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粮食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 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10-15 06:04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粮食 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 全战略,扎实推进粮食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 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储备 局局长刘焕鑫介绍,"十五五"时期,将深入谋划和推进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 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年均粮食收购量超4亿吨 "十四五"时期,我国粮食市场供应充足、运行总体平稳。5年来,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 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十三五"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 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多措并举畅通农民售粮渠 道,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迈出坚实步伐,制度保障更加有力。粮食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央 政府储备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化,地方政 ...
1.4万亿斤!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3:25
粮食生产与供应安全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3]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较“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 [1][3] -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年均粮食收购量超过4亿吨 [1][3] 粮食收购与市场机制 - 市场化收购占收购量的9成以上,是粮食收购的主要方式 [4] - 政策性收储包括对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稳预期、兜底线的作用 [4] - 当前秋粮收获进度过半,收购工作重点为推进市场化收购和组织政策性收储 [4] 仓储物流设施建设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1][6] - 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2.2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 [6] - 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和关键节点建设加快,粮食流通效率不断提升 [1][6] 粮食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1][6] - 产业技术创新加快,优质粮食工程深入实施,特色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涌现 [6] - 粮食产销衔接更加顺畅,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1][6]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并组织建设7个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6][7] - 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可保障15天以上市场供应量 [7] - 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由5448家增至6872家(增长26%),日加工能力由120万吨增至178万吨(增长48%) [7] - 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由4.3万家增至5.9万家(增长37%),成品粮油应急日供应能力由106万吨增至167万吨(增长57%) [7] 节粮减损成效 - 粮食储存、加工、运输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 [8] - 农户储粮损失率为3%,较10年前降低5个百分点;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8] - 粮食运输损失率降低至0.8‰,粮食加工损失率降低至0.8% [8] 质量安全与标准体系 - 粮食收购和储存等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1] - 粮食质检体系得到进一步强化,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
粮食年产量首次超1.4万亿斤,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2:34
粮食生产与供应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4]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较"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 [1][4] - 年均粮食收购量超过4亿吨,市场化收购占比达9成以上 [1][4][5] 粮食流通保障能力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1][8] - 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 [8] - 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和关键节点建设加快,流通效率提升 [1][8] 粮食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1][8] - 产业技术创新加快,特色产业集群、知名品牌、优质产品涌现 [8] - 粮食产销衔接更加顺畅 [8]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并组织建设7个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8][9] - 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可保障15天以上市场供应量 [9] - 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由5448家增加到6872家,增长26%;应急日加工能力由120万吨增加到178万吨,增长48% [9] 粮食质量安全与节粮减损 - 粮食收购、储存等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健全,标准体系持续完善 [2] - 近三年粮食储存、加工、运输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 [10] - 农户储粮损失率为3%,较10年前降低5个百分点;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10]
1.4万亿斤!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1:17
粮食生产与供应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并于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2]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1][2] - 年均粮食收购量超过4亿吨粮食库存充裕市场平稳 [1][2] 粮食流通保障能力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1][5] - 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较"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 [5] - 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和关键节点建设步伐加快粮食流通效率提升 [1][5] 粮食产业发展 -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1][5] - 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集群知名品牌优质产品涌现 [5] - 粮食产销衔接更加顺畅 [5] 粮食收购政策 - 市场化收购占收购量的9成以上 [3] - 政策性收储包括对小麦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有效发挥稳预期兜底线作用 [3] - 当前秋粮收获进度过半秋粮收购工作陆续展开 [3]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 - 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并建设7个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 [6] - 36个大中城市成品粮油储备持续保障15天以上市场供应量 [6] - 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由5448家增加到6872家增长26%粮油应急日加工能力由120万吨增加到178万吨增长48% [6] 节粮减损成效 - 近三年粮食储存加工运输环节年均损失量约占当年粮食产量的2% [7] - 农户储粮损失率为3%较10年前降低5个百分点粮库储粮周期内综合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 [7] - 粮食运输损失率降低至0.8‰粮食加工损失率降低至0.8% [7]
“十四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粮食生产与安全 - 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并于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 [1]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 比"十三五"期末增加25公斤 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1] -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 仓储物流设施 -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 较"十三五"期末增加5800万吨 [2] - 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 较"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 [2] - 粮食物流核心枢纽和关键节点建设步伐加快 粮食流通效率提升 [2] 粮食产业经济 -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2] - 粮食产业技术创新加快 特色产业集群、知名品牌、优质产品竞相涌现 [2] 粮食收购与市场 - "十四五"时期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4] - 市场化收购已成为粮食收购主体 占收购量9成以上 发挥畅流通增活力作用 [4] - 政策性收储包括最低收购价政策等 发挥稳预期兜底线作用 [4] 监管与法治建设 - 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 成为粮食领域第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 [3] - 粮食流通监管专项执法行动开展 严肃查处涉粮违法案件 [3] - 建成粮食购销和储备数字化监管体系 实现政府储备粮监管信息化全覆盖 [3] 应急保障体系 - 粮食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由应急储运、加工企业和应急配送中心、供应网点构成 [2] - 应急保障体系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经受现实考验 [2] 秋粮收购工作重点 - 着力推进市场化收购 强化人员、仓容、资金、运力等要素保障 [4][5] - 精心组织政策性收储 及时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5] - 持续优化为农服务 指导收购主体做好各环节服务工作 [5] - 维护良好收购秩序 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 [5]
新华社权威速览·非凡“十四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他们这样干!
