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院士增选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73人当选
新京报· 2025-11-21 09:57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11月21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25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2025年共选举产生中 国科学院院士73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9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11人,技术科学部15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 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院士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 院共有院士908位。 202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7人,来自15个国家,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更加广泛。本次增选后, 中国科学院共有外籍院士173位。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13 人 | 序号 | 姓名 | 年龄 | 工作单位 | 研究方向 | | --- | --- | --- | --- | --- | | 1 | 察秀车 | 61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 微创医学、智慧医学 | | 2 | 邓宏魁 | 61 | 北京大学 | 干细胞生物学与再生 医学 | | 3 | 房静远 | 63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 目肠癌的防治 | | 4 | 傅向东 | રેરે | 中国 ...
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附名单)
人民日报· 2025-11-21 09:5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名单如下 ↓↓↓ | | | 今天(21日),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共有144人当选。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 士73人,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 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有8位 女性科学家。 此外,2025年中国科学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7人,中国工程院新当选外籍院士24人。 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院士总数为908人,外籍院士总数为1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1002人,外 籍院士总数为148人。 | 序号 | 姓名 | 年龄 | 工作单位 | 研究方向 | | --- | --- | --- | --- | --- | | 1 | 戴或虹 | 53 |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 运筹学 | | 2 | 或子高 | 6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高能天体物理 | | 3 | 梁作堂 | 60 | 山东大学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理论 |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144人当选
券商中国· 2025-11-21 09:36
其中,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4人,化学部11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3人,地学部9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1人,技术科学 部15人。新当选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家有5人当选。院士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908位。2025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7人,来自15个国家,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更加广泛。本次选举后,中国科学 院共有外籍院士173位。 共选举产生中国工程院院士71人。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9人,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人,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12 人,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7人,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6人,农业学部8人,医药卫生学部8人。此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中,女性科学家有8人当选,还 有一批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承担重大任务的专家、多位民营科技领军企业的专家以及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优秀专家当选。本次增选后,中国工程院共有院 士1002位。2025年新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24人。本次选举后,中国工程院共有外籍院士148位。 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 ...
关于公布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当选外籍院士名单的公告
环球网资讯· 2025-11-21 09:36
院士增选总体情况 - 中国工程院2025年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24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1]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4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日本、乌克兰和葡萄牙 [4] - 研究方向涵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4]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5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英国、美国、新加坡和奥地利 [6] - 研究方向集中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及供应链优化 [6]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3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美国、英国和加拿大 [8] - 研究方向包括金属材料腐蚀与环境断裂、航空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工 [8]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4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美国、芬兰、英国和俄罗斯 [10] - 研究方向覆盖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地质与矿产探测 [10]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2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德国和澳大利亚 [12][13] - 研究方向包括城乡规划与发展、结构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12][13]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 - 学部增选2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荷兰和美国 [14][15] - 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健康相关的水微生物学 [15] 农业学部 - 学部增选1位外籍院士,来自德国 [16][17] - 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及遗传工程 [17] 医药卫生学部 - 学部增选2位外籍院士,分别来自瑞士和英国 [18][19] - 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与工程、分子肿瘤学 [19]
刚刚,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仪器信息网· 2025-11-21 09:21
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方面和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称号,院士制度是党和国家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导向,凝聚 优秀人才服务国家设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本次增选后,我国院士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 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年龄57.2岁,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66岁,60岁(含)以下的占67.1%,女性科学 家有5人当选。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6位扎根西部边远地区的专家,有8位女性科学家。 据悉,本次两院院士增选突出国家战略需求导向,突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增选工作中,中国科学 院、中国工程院坚持院士增选纪律严的基调,强化纪律要求和全过程监督,对候选人学术学风、道德品行、遵规守纪等 方面进行了严格把关,积极接受社会监督,严防说情打招呼,切实把好院士队伍"入口关"。 本次增选后,我国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共908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002人。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21日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7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71人。 | 序号 | 姓 ...
上海院士有效候选人占比全国第二 仅次于北京 学部分布体现生物医药产业、医疗卫生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
解放日报· 2025-08-25 09:30
院士候选人地域分布 - 上海两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共117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66人 中国工程院51人 占全国候选人总数9% 排名全国第二[1] - 全国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共639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共660人 合计1299人[1][2] 上海候选人结构特征 - 中国科学院上海候选人中50人来自高校 16人来自科研院所 男性57人女性9人 年龄范围45-64岁 平均年龄56.1岁[1] - 中国工程院上海候选人中35人来自高校 9人来自科研院所 7人来自企业 男性46人女性5人 年龄范围51-69岁 平均年龄60.5岁[1] 学科领域分布 - 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上海候选人达27人 除地学部分外实现学部全覆盖[1] - 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上海候选人12人 实现所有学部全覆盖 农业学部有1位节水抗旱稻专家[2] 选举竞争态势 - 两院院士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人 总当选成功率低于15%[2] - 选举流程包含材料公示 投诉处理 外部专家评选和院士选举三道关[2] 现有院士规模 - 上海现有两院院士181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106人 中国工程院75人 总数全国排名第二[2]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共660人!
