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
搜索文档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发展的机遇世界共享——写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际
人民日报· 2025-11-04 07:07
潮涌黄浦江,世界再瞩目。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全球贸易盛会,正越办越好。本届进博会将再 次向世界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 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这是世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窗口。本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举办 的首场重大经济外交活动,特殊节点赋予特殊意义。四中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开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开 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进博会的如期举办,正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生动 实践,必将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市场相遇、产业相融、创意互促、规则互鉴,激荡起共同发展的澎湃动 能。 (一) 太平洋的波涛,见证跨越万里的奔赴。 10月15日,来自秘鲁钱凯港的首批进博会展品,历经远洋航行,运抵上海。承载着安第斯山脉风情的陶 器、柔软保暖的羊驼毛制品等特色产品,不仅为第八届进博会注入浓郁"南美气息",更携带着远方创业 者对机遇的炽热期盼,驶入了中国大市场的广阔港湾。 作为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进博会以开放的诚意和 ...
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发展的机遇世界共享
人民日报· 2025-11-04 06:20
潮涌黄浦江,世界再瞩目。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拉开帷幕。 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全球贸易盛会,正越办越好。本届进博会将再 次向世界彰显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推动经济全球化 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不会变。 这是世界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窗口。本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举办 的首场重大经济外交活动,特殊节点赋予特殊意义。四中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开放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开 创合作共赢新局面。进博会的如期举办,正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生动 实践,必将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市场相遇、产业相融、创意互促、规则互鉴,激荡起共同发展的澎湃动 能。 (一) 太平洋的波涛,见证跨越万里的奔赴。 10月15日,来自秘鲁钱凯港的首批进博会展品,历经远洋航行,运抵上海。承载着安第斯山脉风情的陶 器、柔软保暖的羊驼毛制品等特色产品,不仅为第八届进博会注入浓郁"南美气息",更携带着远方创业 者对机遇的炽热期盼,驶入了中国大市场的广阔港湾。 作为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进博会以开放的诚意和 ...
深化文明互鉴 汇聚前行力量——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大埃及博物馆开馆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 2025-11-04 00:55
深化文明互鉴 汇聚前行力量——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大埃及博物馆开馆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埃及总统塞西致贺信,祝贺大埃及博物馆开馆,指出中埃两大文明古 国应当持续深化文明互鉴,为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汇聚文明力量。 中埃两国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彰显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埃关 系,展现切实增进两国文明交流互鉴、不断丰富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的诚挚意愿,激励他 们为深化两国务实合作、扩大人文交流作出更多贡献。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说:"值此大埃及博物馆开馆之际,我谨向塞西总统和埃及人民致以诚挚祝 贺。相信大埃及博物馆将在埃及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保护和传承古埃及文明发挥重 要作用。"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热情洋溢、意义深远,充分展现中国对埃及文化遗产及其价值的尊重与欣 赏。"大埃及博物馆研究员阿拉·哈伊里说,"大埃及博物馆落成不仅是一项国家成就,更是献给全 人类的文化礼物,是文明延续的象征。" "习近平主席的贺信传递真挚情谊,体现了埃及和中国两大古老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埃及知名 汉学家穆赫辛·法尔贾尼说,大埃及博物 ...
记者手记:长远·共同·初心——习近平主席韩国之行的时代启迪
新华社· 2025-11-04 00:55
百年变局激荡,时代大潮奔涌,变乱交织的世界,更须从历史中汲取深沉智慧和前行力量。 10月30日至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 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韩国之行,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后,习近平主席首次出访,三天时间,密集出席10多 场双多边活动。沿着历史的脉络、拉长观察的视野,方能读懂此行的大逻辑。 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 当世界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当亚太地区正处于关键时期,开放还是封闭,对抗还是合作,历史 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当下的抉择。 "长远",是习近平主席此行韩国的高频词。 时隔6年再次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习近平主席指出"双方应该算大账,多看合作带来的长远利 益";时隔11年再次访问韩国,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会谈时强调"从长远角度看待中韩关系";会见加 拿大总理卡尼,阐明"从两国共同和长远利益出发,推动中加关系发展"…… 从四中全会的战略擘画到太平洋畔的交流共商,于治国理政中谋长远、观大势,在国际交往中把 握方向、成其久远。 "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这 是新时代中国共 ...
赵乐际、王沪宁分别会见斯洛文尼亚国民委员会主席洛特里奇
新华社· 2025-11-03 20:59
双边关系发展 - 中斯建交33年来始终坚持平等相待、互尊互信、互利共赢,当前两国关系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各层级交往密切 [1] - 中方愿同斯方深化政治互信与务实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向更高水平迈进,斯方坚持相互尊重、团结合作,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1] - 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今年以来中斯各层级、各领域交往对话频密,有效增进双方了解和信任 [1] 合作领域与倡议 - 中国全国人大愿深化两国立法机构各层级交往,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为两国合作营造良好法律环境 [1] - 斯方高度赞赏中方提出的一系列全球倡议,愿加强双方各领域交流合作,共建"一带一路" [1][2] - 中国全国政协愿同斯国民委员会进一步深化互学互鉴,助力中斯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1] 斯方立场与评价 - 斯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高度认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 [1][2] - 洛特里奇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四大全球倡议,高度赞赏中国推动共同发展、公平正义的积极作为 [2] - 斯方表示愿同中方携手共谋未来,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1][2]
第七届中法文化论坛在长沙开幕
新华社· 2025-11-03 20:28
丁仲礼在致辞中表示,多元共生是文明存续的根基和创新创造的源泉,文明的生命力在于"和而不 同"。面对单边主义与文明冲突论的回潮,中法两国应携手"和谐共进",以文化交流架起中法人民心灵 相通的桥梁,共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现。期待双方在文化科技融合、文化贸易发展等领域凝 聚更多共识,共促文化蓬勃发展、共享文明进步红利。 本届论坛以"多元共生与和谐共进——开辟中法文化交流新格局"为主题,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国文化 在多元共生中相互借鉴、和谐共进,推动中法文化交流迈上新高度。 新华社长沙11月3日电 11月3日,由欧美同学会、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中法文 化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出席。 ...
