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昇腾384超节点
icon
搜索文档
商汤与华为昇腾携手:国产AI算力适配突破,多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
搜狐财经· 2025-09-07 08:23
技术合作突破 - 商汤科技与华为昇腾完成关键技术适配 联合研发的SenseCore平台与昇腾384超节点实现全面协同 [1] - 适配方案通过优化硬件架构与软件系统协同机制 解决国产计算平台大规模并行计算效率瓶颈 [3] - 作为国内首个完成昇腾384超节点全栈适配的AI计算平台 SenseCore技术开放性获行业高度认可 [4] 性能提升表现 - 深度适配在功能完整性和性能指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为金融医疗制造等行业提供可靠算力支撑 [3] - 大模型推理加速技术通过算法优化与硬件加速协同设计 将推理效率提升40%以上 [3] - 平台支持多租户环境下动态算力分配 可同时处理数千个AI训练与推理任务 [3] 应用场景拓展 - 开发智能体一键部署方案 支持跨平台跨场景的模型快速迁移 [3] - 针对金融风控医疗影像工业质检等垂直领域开发定制化模型优化工具 [3] - 适配成果在金融医疗等关键领域规模化应用 形成从硬件到软件算法到应用的完整生态闭环 [4] 产业生态建设 - 完整工具链体系覆盖数据预处理模型训练部署推理全流程 提供标准化技术范式 [4] - 建立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加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4] - 为构建自主可控的智能计算基础设施奠定重要基础 [1]
新华视点丨算力热度持续攀升 如何“扩容”?
新华社· 2025-09-04 17:53
核心观点 - 中国算力产业快速发展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智算主导特征日益凸显 国产算力从可用走向好用 算力正深度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 [1][2][3][4][6] -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算力建设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和算力赋能专项行动 [1][6] - 算力产业面临供需错配等挑战 未来需优化布局 强化技术创新 推动算力互联互通 预计2035年AI对GDP贡献超11万亿元 [7][8] 算力基础设施发展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算力规模达300PFLOPS 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扩容后算力超2000PFLOPS [1] - 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存力总规模超1680EB [2] - 东数西算干线光缆规划超250条 甘肃枢纽庆阳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3.1万架 [1][2]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 形成1ms城市算力网 5ms区域算力网 20ms跨枢纽算力网 [3] 算力结构和技术创新 - 智算规模达788EFLOPS 呈现"智算主导 多元协调"发展特征 [2] - 中兴通讯发布智算超节点系统 自研凌云AI交换芯片和开放式高速互联架构 实现国产GPU灵活组装 [2] - 芯片 软件 智算中心等软硬件持续突破 国产算力从可用走向好用 [3] 算力赋能行业应用 - 算力投入带动GDP增长 每投入1元带动3-4元GDP增长 [4] - 汽车领域: 零跑汽车通过算网协同将制造周期从60个月缩短至24个月 吉利智算中心算力达102亿亿次/秒 支持数百万车辆实时需求 辅助驾驶研发周期缩短6个月以上 [3][4][5] - 医疗领域: 医疗健康数据年复合增长率36% 粤医智影系统每小时阅片量相当于150名医生全天工作量 [6] - 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超2.3万个创新项目 在工业 金融 医疗 能源等领域规模化推广 [6]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国务院部署算力建设一系列措施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聚焦计算 存储 网络等重点方向 [1][6] -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 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 [7] - 国家将有序引导算力设施建设 提升供给质量 优化布局政策体系 [7] 未来发展方向 - 预计2035年AI对GDP贡献超11万亿元 带动十倍甚至百倍算力需求增长 [7] - 重点发展智算中心 通过体系架构设计 以算力基建化为主体 开展全环节关键技术落地 [7] - 需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 构建统一互联互通标准体系 形成算力服务统一大市场 [8] - 强化技术创新 突破超十万卡智算集群 分布式推理等关键技术 攻坚存算一体 量子计算 光计算等颠覆性技术 [8]
新华视点丨算力热度持续攀升,如何“扩容”?