新华社· 2025-10-14 13:33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 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 迈出坚实步伐。 制度保障更加有力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十四五"时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大力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扎实推进粮食 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各项任务进展符合预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撑。跟随海报,一起了解。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四五 管粮管储方式实现重大转变 粮食流通进入了 全面依法治理和信息化监管的新阶 粮食安全保障法正式施行 组织开展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等系列专项执法 "人防"+"技防"有机结合 用"穿透式监管"守住管好"大国粮仓" 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拿出真招实招 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 中央政府储备规模结构布局持续优 地方政府储备规模进一步落实。 各级政府可用的调控资源更加充足 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 粮食储备企业定位更加清晰,责任进一步压实 新华社权威速览 ·非风"十 粮食流通保障能力大幅提 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过7.3亿吨 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 2024年全国粮食企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 由粮食应急储运 ...
“十四五”时期中国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中国新闻网· 2025-10-14 13:22
"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 全的巨大贡献。同时,中国不断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在促进世界粮食事业发展、维护世界粮食安全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焕鑫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付健青 "十四五"时期中国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中新社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陈溯)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14日在北京表示,"十四 五"时期(2021年至2025年)中国年均粮食收购量在4亿吨以上。 当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中国 粮食流通改革发展成效。刘焕鑫表示,"十四五"时期,国家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粮食市场供应充 足、运行总体平稳。 "5年来,全国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 比'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期末增加25公斤,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 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刘焕鑫表示,中国把粮食收购摆在突出位置,多措并举畅 通农民售粮渠道,持续优化为农为企服务,年 ...
金融助力做好秋粮收获减损文章
证券日报· 2025-10-11 21:49
文章核心观点 - 金融支持对秋粮收获减损至关重要 需精准滴灌至设备升级和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 以推动颗粒归仓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2] 金融支持领域 - 金融机构宜加大对购置先进高效低损收割机的信贷支持力度 通过提供优惠利率的农机购置贷款和融资租赁等服务降低购机门槛 [2] - 金融机构需重点支持粮食烘干仓储冷链等设施的建设 支持建设一批区域性和专业化的烘干中心和现代化粮库 [2] - 金融机构宜创新服务模式 开发覆盖收获烘干仓储运输的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 并为小农户提供代收代烘代储等一条龙服务 [2] 行业需求与挑战 - 购买高效低损联合收割机 建设现代化烘干塔和仓储设施 升级改造运输工具均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1] - 对于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言 一次性投入巨额资金往往力不从心 [1] - 粮食收获后 晒粮和储粮是导致损失的关键环节 [2]
国投丰乐控股股东自愿延期解禁 坚定种业发展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23:41
公司股份锁定延期 - 国投种业自愿延长持有的122,802,996股公司股份锁定期至2028年10月25日 [1] - 此次延期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旨在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1] 控股股东战略定位 - 国投种业自2024年4月起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在国投集团战略引领下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大局 [1] - 公司将国投丰乐作为种业发展产业运营平台 资本运作和资源集聚平台 聚焦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 [1] 种业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种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商业化育种能力持续增强 品种结构不断改善 实现逆势增长 [2] - 近三个种业经营年度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5.68% 41.56% 26.46% 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8.72% 12.21% 18.5% 小麦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45.57% 38.91% 23.02% [2] - 2024年种业板块制种面积 平均单产 总产量 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种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2] 玉米产业发展 - 玉米产业完成全国主要生态区域品种布局 转基因品种铁391K成为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良种并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2] - 高品质抗逆优势大单品丰乐520通过国家审定 抢占玉米黄金粮新赛道 [2] 水稻产业创新 - 水稻产业形成以祥两优 乐优 籼粳交系列为代表的重点新品系 [2] - 中科发早粳品种弥补双季早稻无粳稻空白 南陵早2号作为特早熟早稻品种成为全国救灾备荒理想品种 [2] 小麦品种成就 - 小麦品种烟农1212连续三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成长型小麦品种 [2] 战略发展承诺 - 国投种业通过本次自愿延期解禁彰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战略的坚定决心 [3] - 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 强化科技创新 完善产业布局 提升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种业科技企业 [3]
种子科普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幕,展示南繁成果
海南日报· 2025-09-24 09:16
展览概况 - 展览名称为“大地上的诗篇——种子科普艺术展”于9月23日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启幕 [2] - 该展览是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的重点活动之一 [2] - 展览将持续展出至11月23日 [3] 展览内容与形式 - 展览以种子为主线 通过艺术与科普深度融合的方式设立多个单元 [2] - 单元包括“微距镜头里的农业芯片——种子微距摄影”“种子银行——实物种子展示”“南繁诗篇”“种业科学家心声”“跨界艺术创作”等 [2] - 展出的110余幅种子微距摄影作品的种质资源多数来源于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入驻单位所保存的种质资源库 [2] - 展览邀请30余位跨领域艺术家 通过插画、装置、陶艺、潮玩等多元形式进行创作 [2] - 现场设置种子科普知识区 “丰收答题”互动专区及农产品试吃体验区 [2] 展览目的与行业意义 - 展览聚焦种业振兴与国家粮食安全 展示南繁事业成果与海南自贸港种业创新发展实践 [2] - 展览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南繁事业在海南 成果在全国 [3] - 公司表示将继续发挥南繁优势 推动更多种业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普实践 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