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lation
搜索文档
Federal Reserve System (:)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10-30 03:30
涉及的机构 * 纪要为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的会议记录,具体涉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1]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货币政策决定 * 美联储决定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使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降至3.75%至4% [1][4] * 美联储决定自12月1日起结束其总证券持有量的缩减(即停止缩表) [1][6] 经济活动和劳动力市场状况 * 经济活动以温和速度扩张,上半年GDP增长1.6%,低于去年的2.4% [2] * 劳动力市场明显降温,就业增长自年初以来显著放缓,失业率在8月保持在4.3%的相对低位 [2][3][54] * 劳动力供应因移民减少和劳动力参与率下降而急剧减少,同时劳动力需求也有所软化 [3][38][49] * 对就业的下行风险在最近几个月有所上升 [3][5] 通胀状况和风险 * 通胀自2022年中期的高点显著缓解,但仍高于2%的长期目标 [3] * 基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估算显示,截至9月的12个月内,整体PCE物价指数上涨2.8%,核心PCE物价指数也上涨2.8% [3] * 由于关税影响,商品通胀回升,而服务业似乎继续出现反通胀 [3][4] * 短期通胀预期因关税消息而有所上升,但长期通胀预期仍与2%的目标一致 [3][4] * 通胀的上行风险和就业的下行风险使政策面临挑战,美联储需在双重目标之间取得平衡 [4][5][12] 未来政策路径和不确定性 * 12月会议上进一步降息并非既定事实,政策没有预设路线,将取决于后续数据、前景演变和风险平衡 [6][9][10] * 委员会内部对未来如何推进存在强烈分歧,部分成员认为应暂停降息以观察经济表现 [6][10][19][35][36] * 联邦政府停导致关键经济数据延迟,增加了政策不确定性,可能促使美联储在决策时更加谨慎 [1][18][29][30][50] 资产负债表正常化(缩表) * 停止缩表的决定是基于货币市场出现准备金接近充裕水平的迹象,例如回购利率和有效联邦基金利率相对于管理利率上升 [7][15] * 资产负债表规模已从占名义GDP的35%降至约21%,证券持有量减少了2.2万亿美元 [7] * 下一步将保持资产负债表规模稳定一段时间,同时允许准备金因非准备金负债(如货币)增长而逐渐下降 [8][21] * 将继续允许机构证券流出,并将所得再投资于国库券,以使投资组合更接近国债的加权平均期限,进一步正常化资产负债表构成 [8][22][23] 其他重要内容 关于人工智能(AI)和投资的看法 * 美联储不认为当前对AI和数据中心的投资热潮对利率特别敏感,这些投资基于长期经济评估而非短期利率 [27][46] * 与19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不同,当前主导AI投资的公司拥有实际盈利和商业模式 [47] * 美联储正密切关注大公司因AI而宣布裁员或停止招聘的现象,但尚未在总体失业救济申领数据中看到明显迹象 [31][32][46] 对特定经济领域的观察 * 消费者支出依然强劲,是经济的重要支撑,但存在分化,高收入阶层消费旺盛,而低收入阶层面临压力并转向低成本产品 [33][48][61] * 注意到次级汽车贷款等领域违约率上升,一些金融机构出现损失,但目前不认为会引发更广泛的信贷问题 [45][60] 通胀驱动因素分析 * 将通胀分解为三个部分:受关税影响而上涨的商品价格、正在下降的住房服务通胀、以及近期横盘整理的非住房服务通胀 [23][24] * 估计剔除关税影响后的核心PCE通胀可能在2.3%或2.4%左右,已接近2%的目标 [24] * 强调需确保关税引起的价格一次性上涨不会演变为持续的通胀问题,并关注其可能通过劳动力市场紧张或通胀预期变化的传导途径 [4][5][25] 政策工具的有效性与局限性 * 承认货币政策工具无法针对特定 demographic 或收入群体,但强劲的劳动力市场最有利于低收入群体 [55][56] * 降息通过支持总需求来支持就业市场,尽管在供应侧受限的情况下效果可能复杂 [39]
Goods prices increasing due to tariffs, housing services inflation lowering, says Fed Chair Powell
Youtube· 2025-10-30 03:19
Janelle Marte with Bloomberg. How are officials interpreting the latest CPI report. So some components came in lower than expected but core inflation was still at 3%.So at this moment are what what are you learning about the drivers and also what are do you view that the risks are greater that the Fed makes a mistake on employment or inflation. So okay so the September um CPI report we didn't get PPI after that which is which is important for translation into what we look at which is PCE inflation but we ca ...
