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容创作
icon
搜索文档
聊聊AI与内容创作:为啥TikTok要死磕Editor Pro?
虎嗅· 2025-07-15 14:03
TikTok编辑器发展历程 - TikTok编辑器从简易工具发展为国际内容平台中最全面的inapp视频编辑器Editor Pro [3][5] - 经历了基础能力整合、轻资产上线策略、体验迭代+产品化增长、搭建AI工具矩阵四个阶段 [21][22][23][24] - 2023年底上线独立编辑容器页面Editor Tab,整合创作+灵感跟拍+互动功能 [27][28][29] 核心产品策略 - 战略定位为专注于TikTok生态的智能、简洁且免费创作工具,形成差异化优势 [8][10] - 通过Magic功能实现数据反转,该功能采用"抽象爆款内容+原子功能组合+一键生成式体验"框架 [14][16][19] - 产品演化遵循内容生态四阶段:日常记录→完整故事线→提升画面质量→AIGC生成式内容 [27] 关键创新点 - Magic功能上线后带来用户LT和大盘投稿天收益,并反哺Editor Pro数据 [18] - Editor Tab创新性地将工具页升级为"工具&内容跟拍"入口,显著提升用户主动投稿量 [31] - 发布页预览增加Post button和退出清屏icon等微创新,大幅降低用户流失率 [42][43][44] AI与未来创作趋势 - AI将实现表达平权,使人人成为创作者,降低爆款内容创作门槛 [46][47][48] - 未来创作工具将演变为"隐形工具链",AI成为无感助手嵌入每个创作环节 [50][51][53] - 内容消费者与创作者的界限模糊化,创作将塑造数字化人格 [55][56] 产品方法论 - 坚持"先做出粗糙原型再持续改进"的迭代理念 [37] - 产品成功往往源于演变而非计划,需保持大方向正确 [38] - 产品经理需转型为系统设计师+策略共创者+创新决策者 [60] 行业影响 - TikTok编辑器生态发展已引发同业模仿,如Instagram推出类似Magic功能 [3][18] - 公司通过自建创作工具获取用户行为数据,为平台发展提供关键洞察 [9] - 形成"工具提升内容质量→内容增强互动反馈→反馈刺激创作意愿"的价值飞轮 [11][12]
招聘|用声音碰撞世界,加入我们一起创造惊喜吧!
声动活泼· 2025-07-01 12:09
公司概况 - 头部声音创意与制作公司,专注于商业科技领域的声音表达,关注发展对"人"的影响[1][2] - 原创播客全平台订阅量超500万,多次获得苹果年度最佳播客、小宇宙年度热门新节目等权威奖项[2] - 服务客户包括字节跳动、小红书、腾讯TME、哈佛商业评论、辉瑞、迪士尼等头部企业[2] 业务模式 - 提供品牌播客节目的创意咨询、声音后期等定制化服务[2] - 内容营销团队负责将播客品牌价值植入用户心智,建立深度连接[16] - 商务团队开拓企业客户合作,涉及内容制作、品牌营销等多种形式[18][20] 人才需求 行政管理岗 - 负责办公环境维护、采购管理、活动组织等6大行政职能[5] - 需具备Excel/飞书等工具技能,有预算/合同管理经验者优先[5][6] 人力资源岗 - 主导招聘全流程,设计人才成长体系与绩效反馈机制[10] - 要求3年以上招聘经验,擅长潜力识别与组织发展[10] 社群运营岗 - 策划执行社群活动,配合商务部门实现广告转化[13] - 需1-2年社群运营经验,对播客生态有深度理解[13] 内容运营岗 - 协调节目全平台发布,分析运营数据驱动策略优化[17] - 要求1-2年经验,需具备SOP梳理能力和跨部门协作能力[17] 商务拓展岗 - 开发客户资源,撰写合作提案并跟进谈判回款[20] - 需3年以上社会化媒体营销经验,有客户资源积累[19][23] 员工福利 - 远程办公+双休制度,报销文化消费支出[24] - 提供内容成长计划、年度体检及健康管理福利[24]
北斗智影发布“七星Agent”AI智能体,短剧出海创作效率提升20倍
凤凰网· 2025-06-23 20:08
行业动态 - 海外短剧市场爆发式增长 2024年全球短剧应用内购收入达5.7亿美元 同比增长12倍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短剧应用累计内购收入逼近23亿美元 下载量突破3.7亿次 美国市场单季度贡献3.5亿美元收入 [1] - 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园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 2024年9月开园以来吸引43家企业落户 其中亿元级签约项目6个 累计产业投资规模达3亿元 园区内短剧作品《何苦相思煮余年》创下24小时播放量5亿纪录 [2] 技术突破 - 北斗智影发布视频剪辑AI智能体"七星Agent" 集成多模态理解能力 支持人脸识别、情感分析、特征提取 视频素材剪辑效率从30分钟缩短至3分钟 全链路创作效率提升超过20倍 [1] - AI技术实现内容本地化突破 支持28种语言和方言智能翻译与文化适配 可原声复刻演员音色 保持情感细节与情绪张力完整传递 [2] - 多模态智能体产品集成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技术 旨在降低创作门槛 