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务造假
icon
搜索文档
A股“造假王”黯然落幕
搜狐财经· 2025-05-08 13:25
文|新财域 *ST东方的退市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资本败局,更是市场生态与监管体系的一次压力测试。当161亿元财务造假与流动性危机形成双重绞杀,多么光鲜的身 份,也无法阻止企业的快速崩塌。 这不仅是张宏伟个人的滑铁卢,更是中国民营企业野蛮生长后暴露的病灶缩影。 失控的资本游戏 回望**ST东方的资本历程,实际控制人张宏伟的扩张手段堪称"刀尖上的舞蹈"。 这位15岁辍学做泥瓦匠的东北商人,自2017年将主业转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后,逐渐陷入"做大规模-质押融资-继续扩张"的致命循环。 从"东北首家"到资本弃子 2025年4月30日。*ST东方这家曾头顶"东北首家民营上市公司"光环的企业,最后以0.36元/股的价格定格退市。没有退市整理期的缓冲,没有投资者说明 会的解答,近13万股东账户里的股票,直接变成了三板市场的"休眠资产",成为资本市场"退市新规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若将时间拨回五年前,*ST东方的故事曾是资本市场的"模范样本"。2018年借壳上市时,其"农业+高铁"的双主业模式被券商誉为"穿越周期的黄金组合", 股价三年暴涨420%。实际控制人张宏伟从泥瓦匠的出身到身价300亿的"东北首富"的故事,更成为经典的"草 ...
锦州港财务造假屡犯不改 造假多年被审计机构大华无视?
新浪证券· 2025-05-07 18:00
财务造假行为 - 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22.46% [1] - 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65.96% [1] - 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1] - 2018年至2021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86.24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79亿元,其中2018年虚增利润2,070.9万元,2019年3,899.9万元,2020年4,415.7万元,2021年7,511.4万元 [3] 造假手段与责任认定 - 通过子公司锦国投(大连)发展有限公司控制上下游供应商及客户资金流转,形成闭环资金池,制造虚假贸易流水 [3] - 时任董事长徐健、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辉被认定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财务总监李挺等高管为其他直接责任人 [3] - 2024年6月公司股票被实施ST风险警示,徐健、刘辉被采取10年市场禁入措施 [3] 审计机构与审计结果 - 2018年至2023年年报审计机构均为大华会计事务所,但多年出具无保留审计意见 [1] - 2024年审计机构变更为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为180万元,审计结果为"无法表示意见" [2] - 2023年审计结果为"新疆和本国生的天空前景观",审计费用为68万元 [2] - 2022年审计结果为"标准无细位单贝",审计费用为86万元 [2] 公司治理缺陷 - 管理层为维持表面业绩长期虚构贸易链条,甚至通过会计差错更正掩盖问题 [4] - 首次处罚后公司仍持续造假,暴露治理严重缺陷 [4] 退市风险与追责机制 - 公司因连续三年财务造假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标准,2025年5月6日复牌后被实施*ST [5] - 2024年净资产为-65.67亿元,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存在25亿元违规担保未解决 [5] - 停牌前股价跌至1.04元,若复牌后继续跌停将触发面值退市条件 [6] - 刘辉、李挺等6名责任人因涉嫌"违规披露重要信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6] - 中证投服中心已启动普通代表人诉讼,未来可能升级为特别代表人诉讼 [6] - 上交所对锦州港及徐健、刘辉等责任人公开谴责,认定其10年内不得担任上市公司高管 [6] 市场影响 - 公司成为退市新规下"造假强制退市"典型案例,反映监管对财务造假"零容忍"态度 [6] - 投资者保护机制显效,受损投资者可通过代表人诉讼和先行赔付依法索赔 [6]
帕瓦股份涉财务造假遭警示,董事长张宝曾任中南大学校团委书记
搜狐财经· 2025-05-07 15:50
瑞财经 严明会5月6日,上市不足三年的帕瓦股份(688184.SH)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更名为"ST帕瓦",开盘即跌停,审计机构对2024年财 报内控出具否定意见。 回顾其财报,2023年,帕瓦股份营收骤降29%,净利润亏损9737万元;2024年亏损进一步扩大至10.97亿元。而上市前,公司2020-2022年营收 年增速超48%,归母净利润年增长超74%。 1997年5月至2007年9月,张宝历任中南大学助教、讲师;2007年9月,任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2010年12月,任韩国 KIGAM研究院访问学者;2009年7月,历任中南大学校团委书记、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2012年9月至今,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研 究员、博士生导师;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任帕瓦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18年7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2022 年10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帕瓦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为张宝,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博士、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张宝的薪酬分别为120.7万元、243.2万元、268.8万元、297.8万元、120. ...