High level of uncertainty in December, argument could be made in favor of caution: Fed Chair Powell
Youtube· 2025-10-30 03:15
Thank you. Colobby Smith with the New York Times. So much of the rationale for cutting interest rates even as inflation moves away from the 2% target seems to be,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these mounting downside risks to the labor market.But if those don't materialize and the labor market either stabilizes around current employment levels or even starts to strengthen somewhat, how would that change your perception of how much interest rates need to fall from here. Would you then be a bit more concerned abou ...
Powell warns not to count on a December rate cut just yet—the Fed is extremely divided, and a further cut is ‘not a foregone conclusion. Far from it’
Yahoo Finance· 2025-10-30 03:09
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强调12月会议再次降息并非既定事实 决策层对后续政策路径存在严重分歧 [1] - 本次会议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75%至4%的区间 此举被视为向更中性政策立场迈出的一步 [2] - 政策制定将保持数据依赖性 没有预设路线 以便对潜在经济发展做出及时反应 [5] 经济风险评估 - 尽管通胀已从2022年高点大幅回落 但近期商品价格压力因关税上涨而加剧 短期通胀风险偏向上行 [3] - 劳动力市场状况似乎正在逐步降温 近几个月就业的下行风险有所增加 [3] - 决策层面临两难困境 部分官员担心进一步宽松会重新点燃通胀 另一部分则担忧政策过紧可能导致经济急剧放缓 [3] 资产负债表政策 - 美联储宣布计划于12月1日结束资产负债表缩减(即量化紧缩) 过去三年半其证券持有量已减少2.2万亿美元 [4] - 货币市场的近期压力表明系统已达到“充足准备金”状态 [4]
Powell Says December Fed Rate Cut 'Far From' Foregone Conclusion
Youtube· 2025-10-30 03:08
货币政策立场 - 政策制定面临在就业和通胀目标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 不存在无风险的路径[1] - 政策未预设路线 12月会议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并非既定事实[4] - 采取平衡方法以促进双重使命 政策向更中性的立场迈进一步[2] 经济风险评估 - 短期内通胀风险偏向上行 就业风险偏向下行[1] - 委员会讨论中持续面临双向风险 就业的下行风险近几个月有所增加[1][3] - 风险平衡已经发生变化 将根据未来数据 演变中的前景和风险平衡来确定适当的货币政策立场[2][3]
Risk has changed from higher inflation to labor market, says Fed Chair Powell
Youtube· 2025-10-30 03:05
货币政策前景 - 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并非既定事实 [1] - 委员会尚未就12月的利率决策做出任何决定 [3] - 未来的政策路径将取决于后续获得的数据、其对经济前景的影响以及风险平衡 [3] 美联储内部决策动态 -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的19位参与者对政策存在强烈分歧的观点 [1][2] - 在委员会两大目标(就业最大化和物价稳定)存在张力时,内部持有不同看法 [2] 政策框架与风险管理 - 近期的政策调整被视为一种风险管理操作,因对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的风险评估发生变化 [4][5] - 此前政策风险明显偏向于更高通胀,但7月会议后数据显示就业创造放缓,表明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高于此前预期 [4] - 当两大目标面临的风险达到平衡时,适宜的政策立场是趋于中性,因为一个目标可能要求加息,而另一个可能要求降息 [5]
Don't expect Fed to cut by 50 basis points in future, says Steve Grasso
Youtube· 2025-10-30 02:51
