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利率下行
icon
搜索文档
A股站上3800点,居民存款“搬家”信号初显
中国基金报· 2025-08-22 18:01
市场情绪与资金流动 - 上证指数突破3800点关口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5万亿元 [1] - 2025年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 [1][10] - 银行理财客户转向股市 如千万资金客户转出20万元试水炒股 [1][3] 存款搬家驱动因素 - 四大行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别降至1.05%/1.25%/1.30% 进入"1时代" [10] - A股单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 融资余额超2万亿元显示市场活跃度提升 [10] - 存款利率下行与股市赚钱效应共同推动资金转向保险/基金/股票等领域 [1][10] 区域资金流动差异 - 深圳/江浙地区银行资金显著流出 理财经理面临绩效压力 [5][6] - 山西等地区资金流出较少 低风险偏好客户仍倾向银行理财 [7] - 权益类理财产品销售业绩翻倍增长 客户咨询量激增 [5] 资金流向多元化 - 存款主要流向理财/货币基金/保险等稳定型资产 2024年9月后转向权益类资产 [11] -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超30万亿元 公募基金规模增加5.2万亿元(2024年)和1.6万亿元(2025年1-8月) [11] - 2024年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流入8200亿元 其中下半年流入7500亿元 [11] 潜在资金规模测算 - 居民存款规模约160万亿元 为A股自由流通市值(43万亿元)的近4倍 [16] - 2025年约90万亿元存款到期 预计4.5-9万亿元资金寻求更高收益 [16] - 机构测算居民存款潜在入市规模约5-7万亿元 可能超越历史水平 [16] 历史规律与市场观点 - 2005年以来出现五次存款搬家 低利率是推动因素但资本市场表现是核心 [17] - 存款搬家往往滞后于行情启动 是上涨结果而非原因 如2009年与2014-2015年案例 [18] - 居民存款加速搬家对应牛市中后期 历史案例显示与股市见顶间隔1-4个月 [18]
多家村镇银行官宣:下调存款利率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06:54
核心观点 - 多家村镇银行近期下调存款利率5BP-20BP 顺应市场利率下行趋势以缓解净息差压力 三四季度或开启新一轮存款降息 [1][4][5] 利率调整详情 - 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8月20日起调整存款利率 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20%降至0.15% 1天通知存款由0.65%降至0.55% 7天通知存款由1.05%降至0.95% [2] - 该行整存整取三个月至五年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调 其中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期下调10BP至1.15%、1.35%、1.6%、1.65% 三年、五年期下调20BP至1.75%、1.7% [2] - 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同步调整 两年期以下存款利率下调10BP 三年、五年期下调20BP 调整后三年期1.75% 五年期1.70% [2] - 贵定恒升村镇银行、嵊州瑞丰村镇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近期也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3] 行业趋势分析 - 2025年7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利率除3年期上升0.7BP外均下降 3个月期降0.6BP至0.943% 6个月期降0.7BP至1.149% 1年期降0.9BP至1.278% 2年期降0.3BP至1.369% 5年期降0.7BP至1.531% [4] - 个别中小银行推出高利率大额存单短期揽储 如苏商银行2年期2.1%、3年期2.3%的产品 但增加揽储成本且不可持续 [4] - 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 负债端成本管控需求持续 存款利率调整需通过LPR联动机制传导 [6] 未来展望 - 三四季度或将开启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 时间窗口可能在10月份左右 [5][6] - 中小银行需通过差异化服务和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克服规模扩张路径依赖 加强资产负债管理 [6]
多家村镇银行官宣:下调存款利率!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00:15
村镇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 多家村镇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降幅在5BP~20BP区间,其中三年、五年期存款下调幅度最大 [1] - 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将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20%下调至0.15%,1天通知存款由0.65%降至0.55%,7天通知存款由1.05%降至0.95% [2] - 该行对整存整取三个月至五年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调,其中三年、五年期分别下调20BP至1.75%、1.7% [2] - 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同步下调各期限存款利率,两年期以下品种降10BP,三年、五年期降20BP [2] - 贵定恒升村镇银行、嵊州瑞丰村镇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近期也加入利率下调行列 [3] 利率调整背景与行业趋势 - 中小银行通过下调存款利率顺应市场利率下行趋势,以缓解净息差压力 [1] - 2025年7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数据显示,除3年期微升0.7BP外,其余期限利率均下降,其中1年期降幅最大达0.9BP [4] - 个别银行推出高利率大额存单(如苏商银行2年期2.1%、3年期2.3%),但业内认为此为短期揽储行为,长期将增加负债成本 [4] 未来利率走势预测 - 存款利率下行趋势将持续,预计三四季度可能开启新一轮下调,时间窗口或在10月左右 [5][6] - 融360分析师指出当前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未来调整可能通过LPR联动机制传导 [6] - 行业需转变经营理念,从规模扩张转向差异化服务和产品创新,以应对利率优势消失的挑战 [6]
多家村镇银行官宣:下调存款利率!