实现AI技能平权 [2] 商业化进展 - 北斗智影平台上线4个月累计为创作者创收超1000万元 激活5000部内容价值 生成1000万条二创视频 分发视频数量超50万条 英文、西班牙语、印尼语市场表现突出 [2] - AI+超级个体分发体系转变供给模式 从"以产定销"转为"以销定产" 私域流量分发占比提升至80% 公域付费占比降至20% [3] 战略合作 - 北斗智影与昕箐年科技、重庆触摸文化、广西山海星辰传媒、北京小川科技、河南荷马广告传媒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3] - 大会表彰平台优秀创作者和合作机构 展示AI赋能内容创作实际成效 [3]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6月5日即将开幕,以全球坐标提升直播经济
第一财经· 2025-05-29 18:19
上海直播电商发展现状 - 2024年上海市直播电商零售额达4937亿元人民币 占全国10.5% 位居中国城市首位 [1] - 上海MCN机构数量占全国Top1000的19% 美ONE、初颂等企业形成"内容创作-供应链整合-品牌运营"完整生态链 [7]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概况 - 大会将于6月5-6日举行 主题为"创见无界 以全球坐标提升直播经济" 汇聚150余家品牌企业及100余位行业领袖 [3] - 设置三大分论坛:内容创作专场、短剧专场、出海专场 聚焦AI赋能与本地化创新等议题 [6] - 推出"场景即服务"模式 搭建近万平米"好品街区" 覆盖八大品类并设老字号/非遗专区 [8][9] 大会核心议程亮点 - 开幕式圆桌论坛探讨MCN机构如何平衡内容与商业 美ONE等头部机构创始人参与 [4] - 发布《中国MCN发展报告(2025年)》 分析机构赋能品牌方的销售力/传播力/产品力提升路径 [4] - 揭晓六大机构榜单与两大品牌榜单 涵盖AI+融合创新/短剧新星等细分领域 [6] 全球化布局战略 - 设立出海专场分论坛 希音等企业分享本地化案例 圆桌讨论聚焦中东市场战略 [12] - 举办沙特文旅及商贸论坛 解析中东数字经济转型红利与"2030愿景"政策支持 [12] 创新合作模式 - 与第一财经深度合作打造"云上呈现平台" 构建"内容生产-用户反馈-商业转化"闭环场景 [13] - "MCN超级工厂"实现实时选品决策 涵盖展会探访/带货体验等多元化功能 [13] 产业价值体系构建 - 场景化对接降低企业试错成本 标准化榜单推动行业资源向优质机构集中 [7] - 通过文旅IP联动释放百万级营销需求 覆盖城市升级/非遗焕新/数字文旅等赛道 [9]
腾讯广告视频号营销生态负责人卜玉清:内容创作需要懂用户、懂情绪、懂情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2 14:37
品牌营销新趋势 - 真正优质的内容创作需要技术驱动与用户情感理解相结合 [2][3] - 微信生态的社交传播机制独特,"爱心赞"功能能带来用户背书和裂变流量 [3] - 品牌更需符合自身调性的内容和故事,而非单纯依赖账号流量 [3] 内容生态与用户特征 - 微信用户群体能深度阅读长图文且对内容质量要求高 [3] - 优质生态基础使公众号业务保持对用户和创作者的双重价值 [3] - 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和品牌商被微信独特内容生态吸引,商单数量快速增长 [3] 有效营销策略 - 有效营销需结合行业特性与场景需求,如"520"节点聚焦情感连接而非电商促销 [6] - 腾讯广告通过资源整合为品牌推荐合适的内容创作者,并提供新品发布、节点事件等解决方案 [6] - 品牌核心需求是与目标人群匹配,而非单纯追求海量用户 [7] 人群资产运营 - 品牌可通过"如翼"工具对合作全链路进行效果分析 [7] - 人群资产分析是重点投入领域,识别并运营核心受众群体是关键 [7]
谢根海:以笔为犁深耕文化厚土,以智为炬点亮知识星河
金投网· 2025-05-10 09:24
自媒体行业发展 - 自媒体行业存在流量逻辑与深度内容创作的博弈,泛娱乐内容虽能带来短期流量但难以满足受众精神需求 [1] - 文化与知识类内容创作门槛高、周期长,但具有思维升维和消除内耗的长期价值 [1] - 历史类内容通过现代语言重构和颠覆性视角解构,可实现数百万播放量的商业成功 [1] 内容创作方法论 - 以"唐代顶流音乐人"为例,结合社交媒体逻辑解析古代文化,实现冷门知识破圈传播 [1] - 第一人称视角重构历史人物关系能有效引发当代社会议题讨论(如女性力量) [1] - 表达技能需兼具逻辑性、感染力与利他价值观,是跨越圈层的核心竞争力 [1] 创作者发展路径 - 谢根海经历4年探索,从泛娱乐、情感传递到文化推广的转型过程 [1] - 未来计划拓展非遗传承等新议题,在流量与质量博弈中坚持时间检验标准 [2] - 通过展示个人特征(如胎记)传递价值观,建立差异化个人品牌 [1] 用户价值创造 - 文化内容被用户评价为"大漠中的清泉",显示深度内容的情感连接价值 [1] - 现代语言重构历史叙事的方法能帮助受众(如考研群体)在轻松语境中完成思维升级 [1] - 150万粉丝规模验证了知识类自媒体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