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美国AI霸权战略下:中国如何突出重围?
搜狐财经· 2025-07-27 17:22
美国AI行动计划核心战略 - 美国政府发布《赢得竞赛:美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以"人工智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全球博弈"三大支柱为核心,试图通过行政手段掌握AI主导权 [2] - 战略本质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经济、军事与意识形态的全面主导,将AI视为"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文艺复兴"的三重叠加 [3] - 文件明确提出"谁拥有最大AI生态系统,谁就能制定全球标准",采用零和博弈思维将中国列为首要遏制对象 [2][3] 美国战略实施矛盾点 - 监管悖论:宣称"消除繁文缛节"却强化出口管制,实质是选择性放松国内创新约束 [3] - 基建困局:要求建设"与AI速度匹配的电网"但拒绝气候政策,暴露能源转型与技术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5] - 标准困境:推广"美国价值观治理标准"忽视多元文化需求,难以形成普适性规则 [5] 中国应对策略:技术突破 - 设立国家级AI基础研究特区,重点攻关神经形态芯片、类脑计算等前沿领域 [4] - 构建跨学科研究平台,推动AI与量子计算、生物工程的交叉融合 [4] - 建立"揭榜挂帅"机制鼓励企业攻克卡脖子技术,在算法"无人区"实现原始创新 [4] 中国应对策略:基建生态 - 统筹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国家级AI算力网络,构建"算力-能源-数据"铁三角 [5] - 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改革破解"AI耗能"与"双碳目标"矛盾 [6] - 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释放政务、工业、医疗等领域高价值数据 [6] 中国应对策略:应用场景 - 在智能制造领域打造100个标杆工厂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7] - 发展AI+农业新业态突破种业算法、智慧灌溉等关键技术 [7] - 构建AI驱动的新型教育体系培养复合型数字人才 [7] 全球治理与竞争范式 - 发起"全球AI可持续发展倡议"将减贫、环保纳入治理框架,对抗美国"价值观治理标准" [8] - 依托5G、新能源产业优势构建"AI+绿色"新型增长极,打破"技术决定论"迷思 [9] - 将AI纳入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强调技术普惠而非技术垄断 [9]
驻英大使郑泽光:中英应坚持相互尊重,排除干扰和杂音,推进互利合作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7 15:16
中英关系与历史合作 - 中国驻英国大使郑泽光强调中英两国人民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其中中国抗战开始时间最早 持续时间最长 付出牺牲最大 [1] - 列举历史合作案例 包括1942年浙江舟山渔民营救384名英军战俘 中国远征军解救缅甸被围英军 以及英国友人乔治·何克在华投身抗日运动的事迹 [2] - 呼吁中英重拾战略伙伴关系 坚持相互尊重 求同存异 合作共赢 并提及两军关系是重要组成部分 英国防参谋长拉达金海军上将今年4月访华推动高层战略沟通 [2] 国际局势与中国立场 - 指出当前世界面临地缘冲突加剧 单边霸凌抬头 多边机制受挑战 国际社会应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维护多边主义与和平稳定 [3] - 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文明倡议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 - 重申台湾问题立场 表明中国人民及其武装力量坚决反对分裂 不允许外部势力阻挠中国统一 [3] 军事交流与活动展示 - 招待会通过播放《守护》《为了和平》等宣传片 展示《中国军队》系列杂志 呈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成就与使命担当 [3] - 国际来宾高度评价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表达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意愿 [3]
中国驻黎巴嫩使馆与赴黎维和部队祭扫杜照宇烈士墓
新华社· 2025-07-27 05:33
维和行动与历史纪念 -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馆、中国第23批赴黎维和部队官兵代表、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军事参谋人员以及当地政府官员在黎巴嫩南部希亚姆镇祭扫杜照宇烈士墓 [1] -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陈传东表示杜照宇烈士19年前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中国维和军人忠实履行使命、捍卫世界和平的誓言 [1]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 [1] - 自2006年3月中国首次向黎巴嫩维和任务区派遣维和部队以来,累计派员达8300余人次 [1] - 2006年7月25日,黎以冲突期间,杜照宇在黎巴嫩、以色列、叙利亚三国交界的一处军事观察哨所执行任务时遭到空袭牺牲 [1] 国际和平与合作 - 中国驻黎巴嫩大使陈传东强调要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 "中国蓝盔"向黎巴嫩南部地区人民传递了信心与力量,展现了和平与友谊 [1] - 中国第23批赴黎维和部队官兵谭君羊表示将继承烈士遗志,忠实履行使命,践行中国军队始终坚定维护世界和平的庄严承诺 [1]
为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凝聚合力——媒体智库峰会代表期盼“上海精神”引领开启合作新篇章