中国基金报· 2025-08-21 00:10
村镇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浙江、贵州、吉林等地多家村镇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 下调幅度最高达20BP 涵盖活期、通知存款及定期存款等各期限品类 [2] - 吉林龙潭华益村镇银行自8月20日起调整利率 活期存款年利率由0.20%降至0.15% 1天和7天通知存款分别下调10BP至0.55%和0.95% [4] - 该行三个月至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全面下调 其中三年期和五年期均下调20BP至1.75%和1.70% [4] - 白山浑江恒泰村镇银行同步调整 两年期以下存款利率下调10BP 三年期和五年期下调20BP至1.75%和1.70% [4] 行业利率趋势与银行应对策略 - 2025年7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普遍下行 3个月/6个月/1年/2年/5年期平均利率分别下降0.6BP/0.7BP/0.9BP/0.3BP/0.7BP 仅3年期微升0.7BP至1.702% [7] - 个别中小银行推出高利率大额存单短期揽储 如苏商银行2年期和3年期产品利率达2.1%和2.3% 但此举增加负债成本且不可持续 [7][8] - 银行业需加强负债成本管控 摒弃规模扩张路径依赖 通过差异化服务和产品创新提升竞争力 [10][11] 未来政策与市场预期 - 存款利率下行趋势将持续 三四季度或开启新一轮调整 时间窗口可能位于10月左右 [10] - 利率调整更可能通过LPR联动机制传导 而非单独行动 当前政策处于观察期且跌幅趋缓 [10] - 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 负债端成本管控需求持续存在 "适时降准降息"仍是市场主要预期导向 [10]
7月非银存款激增2.14万亿元创纪录,券商:股市“慢牛”驱动存款搬家
环球网· 2025-08-17 10:50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变化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单月新增2.14万亿元 创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1] - 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 同比多减7800亿元 形成明显"跷跷板效应" [1][3] - 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共同驱动居民存款向非银机构转移 成为股市、债市及期货市场的潜在增量资金 [3] 股票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动 - 7月A股市场上证指数上涨3.74% 沪深两市成交额环比增长46.59% 市场活跃度提升带动券商保证金存款增长 [3] - 股市"反内卷"行情形成资金虹吸效应 叠加理财资金季节性扩容 推动非银存款大幅增加 [3] - 2025年将有约105万亿元定期存款到期 若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可能带来显著流动性影响 [5] 货币供应量变化 - 7月M1增速同比上升至5.6% M2增速升至8.8% M1-M2剪刀差收窄至-3.2% 显示资金活性增强 [4] - 企业和居民可能将部分定期存款转为活期 用于消费或投资理财 表明市场活跃度有所改善 [4] 居民储蓄与投资趋势 - 居民超额储蓄约4.25万亿元尚未完全释放 未来若风险偏好持续改善 资本市场或成为主要承接方向 [5] - 存款利率下调叠加股市表现强劲 部分资金从居民存款流向非银机构 [3] - 存款向资本市场迁徙是长期趋势 但短期大量资金流入可能是市场情绪推动 [5] 政策环境变化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落地 市场对降息预期有所降温 [7] - 财政贴息政策相当于"定向降息" 可能降低央行全面降息的必要性 [7] - 社融增速可能在9月见顶 但M1、M2增速或维持高位至明年年初 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 [7]
存款利率继续下降,3个月定存平均利率步入“0时代”
第一财经· 2025-07-23 14:26
存款利率趋势 - 定期存款利率持续下跌,中长期利率进入"1时代",3个月期平均利率步入"0时代",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倒挂 [1] - 2025年6月整存整取存款平均利率:3个月期0 949%,6个月期1 156%,1年期1 287%,2年期1 372%,3年期1 695%,5年期1 538% [1] - 环比变化:3个月期下降5 5BP,6个月期下降5 6BP,1年期下降5 2BP,2年期下降5 6BP,3年期下降1 6BP,5年期下降3 5BP [2] 大额存单利率 - 2025年6月大额存单平均利率:3个月期1 179%,6个月期1 391%,1年期1 477%,2年期1 462%,3年期1 768%,5年期1 700% [2] - 环比变化:3个月期下降5 96BP,6个月期下降6 74BP,1年期下降8 39BP,2年期下降18 67BP,3年期下降30 01BP,5年期持平 [2] 结构性存款 - 