仪器信息网· 2025-08-22 11:58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候选人规模 -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39人[1] -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1][2] - 两院院士增选名额各不超过100名[2] 中国工程院各学部候选人分布 - 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68人[2][5][6][7]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68人[2][8][10][11] - 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71人[2][12][13][14] -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72人[2][15][16][17][18] -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91人[2][19][20][21][22][23] - 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73人[2][24][25][26] - 农业学部83人[2][27][28][29][30] - 医药卫生学部91人[2][31][32][33] - 特别通道43人[2] 候选人提名渠道特征 - 中国科协作为主要提名渠道出现在多个学部候选人信息中[5][6][7][8][10][11][12][13][14] - 高校及科研机构学者通过院士或机构提名参与增选[5][6][7][8][10][11] - 企业界代表通过中国科协渠道获得提名[6][7][10][11] 增选工作时间节点 - 增选工作于2025年4月25日正式启动[2] - 有效候选人名单于2025年8月20日公布[2][4] - 提名工作已结束进入评审阶段[1][2][4]
隆基李振国、宁德时代吴凯等入选院士有效候选人,还有这些大牛
新京报· 2025-08-22 09:29
新能源领域院士候选人 -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 [1] - 多位新能源领域技术骨干入选 包括隆基绿能李振国 比亚迪廉玉波 宁德时代吴凯 国家电投柴茂荣 中国五矿严大洲 [1] - 隆基绿能创始人李振国2023年5月辞去管理职务专注研发工作 [1] - 目前公开资料中尚无两院院士担任上市光伏企业高管的先例 院士主要通过技术顾问或联合研发形式参与企业技术工作 [1] -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曾在新特能源 福斯特 晶盛机电 中晶科技等光伏企业担任独立董事 [1] 院士评选机制 -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工程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 为终身荣誉 [2] - 评选标准要求候选人在工程科技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重要研究成果并取得显著应用成效 [2] - 候选人需在重大工程科研任务中创造性解决关键科技问题或成为重要工程科技领域奠基者 [2] - 院士选举采用20%差额无记名投票 需超过半数有投票权院士参与且候选人获超半数赞成票 [2]
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公布!有多名A股实控人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8:21
核心观点 - 中国工程院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中包含10余位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技术领军人物 其中至少包括三家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3][4][5][6][7] - 多位候选人已从上市公司管理职务转任技术研发角色 专注于前沿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 [4][5][6] 候选人背景及职务变动 - 隆基绿能实控人李振国辞任董事、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职务 专注于研发和科技管理 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和科技管理中心首席技术官 公司单晶硅片过去十年累计出货量全球第一 组件过去六年累计出货量稳居全球前两名 [4] - 江丰电子实控人姚力军辞任董事长及董事会相关职务 保留首席技术官职位 公司是全球溅射靶材行业领先企业 为台积电、中芯国际、SK海力士、联华电子等全球知名芯片制造企业核心供应商 [4] - 中衡设计实控人冯正功辞任董事及董事长职务 保留首席总建筑师职位 专职科技研发与技术进步 曾于2020年1月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5] - 宁德时代吴凯辞任董事、副总经理等职务 专注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担任首席科学家及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5] - 比亚迪廉玉波辞任副总裁职务 保留首席科学家、汽车总工程师及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职位 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 [6] 上市公司候选人名单 - 宇通客车李高鹏(1976年8月出生)由中国科协提名 [6][7] - 中国中铁李建斌(1962年10月出生)由中国科协提名 [6][7] - 科大讯飞胡国平(1977年11月出生)由中国科协提名 [6][7] - 金发科技黄险波(1965年3月出生)由吴锋提名 [6][7] - 宝钢股份李国保(1963年6月出生)由中国科协提名 [6][7] - 上海建工龚剑(1960年11月出生)由中国科协提名 [6][7] - 三元股份陈历俊(1967年3月出生)由中国科协提名 [6][7] - 温氏股份吴珍芳(1970年3月出生)由中国科协提名 [6][7] - 以岭药业贾振华(1975年12月出生)由田金洲提名 [6][7]
隆基李振国、宁德时代吴凯等入选院士有效候选人,还有新能源领域哪些从业者入选?
新京报· 2025-08-21 18:42
新能源领域院士候选人名单 - 中国工程院公布2025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共660人 [2] - 新能源领域多位技术骨干入选 包括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院长李振国、比亚迪集团首席科学家廉玉波、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及国家电投集团氢能首席专家柴茂 [3] - 候选人几乎均为供职机构核心技术骨干 例如李振国于2024年5月辞去隆基绿能董事及总经理等管理职务专注研发工作 [3] 院士与企业合作模式 - 目前公开资料中尚无两院院士直接担任上市光伏企业高管的先例 [3] - 院士通常通过技术顾问或联合研发等形式参与企业技术研发 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德仁曾与新能源企业开展技术合作 [3] 院士评选机制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国家工程科学技术领域最高终身学术荣誉 [3] - 院士选举采用全体院士按20%差额无记名投票 需超过半数有投票权院士参与且候选人获赞同票数超过投票人数三分之二方可当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