新华社· 2025-07-26 23:44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 - 会议于7月23日至27日在中国河南举行 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 吸引来自成员国 观察员国 对话伙伴的近200家媒体 智库 政府机构及国际组织的400余位代表参与 [6] - 峰会发布《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郑州共识》 强调团结合作 反对分裂对抗 倡导公正平等 [9] - 与会代表探讨媒体智库在传播上合理念 增进互信 促进文明互鉴方面的关键作用 [9][16] "上海精神"的实践与影响 - "上海精神"以互信 互利 平等 协商 尊重多样文明 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 被视为组织的核心价值 [4][6] - 该理念在组织发展历程中展现出超越时代的价值 在成员国官员和民众中深入人心 [7] - 媒体智库被期待成为"上海精神"的火炬手 深化合作的行动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笃行者 [6] 区域合作与发展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 已成为覆盖面积最广 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尽管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等挑战 地区国家经济仍快速发展 [14] - 中方建议将2025年确定为"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年" 聚焦发展动能推陈出新 [12] - 成员国代表探讨发展战略对接 如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各国发展计划的契合点 以及安全风险化解等合作领域 [16] 文明交流与互鉴 - 峰会选址河南这一中华文明发祥地 与会嘉宾通过参访商都遗址博物院等地 深入感知中华文明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17][19] - 媒体智库被赋予促进文明互学互鉴 增进睦邻友好 夯实民意基础的重要使命 [16] - 与会代表提出围绕文化名片进行策划传播 如"老家河南""天下黄河"等 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19] 未来合作方向 - 代表们建议建立传播矩阵 组建区域智库联合体 成立跨国教育联盟等新合作形式 [16] - 联合国表达与上合组织深化在安全 可持续发展及国际合作等领域协作的意愿 [16] - 媒体智库被期待继续发挥桥梁作用 推动建立互信 深化务实成果 共同见证"上海精神"引领的新合作篇章 [11][22][24]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举办招待会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6 10:31
人民网阿布扎比7月25日电 (记者管克江、任皓宇)7月24日,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举办招待会,热烈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张益明、阿联酋外交部部长助理萨利姆、阿联酋国防 部次长助理阿里及阿武装部队高级军官代表,各国驻阿使节和武官,华侨华人和中资机构代表200余人出 席招待会。 招待会在热烈友好气氛中举行,现场播放了中国军队国际形象宣传片《守护》以及电子图片展《守护 和平命运与共——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国军队》。来宾们纷纷盛赞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伟大成 就,高度评价中国军队为维护地区和国际安全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国防武官张文成大校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建立了不朽功勋,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供了强大支 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重要贡献。在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阿两军关系稳步发展,务实合作不断深 化,成为中阿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撑。 张文成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各国应以史为鉴,坚决反对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美好未来。中国军队作为维护世界和平 ...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全体会议在郑州举行
河南日报· 2025-07-25 18:36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核心内容 会议概况 - 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于7月25日在郑州举行,主题为"弘扬'上海精神' 共建美好家园",参会者包括来自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近200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组织的400余位中外嘉宾 [1] - 会议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媒体峰会郑州共识》和《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智库报告 [7] 核心倡议与观点 - 媒体智库合作被强调为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在沟通民意、引导舆论、服务决策等方面发挥作用 [3] - 提出四大合作方向:弘扬"上海精神"、深化互利合作、推进文明互鉴、把握数智变革,特别提到需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 [3] - 上合国家媒体智库应积极传播各国互信互利实践,展示发展合作成果,履行文明传播职责,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力量 [4] 区域合作与发展 - 上合组织成立24年,已成为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当前需进一步塑造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新动能,推动经济融合与成果共享 [5][6] - 河南省提出将以峰会为契机,深化与上合国家"空陆数海"四条丝绸之路建设,持续开展人文交流活动 [6] 国际参与与成果 - 吉尔吉斯共和国总统、尼泊尔联邦议会副议长、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总干事等国际代表发言,呼吁各国媒体加强新闻共享、人员交流和技术合作 [7] - 参会嘉宾将深入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地开展调研采访活动 [8]
中国驻沙特大使馆举办庆祝建军98周年招待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25 10:48
