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康养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养老金融周报(2025.07.21-2025.07.27):英国养老金成立GGIC以求参与政策制定-20250728
平安证券· 2025-07-28 12:09
核心观点 本周全球养老金领域有三项重点事件值得关注,分别是二季度中央汇金 ETF 购买规模接近 2000 亿人民币、英国养老金成立 GGIC 以求参与政策制定、英国建立第二届养老金委员会以应对养老金下降问题;同时还跟踪了海外和国内养老金融政策及投资管理动态 [1][2] 重点关注 - 二季度中央汇金 ETF 购买规模接近 2000 亿人民币,资金投入 10 只宽基指数基金,超一半流入中证 300 指数 ETF,还买入约 290 亿元中证 1000 指数 ETF [1][6] - 英国养老金成立 GGIC,初始成员 AUM 约 1500 亿英镑,对英资产投资超 600 亿英镑,要求赋予养老金更多权利,包括参与政策制定、获取非上市公司信息、拥有股东权利等 [8][9] - 英国时隔近 20 年重新组建第二届养老金委员会,职责是审查未来养老金待遇下降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需在 2027 年向政府提供最终报告 [2][11] 海外养老金融动态 - 美国 NCPERS 称 DB 型养老金比 DC 型更能支持经济增长,公共养老金对经济健康关键,2023 年贡献大,无公共养老金 2025 年经济活动或减 3 万亿美元,且财政影响显著 [13] - 加拿大 La Caisse 承诺向英国 Sizewell C 核电项目投资最多 17 亿英镑,获 20%股权,项目装机 3.2GW,建成后可长期供电并减碳排放 [14][15] - 丹麦学者养老金将 9 家欧洲国防工业公司移出投资排除名单,支持欧洲民主制度,仍排除争议性武器等相关企业 [15] - 美国 SDCERS 改用总公共股票策略进行权益配置,降低偏差风险,目标年化投资回报率 6.5% [17] - Confluence 称 2025 年二季度 4000 余家 DB 型养老金计划净回报中位数为 6.06%,均低于 60/40 基准组合回报率 [18] 国内养老金融和产业动态 - 财政将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通过电子消费券抵扣 30 - 60%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资金按 9:1 央地共担 [26] - 人社部将稳步推进养老保险改革、做好养老金调整和基金监管工作,持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 [28][29] - 人社部会同相关部门探索个人养老金“默认投资”机制,年金投资管理将出台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指导意见 [30] - 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 年版)》,明确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条件 [31] - 养老产业有多起合作和融资动态,涉及老年用品、医养照护、老年娱乐、智慧养老等领域 [33]
听歌赏景享清凉 多业态融合激活夏日经济
央视网· 2025-07-22 17:14
总台记者 田尹男: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贵州省毕节市的同心步行街。从6月28日开始,在每周六晚八点,都会进行一场不同主题的音乐 演出。配合上响水滩瀑布景观所打造的沉浸式山水音乐秀,还有夜间的激光投影灯光秀,还有一些来自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非遗歌舞展 央视网消息:在贵州,每年夏天彝族同胞都会举行盛大的火把节。20日,毕节市七星关区举行火把节仪式,跟随总台记者去现场看一看。 贵州毕节:听歌赏景享清凉 多业态融合激活夏日经济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起,彝族同胞就开始举行盛大的火把节仪式,并且把象征着吉祥和团结的火种不断传递下去。 毕节市因高海拔、高植被覆盖率等地理优势,夏季的平均气温在21摄氏度左右,一直是不少人心中的避暑胜地。为了促进避暑经济发展, 今年,毕节市结合火把节传统,还推出了一系列文旅活动,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了红色旅游、康养旅游等个性化的旅游产品。 当地文旅部门预计,未来三个月,火把节暨避暑旅游季将吸引来自贵阳、重庆、成都、广州等地游客近3000万人次,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 入预计比去年提升15%左右。 除了热闹的火把节仪式,这几年,贵州毕节还把火把节系列活动和避暑旅游相结合,针对不同客群推出个性化的旅游线 ...