美联储利率决策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预计从2026年5月开始每次会议进行25个基点的降息 但不会出现50个基点的降息[2] - 每25个基点的降息将为政府每年节省880亿美元的债务利息支出[3] - 市场反应积极 特别是在4月关税动荡后 亏损公司和无盈利公司反弹幅度最大[3] 行业与公司表现分化 - 市场领导力再次由大型科技股主导 同时表现将呈现高低分化[4] - 罗素2000指数中依赖浮动利率债务融资的公司受到关注 其中30%依赖月度融资[4] - 罗素2000指数内无盈利的小型公司表现优于盈利公司 且这种表现差距正在扩大[5] 宏观经济政策权衡 - 美联储当前政策权衡焦点在于价格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 目前更侧重于充分就业[7] - 关税政策带来一次性价格冲击 但企业转嫁成本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7][8] - 特朗普的预算案和减税政策为家庭平均带来约2000美元收益 而关税成本约为每户1000美元 家庭在税收政策上总体受益[8]
Jerome Powell Is Losing His Grip on the Fed, JPMorgan's Michele Says
Youtube· 2025-10-30 02:30
美联储内部政策分歧 - 本次议息会议出现两位持不同意见者 其反对立场并不令人意外 [1] - 其中一位持不同意见者迈伦可能倾向于加息75个基点 因其上次会议就主张加息50个基点 [1] - 另一位持不同意见者施密特在本次会议中重新出现 而其在上一轮会议中立场不明 [1] 经济数据与政策立场变化 - 有更多证据表明劳动力市场呈现疲软迹象 [2] - 当前通胀威胁程度低于去年九月份的预期 [2] - 经济数据的变化与持不同意见者的重新出现 暗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美联储的控制力可能正在减弱 [2]
US interest rates cut as concerns over Trump tariff inflation ease
Sky News· 2025-10-30 02:21
美联储利率决策 - 美联储年内第二次降息 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 75%-4%的区间 [1] - 此次降息是在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的背景下进行的 [1] 经济数据背景 - 政府停摆导致最新的就业数据未能发布 增加了美联储评估经济状况和实现其双重使命的难度 [2] - 尽管存在贸易战担忧 但9月份通胀率为3% 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但低于经济学家预期 [3] 政治压力与独立性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警告 由于进口关税提高和供应链中断 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且商品将更昂贵 [4] - 特朗普总统对鲍威尔及美联储表示不满 曾威胁要撤换鲍威尔 并试图解除利率制定者丽莎·库克的职务 [5][6] 市场影响与展望 - 降息预期是推动美国和欧洲股市在投票前几日上涨的因素之一 主要股指创下历史新高 [8] - 预计降息决定将进一步推高股市 [9]
Bracing for Big Tech earnings: Here's what you need to know
Youtube· 2025-10-30 02:20
市场表现与集中度 - 市场创下历史新高,但上涨主要由少数大型科技股驱动,表现高度集中[1][2] - 标普500等权重指数下跌,与标普500指数的表现差异达到1990年代以来最宽水平,显示市场广度极差[3][10] - 在标普500指数上涨0.23%的交易日中,仅有4只股票上涨,398只股票下跌,净涨跌线为-294[10][11] 大型科技股动态 - 英伟达市值达到5万亿美元,微软市值达到4万亿美元,Alphabet股价创下历史新高[1][12][17] - 大型科技公司(如谷歌、Meta、亚马逊、苹果、微软)持续获得市场奖励,它们有能力解决反垄断、竞争和法律挑战等问题[13][14][15] - 投资组合经理面临挑战,因为若不集中投资于这些大型科技股,其投资组合表现将落后于标普500指数[3][16] 人工智能的影响 - 人工智能被视为推动市场表现的关键因素,有公司因承诺采用AI并展示生产力提升而获得光环效应[5][7] - 人工智能的影响可能开始扩散,例如Target和UPS等公司因采用AI而受益,但预计不会惠及整个市场,而是有选择性的[7][8] - 市场面临的关键问题是,AI带来的生产力和盈利增长能否抵消其可能导致的重大失业问题,特别是白领岗位的替代[8][9] 市场周期与情绪 - 当前市场特征符合晚期周期表现,即市场上涨伴随集中度加剧,这种情况可能持续很长时间[18][19] - 存在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脱节的观点,市场基于对AI的乐观情绪交易,而经济数据显示经济活动正在冷却[24][25][26] - 第四季度季节性因素和年底的追逐业绩行为进一步支撑了当前大型股的上涨趋势[18] 经济背景 - 通胀正在下降,这并非典型的晚期经济周期行为,同时市场预期利率将下调[21][22] - 经济指标显示经济活动正在降温,一些重要公司宣布裁员,但缺乏具体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来确认经济状况[26][27] - 存在不确定性,如果2025年出台刺激措施可能导致通胀再次回升,并可能迫使美联储暂停降息[2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