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7天期逆回购操作
icon
搜索文档
8月6日央行开展13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09:43
央行逆回购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8月6日开展138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1] - 操作利率为1.40% [1] - 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1385亿元 [1]
中国央行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净投放8018亿元 本周净投放1295亿元
快讯· 2025-07-25 09:30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分析 - 7月25日单日净投放规模达8018亿元,包括789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和4000亿元MLF操作,同时有1875亿元逆回购和2000亿元MLF到期[1] - 本周全口径净投放1295亿元,累计进行16563亿元逆回购和4000亿元MLF操作,对冲17268亿元逆回购和2000亿元MLF到期[1] - 逆回购操作利率稳定在1.4%,期限均为7天,MLF期限为1年[5][6] 近期公开市场操作明细 - 7月24日实现净回笼1195亿元(3310亿元逆回购投放对4505亿元到期)[5] - 7月23日净回笼3696亿元(1505亿元投放对5201亿元到期)[5] - 7月22日净回笼1277亿元(2148亿元投放对3425亿元到期)[5] - 7月21日净回笼555亿元(1707亿元投放对2262亿元到期)[5][6] 历史操作数据追踪 - 7月15日MLF到期1000亿元,同时进行3425亿元逆回购对冲690亿元逆回购到期[6] - 7月16日实现净投放4446亿元(5201亿元投放对755亿元到期)[6] - 7月17日净投放3605亿元(4505亿元投放对900亿元到期)[6] - 7月18日净投放1028亿元(1875亿元投放对847亿元到期)[6]
中国央行逆回购操作当日实现净投放3647亿元 本周净投放13672亿元
快讯· 2025-06-27 09:28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中国央行6月27日开展525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1] - 当日有1612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1] - 当日实现净投放3647亿元 [1] - 本周累计进行20275亿元逆回购操作 [1] - 本周同时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 [1] - 本周共有9603亿元逆回购到期 [1] - 本周全口径净投放13672亿元 [1]
货币市场日报:6月13日
新华财经· 2025-06-13 21:40
货币政策操作 - 人民银行13日开展202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平于1.40%,当日净投放675亿元(因到期1350亿元)[1] - 本周累计开展8582亿元逆回购操作,因到期9309亿元,实现净回笼727亿元[1] - 6月16日计划开展4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12] 银行间市场利率 - 隔夜Shibor上涨4.40BP至1.4110%,7天Shibor下跌1.30BP至1.5080%,14天Shibor上涨0.80BP至1.5430%[1][2] - 质押式回购市场隔夜品种DR001/R001分别上行4.0BP/2.7BP至1.4122%/1.462%,7天品种DR007/R007分别下行3.7BP/0.1BP至1.502%/1.5811%[4] - 资金面整体偏宽松,隔夜质押利率存单成交价从早盘1.58%降至尾盘1.40%,7天期限成交价从1.58%降至1.50%[9] 同业存单动态 - 13日发行122只同业存单,实际发行量1354.4亿元,一级市场大行国股发行人提价意愿积极[10] - 二级市场1M国股收益率上行0.5BP至1.64%,6M下行0.25BP至1.64%,3M/9M/1Y品种收益率持平于1.63%/1.67%/1.67%[10] 金融统计数据 - 5月末M2余额325.78万亿元(同比+7.9%),M1余额108.91万亿元(同比+2.3%),M0余额13.13万亿元(同比+12.1%)[12] - 前5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18.63万亿元(同比多3.83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净融资6.31万亿元(同比多3.81万亿元)[12] - 5月末社融存量426.16万亿元(同比+8.7%),政府债券余额87.39万亿元(同比+20.9%),人民币贷款余额262.86万亿元(同比+7%)[13]
货币市场日报:6月6日
新华财经· 2025-06-06 20:09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 人民银行6日开展13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与前期持平,当日实现净回笼1561亿元(因到期2911亿元)[1] - 本周累计进行9309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周净回笼6717亿元(到期16026亿元)[1] - 同日开展10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1] 银行间市场利率变动 - 隔夜Shibor微涨0.30BP至1.4110%,7天Shibor下跌3.40BP至1.5000%,14天Shibor下跌0.30BP至1.5880%[1][3] - 质押式回购市场多数品种下行:DR001/R001分别报1.4124%/1.4477%(降0.0BP/0.9BP),成交额减少881亿/1748亿元;DR007/R007报1.5323%/1.5514%(降1.9BP/1.6BP),成交额减329亿/1634亿元[5] - 1Y同业存单收益率下行1BP至1.675%,3M/6M/9M分别下行2BP/3BP/1.25BP[10] 资金市场交易动态 - 资金面全天宽松,隔夜押利率成交价从早盘1.50%回落至尾盘1.40%,7D利率稳定在1.50%-1.53%区间[9] - 同业存单发行量达4599.6亿元(205只),一级市场交投情绪火热,二级市场收益率全线下行[9][10] - 1Y-9M期限利差收窄至-0.25BP,6M-3M利差扩大至1BP[10] 金融监管动态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就《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拟加强金融领域信用监管[12] - 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原行长梁福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审查调查[12]