“康养”理念首倡地攀枝花:奋力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四川日报· 2025-06-17 11:37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 公司以打造"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为核心定位,通过"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5] - 重点塑造四大价值维度:提升城市"颜值"(气候与人文)、深耕"研值"(三线建设研学)、丰富"筵值"(特色农产品)、引爆"言值"(影视IP与城市形象)[5] - 2025年启动康养产业建圈强链行动,目标2027年建成高颜值阳光康养名城,聚焦康养度假/康复疗愈/银发经济三大领域 [9] 康养产业转型成果 - 康养游客量从2010年起步增长至常年50万人次,年接待专业运动队超130支 [8] - 通过"六度禀赋"方法论(温度/湿度/海拔/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实现资源价值转化,建成红格温泉/米易太阳谷/普达阳光三大康养度假区 [7] - 村民自发参与康养产业,如盐边县昔格达村2025年集体经济收入达210万元,类似村落超10个 [9] 细分赛道竞争力构建 - 运动文旅:建成6个体育竞训基地,举办国家级赛事,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获评川渝体育旅游综合体 [10] - 中医药文旅:建设"全季康·晃桥上"康养基地,开发万宝营森林康养度假村等中医疗愈项目 [10] - 农业文旅:发展近1000家康养农庄,推出昔格达文化田园等新业态 [11] - 工业文旅:兰尖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获省级认证,开发"钢铁炼成"研学线路 [11] - 影视文旅:推出《火红年华》拍摄基地沉浸游,5条精品线路带动消费热潮 [11] 特色产品与流量变现 - 星空旅游:迤沙拉观测基地年晴夜超200天,形成"观星+民宿+餐饮"复合业态 [12] - 节庆活动:2025年春节米易县接待游客101.31万人次,同比增长32.62% [14] - IP营销:文旅形象"攀豹豹"带动动物园"五一"营收增长73.95%,单月迎客10万人次 [15] - 城市更新:"山海湖"项目2025年假期创收605.74万元,带动夜市等衍生消费 [13]
四川展团今日亮相深圳文博会 将发布157个重大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总投资超1300亿元
四川日报· 2025-05-22 08:05
展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22日至26日举办 [3] - 四川采用"1+2"参展形式展示文旅发展新成果 [3] 四川展馆 - 展馆总面积990平方米 主题为"文旅融合展形象 万千气象看四川" [3] - 分为重点场景展示区 文化和科技融合展示区 文化和旅游融合展示区 天府文创集市展示区 [3] - 集聚全省73家重点文化企业 [3] 重点场景展示区 - 展示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 技术突破 文化影响力 [3] - 展示濛溪河遗址群考古新发现和蜀道考古调查新进展 [3] 文化和科技融合展示区 - 立体化呈现新型文化企业培育 新型文化业态发展 新型消费模式推动成果 [3] 文化和旅游融合展示区 - 重点展示"天府之国 安逸四川 熊猫家园 古蜀文明"四张国际名片 [3] - 展示五大世界级遗产等文旅品牌建设成效 [3] - 展示康养旅游 低空旅游 研学旅游 影视旅游 赛事旅游 工业旅游等新产品 [3] 天府文创集市展示区 - 展示具有四川特色和市场热度的文创产品 可逛可买可打卡 [3] 配套活动 - 开展考察调研深圳市优秀文化企业 [4] - 举办四川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投资推介会 [4] - 推介会将发布157个重大文化产业投资项目 总投资超1300亿元 [4]
从“产值”到“颜值”,乡村旅游火热背后是什么在支撑?
经济日报· 2025-05-03 07:24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同比增长8.9% [1]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1] - 乡村旅游市场规模扩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相关 [1] 政策支持与建设成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聚焦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 [1]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 [1] - 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进村道路为水泥或沥青路,99%的村通宽带,96%的村通自来水 [1] - 87.6%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74.5%的村有电商配送站点 [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4万亿元,质量效益提升 [2]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村占比提高,带动村民增收 [2] - 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 [2] 现存问题与挑战 - 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2] - 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规划缺乏传统特色 [2] - 产业融合配套不足,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乡村人才短缺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水平 [2] - 乡村规划需突出地方特色,保持传统田园意境 [2] -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3] - 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宜业能力 [3] - 推广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参与环境治理项目 [3] -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吸引科技、医疗、教育等领域人才下乡 [3]
琼海:渐成旅游康养热门目的地
海南日报· 2025-04-29 09:46
体育+旅游+康养融合发展 - 琼海依托生态环境资源和乐城先行区区位优势,打造"医疗旅游之都、健康度假胜地"核心定位 [10] - 推出"体育+旅游+康养"模式,涵盖风筝冲浪、帆船、潜水等海上运动和飞拉达等山地项目 [5][10][12] - 2023年引入20余场精品赛事,包括全国青年风筝板&帆板锦标赛等国家级/国际级赛事 [12] 康养旅游产业升级 - 乐城先行区引进超470种国际创新药械,36家医疗机构覆盖肿瘤、医美等七大专科 [15] - 推出5条医疗旅游线路,涵盖精准体检、专家诊疗等多元化健康消费需求 [15] - 建设"候鸟"乐享中心,提供文化学术交流、健康关爱等综合性康养服务 [14]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万泉河公园融合生态与体育设施,日均吸引大量市民健身打卡 [11] - 琼海市文化体育中心预计2024年竣工,可承接大型赛事和演唱会 [11] - 出台《琼海市涉海涉空体育运动项目管理办法》,规范高风险运动项目经营 [16] 品牌联动与产业协同 - 实施"万泉河计划",5年内打造生命科学国际会议中心等四大功能板块 [16][17] - 推出"健康岛·快乐城"医旅产品,构建"乐城康养、琼海度假"联动模式 [17] - 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品牌效应,打造国际健康型体育旅游目的地 [12]
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画卷
经济日报· 2025-04-29 07:11
乡村旅游市场表现 - 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 同比增长8.9% [1] - 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 同比增长5.6% [1] - 市场规模扩大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1] 政策支持与建设成效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聚焦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 [1]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 [1] - 2023年末全国99.4%的村主要道路为水泥或沥青路 超99%通宽带 96%通自来水 [1] - 87.6%的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74.5%有电商配送站点 [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2023年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4万亿元 质量效益提升 [2] -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村占比提高 带动村民增收 [2] - 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加快 [2] 现存短板与挑战 - 农村基础设施不均衡 教育医疗养老供给不足 [2] - 部分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 规划缺乏传统特色 [2] - 产业融合配套不足 企业农民参与机制不完善 [2] - 乡村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2] 未来发展方向 - 加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 - 乡村规划需突出地方特色 保持田园牧歌意境 [2] - 发展农文旅融合项目如休闲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 [3] - 设立产业基地吸纳本地劳动力 开展技能培训 [3] - 应用智慧农机、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3] -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吸引科技、医疗等领域人才下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