2025年6月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103天,环比增长13天,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1 78%,环比下降7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2 14%,环比下降11BP [3] - 不同类型银行结构性存款期限和收益率:国有银行平均期限70天,预期最高收益率1 99%,环比下降19BP;股份制银行平均期限90天,预期最高收益率2 15%,环比下降8BP;城商行平均期限164天,预期最高收益率2 17%,环比下降8BP;外资银行平均期限334天,预期最高收益率4 34%,环比下降1BP [3] 挂钩标的 - 挂钩汇率的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1 77%,环比下降24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2 05%,环比下降7BP [4] - 挂钩黄金的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1 78%,环比下降2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2 01%,环比下降6BP [4] - 挂钩指数、基金、股票的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2 00%,环比上涨1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5 40%,环比上涨8BP [4]
人均存款10.5万!今年上半年我国存款余额突破162.02万亿元,专家:居民更倾向于储蓄【附银行业存款业务分析】
搜狐财经· 2025-07-15 11:33
存款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境内住户存款余额突破162.02万亿元,较年初激增10.77万亿元,增幅达7.42% [2] - 同期住户贷款余额仅增加1.17万亿元至84万亿元,居民"净存款"规模攀升至78.02万亿元的历史峰值 [2] - 以15.4亿人口估算,人均存款已达10.5万元 [2] - 2017-2022年间,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各项存款规模从79.31万亿元跃升至119.24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8.5% [2] - 2022年存款同比增速突破13.3% [2] - 个人存款占比从2017年的47.45%提升至2023年1月的54.12% [2] - 2024年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02.25万亿元,同比增长6.3% [2] 存款利率变化 - 2023年2月存款基准利率:活期0.35%、3个月1.1%、1年期1.5%、3年期2.75%、5年期4.75% [2] - 2025年5月20日起,多家银行活期利率由0.10%下调至0.05%,降幅达50% [3] - 当前国有大行3年期定存利率普遍降至2.35%左右,部分中小银行跌破3%关口 [3] 储蓄行为分析 - 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77万亿元,占全部存款增量的近60% [3] - 居民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投资或消费,以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 - 风险偏好下降、预防性储蓄增强 [3] - 居民消费和购房意愿减弱导致储蓄倾向增强 [4] - 企业营收回落,存款增长乏力 [4] - 居民部门更趋谨慎,预防性储蓄上升 [4] 国际比较与趋势 - 随着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门槛,居民资产配置往往呈现"储蓄率下降、金融资产占比提升"的特征 [3] - 中国目前正处于这一转型关键期 [3]
商界大佬预言成真?2025年,手握存款的人或面临三大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7 14:52
房地产市场现状 - 全国房地产市场经历深刻价值重塑 二三线城市如郑州石家庄2025年已出现房价松动 一线城市如上海未能幸免 [3] - 上海市中心平均房价从2021年每平方米9万多元跌至6万多元 跌幅达30% [3] - 三四线城市房价跌至冰点 鹤岗阜新双鸭山玉门伊春等地出现单价3000-4000元房产 [5] 银行存款利率变化 - 某国有银行三年期存款利率从几年前3.25%跌至2.15% 缩水幅度达三分之一 [7] - 存款利率下调趋势难以逆转 银行面临存款数量攀升与贷款需求萎缩的压力 [7] - 降低存款利率旨在引导资金流向投资消费领域 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7] 投资市场表现 - A股总市值缩水约26.94万亿元 投资者人均亏损约14万元 [10] - 基金市场亏损数量明显增加 部分基民亏损幅度达20-30% [10] - 银行理财产品包括R2级别产品出现亏损 预期收益率呈现下行趋势 [10] 居民财富管理困境 - 存款利息收入难以抵御通货膨胀侵蚀 缺乏投资经验者面临高风险投资困境 [9] - 创业环境严峻 存在经验不足资金短缺市场竞争激烈等风险因素 [11] - 居民在存款利率下行和房价下跌背景下需审慎选择财富保值方式 [11]
新增1.19万亿元!资金为何涌向这一领域?
