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搜索文档
2025年中国混凝土预制桩行业相关政策、发展历程、产量、重点企业及发展前景展望:混凝土预制桩产量达4.23亿米,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转型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7 09:25
行业概况 - 中国已成为全球管桩产量最大、品种最多、规格最全、应用范围最广的国家之一 [1] - 2024年混凝土预制桩产量为4 23亿米 同比下降5 85% 主因主产区产量大幅回落 [1][16] - 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南 长三角 环渤海及中部地区 广东 江浙 上海最为密集 [1][16] 发展历程 - 起源于1920年澳大利亚离心技术 1925年日本引入并发展RC管桩 1962年开发PC管桩 [5] - 中国1944年生产RC桩 60年代研制PC桩 80年代引进日本PHC桩技术 90年代进入推广期 [5] - 2010年后行业受宏观经济波动及环保政策影响进入洗牌期 [5] 政策支持 - "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新型城镇化及基建 为行业提供市场空间 [7] - 2024年《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将混凝土预制件列入鼓励类项目 [7][9] - 绿色建筑政策推动环保型预制桩需求 如2024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 [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 水泥 砂石 2024年中国钢材产量14亿吨 1-5月同比增5 2% [10][12] - 下游应用涵盖房地产 工业厂房 市政工程等 2024年建筑业总产值32 65万亿元 同比增3 85% [10][14] 竞争格局 - 建华建材 三和管桩 中淳高科等通过全国产能布局占据第一梯队 [18] - 宝丰建材 海通能源等依托创新产品位居第二梯队 [18] - 三和管桩2024年桩类营收61 45亿元 主打PHC管桩 外径300-1000mm [20] - 中淳高科为长三角龙头 静钻根植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2] 发展趋势 - 产品多元化:针对不同地质开发耐腐蚀 抗拔桩型 拓展光伏 海上风电等新兴领域 [25][28] - 生产智能化:引入机器人焊接 IoT技术提升效率 向智慧工厂转型 [26] - 绿色化:利用工业固废替代水泥 推广清洁能源及可回收产品 [27] - 应用创新:大直径管桩(≥600mm)为发展方向 拓展光伏复合项目等场景 [28]
人工智能落地首役为什么是制造业?有哪些落地场景?
创业邦· 2025-06-15 19:15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 - 2025年是AI应用大规模落地元年,大模型正深度融入千行百业,制造业是智能化改造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 [2] - 到2035年,全球AI技术应用将使制造业总增长值达近4万亿美元,年增长率4.4% [2] - 智能工厂通过AI技术使产品研发周期平均缩短28.4%,生产效率提升22.3%,碳排放减少20.4% [2] - 工信部提出从供给侧(数据基础)、应用端(产业转型)、生态建设(资本、技术、人才)三方面推进AI赋能新型工业化 [2] 南京人工智能产业优势 - 南京拥有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硅基智能、埃斯顿、亿嘉和等AI与制造企业 [3] - 2024年南京完成69只基金募集(规模178.68亿元),投资案例295起(金额98.93亿元),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丰富 [3] - 南京建设大模型产业集聚区,已汇集20余家垂直大模型企业,覆盖制造、消费、教育等领域 [4] 2025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对接活动 - 活动以"智能加持,制造无界"为主题,探讨AI与制造业结合,推动"智改数转" [4] - 行业专家包括倪光南院士、魏凯所长及商汤、出门问问等企业高管,聚焦AI技术发展与智能制造落地前景 [6] - 艺赛旗、云蝠智能等企业将发布垂直应用智能体,康尼机电等展示智能制造场景与创新产品 [8][9] - 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整合多个实验室(如具身智能、医工交叉实验室),深化产学研合作 [11] - 园区与中国信通院共建"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算力、场景等六位一体服务 [12] - 活动将签约多个新项目,吸引央企、准独角兽等落户,提升产业集聚度 [12]
投资广东赚钱多、麻烦少、身体好!日企广东行签单1166亿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21:11
