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

搜索文档
港股高开高走,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超2%
格隆汇· 2025-08-25 09:48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免责声明和编辑信息,不包含任何与公司或行业相关的实质性新闻内容,因此无法提取关键要点
数据背后,一个比肩楼市的红利出现了?
大胡子说房· 2025-08-23 12:51
经济数据表现 - 上半年M2余额330.29万亿元 同比增长8.3% 较上月高0.4个百分点 较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点 [1] - CPI通胀回升至0.1% 环比小幅回暖 PPI通胀为-3.6% 连续第3个月回落 [1] - 市场货币供应增加但物价未上涨 资产价格亦未同步提升 [3] 新增货币流向分析 - 居民贷款增量仅占M2增量7% 上半年居民贷款增加1.17万亿元 而M2增加16.76万亿元 [4] - 约30%新增货币通过政府债券融资流向政府 用于债务重组及产业投资(如AI和机器人产业) [4] - 约60%新增货币流向企业 主要用于扩大生产 导致供给过剩并引发价格竞争 [5] 贸易与资金外流现象 - 上半年贸易顺差达5867亿美元 [7] - 6月末外币存款规模创8248.7亿美元历史新高 上半年外币存款增加1463.2亿美元 [8] - 非金融公司(主要为出口企业)是美元存款增长主体 [8][9] - 部分出口企业将美元留存海外 投资高息资产或美股 形成资金外挂效应 [5][10] 资金回流策略 - 香港资本市场被赋予吸引外挂资金回流的核心职能 [10][11] - 内地开放人民币直接购买港股 鼓励企业赴港IPO(如宁德时代)以增强财富效应 [11] - 香港颁布稳定币法案 放开数字资产经营权 旨在争夺新兴资金池 [11] - 美联储降息及人民币升值预期强化资金回流港股趋势 [13] 资产配置方向 - 港股优质企业及指数资产成为外资和回流外汇的首选标的 [13] - 数字资产在香港的发展前景对外部资金具备吸引力 [11]
港股持续拉升,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1%
格隆汇· 2025-08-18 10:05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该文档仅包含免责声明和编辑信息,不包含任何实质性的公司或行业新闻内容。因此无法提取核心观点或进行相关目录总结。
主动权益基金多点开花 长城基金多只产品近一年业绩跻身同类前30%
新浪基金· 2025-08-15 14:34
核心观点 - 长城基金旗下17只主动权益基金近一年业绩位列同类可比基金前30% 投资方向覆盖创新药 新消费 AI科技 机器人 军工电子 港股等多个热门领域 展现多元化布局和团队实力 [1] 创新药投资表现 - 谭小兵管理的长城大健康A近一年同类排名10/1830 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A排名5/83 长城医疗保健A排名19/83 重点布局政策受益及海外BD超预期的创新药领域 [2] - 谭小兵单独管理的长城健康生活A近一年业绩位列同类前10%(34/418) 主要关注医药和TMT等创新成长行业 [2] - 谭小兵与杨维维共同管理的长城创新驱动聚焦半导体自主可控 AI应用和军工领域 与余欢共同管理的长城健康消费重仓港股互联网和新消费企业 近一年回报分居同类前10%(181/1830)和前26%(471/1830) [3] 科技领域投资业绩 - 赵凤飞管理的长城科创板两年定开A近一年排名256/1830 长城改革红利A排名67/418 长城智能产业A排名75/418 二季度重点关注软件 人工智能应用与算力 半导体设备与制造 信创等科技领域 [3] - 尤国梁管理的长城久嘉创新成长A近一年排名35/418(前10%) 长城景气成长A排名462/1830(前25%) 二季度优化AI算力 AI应用及战略新兴产业布局 重点关注军工板块 [4] - 储雯玉管理的长城久恒灵活配置A近一年排名36/418 投资海外算力和半导体芯片制造及设计板块 [4] - 余欢管理的长城久鑫A近一年排名14/418(前5%) 重仓机器人板块 标的覆盖汽车 机械设备 电子 电力设备等行业 [4] - 刘疆管理的长城久祥A近一年排名71/418(前20%) 关注大级别科技和消费创新带来的成长机会 [4] 港股及其他领域表现 - 曲少杰管理的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A近一年在42只港股通偏股型基金中排名第3 精准捕捉港股科技互联网和新消费行情 [4] - 苏俊彦管理的长城双动力A近一年排名441/1830 长城均衡优选A排名522/1830 配置覆盖军工 人工智能 半导体 银行 消费 医药等多个板块 业绩均居同类前30% [4] 投研体系与团队建设 - 公司坚持基本面研究 注重投研体系建设和人才梯队培养 构建多元化投资风格和稳定投研平台 [4] - 中生代和新生代基金经理包括谭小兵 曲少杰 储雯玉 赵凤飞 尤国梁 刘疆 苏俊彦 余欢 杨维维等集体发力 [1]
港股进入中报高峰披露期,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近一个月“揽金”超15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19:05
港股市场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上涨0.6%,滚动市盈率31.6倍,估值分位为48.9% [1][2]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下跌0.02%,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占比超90% [1][2]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下跌0.2%,滚动市盈率21.4倍,估值分位为19.7%,可选消费占比近60% [1][4] -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下跌0.4%,滚动市盈率24.1倍,估值分位为51.0%,涵盖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 [1][2]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0%,滚动市盈率22.1倍,估值分位为23.6%,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合计占比超90% [1][2] ETF资金流动与规模 -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近一个月净流入超15亿元,最新规模突破140亿元 [1] 港股公司财报动态 - 腾讯控股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5%至1845亿元,超出市场预估的1789.4亿元 [1] - 网易和京东将于今日盘后公布财报,小米、百度、快手等下周起陆续披露业绩 [1] 指数成分与行业分布 -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新经济行业中市值最大的50只股票组成,涵盖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行业 [2] - 恒生科技指数由港股上市公司中与科技主题高度相关的30只股票组成,信息技术及可选消费行业合计占比超90%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医疗卫生产业中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股票组成,医疗保健行业权重占比超90% [2]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30家互联网龙头公司的股票组成,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和可选消费行业 [2]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由港股通范围内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50只消费主题股票组成,可选消费占比近60% [4]
港股午盘|恒指涨1.88% 专业零售等板块领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2:24
每经AI快讯,恒指报25439.91点,涨1.88%,恒生科技指数报5566.72点,涨2.35%,媒体及娱乐、药品 及生物科技、专业零售板块领涨,农业产品、旅游及消闲设施、煤炭板块领跌。 ...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0.19%,恒生科技指数跌0.01%
新浪财经· 2025-08-11 16:14
市场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上涨0.19% [1] - 恒生科技指数微跌0.01% [1] ETF产品表现 - 港股科技ETF(159751)上涨0.27% [1] - 恒生港股通ETF(159318)上涨0.15% [1] 行业板块表现 - 电脑与外围设备板块涨幅居前 [1] - 海上运输板块涨幅居前 [1] - 多元化REIT板块跌幅居前 [1] - 经销商板块跌幅居前 [1] 个股表现 - 松景科技大涨超121% [1] - 佰达国际控股大涨超55% [1] - 小鹏汽车-W上涨5.36% [1] - 创科实业上涨4.35% [1] - 赣锋锂业上涨20.91% [1] - 龙蟠科技上涨18.8% [1] - 金界控股下跌10.06% [1] - 国富氢能下跌11.34% [1]
巨头最新大调仓!
格隆汇· 2025-08-10 14:48
景林香港美股持仓动向 - 截至二季度末美股持仓市值28.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前十大重仓股合计市值25.34亿美元,占总持仓比例超88% [1] - 新进买入英伟达(9960.32万美元)、亚朵(684.99万美元)、华住集团(599.71万美元) [1][3] - 加仓Meta(增持2.21万股至99.13万股)、满帮集团(增持279.94万股至2879.45万股)、奇富科技(增持60.64万股至329.54万股)等7只股票 [1][3] - 减持拼多多(减持141.57万股至321.98万股)、网易、阿里巴巴(减持13.61万股至46.5万股)等13只股票 [1][3] - 清仓苹果、联合健康集团、中通快递等6只股票 [1] 景林资产投资观点 - 中国资产估值修复进入中场阶段,需挖掘商业模式好、自由现金流强劲的企业,具备"四个垄断"特征(权利/技术/稀缺资源/品牌心智垄断) [3] - 当前组合重点配置:AI迭代的社交平台、芯片设计龙头、稀缺金铜资源企业、中国AI模型/公有云业务、运动户外品牌集团 [4][5] - 看好港股市场成为国际资本重新配置中国资产的桥头堡,南向资金涌入推动市场活跃 [5][6] 港股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联交所日均成交金额2400亿港元,同比暴增118%;南向资金净买入9008亿港元,达2024年全年的111.5% [7][6] - ETF市场日均成交338亿港元同比增184%,港股通互联网ETF净流入330.68亿元居首 [9][11][12] - 恒生指数年内上涨23.92%,恒生科技指数涨22.21%,跑赢标普500(8.63%) [18] - 创新药ETF表现突出,恒生创新药ETF年内涨幅97.26%,港股通创新药ETF涨96.46% [14][16] 机构资金动向 - 花旗集团增持港交所至6349.47万股(持股5%),成为第二大股东 [18] - 险资年内举牌22次,弘康人寿举牌港华智慧能源,偏好低估值/高分红资产 [19]
港股2日涨0.62% 收报24221.41点
新华社· 2025-08-08 16:00
市场指数表现 -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149.13点至24221.41点 涨幅0.62% [1] - 国企指数上涨46.6点至8724.9点 涨幅0.54%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3.71点至5269.11点 跌幅0.64% [1] - 主板成交额达2402.25亿港元 [1] 蓝筹股表现 - 腾讯控股下跌0.3%至501.5港元 [1] - 香港交易所上涨1.05%至423.2港元 [1] - 中国移动下跌0.23%至86.9港元 [1] - 汇丰控股上涨0.32%至95.25港元 [1] 香港本地地产股 - 长实集团上涨1.88%至35.25港元 [1] - 新鸿基地产上涨3.28%至93港元 [1] - 恒基地产上涨5.46%至28.95港元 [1] 中资金融股 - 中国银行上涨1.54%至4.63港元 [1] - 建设银行上涨2.9%至8.15港元 [1] - 工商银行上涨1.93%至6.34港元 [1] - 中国平安上涨0.8%至50.25港元 [1] - 中国人寿上涨0.62%至18.46港元 [1] 石油石化板块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上涨1.7%至4.18港元 [1] - 中国石油股份上涨0.74%至6.8港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上涨0.9%至17.88港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