紫天科技三度被查陷退市倒计时 财务造假链条遭监管重锤 审计机构同步领罚
新浪证券· 2025-05-07 10:57
公司治理与财务造假 - 公司自2023年以来三次被立案调查,系统性财务造假集中暴雷导致2023年巨亏12 1亿元[1] - 2016年实控人变更后通过激进并购制造账面繁荣,2022年末应收账款达21 94亿元超过当年营收[2] - 2022年伪造8 12亿元服务器预付款并转为无凭据存货,通过子公司间重复购销虚构收入[2] - 在云计算服务未开工情况下确认收入,2023年计提商誉减值5 69亿元[2][6] 监管对抗与处罚 - 2024年4月福建证监局现场检查遭遇公司拒绝提供资料、高管失联等全方位对抗[3] - 2024年9-10月证监会两次立案,2025年3月17日股票停牌[3] - 审计机构合伙人田梦珺因拒交底稿被处100万元罚款及6年市场禁入[5] - 实际控制人姚小欣等高管被集体处以80万元罚款及10年市场禁入[5] 市场反应与退市风险 - 停牌前5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 4亿元,4月30日机构单日净卖出超1100万元[4] - 若两个月内无法披露年报将触发退市风险警示,再逾期两个月则终止上市[4] - 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9月8日期间持股投资者可启动索赔程序[4] 业务转型失败 - 从传统锻压机械向互联网广告、云服务、算力租赁的激进转型缺乏实质业务支撑[6] - 算力业务预付8 1亿元采购服务器被证实虚假,互动影游布局沦为股价炒作工具[6] - 失控的应收账款和商誉减值成为压垮企业的关键因素[6]
广道数字“披星戴帽”,股价下跌23.6% 保荐机构拟先行赔付,投资者权益或有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7 00:00
公司股票变动 - 广道数字因2024年年度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广道数字"变为"*ST广道" [1] - 公司股票于2025年4月30日停牌一天,5月6日复牌后股价跌幅达23.6%,从9.49元/股跌至7.25元/股 [1] 财务造假与审计问题 - 广道数字通过伪造合同及其他单据虚构业务活动,虚增收入和利润,导致以前年度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2] - 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内部控制体系崩溃,审计机构无法对财务报告真实性提供合理保证 [2] - 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揭示公司财务造假黑幕 [1][2] 监管调查与经营状况 - 2024年12月4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调查仍在进行中 [2] - 公司原主营业务基本停滞,新业务收入规模偏小,关键岗位员工大规模流失 [2] - 公司有3221万元银行贷款未还清,持续经营能力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2] 保荐机构与资金问题 - 保荐机构五矿证券拟采取先行赔付等措施维护投资者权益 [1][3] - 五矿证券发现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与披露严重不符,存在挪用或超范围使用嫌疑 [3] - 公司多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合计4693.71万元,冻结期限为6个月 [3] 投资者索赔 - 受损股民可在2024年12月4日(含当日)之前买入并在2024年12月5日后卖出或继续持有股票的投资者提出索赔 [4] - 《投资快报》提供股票维权咨询和新闻报料渠道,组织专业团队为投资者提供支持 [4]
财务造假信披失实,锦州港被证监会处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06 22:49
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 - 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辽宁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1] - 律师团队初步判断两个时间段内买入并卖出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2019年4月17日至2023年11月10日买入且在2023年11月11日后卖出或持有 以及 2023年4月28日至2024年11月1日买入且在2024年11月1日后卖出或持有[1][4] 财务造假情况 - 2022-2024年通过虚假贸易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虚增利润:2022年虚增3610.4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22.46%) 2023年虚增6808.78万元(占65.96%) 2024年一季度虚增1537.75万元(占62.05%)[2] - 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 - 时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辉决策实施虚假贸易 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李挺参与虚假贸易 董事长尹世辉未审慎关注[2] 关联交易违规 - 2022-2024年刘辉实际控制公司通过虚假贸易占用资金:2022年321841.78万元(占净资产47.63%) 2023年557063.07万元(占81.41%) 2024年上半年399411.65万元(占70.70%) 下半年100652.84万元[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归还金额209760.03万元[3] - 2023-2024年为关联方提供担保合计29.8亿元[3] - 2022-2024年关联交易发生额分别为321841.78万元(占净资产47.63%) 566063.07万元(占82.73%) 789064.49万元(上半年688411.65万元占121.86%)[3] 信息披露违规 - 2024年半年度报告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 直至10月31日收盘后才发布[2] - 所有关联交易均未及时披露 导致《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年度报告》《2024年半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3]
北交所或现首只退市股!
