变FOMC力量平衡[10] 降息模式分析 - 预防式降息特点:周期短(3-7个月)、首次降幅25基点、累计75基点左右,如1995-1996年和1998年[14] - 纾困式降息特点:周期长(2-3年)、首次降幅50基点以上、总降幅超500基点,如2001-2003年和2007-2008年[17] - 2024年9月启动的第一阶段降息100基点属预防性,第二阶段仍可能延续该模式[18] 对全球及中国市场影响 - 美元资产收益率下降,非美货币转强但美元指数或维持在95-100区间,欧元疲弱可能限制美元跌幅[24] - 中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可能跟进降准降息,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2025年已升值479基点[25] - 中美利差收窄或吸引境外资金增配人民币资产,尤其低估优质资产和高增长潜力品种[26]
美联储9月会降息吗,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2025-08-13 21:42
美联储政策立场转变 - 美联储政策立场正从鹰派向鸽派转变,市场普遍预测最早可能在9月重新开启降息进程 [1][2] - 7月议息会议出现自1993年以来首次有两位美联储理事同时投反对票的情况,8月上旬多名官员暗示降息时机临近 [2] - 美联储内部鸽派力量增强,部分官员立场由鹰转鸽,改变了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内部的力量平衡 [3][6] 推动政策转变的经济因素 - 高利率环境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显现,7月美国制造业PMI降至49.8,非农就业人数仅为7.3万人,远低于预期 [4] - 通胀压力相对温和,6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企业吸收,通胀风险可控 [5] - 经济数据走弱促使部分官员在“预防经济衰退优先”与“防止通胀反弹优先”之间更偏向前者 [3] 影响政策的外部与内部因素 - 特朗普政府施加压力,要求尽快降息以刺激资本市场,并推进美联储人事任命以影响政策 [6] - 美联储内部人事变动,如提名鲍曼担任副主席等,进一步增强了鸽派力量 [3][6] - 尽管立场松动,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等多位官员在降息问题上仍相对保守偏鹰 [7] 降息预期与历史模式 - 市场对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高达91.5%,降息性质预计为预防式 [8][15] - 预防式降息周期通常较短(3-7个月),降息次数有限(约3次),首次降息幅度温和(25个基点) [11] - 纾困式降息周期较长(可达2-3年),降息轨迹陡峭,首次降息力度强(50个基点以上) [14] 第二阶段降息预测 - 第二阶段降息首次幅度很可能为25个基点,除非就业数据非常糟糕或PCE大幅超预期才可能降息50个基点 [15] - 预计年内降息2-3次,累计幅度为50-75个基点,为应对潜在冲击预留政策空间 [18] - 降息周期可能持续到2026年,总降息幅度预计为100-125个基点 [19] 对全球及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对全球金融市场总体利好,美元资产收益率下降,非美货币有望走强,但美元指数未必大幅走弱 [20] - 中国货币政策将获得新的宽松空间,降准、降息的时间窗口可能打开 [21] - 人民币有望加快恢复性升值,境外资金可能加快流向人民币资产,中美利差收窄将增加人民币资产吸引力 [21][22]
连平:美联储九月会降息吗?其影响几何?
搜狐财经· 2025-08-13 20:13
美联储政策立场转变 - 美联储政策立场正由鹰派向鸽派转变,市场普遍预测最早可能在9月重新开启降息进程[2][3] - 7月议息会议上出现自1993年以来首次有两位美联储理事同时投反对票的情况,8月上旬多名官员暗示降息时机临近[3]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成员立场出现变化,鸽派力量增强,例如副主席提名人选鲍曼支持今年降息三次[5][8] 推动政策转向的经济因素 - 高利率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显现,7月美国制造业PMI降至49.8,非农就业人数仅为7.3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0.4万人[6] - 通胀压力相对温和,6月核心PCE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高盛统计显示64%的关税成本由美国企业吸收[7] - 5月和6月美国新增就业岗位共被向下修正25.8万个,调整幅度在非正式衰退阶段较为罕见[6] 政策转向的政治与内部因素 - 特朗普多次公开施压美联储尽快降息,并威胁撤换主席鲍威尔,试图通过提名鸽派官员影响货币政策[8] - 美联储内部鸽派力量增强,既有特朗普直接提名的影响,也有官员根据经济形势自行调整立场[8] - 美联储理事库克、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等人在7月非农数据公布后暗示降息时机临近[3] 降息的性质与历史模式 - 2024年9月美联储启动本轮降息,首次降息50个基点,累计降息100个基点,被视为预防式降息[10][16] - 预防式降息周期通常较短,为3-7个月,降息次数约3次,首次降息幅度多为25个基点[12] - 纾困式降息周期较长,如2007-2008年降息周期达16个月,总降息幅度超过500个基点[13][15] 第二阶段降息预期路径 - 市场预测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高达91.5%,除非就业数据非常糟糕或PCE大幅超预期才可能降息50个基点[10][17] - 预计2025年内降息2-3次,累计幅度为50-75个基点,降息周期可能持续到2026年[20] - 美联储中性利率目标区间分歧较大,从2.375%到3.75%不等,亚特兰大联储主席认为名义中性利率区间在3%-3.5%[20] 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 - 美联储降息后美元资产收益率将下降,但美元指数未必大幅走弱,可能在95-100区间小幅下跌[21] - 全球资金流向可能更加多元化,美国股市、债市仍具吸引力,部分新兴市场需注意跨境资本流动风险[21] - 商品和贵金属价格未必持续走强,非美货币能否走强取决于与美国利差变化及经济基本面[21] 对中国货币政策与市场的影响 - 中国货币政策将获得新的宽松空间,降准、降息的时间窗口或将打开[22] - 2025年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滑超过10%,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479个基点,有望加快恢复性升值[22] - 中美利差收窄将吸引全球资金关注人民币资产,可能增加对中国债券、股票等资产的配置比例[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