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粮食安全
icon
搜索文档
8月24日《新闻联播》主要内容
新浪财经· 2025-08-24 20:09
机械工业 - 前七个月机械工业保持增长态势 [7] 冷链物流 - 上半年冷链物流运行稳中有进 受益于政策市场双驱动 [8] 能源基础设施 - 截至七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8.2% [13] 算力产业 - 十省区市接入中国算力平台 [13] 旅游业 - 上半年全国传统村落吸引游客近3亿人次 [3]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营业部投放政策性粮食贷款5700万元
证券日报· 2025-08-18 23:25
贷款发放与资金用途 -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营业部指导辖属支行向中储粮直属企业发放政策性粮食贷款5700万元 [1] - 贷款资金属于国家政策支持、农发行专项管理的粮食收购信贷资金 专项用于政策性粮食收储和轮换工作 [1] - 资金确保收购季"有钱收粮"和轮换季"有序运作" 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和粮库"储粮难"问题 [1] 政策支持与市场保障 - 中储粮承担保障区域粮食安全、调节市场流通、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职责 [1] - 农发行建立高效沟通协调机制 将中储粮作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重点支持对象 [1] - 政策性金融力量致力于维护区域粮食市场稳定和保障人民群众"粮袋子"安全 [2] 金融服务与流程优化 - 农发行坚决落实国家粮油信贷政策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理念 [2] - 银行开辟绿色通道 优化审批流程 前中后台紧密联动实现快速精准投放 [2] - 客户经理全程跟进加班加点 快速完成贷款调查、材料审核及发放支付等环节 [2] 未来规划与市场对接 - 农发行将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 密切关注区域粮油市场动态 [2] - 精准对接当地粮食收储企业融资需求 优化金融服务供给 [2] - 切实保障国家粮食信贷政策落实 维护种粮农民收益和积极性 [1][2]
省政府部署秋粮生产管理和农业防灾减灾工作
新华日报· 2025-08-14 06:59
会议指出,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咬定全年粮食 生产目标不动摇,坚决打赢秋粮丰收攻坚战,夺取全年粮油丰收。要落实落细秋粮稳产增产措施,科学 精准运筹肥水,分类分区抓好病虫害防控,加力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提早准备秋收秋种。要筑牢秋粮 生产防灾减灾防线,过细制定应急预案,科学防范气象灾害,持续提升农业防灾减灾能力。要进一步压 实秋粮生产责任,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密切部门协作,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和资金。会议强调, 要统筹抓好乡村振兴使用资金监管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江十 年禁渔、农业安全生产等各项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 本报讯(记者姚政宇)8月13日,省政府召开全省秋粮生产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副省长陈忠伟出席会议并 讲话。 ...
【牢记嘱托·看见美好中国】培育良种“中国芯” 端牢中国饭碗
央广网· 2025-08-03 15:07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发展 - 海南正通过土壤改良将撂荒地转化为常年可种植作物的制种基地,推动种业全产业链发展[2] -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利用当地气候优势,从加代繁育扩展到常年种子研发,并实现科研集群协同[2] -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良种对粮食增产的关键作用,要求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优良品种保障粮食安全[2] - 2022年总书记再次考察指出必须将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以保障粮食安全[3] 科研进展与成果 - 谢华安团队培育出耐储存、高产量的水稻新品种,推动实验室成果田间转化[3] - 乔继月团队筛选出耐盐野生稻种质资源,为水稻耐盐碱遗传改良提供关键分子靶标[3] - 基地采用激光雷达、高光谱相机等技术对育种材料实时监测,结合大数据算法加速新品种培育[5] - 全国70%以上已育成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南繁选育,每年超300万份育种材料进入基地[6] 产业规模与贡献 - 王仕明企业在三亚、东方、乐东建设2万亩科研生产基地,年产600-800万斤水稻种子,可供应300-400万亩大田种植[5] - 南繁基地成为农业科研加速器和种子供给常备库,正加快建设服务全国的"南繁硅谷"[6] - "南繁硅谷"被定位为中国种业的底座,目标是育成更多优良品种实现粮食自主[6]
科技赋能 盐碱地焕发新“丰”光
齐鲁晚报网· 2025-07-23 22:51
现代农业效率提升 - 东营采用大型农机集群实现分区收割和规模化作业,数千亩麦田在数日内完成收割并切换至秋粮播种 [1] - 北斗导航精量播种机紧随收割机作业,体现农业生产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提升 [1] 盐碱地农业技术创新 - 国家农高区推动盐碱地治理从"改地适种"转向"改种适地"的战略转型 [2] - 耐盐碱小麦在无灌溉条件下稳产,高蛋白大豆在盐碱土壤中创高产纪录 [2] - 垦利示范基地依据盐碱梯度精准发展特色种植,将盐碱地转化为多元增收的"希望田野" [2] 智慧粮储系统建设 - 东营构建"智慧粮库"系统,覆盖收储全流程,包括"盲检"机制、光伏屋顶和智能传感网络 [2] - 智能传感网络形成"冷心"长效抑虫技术,提升储粮安全性 [2] - 现代技术实现高效便捷的售粮体验和储备粮收储稳步推进 [2] 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 东营的实践为黄河流域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经验,贡献于国家粮食安全 [3] - 科技创新突破资源约束,系统思维构建全链条保障,释放土地增产潜力 [3]
夏粮丰收背后的金融力量
证券日报· 2025-07-20 19:05
夏粮生产与金融支持 - 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994.8亿斤,保持稳定产量水平 [1] - 金融支持贯穿从播种到收购的各个环节,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1] 生产阶段的金融支持 - 信贷资金为农户和农企提供前期投入支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采购 [1] - 夏粮播种初期遭遇旱情,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优化流程,及时提供资金支持,确保抗旱保墒 [1] 收购环节的金融保障 - 金融机构运用收购贷款、仓单质押等工具,为粮企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农民"粮出手、钱到手" [1] - 金融支持既保护农户种粮收益,也稳定市场预期 [1] 风险防控与农业保险 - 农业保险(如小麦种植险、气象指数险)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减少灾害损失 [1] - 农民在遭遇旱、涝、风、雹等灾害时可快速获赔 [1] 产业升级与金融加持 - 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技术、智能装备、仓储物流的投入,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落地 [1] - 金融支持助力传统农业焕发新活力 [1] 金融支农的现存短板 -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服务"最后一公里"待打通 [2] - 农业保险赔付标准、风险定价需细化 [2] - 金融机构对涉农主体的风险评估能力有待提升 [2] 未来展望 - 金融机构需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支持的精准性和效率 [2] - 金融活水将持续润泽农业,保障夏粮丰收常态化,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将于7月12日在沈开幕