招商活动概况 - 广东省政府与商务厅举办"日本企业广东行"活动 吸引210家日本企业参与 [1][3] - 活动聚焦低空经济 人工智能 汽车 生物医药与健康 商贸服务五大产业 [1] - 共促成68个项目签约 总金额达1166亿元 [6] 低空经济与人工智能 - 60家中日企业进行"一对一"洽谈 6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3] - 广东拥有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 最全产业链和最强制造基因 [3] - 电子信息与汽车产业集群产值均超万亿 日本企业可融入产业链协同发展 [3] 汽车产业 -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25% [5] - 广东发放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超1100张 开放测试道路超4400公里 [5] - 日本汽车产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具优势 双方互补性强 [5]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 广东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全国前列 2024年GDP突破14万亿元 [6] - 深圳广州形成医疗器械"双核驱动"格局 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同比增16.8% [6] - 广东拥有149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 数量全国第一 [6] - 60余家日企与康方药业 广药集团洽谈技术合作与供应链整合 [6] 商贸服务产业 - 华为 TCL 交通集团 广州希音等企业参与对接会 [6] - 日本企业可考察广州 佛山 东莞 惠州 汕尾等地 [5]
“智能”机器人既要“柔性”也要“绿色”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07:13
华南工博会概况 - 2025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期三天,聚焦工业自动化、机器视觉、激光技术、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应用、测试测量、电子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3] - 展览面积突破10万平方米,覆盖5大展馆,汇聚全球1200余家顶尖企业,预计吸引超10万专业观众 [4] - 同期举办近30场高峰论坛、采购对接会等活动,搭建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 [3] 展会亮点与创新 - 展会呈现多维度突破,构建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智造生态圈",助力企业抢占工业4.0时代制高点 [4] - 每年数百项新技术在展会首发并直接在深圳企业产线落地转化,展现展会与城市产业升级的深度联动 [4] - 依托深圳"20+8"产业集群,展会培育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生态闭环 [4] 主题展区与参展企业 - 工业自动化展区内,倍福展示Machine Learning与TwinCAT CoAgent构建AI与自动化的无缝融合,实现生产效率精准优化 [5] - 欧姆龙首次深度参与华南工博会,聚焦AI、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针对3C电子、半导体、新能源等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6] - 机器视觉展区内,海康威视携质量检测、设备管理等五大场景数字化产品首秀,康耐视、聚华光学等知名展商带来最新产品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6] - 机器人展区以"智能""柔性""绿色"为核心关键词,汇聚发那科、安川电机等全球机器人领域巨头,展示机械臂精准完成复杂工序 [7] 激光技术应用 - 中国自主研发的激光焊接技术仅需43秒完成一台新能源汽车车身焊接,航空发动机叶片激光清洗实现纳米级精度处理 [8] - 激光展区内,大族激光、先导激光等头部企业展示切割、焊接、清洗等工业加工场景解决方案 [8] - 大族激光G3015PRO高速光纤激光切割机提升复杂轮廓加工稳定性,PL2T-0606W三卡盘坡口激光切管机将管材利用率提升30%以上 [9] 同期活动 - 展会同期举办"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赋能千行百业""AI赋能·智控革新"等十余场高含金量活动 [5] - 第六届世界激光制造大会以"赋能智造·光耀未来"为主题,聚焦先进激光技术及制造类应用场景 [9]
一季度125家CVC出手,招商局创投活跃度居首;美团龙珠等4家CVC各收获两个IPO丨2025Q1中国企业创投CVC发展报告
创业邦· 2025-05-23 18:06
