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种柳棍叔传(遇见)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30
柳树种植与维护 - 棍叔通过长期坚持使插在地上的柳木棍生根发芽变成一棵柳树 [2] - 棍叔每年清明前后对村里的柳树进行修剪维护,包括删繁就简、去旧留新 [4] - 修剪下的柳树枝条被合理利用,枯枝作柴火,未枯枝作篱笆,细柳条用于繁殖新树 [4] - 柳树修剪是当地风俗,认为可以防止虫害和树木老化 [4] - 棍叔的柳树维护工作持续20多年,使村里的柳树越来越茂盛 [4] 柳树产业发展 - 村民曾因编柳条筐致富而过度采摘柳条,导致柳树受损 [6] - 村支书组织在村头荒地种植柳树林,既解决编筐原料又绿化村庄 [8] - 柳树林建成后,村支书成立了柳条制品公司 [9] - 柳树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同时改善了村庄景观,吸引游客 [9] - 县里企业家计划收购村办柳条制品公司和柳树林 [11][13] 村庄环境建设 - 棍叔因绿化工作多次获得县里表扬 [5] - 柳树过多导致柳絮落叶污染问题,尝试改种桂花树失败 [9][10] - 最终恢复种植柳树并硬化道路沟渠,获得美丽乡村建设奖 [11] - 村庄环境改善后形成"绿树掩映,流水潺潺"的整洁景观 [11] 柳树文化传承 - 棍叔将柳树视为恩人,逢年过节祭拜门前的柳树 [4] - 柳树成为村民聚集交流的场所,延续传统社交方式 [15] - 柳树种植和维护技艺通过新一代孩子得到传承 [4]
微雨寻访龙尾张
人民日报· 2025-05-10 06:29
乡村旅游业发展 - 龙尾张通过夜集、特色美食(烧烤、麻辣烫、桃花呆子鱼、青团、蒿子粑粑)和自然景观(南湖、油菜花、桃花)吸引游客,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体验 [1][2] - 社交媒体(抖音、小红书)推动龙尾张知名度提升,吸引年轻人和外地游客 [1] - 南湖书院、民宿等文化设施成为城乡融合的新亮点,带动乡村经济转型 [2] 基础设施建设 - 村庄进行基础设施改造,路网已齐备,提升游客接待能力 [2] - 芜宣机场的崛起为龙尾张带来更广泛的客源,促进区域旅游经济联动 [1] - 水利治理消除水患,南湖、青弋江的水资源成为旅游核心资源 [1] 乡村经济转型 - 传统农业(桑树种植、养蚕)向旅游业延伸,桑椹等农产品成为特色商品 [2] - 村民角色转变,如薅草大妈转型为厨娘,家常菜升级为特色餐饮 [2] - 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涵盖创业、就业、养老等多层次需求 [3] 文化生态融合 - 自然景观(早莺、鹭鸟、游船)与人文活动(议事、书院)结合,形成独特的水乡文化IP [1][3] - 微雨、烟雨等气候条件增强南湖的水墨画意境,提升旅游吸引力 [1][3]
五一不想人挤人!推荐这8个冷门秘境
36氪· 2025-05-03 10:08
2025开年, 一条报道了位于浙江台州的黄岩石窟, 被评价"鬼斧神工"、"炸裂打卡地"、"穿越时光的洞穴"…… 而它的设计者徐甜甜, 刚刚在 三月获 得 2025年度沃尔夫建筑奖, 成为 首位获得沃尔夫艺术类奖项的中国人。 像徐甜甜这样深耕中国乡村和城镇的建筑师不在少数。 值此五一小长假,一条精心整理了中国各地的乡建项目: 渠岩改造的青田乡村,修旧如旧,村民重新凝聚起来;黄印武重振沙溪古镇,让2400年小镇焕发新生;周贞徵为大利侗寨建活动中心,传承手工艺…… 它们既盘活了质朴的老建筑和乡村生活, 也成为远离喧嚣的独特打卡地。 题图 在建筑圈,徐甜甜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她16岁保送清华建筑系,随后前往哈佛学习。2004年,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徐甜甜回到家乡,深耕中国 乡村建筑10多年。在她眼里,做建筑,"就是学习当地生活的媒介。" 她最新的作品之一是位于浙江台州的黄岩石窟。这个有着1500年历史的石窟,在15个月的施工后,焕然一新。 建筑师,徐甜甜 走进黄岩石窟的一瞬间,就被一种原始的壮丽感所击穿。 石水共生的1号窟:两座相连的编木拱桥,共同构筑了一条笔直的通道,而桥的下方,就是碧绿的水潭。 因此,这里还 ...