中国经营报· 2025-06-16 23:06
5月金融统计数据核心观点 - 5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18万亿元 同比多增5000亿元 环比多增2.62万亿元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非银存款)增加1.19万亿元 创近十年同期高点 [1] - 存款利率普遍进入"1"时代 货币基金 现金理财等高收益非银产品吸引力大增 直接推升非银存款规模 [1] - 今年以来非银存款累计增加3.07万亿元 同比多增6800亿元 [2] 存款利率下调影响 - 国有大行和股份行集中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活期利率下调5个基点至0.05% 定期整存整取3个月 6个月 1年期 2年期均下调15个基点 分别为0.65% 0.85% 0.95% 1.05% 3年期和5年期均下调25个基点 分别至1.25%和1.3% 7天期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3% [2]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引发"搬家效应"加速 居民和企业通过非银机构配置资产的意愿增强 推动存款结构从银行表内向表外转移 [2] - 存款利率进入"1字头"时代 居民和企业加速将资金从传统银行存款转向货币基金 现金管理类理财等收益更高的非银金融产品 [2] 资金流向多元化趋势 - 部分定存到期 潜在新增定存或转向理财 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或承接这部分超额流出 长期带动定期存款的财富化 [3] - 5月资本市场回暖 权益市场成交放量带动券商客户保证金存款增长 叠加信用债市场表现稳健增强理财产品吸引力 形成"收益提升—资金流入—规模扩张"的正向循环 加速存款搬家速度 [3] - 居民资产配置从"单一存款"向"理财+权益"的多元化切换 是利率市场化深化的必然结果 资金可能加速流入股票市场 债券型基金 私募资管产品以及保险储蓄类产品等渠道 [4] - 股市在稳市政策支撑下投资吸引力逐步增强 部分资金会通过公募基金 固收+理财等通道参与权益市场 债券市场的稳健收益特征与保险产品的长期保障属性 也将成为居民分散配置的重要选择 [4] -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 银行存款搬家还会持续 存款可能流向货币基金 银行理财 债券市场和股市 [4] 存款脱媒与客户行为变化 - 随着"手工补息"叫停 同业活期存款利率调控影响释放完毕 存款脱媒进程明显放缓 对银行存款高黏性的客户可能通过拉长存款期限来寻求收益改善 [5]
部分银行仅有1年期大额存单在售,五年期大额存单已难觅
华夏时报· 2025-06-12 16:58
中长期大额存单市场现状 - 国有六大行、多家股份行及部分城商行已无在售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部分银行甚至移除3年期产品,最长期限多为1年期 [2][3] - 国有大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1.55%,2年期1.2%,与普通定期存款利率持平(如工行、建行3年期定存利率同为1.55%)[3] - 中国银行大额存单各期限利率:1个月0.9%、6个月1.1%、1年及2年1.2%、3年1.55%,但仅6个月期有额度 [3] - 股份行如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在售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为2年,利率1.4%,与同期限普通存款产品利率一致 [4] - 部分城商行(如北京银行)在售大额存单最长期限仅1年,多家银行已无产品在售 [4] 银行负债成本与产品策略调整 - 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24年Q4的1.52%降至2024年Q1的1.43%,下降9个百分点,主因LPR下调导致资产端收益率走低及存款定期化推高负债成本 [8] - 银行通过压缩长期限存款产品发行规模(如暂停5年期大额存单)以降低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 [8] - 部分银行保留少量长期限产品(如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最高1.75%),但需客户经理申请且额度有限 [4] 储户行为与理财市场变化 - 储户因存款利率下降(如3年期利率"1"开头)转向理财市场,万得数据显示截至5月20日理财规模达31万亿元,较年初增1.6万亿元 [6] - 中信证券预计存款降息将推动银行理财等低风险产品规模年内突破33万亿元历史高点 [6] 行业趋势展望 - 银行中长期存款产品占比将下降,但不会完全退出市场,不同银行调整节奏因经营策略差异而分化 [9] - 存款利率下行或增强资本市场及理财市场吸引力,银行未来或继续下调存款利率以缓解息差压力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