证券时报· 2025-05-04 16:42
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广道数字停牌一天。 由于2024年年报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五一"节后这只个股将变为"*ST广道"。这也意味着, 北交所或许即将迎来首只真正意义上的退市股票。 此前在2024年12月,广道数字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调查尚在进行中。但其保荐 机构已于4月29日发布声明,拟采取包括先行赔付在内的一切可能措施,最大限度维护投资者权益。 年报遭疑即将披星戴帽 4月29日深夜,广道数字悄悄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意料之中的,包括副总经理宋凯在内,多 位董监高人员对这两份财报的内容提出异议。 根据公告,由于2024年年度报告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 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广道数字的股票将于4月30日停牌一天,5月6日开市时起复牌,复牌后实施"退市风险 警示"的特别处理。 这意味着,*ST广道和同期被实施退市警示的*ST云创是目前仅有的两只披星戴帽的北交所股票,或许也将是 北交所设立以来首只真正的退市个股——此前观典防务、泰祥股份、翰博高新因转板退市,不纳入考虑范畴。 "经审计,广道数字公司存在系 ...
锦州港被重罚!7年财务造假!中国证监会立案后,继续财务造假......
梧桐树下V· 2025-05-04 13:38
文/梧桐兄弟 近期,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锦州港",代码:600190)又一次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 据公告, 2022 年至 2024 年,锦州港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 《2022 年年度报告》《2023 年年度报告》《2024 年第一 季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2022 年虚增利润 3,610.45 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 22.46%; 2023 年虚增利润 6,808.78 万元, 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 65.96%; 2024 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 1,537.75 万元,占当期报告披露利润总额的62.05%。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11月,锦州港刚收过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 锦州港为了做大收入和利润、满足银行贷款需求, 与大连和境贸易有限公司、上海银鸿国际 贸易有限公司、宁波朗逸能源有限公司、宁波百荣能源有限公司、重庆岳城川聚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盛辙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舟山丰聚益尚能源有限公司 等七家公 司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 结果, 2018 年 虚增营业收入2,120,276,859.08元,虚增营业成本 ...
节后!北交所或现首只退市股!
券商中国· 2025-05-04 12:25
4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广道数字停牌一天。 "经审计,广道数字公司存在系统性舞弊行为,通过伪造合同、虚构交易单据等手段虚构业务活动,蓄意虚增 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等,上述行为对财务报表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简称"中审华")表示,因上述舞弊活动,广道数字公司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已全面失效,无法实现对财务报 告及相关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的合理保证,严重背离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该公司独立董事王洋进一步表示,其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已要求董事会和管理层就相关事项出具专项说 明和整改计划,推动聘请第三方独立机构进一步核查问题成因及整改效果,并明确整改时间表和责任人。 财务造假遭监管立案调查 之所以对广道数字2024年年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审华给出了三点理由: 一是前期差错更正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由于2024年年报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五一"节后这只个股将变为"*ST广道"。这也意味着,北 交所或许即将迎来首只真正意义上的退市股票。 此前在2024年12月,广道数字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目前调查尚在进行中 ...
造假、退市、被追债,400亿前东北首富栽了,一点也不冤
创业家· 2025-05-02 19:10
核心观点 - 东方集团因财务造假和债务危机导致退市,并被民生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起诉,涉及金额达19.52亿元 [4][10][15] - 公司通过虚增营收161.3亿元和营业成本160.73亿元维持虚假财报,最终被证监会处以3900万元罚款 [15][16] - 实控人张宏伟曾通过资本运作和金融杠杆扩张商业帝国,但根基不稳导致快速崩塌 [19][20][28] 财务造假与退市 - 东方集团因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触及退市条件,于4月15日停牌 [10][14] - 公司通过农产品贸易虚增营收161.3亿元,虚增成本160.73亿元,造假跨度达2020-2023年 [15] - 退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仍有470万手买单,散户被游资炒作吸引接盘 [16] 债务与诉讼 - 民生银行起诉东方集团及张宏伟,涉及金额10.3亿元,案件处于一审阶段 [4][6] - 公司累计新增诉讼金额19.52亿元,涉及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10] - 东方集团持有的12.68亿股民生银行股份已全部质押 [24] 商业帝国发展史 - 张宏伟1984年创立东方集团,1994年上市成为东北首富,身价峰值达410亿元 [19][20][27] - 通过参股民生银行、锦州港等金融机构实现资本扩张,形成"东方系"版图 [21][23][25] - 采用"资本+产业"双驱动模式,但过度依赖财务杠杆和关联交易 [25][28] 关联企业影响 - 锦州港同样因财务造假被罚2300万元,虚增营收86亿元 [32] - 民生银行关联贷款风险暴露,泛海系贷款余额从637亿元降至856亿元 [30] - 招商银行、摩根等机构曾逆势买入东方集团股票,股东户数增至13万户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