从“产值”到“颜值”,乡村旅游火热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经济日报· 2025-05-03 07:24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同比增长8.9% [1]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1] -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扩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相关 [1] 政策支持与建设成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聚焦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 [1]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 [1] - 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进村道路为水泥或沥青路,99%的村通宽带,96%的村通自来水 [1] - 87.6%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74.5%的村有电商配送站点 [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4万亿元,质量效益提升 [2]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村占比提高,带动村民增收 [2] - 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2] - 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规划缺乏传统特色 [2] - 产业融合配套不足,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乡村人才短缺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 [2] - 乡村规划需突出地方特色,保持传统田园意境 [2] -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3] - 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宜业能力 [3] - 推广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参与环境治理项目 [3] -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吸引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人才下乡 [3]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4-29 07:11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 同比增长8.9% [1] -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市场规模扩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1] 政策支持与建设成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聚焦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 [1]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 [1] - 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主要道路为水泥或沥青路 超99%通宽带 96%通自来水 [1] - 87.6%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74.5%有电商配送站点 [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4万亿元 质量效益提升 [2]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村占比提高 带动村民增收 [2] - 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 [2] 现存短板与挑战 - 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 教育医疗养老供给不足 [2] - 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 规划缺乏传统特色 [2] - 产业融合配套不足 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 [2] - 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 - 乡村规划需突出地方特色 保持田园牧歌意境 [2] -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3] - 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 开展技能培训 [3] - 应用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3] -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吸引科技、医疗等领域人才下乡 [3]
一季度粮油生产开局稳 “菜篮子”供给足 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
农业生产形势 - 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与上年相当、好于常年 [2] - 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 [2] - 全国春播粮食完成近两成,进度略快于上年 [2] - 预计今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17.9亿亩左右,其中春播粮食面积9.6亿亩,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2] - 预计今年冬小麦面积3.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冬油菜面积1.1亿亩,连续7年增加 [3] - 冬小麦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比常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冬油菜长势为近几年最好 [3] 粮食生产支持政策 - 国家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 [2] - 实施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 [2] - 持续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力争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新突破 [2] -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2] - 注重突破性品种推广应用和高性能播种机应用 [2] - 推广玉米密植精准调控、大豆大垄密植、水稻集中育秧等关键增产技术措施 [2] "菜篮子"产品供应 - 截至3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39万头 [4] - 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 [4] - 牛奶产量892万吨,增长1.7% [4] - 国内水产品产量1483.4万吨,增长4.5% [4] - 4月上旬,在田蔬菜面积8325万亩,同比增加158万亩 [4] - 当旬产量1605万吨,增长3.2个百分点 [4] 农产品质量安全 - 去年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首次达到98%,今年一季度达到98.3%,提高了0.3个百分点 [5] - 对个别问题品种开展攻坚治理,一个品种采取一套治理措施 [5] - 全面落实新发布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要求,加强对规模主体和小农户监管 [5] - 严打禁用药物使用和常规药物残留超标违法行为 [5] - 加大优质农产品培育力度 [5]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 310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610个脱贫县 [6] - 50多万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奋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线 [6] - 6000多家企业、近300家社会组织与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立了对接关系 [6] - 重点做好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资金支持、人才支援等 [7] - 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和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这两项专项行动 [7] 乡村建设 -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 [8]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约76% [8] - 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 [8] - 2188个县(市、区)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8] - 累计建设农村敬老院超过1.6万家、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 [8]
这个月,更关注心理健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14 20:32
文章核心观点 全国爱卫办开展以“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为主题的爱国卫生月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内涵调整,更加突出以“健康”为中心,倡导践行新健康生活方式并关注心理健康 [1][2][3] 分组1:爱国卫生月活动及相关政策 - 今年4月是第37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开展“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主题活动 [1] - 全国爱卫会印发通知,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倡导家庭配备相关工具,推动科普宣教,设定2030年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目标值分别为38%和30% [2] 分组2:主题确定的考虑因素 - 爱卫“新”篇章指新任务和新内涵,爱国卫生运动不同阶段重点不同,当前影响群众健康因素变化,工作内涵需调整拓展,突出以“健康”为中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2][3] - 健康“心”生活包含倡导践行新健康生活方式和关注心理健康两层含义,国家将2025 - 2027年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应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