每日债市速递 | 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8.3
Wind万得· 2025-06-04 07:04
公开市场操作 - 央行6月3日开展45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全额中标,当日逆回购到期8300亿元,净回笼3755亿元 [1] 资金面 -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均衡偏松,存款类机构隔夜加权利率降至1.40%附近,非银机构信用债抵押隔夜报价回落至1.55% - 美国隔夜融资担保利率为4.35% [3][5] 同业存单 - 全国及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二级市场成交利率1.71% [6][7] 利率债收益率 - 国债1Y至10Y收益率区间1.4625%-1.6770%,10Y国债收益率微升0.20bp至1.6770% - 国开债1Y至10Y收益率区间1.5300%-1.7180%,10Y国开债收益率上升0.55bp至1.7180% - 口行债1Y至7.7Y收益率区间1.5300%-1.8100%,7.7Y口行债收益率上升0.50bp至1.8100% - 农发债1Y至9.6Y收益率区间1.5400%-1.8180%,9.6Y农发债收益率上升0.80bp至1.8180% - 地方债1Y至9.18Y收益率区间1.4300%-1.8693% [9] 国债期货 - 30年期主力合约涨0.03%,10年期跌0.03%,5年期跌0.04%,2年期跌0.04% [12] 宏观经济 - 5月财新制造业PMI降至48.3,较4月下降2.1个百分点,为2024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进入收缩区间 [13] - 5月央行通过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回笼2000亿元,专家认为此举为对冲到期压力而非收紧流动性 [13] - 经合组织下调2025年全球GDP增长预期至2.9%(原3.1%),2026年预期降至2.9%(原3.0%),美国2025年GDP预期下调至1.6%(原2.2%) [15] 债券市场动态 - 新世界发展宣布递延分派34亿美元永续证券利息 - 金科股份重整计划进入执行阶段 - 昆明城投新增两起失信被执行事项,涉及金额超2.2亿元 - 世茂股份及子公司未能按期支付188.64亿元债务 [16]
货币市场日报:5月22日
新华财经· 2025-05-22 20:39
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 - 人民银行开展154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利率持平于1.40% [1] - 当日有645亿元逆回购到期 实现净投放900亿元 [1] - 5月23日将开展5000亿元1年期MLF操作 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12]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 - 隔夜Shibor下跌4.40BP至1.4650% [1][2] - 7天Shibor下跌2.60BP至1.5230% [1][2] - 14天Shibor下跌0.90BP至1.6560% [1][2] - 1个月Shibor微涨0.20BP至1.6130% [2] - 3个月和9个月Shibor持平 分别为1.6400%和1.6690% [2] - 6个月和1年期Shibor分别微涨0.10BP和0.20BP [2] 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 - D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3.2BP至1.4768% 成交额增加1356亿元 [4] - R001加权平均利率下行1.7BP至1.5255% 成交额增加1296亿元 [4] - DR007和R007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行0.5BP和1.1BP [4] - DR014和R014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下行0.7BP和1.9BP [4] 资金市场交易情况 - 早盘资金面均衡 国股大行部分融出 [9] - 隔夜押利率成交在1.55%-1.60%区间 [9] - 7天押利率存单成交集中在1.55%-1.58%区间 [9] - 14天押利率在1.62%-1.60%位置成交 [9] - 午后资金面维持均衡偏紧态势 [9] - 尾盘隔夜转松 银行融出增多 [9] 同业存单市场 - 5月21日有73只同业存单发行 实际发行量451.1亿元 [9] - 一级存单发行人提价积极 交投情绪活跃 [10] - 二级存单市场区间震荡 尾盘情绪好转 [10] - 1M国股收益率上行1BP至1.60% [10] - 3M国股收益率上行1BP至1.65%以上 [10] - 9M国股收益率上行1BP至1.695% [10] 政策动态 - 将重点支持排名靠前、投资经验丰富的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 [12]
央行利率调控机制作用进一步强化
金融时报· 2025-05-12 09:37