从三晋大地走向世界舞台:山西大学留学生如何“读懂中国、链接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20:12
作者 杨杰英 张颖 中新网太原11月3日电 题:从三晋大地走向世界舞台:山西大学留学生如何"读懂中国、链接世界" 在山西大学一场别开生面的"我的母语故事"朗读会上,孟加拉国留学生沙基尔用悠扬的孟加拉语深情朗 诵民族诗人的经典诗作。他说:"这首诗歌颂的是中国的英雄,但每一个读诗的人感受到的却是超越国 界的抗争精神。"这一刻,小小的朗读室成为文明对话的广阔舞台。 这正是山西大学留学生教育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战略,将留学生 培养纳入"双一流"建设整体规划,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语言筑基—专业赋能—文化融通"三位一体培养体 系,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铺就了一条"读懂中国、链接世界"的成长之路。 这堂"理解当代中国"课程是学校为留学生量身定制的特色课程,已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生国情教 育优秀课程"。课程将语言教学与中国国情深度融合,以山西地域文化为窗口,通过"运城苹果的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十八洞村脱贫故事"等鲜活案例,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认知。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周森马在课堂上将中国与印尼的发展路径进行对比:"雅万高铁极大改善了我们的交 通条件,这是我亲身感受到的'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发展 ...
习总书记建议:破除亚太经合组织各种绿色壁垒,拓展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产合作
新华社· 2025-11-03 14:22
贸易数字化与绿色化合作 - 共同推进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发挥数字技术对跨境贸易的促进作用,推进无纸贸易、智慧海关等务实合作[1] - 破除各种绿色壁垒,拓展绿色产业、清洁能源和绿色矿产合作[1] - 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和绿色供应链网络已成为区域贸易数字化绿色化合作的重要平台[1] 多边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 坚定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霸凌[5] - 勇于"拆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5] - 亚太经合组织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经济增长和繁荣为目标宗旨[5] 中国经济增长与市场机遇 - 近5年来中国经济实现5.5%左右的平均增速,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30%左右[7]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进口市场,是唯一举办国家级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发展中国家[7] - 中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减至29项,制造业领域实现"清零",服务业将继续扩大开放[7] 中国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积极发展未来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创新势能持续转化为经济动能[8] - 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加快发展,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不断取得新突破[8] - 中国成为全球新技术的"推广场"和"应用场",站稳中国市场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先机[8] 绿色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8] - 中国新增绿色面积占全球四分之一,致力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8] - 支持优质绿色技术和产品自由流通,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8]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纪实
新华社· 2025-11-03 03:45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抉择"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胡泽曦 新华社记者郝薇薇、杨依军 对于一个全球性大国来说,内政与外交从来不是孤立的乐章,而是相互交织、合奏共鸣。 10月30日至11月1日,习近平主席赴韩国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 进行国事访问。 3天时间,有大国外交的风云际会,有多边舞台的纵横捭阖,有周边外交的亲诚惠容。透过密集日 程向深处望去,不同维度却也都在演绎着"中国之于世界、世界之于中国"的深刻变迁。 出访前一周,中国北京。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同 西方迥异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接续铺展新的华章。 登高望远,运筹帷幄;胸怀天下,立己达人。 一个个镜头,定格了历史,也开启新的历史: 10月30日,釜山。中美两国元首结束100多分钟的会晤,神情轻松地走出会场。美国总统特朗普将 习近平主席送到红旗车前,再次话别。 10月31日,庆州APEC会议,中国主张赢得广泛共鸣:"越是风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济""推进普惠包 容的经济全球化,构建亚太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 ...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文明力量
北京青年报· 2025-11-03 02:11
习近平强调,中国和埃及友好源远流长。近年来,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蓬勃发展,两国人文交流异彩 纷呈。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成功举办,中埃联合考古队正在萨卡拉金字塔下共同探索神秘的古 埃及文明。我们高兴地看到,两大古老文明双向奔赴,两国人民日益相知相亲。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 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埃两大文明古国应当持续深化文明互鉴,为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 动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汇聚文明力量。 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埃及总统塞西致贺信,祝贺大埃及博物馆开馆。 习近平表示,值此大埃及博物馆开馆之际,我谨向塞西总统和埃及人民致以诚挚祝贺。相信大埃及博物 馆将在埃及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保护和传承古埃及文明发挥重要作用。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