新华社· 2025-09-04 17:46
核心观点 -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资源热度持续攀升 国家政策支持与行业进展显著 智算主导多元协调发展趋势明确 应用渗透深化驱动全行业数智化转型 未来需聚焦供给优化 技术突破与互联互通建设[1][2][3][4][5][6] 基础底座建设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 算力总规模达300PFLOPS[1] - 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扩容300台服务器 算力规模超2000PFLOPS[1] - 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 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2] - 东数西算干线光缆规划超250条 存力总规模超1680EB[2] - 智算规模达788EFLOPS 呈现智算主导多元协调特征[2] - 中兴通讯发布智算超节点系统 自研凌云AI芯片实现国产GPU灵活组装[2] - 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 形成枢纽节点 区域中心 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3] - 初步建成1ms时延城市算力网 5ms区域算力网 20ms跨枢纽节点算力网[3] 技术应用与行业赋能 - 零跑汽车通过1ms全光智算专网实现制造周期从60个月缩短至24个月[2] - 山西焦煤马兰矿算力支撑智能化采煤 每班产量较传统方式提高60%以上[3] - 算力投入产出比显著 每投入1元带动3至4元GDP增长[3] - 吉利星睿智算中心算力达每秒102亿亿次 支持数百万车辆实时计算[3] - 辅助驾驶模型训练研发周期缩短6个月以上[3] - 医疗健康数据年复合增长率达36% 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4] - 粤医智影每小时阅片量相当于150名医生全天工作量[4] - 算力应用大赛累计征集超2.3万个创新项目 在工业金融医疗能源领域规模化推广[4] 政策导向与未来规划 - 国务院印发人工智能+行动意见 部署算力建设[1] - 工信部将开展算力强基揭榜行动 聚焦计算存储网络等重点方向[4] - 深化算力赋能教育医疗能源等行业专项行动[5] - 预测2035年AI对GDP贡献超11万亿元 带动十倍甚至百倍算力需求增长[5] - 智算中心成为算力建设重中之重 需通过体系架构设计实现全环节技术落地[5] - 算力互联互通行动计划提出2028年基本实现全国公共算力标准化互联[6] - 需构建统一算力互联标准体系 形成算力互联网和算力服务统一大市场[6] - 重点突破超十万卡智算集群 分布式推理等关键技术 攻坚存算一体 量子计算 光计算等颠覆性技术[6]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市场趋势分析 - 沪指在10日均线附近获得支撑并展开反弹 基本收复5日均线 [1] - 科创50和创业板指收盘创出近期新高 市场沿短期均线震荡盘升态势明确 [1] - 上证指数突破过去10年高点3731点 但沪深300和创业板等分类指数距2021年高点仍有较大距离 [1] 板块机会展望 - 人工智能方向因昇腾384超节点、物理AI等新热点涌现 预计8月迎来主题性机会 [2]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 产品从人形向四足及功能型扩展 带动传感器/控制器/灵巧手等板块机会 [2] - 半导体国产化关注设备/晶圆制造/材料/IC设计领域 [2] - 军工板块2025年订单预期回升 地面装备/航空装备/军工电子等子板块一季报已现触底迹象 [2] - 创新药经历近4年调整后迎来收获期 2024年三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转正 预计2025年迎基本面拐点 [2] 盘面表现特征 - 通信/电子/国防军工/计算机/非银金融成为领涨板块 [3] - 煤炭/农林牧渔/纺织服饰/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板块表现落后 [3] - 市场个股涨跌家数基本持平 呈现结构性分化特征 [3] 催化因素汇总 - 雅鲁藏布江下游电站启动、H20芯片可能恢复出口、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获订单等事件推动风险偏好上升 [1]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与世界机器人博览会成为科技板块重要催化事件 [1][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版本更新预期可能成为机器人板块新催化剂 [2]
早盘直击 | 今日行情关注
市场表现与趋势 - 沪指盘中创近期新高后尾盘回落 收盘仍位于5日均线之上 显示短期震荡但上行趋势保持良好[1] - 上证指数突破过去10年高点3731点 但沪深300、创业板等主要分类指数距离2021年高点仍有较大距离[1] - 个股表现涨跌互现 下跌家数与上涨家数基本持平 市场在临近3900点时存在分歧[1][3] 板块轮动与机会 - 科技成长类板块出现调整 市场风格可能从银行、高股息等防御型品种转向科技成长领域[1][2] - 人工智能大会催生昇腾384超节点、物理AI等新热点 AI方向在8月将迎来主题性机会[2] - 机器人国产化趋势明确 产品从人形机器人向四足机器人、功能型机器人扩展 带动传感器、控制器等板块机会[2] - 半导体国产化关注设备、晶圆制造、材料和IC设计等细分领域[2] - 军工板块2025年订单回升预期强烈 地面装备、航空装备等子板块一季报已现触底迹象[2] - 创新药经历近4年调整后迎来收获期 自2024年三季度起连续三个季度净利润增速为正 预计2025年迎基本面拐点[2] 行业催化剂 - 雅鲁藏布江下游电站启动、H20芯片可能恢复出口、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获订单等事件提升市场风险偏好[1]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机器人博览会等大型行业会议成为重要催化因素[1][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版本更新预期可能成为机器人板块新催化剂[2] 板块表现分化 - 领涨板块包括农林牧渔、美容护理、基础化工、传媒、商贸零售等[3] - 领跌板块包括医药生物、非银金融、钢铁、国防军工、通信等[3] - 科创50下跌超1%领跌市场 但整体调整幅度有限[3]