新华网· 2025-07-10 09:15
大会概况 - 第七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将于7月12日至14日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举行 这是国内粮食行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家级交易盛会 [1] - 大会以"粮安天下聚合力 产销融通促发展"为主题 旨在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推动粮食产业跨越式发展 [1] 大会意义 - 大会是粮食全系统、全行业展示发展成果、深化产销衔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协同的核心平台 [1] - 在沈阳举办体现了国家及省粮食和物资储备主管部门对沈阳的高度信任与认可 [1] 参会规模 - 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组建政府代表团参会 [2] - 预计数千家涵盖粮食全产业链环节的企业参展 参会观展总人次预计逾10万 [2] 活动内容 - 大会由开幕式、优质粮油产品暨粮油技术设备展览会、宣传推介活动、招商引资洽谈、粮食专场交易及同期活动六大部分组成 [2] - 展览部分共设十三大特色展区 包括脱贫地区消费帮扶展区、优质粮油产品展区、粮油机械设备展区等 [2] 沈阳参展情况 - 沈阳市搭建总面积超过2200平方米的特装展位 组织115家粮食全产业链骨干企业参展 [2] - 参展企业包括沈阳粮油集团、十月稻田、香雪面粉等 全方位展现沈阳粮食产业特色与发展成就 [2]
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青联十四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八大的贺信在我省广大青年和学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河南日报· 2025-07-03 07:27
青年与产业发展 - 郑纺机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制造部专项组组长李会东强调产业工人需传承工匠精神并主动学习新技术以解决生产难题,为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曹丽茹聚焦种质资源创制与前沿育种技术攻关,致力于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保障粮食安全 [2] 青年与基层实践 - 河南农业大学毕业生李萍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赴新疆和田县,体现青年响应国家号召服务边疆建设的行动力 [2] - 郑州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王乾提出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践行青年担当 [3] 青年组织作用 - 河南省青联常委李东指出青联学联需深化改革创新,为青年成长创造条件并动员其紧跟党走贡献青春力量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当前经济热点 电力度夏有保障 粮食安全有底气
经济日报· 2025-06-27 06:04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 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 [1] - 5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1] -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4%,增速为2024年以来最高水平 [1] - 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8.5% [1] 电力保供能力提升 - 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 [1] - 截至5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 [1] - 甘肃送山东、新疆送重庆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建成投运 [2] -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较高水平 [2] 农业生产情况 - 全国夏收夏种已进入收尾阶段,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2] - 夏粮约占全年粮食产量的五分之一,九成以上是冬小麦 [3] - 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超过10亿亩 [3] - 耕地灌溉面积发展到10.8亿多亩 [3] 农业科技发展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3]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3% [3] - 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审定推广一批高产优质适用品种 [3] "两新"政策实施 -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4万亿元 [3] - 设备更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2000亿元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力度为3000亿元 [3] - 7月份将下达今年第三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4] 新能源发展 - 截至5月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分别达到5.7亿千瓦、10.8亿千瓦 [4] - 新能源装机占全部装机比重45.7%,超过火电装机比重 [4] - 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4]
严守耕地红线的“河南实践”——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提供土地保障系列报道之一
河南日报· 2025-06-25 13:11
土地资源与耕地保护 - 河南土地总面积占全国1.74%,居第18位,却承载全国7.8%的人口,人均耕地1.14亩低于全国1.3亩平均水平 [1] - 河南以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全国10%的粮食,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1] - 2024年全省现状耕地面积11437.85万亩,较2020年净增加205.63万亩,实际耕地保有量超出国家目标338.77万亩 [7] 政策体系与制度建设 - 河南构建耕地保护"1+N"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 [2] - 政策体系包含压实责任、提升质量、占补平衡改革等六大方面20条措施,目标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55.52万亩 [2] - 配套出台《河南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等文件,形成覆盖全链条的制度体系 [2] 保护措施与执行机制 - 实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完善补偿激励机制让保护成效突出地区获得政治经济双重收益 [4] - 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和项目用地审查,强化临时用地批后监管 [4] - 推进占补平衡制度改革,建立"以补定占"机制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规模 [4] - 完善"一网两长"责任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执法合力,对违法违规用地保持高压打击态势 [5] 工作方法与成效 - 采用"量质并重、严格执法、系统推进"工作格局,实现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 [3][6] - 运用卫星遥感和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监管体系,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6] - 2024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超出国家目标77.45万亩,支撑粮食产量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