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

搜索文档
宜昌全域高质量发展:机制创新与产业重构的双向突围
新浪财经· 2025-05-11 10:11
长江浩荡,劈山成峡;改革浪潮,破局立新。 2024年,宜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经济总量首次突破6000亿元、4年连跨两个千亿台阶,成功 跻身湖北省第2位、"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城"。 成绩有目共睹,于是我们追问,这座昔日的传统工业城市做对了什么? "四个重大"推进机制成为撬动全局的支点。 作为宜昌市委统筹全局的核心抓手,"四个重大"推进落实机制(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工程、重大 活动)自2023年全面推行以来,已成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机制杠杆。 市委书记熊征宇多次强调:"'四个重大'是宜昌落实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积蓄发展动能的核心引擎、 引领未来的基础支撑、增强城市活力的关键举措。" 在这一顶层设计下,机制创新与项目攻坚同频共振,催生出令人瞩目的"宜昌速度"。 宜昌城市 全景。本文图片均为宜昌市委宣传部 图 4月上旬,智通财经(www.thepaper.cn)在宜昌连续实地采访多日,从政府部门到基层单位再到代表企 业,答案逐渐有了轮廓:市委统筹全局抓好奋勇争先的"牛鼻子",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良 性互动,给了宜昌清晰的前进方向。 从"四个重大"推进机制的精准发力,到"五个一"产业链招商的 ...
湖北支点战略行动丨湖北亮出提升生态承载力“组合拳”,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4: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实习生许涵毅 武汉报道 4月28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 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会上知悉,近日,湖北 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美丽湖北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 案》),对提升支点生态承载力作出系统安排,明晰行动方向和具体路径。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何开文表示,湖北是生态大省、"千湖之省",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国家水安 全战略保障区,"生态环境优渥"是战略内核。此次出台《行动方案》,就是要以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 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为建成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构筑坚实的生态环境支撑。 围绕美丽系列建设,《行动方案》指出,要建设绿色低碳美丽城市、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梯次推进美丽 山川、美丽河湖建设。 据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汉秋介绍,全省稻田综合种养面积突破880万亩,化肥农药减量成效 显著,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4%和79%,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累计 改造卫生厕所837万户,污水治理率54.3%,形成"厕污共治"等可推广模式,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根本改 ...
守正创新,实现秦岭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
中国环境报· 2025-04-28 08:11
秦岭作为横亘我国中部的生态屏障,东西长约16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生态地位极其重要。近年 来,秦岭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态环境质量 整体持续向好。同时,我们也看到,秦巴山区集中 连片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在完成脱贫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仍相对薄弱,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城乡 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当地进一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诉求迫切。 秦岭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生态承载力有限。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坚守生态优先 原则的前提下开拓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秦岭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守正",就是牢牢坚 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恪守生态保护的底线不动摇;"创新",就是勇于探索符合秦岭实际的 发展新路,在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上寻求突破。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 同共进的新路。 坚持生态优先,筑牢秦岭生态安全屏障 高水平保护是秦岭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底线。要进一步严格落实秦岭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对核心保护区实 施最严格的管控,决不能触碰生态高压线。 加快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国家植物园的论证和规划,整合现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实现山脉范围内统 一高标准保护和管理。持续加强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