打破数据中心互联障碍,英伟达发布交换网络重磅产品
选股宝· 2025-08-25 07:45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 -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 采用scale-across技术突破建筑物限制 实现跨数据中心互联 云厂商CoreWeave已开始部署 [1] - 随着AI需求激增 单个数据中心功率和容量已达极限 现有商用以太网因高延迟 高抖动及性能不可预测无法满足扩展需求 [1] - InfiniBand在带宽 延迟和可靠性方面表现更出色 适合高性能通信场景 而以太网因低成本和高兼容性在一般网络应用中更普及 [1] 超节点方案与市场发展 - Spectrum-XGS通过跨区域扩展(scale-across)基础设施打破限制 成为继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后的AI计算"第三大支柱" 可将以太网性能扩展至多个分布式数据中心 [2] - 头部厂商引领Scale Up交换芯片市场 博通发布TH ultra旗舰交换芯片 华为首次线下展出昇腾384超节点 实现384个NPU大带宽低时延互联 [2] - 腾讯主推ETH-X基于以太网升级 2025年4月推出原型机 阿里主推ALS方案借力UALink 浪潮 中兴 新华三 华勤 超聚变等国内厂商加速部署超节点方案 [2] 市场规模与增长预测 - 预计2028年国内Scale Up交换机市场规模达669亿元 交换芯片市场规模达214亿元 [3] - 2024年中国交换机市场规模约400亿元 以太网交换芯片市场规模约191亿元 Scale Up网络有望将交换机/交换芯片市场空间增厚一倍以上 [3] - 交换机核心厂商包括华勤技术 紫光股份 交换机代工企业包括菲菱科思 共进股份等 [3] 中国算力发展 - 中国算力平台正加快建设 预计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增长将超过40% [1]
算力产业跟踪:超节点引领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
长江证券· 2025-08-22 23: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7] 核心观点 - 超节点是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 能解决大模型训练推理中以通信速度为核心的性能瓶颈 技术升级和复杂度提升带来多个算力环节价值量提升[2][10] - 算力龙头企业纷纷推出超节点产品 包括英伟达GB200(含36个Grace CPU和72个Blackwell GPU) 华为昇腾超节点(采用高速互连技术将384张910C智算卡紧密耦合) 浪潮信息"元脑SD200"(单机可运行超万亿参数大模型)[4][10] - 超节点通过内部高速总线互连 加速GPU间参数交换和数据同步 缩短大模型训练周期 在现有技术生态和成本约束下从系统层面打破AI芯片性能边界[10] 算力产业发展现状 - AI大模型遵循ScalingLaw定律 参数规模不断扩大 海外已出现十万卡级别算力集群 未来可能进一步扩大[10] - DeepSeek创新架构与工程优化助力MOE(专家混合模型)成为主流模型结构 复杂混合并行策略需要超大显存空间 更低通信时延 更强计算性能[10] - 传统AI服务器依赖以太网络实现跨机互联 通信带宽较低成为性能瓶颈[10] 产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 超节点AI服务器算力密度和通信复杂度大幅提升 单节点功耗显著增加[10] - 带来互联需求提升 液冷价值量提升 从传统产品厂商向系统解决方案厂商升级[10] - 建议关注四大投资方向:纯正国产AI芯片领军企业寒武纪和国产高端CPU/DCU领军企业 超节点服务器厂商 超节点配套PCB/链接/液冷厂商 华为超节点相关合作伙伴[10]
港股异动 | 中兴通讯(00763)A股一度涨停 H股飙升近15% 公司占据国内超节点方案核心位置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0:00
公司股价表现 - 中兴通讯H股涨7.34%至31.9港元 成交额达20.41亿港元 [1] - A股一度涨停 H股盘中涨幅超14% [1] 行业技术进展 - 华为展出昇腾384超节点 通过总线技术实现384个NPU互联 [1] - 昇腾384单卡推理吞吐量达2300Tokens/s 计算效率超英伟达H100/H800 [1] - 腾讯主推ETH-X方案 阿里主推ALS方案 [1] - 浪潮/中兴/新华三/华勤/超聚变等厂商加速部署超节点方案 [1] 券商研究观点 - 国内超节点渗透率进展较海外市场仅晚一年 [1] - ScaleUp交换网络是超节点方案核心增量环节 [1] - 国内ScaleUp有望增厚一倍以上市场规模 [1] - 中兴通讯占据国内超节点方案核心位置 [1] - ScaleUp交换需求加速交换芯片国产化进程 [1]
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坚定做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搜狐财经· 2025-08-16 13:05