利率市场化改革 - 中国人民银行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明确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政策利率并调整MLF招标模式 [2] - MLF工具定位变化 未来将回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基本定位 与其他工具搭配维护流动性充裕 [2] - 利率调控目标信号更加清晰 形成由短及长的完整利率体系 包括增加临时正逆回购操作和收窄利率走廊 [2] - 政策利率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 进而传导至存贷款利率 促进消费和投资 [3] 社会融资成本 - 3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处于历史低位 [4] - 世界银行调查显示中国金融服务效率全球最优 仅7.7%企业认为贷款利率高或程序复杂 接近新西兰5.5%的水平 [4] - 中国人民银行推行"贷款明白纸"明示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未来需降低抵押担保费等非利息成本 [4] - 金融机构需转变经营理念 地方政府和财政需协同减轻企业非利息负担 企业需加强信用建设 [4] 债券市场发展 - 债券市场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增强 但收益率波动较大存在利率风险 长期国债虽无信用风险但有利率风险 [5] - 近期长期国债收益率走低与美关税政策及市场避险情绪相关 但经济基本面未改变 [5] - 大型银行持有债券多为持有到期 中小金融机构和理财产品交易活跃 需鼓励大行增加交易业务平衡市场 [5] - 可借鉴发达经济体一揽子债券交易模式 避免部分债券交易冷清 同时完善税收制度减少短期交易偏好 [6]
央行货币政策“季考”:外部冲击关键时点下适度宽松效果显现
新京报· 2025-05-09 20:28
货币政策转向与政策工具优化 - 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 为十余年来首次 近期一揽子政策被视为该转向的体现 [1] - 央行将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及结构性工具 包括调整MLF中标方式 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等 [2] - 4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要求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5月7日央行推出三大类十项金融政策 含降准降息及创设科技创新工具 [3]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 - 央行明确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政策利率 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 调整其招标模式 [4] - 利率传导机制已逐步理顺 形成由政策利率到货币市场利率 债券市场利率 最终影响存贷款利率的完整体系 [5] - 国际比较显示发达经济体普遍选用短端利率作为政策利率 通过公开市场操作配合利率走廊机制调控 [5] 社会融资成本与信贷结构 - 3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 同比降0.5个百分点 处于历史低位 世界银行调查显示中国金融服务效率达全球最优水平 [6] - 非利息成本(如担保费 中介费)成为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关键 部分企业此类成本占比甚至高于利息成本 [6] - 央行推动"贷款明白纸"机制 明示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6] 债券市场发展与风险防范 - 长期国债虽无信用风险 但利率敏感性高 市场供求变化会放大价格波动 近期收益率走低与外部冲击有关 [7] - 建议优化债券交易模式 如参考发达经济体对特定期限债券采用一揽子交割方式 避免单只债券流动性集中 [8] - 当前税收政策导致部分机构偏好短期交易国债 未来需完善国债利息免税及资管产品价差税收减免制度 [9] 政策支持方向与实体经济 - 货币政策重点包括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扩大消费(如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及应对外部冲击 [2] -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受政策层高度关注 稳定外贸将成为未来支持方向 [3] - 存量和增量政策协同效应增强 宏观政策协调强化以应对不确定性 [3]
央行强化“滴灌”,结构性政策工具量增价降
华夏时报· 2025-05-09 19:40
政策组合拳核心内容 - 央行宣布三大类共十项金融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下调0.1个百分点,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1万亿元,带动LPR同步下行0.1个百分点 [2] - 政策聚焦稳增长、稳股市、稳企业、稳楼市、促创新,延续"9.24政策组合拳"并落实"两会"精神,采用"量价工具+结构创新"双轨模式 [3]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扩容1.1万亿元,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重点支持科技、服务消费、小微企业领域 [9] 降准具体措施 -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6.6%降至6.2%,汽车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准备金率从5%阶段性调降至0% [6][7] - 降准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约4000亿元,稳定净息差并增强信贷供给能力 [7] - 汽车金融领域定向降准打破5%隐性下限,为后续超常规调控打开空间 [7] 利率调整细节 - 7天期逆回购利率从1.5%降至1.4%,带动LPR下降0.1个百分点 [9][10] -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首套5年以上利率降至2.6%,二套降至3.075% [11] - 以100万元30年期公积金贷款为例,月供减少133元,总还款额减少4.8万元 [11] 资本市场影响 - 上证指数5月7日强势收复失地,接近2025年4月3日水平,反映政策对冲效果 [14] - 债市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短端利率回落显示流动性充裕,长端利率上行反映经济预期改善 [15] - 央行支持汇金公司增持股票指数基金并提供再贷款,强化市场托底机制 [14] 后续政策预期 - 分析师预计全年政策性降息幅度达0.6个百分点,降准幅度1个百分点,可能恢复国债净买入操作 [16] - 年内或再降准50bp,通过中长期资金投放满足市场需求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