中沙防务合作 - 中国驻沙特大使馆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招待会 约300名军政高官 使节 企业及华侨代表参加 [1] - 中沙两国领导人推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升级 防务安全战略合作持续深化 [1] - 中国军队强调将全面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与国际安全治理 践行全球发展 安全 文明三大倡议 [1] 国际活动与形象展示 - 招待会设置图片展和《为了和平》《守护者》视频 展示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及国际和平贡献 [2] - 中国计划在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盛大阅兵等纪念活动 [1] 外交关系定位 - 中沙被定义为具有全球和地区影响力的负责任大国 双边防务合作将迈向更高水平 [1]
中国代表:中国支持联合国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加强合作
新华社· 2025-07-25 06:56
中国支持联合国与伊斯兰合作组织深化合作 - 中国支持联合国进一步深化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合作 共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1] - 联合国宪章奠定多边主义基石 但宪章宗旨和原则屡遭违反 世界面临重回"丛林法则"风险 [1] - 必须捍卫宪章宗旨和原则 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坚持和平解决争端 [1] 伊斯兰合作组织的独特作用 - 伊斯兰合作组织在处理伊斯兰世界问题时拥有宗教、历史和文化优势 [1] - 可在预防冲突、斡旋调解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1] - 联合国安理会应加强同伊斯兰合作组织沟通协调 形成合力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 [1] 国际反恐与文明对话 - 坚持对恐怖主义"零容忍" 反对双重标准和选择性做法 [1] - 反对将恐怖主义和特定民族或宗教挂钩 加强国际反恐合作 [1] - 倡导包容平等的文明对话 以合作取代对抗 以共赢取代零和 [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合作 - 中国同伊斯兰国家是好朋友、好伙伴 友谊源远流长 [2] - 近年来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成果丰硕 友好关系不断提质升级 [2] - 中方愿同伊斯兰国家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2]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塑造联动交融的全球发展新气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40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 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定力,勇于担 当作为,开创共建'一带一路'更加光明的未来。"作为极具包容性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 建"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共同追求,顺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为 全球发展勾勒新愿景、开辟新空间、激发新动能,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共建"一带一路"是战略眼光、战略定力与战略自信的综合呈现 共建"一带一路"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历史机遇,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彰显大 国自信,体现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是一个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民族复兴的负责任大国为人类社会发展 贡献的智慧和方案。 共建"一带一路"彰显深邃战略眼光。2013年,全球经济正从国际金融危机中缓慢复苏,世界经济再平衡 在压力中推进。某些发达国家一方面希望保持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力,另一方面又企图把中国排除 在外。在科学分析和把握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趋势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 路"倡议。置身于2025 ...
为建设上合共同家园贡献智慧力量——来自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平行分论坛的声音
新华社· 2025-07-25 01:30
平行分论坛上,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近200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 地区组织的400余位中外嘉宾展开深入交流,致力于为建设上合共同家园贡献智慧力量。 弘扬"上海精神" 共谋上合发展 新华财经郑州7月25日电黄河之滨激荡智慧涟漪,嵩山脚下汇聚思想共识。 7月24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新华社、中国社科院、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媒体 智库峰会在河南郑州举办六场平行分论坛及交流活动。这座底蕴深厚的千年古都,以其开放包容的姿态 笑迎八方来客。 成立24年来,上合组织已从6个成员扩大为26个国家的"上合大家庭",构建起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 多的区域合作组织。 以"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为基本内容的"上海精神",始终指引着上 合组织前进的方向。 "'上海精神'20个字基本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愿景、'亲仁善邻''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理念高度契合。"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杨明星说。 "'上海精神'成为'上合大家庭'共有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副所长韩 璐表示,这是中国对上合组织作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