基金概况 - 2025Q1中国CVC新增备案基金43只,同比下降35.82%,环比下降30.65%,涉及基金总规模179.88亿元,同比下降72.03%,环比下降53.57% [2][3] - 2025年2月新增备案基金15只,1月基金总规模最高达73亿元,单只基金平均规模6.09亿元 [3] - 新增基金集中在浙江和广东,浙江以12只位居首位占比27.91%,广东6只,天津5只 [5] 投资概况 - 125家CVC参与175起投资事件,同比下降55.47%,环比下降20.81%,披露金额243.85亿元,同比下降56.37%,环比下降69.73% [7] - 1月投资最活跃,事件70起金额138.8亿元 [7] - 投资集中在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各46起,医疗健康19起,材料16起,企业服务13起 [9] - 广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五地融资事件138起占比80.23% [11] 大额融资 - CVC参与5起大额融资(单笔≥1亿美元),占市场总数30起的16.67% [13] - 大额融资分布在人工智能(2起)、企业服务、智能制造、材料、区块链领域,医疗健康赛道参与度为0 [14] IPO情况 - 64家中国企业IPO中16家获CVC支持,渗透率25.4% [17] - 港股上市的蜜雪冰城市值最高达1465.62亿元,美团龙珠参与投资 [17][18] - 其他IPO企业包括古茗奶茶(363.87亿元)、亚盛医药(137.18亿元)、开发科技(110.79亿元)等 [18] 并购情况 - CVC作为竞买方参与38起并购,医疗健康7起金额70.7亿元(单笔10亿元),能源电力7起,企业服务和传统行业各6起 [19] - CVC作为出让方参与27起并购,总金额634.67亿元,能源电力7起,汽车交通5起,智能制造3起,金融领域金额最高达294.9亿元 [21]
NWTN Announces AI Industrial Park Project in Abu Dhabi
Prnewswire· 2025-05-21 21:22
项目概述 - NWTN公司正式启动"NWTN AI工业园"(NAIP)项目,位于阿布扎比Khalifa经济区(KEZAD),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标志着公司从新能源车制造商向全球智能技术生产商转型 [1] - NAIP项目包含两大核心区域:自由区的全球物流园区和内陆区的AI智能制造园区,采用数字化、模块化、可扩展的设计理念,整合AI驱动的生产控制系统 [2][5] - 项目计划2025年下半年动工,旨在建立区域性技术合作伙伴关系,打造国际智能产业集群 [4] 战略升级 - 新战略聚焦三大支柱:本地化智能制造(建立AI电动车及智能硬件全产业链)、平台化技术生态(部署自动驾驶系统和区块链平台)、全球化同步扩张(利用自由区海关系统打造"一日交付圈") [6] - NAIP将成为公司整合技术、资本和人才的全球平台基础,推动中东、非洲和欧洲市场的智能交通技术布局 [4][7] KEZAD经济区优势 - KEZAD是阿联酋最大的综合经济区运营商,拥有12个经济区,提供100%外资所有权、资本利润自由汇出、区域内免税贸易等政策 [3] - 该经济区具备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公路/港口/航空/铁路),并正从传统物流向高价值制造、绿色产业和AI创新升级,与NWTN战略高度契合 [3][4] 业务架构 - 全球物流园区将建设跨境供应链枢纽,含车辆零部件仓库、再出口贸易平台及轻型加工厂,覆盖中东、非洲和南欧的快速交付需求 [5] - AI智能制造园区设半散件组装厂和关键零部件产线,预留整车制造扩展能力,支持"阿联酋制造,全球交付"的长期战略 [2][5]
九号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6%;因时机器人完成近亿元B3轮融资|未来商业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30 07:34
因时机器人融资 - 公司完成近亿元人民币B3轮融资 由神骐资本领投 源禾资本 华盖资本跟投 久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公司成立于2016年 专注于微型伺服电缸和灵巧手研发与量产 核心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医疗 3C制造 新能源 半导体等领域 [1] - 融资反映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投资热度 微型精密运控零部件作为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增长 [1] 九号公司业绩 - 一季度营业收入51.12亿元 同比增长99.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6亿元 同比增长236.22% [2] - 业绩增长主要来自电动两轮车 电动滑板车 服务机器人等业务销量提升 以及创新和经营策略优化 [2] - 智能短交通行业受益于便捷环保出行需求增加和技术进步 [2] 阿里千问3模型 - 阿里巴巴推出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并进行开源 是国内首个混合推理模型 [3] - 模型参数量为DeepSeek-R1的1/3 成本大幅下降 在ChatBot Arena等榜单性能超越DeepSeek-R1和OpenAI o1等顶尖模型 [3] - 开源举措有助于推动国内AI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 混合推理模型在性能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