民营经济的历史性贡献 - 民营经济集中了全国92%以上的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过60%的A股上市公司 [3] - 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进出口额,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 [3] - 12.7万家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产业投入超1100亿元,惠及1800万贫困人口;23.51万家企业投身"万企兴万村"行动,投资额1.2万亿元,捐赠564亿元,覆盖16.19万个村 [3] - 2025年上半年15.1万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83.8万个 [3] 民营企业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20字寄语,与2016年"四个典范"、2020年"五点希望"一脉相承 [4][6] - 民营企业需坚守主业、加强自主创新,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实现突破 [10] - 需加快智改数转,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10]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对小微企业新增授信23.6万亿元 [12] 民营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路径 - 福建、浙江等地民营企业通过长期专注主业、品牌升级实现国际领先 [10] - 需加大研发投入攻克"卡脖子"技术,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 [10] - 工商联推动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0] 企业治理与社会责任 - 需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强化合规经营与风险管控 [13][14] - 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参与公益慈善,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15][16] - "万企兴万村"、"民营企业进边疆"等行动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载体 [16]
中芯国际(0981.HK):中国大陆晶圆代工龙头 持续受益于先进制程结构优化与国产替代趋势
格隆汇· 2025-08-14 10:5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04% [1] - 2025H1归母净利润3.21亿美元,同比增长35.61% [1] - 毛利率达21.45%,较上年同期增长7.6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产品结构改善与产能利用率回升 [1] - 2025Q2产能利用率达92.5%,同比环比双增 [1] - 2025年第一、二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49亿美元和1.82亿美元,合计3.31亿美元 [1] 产品结构与技术突破 - 收入结构中车规芯片占比提升,包括模拟、电源管理、图像传感器、逻辑、嵌入式存储器及控制器等 [1] - 昇腾920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采用中芯国际6nm工艺,每卡提供超过900 TFLOPS的BF16算力 [3] - 华为昇腾384超节点具备300PFlops算力,内存容量达英伟达GB200方案的3.6倍,带宽为2.1倍 [3] - 寒武纪思元590芯片综合性能达英伟达A100的80% [3] 行业环境与挑战 - AI芯片行业面临设计、制造及量产稳定性三大壁垒 [1] - 14nm工艺流片成本约300万美元,7nm工艺流片成本达3000万美元 [1] - 荷兰和日本政府对二十余种半导体设备实施出口关注,包括EUV、DUV光刻机及刻蚀设备等 [2] - 美国政府限制英伟达向中国出口先进AI芯片,目前仅允许性能为H100三分之一的H20供货中国大陆 [2] 国产化进展与政策支持 - 中微公司CCP刻蚀机已实现批量销售并应用于5纳米芯片生产线 [2] - 北方华创在刻蚀设备、原子层沉积设备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2] - 大基金三期将重点支持半导体制造、材料、设备零部件及AI算力芯片等领域 [2] - 中芯国际在28nm、40nm平台实现量产,并布局工业级、车规级芯片平台 [5] 市场需求与竞争格局 - 2031年全球AI GPU市场规模预计达4762.2亿美元,2024-2031年CAGR为30.23% [2] - 英伟达在亚洲市场份额从95%下跌至50% [4] - 寒武纪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11亿元,同比暴涨4230% [3] - 国产AI服务器获得阿里云、腾讯云、字节跳动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批量采购 [4] 产能与战略布局 - 中芯国际2025Q1产能利用率89.6%,环比提升4.1个百分点;2025Q2达92.5%,环比提升2.9个百分点 [5] - 截至2024年在建工程合计882.75亿元,产能建设自2022年起加速扩张 [5] - 公司提供8英寸与12英寸晶圆代工服务,配套设计服务、IP支持等一站式解决方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