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
icon
搜索文档
南向资金再破200亿大关!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迎配置价值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6 11:05
南向资金流动 - 8月5日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234 26亿港元 继7月25日后再破200亿大关 [1] - 南向资金流动受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影响 劳动力市场降温迹象明显 [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国失业率回升至4 2% 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 消费者支出创疫情以来新低 为9月降息铺平道路 [1] - 港交所IPO机制优化 建簿配售最低比例下调至40% 提升新股发行效率 [1] - 财政部8月8日恢复征收国债利息收入增值税 影响债市配置 利好红利股等类债券股 [1] 港股市场展望 - 港股短期或进入整固期 整固后有望再战高位 支持因素包括关税冲突缓解 中美关系改善 美国降息周期重启 中国经济筑底回升 [1] - 港股估值低于环球主要市场 盈利前景逐步改善 预期资金持续流入 尤其是北上资金 [1] 长期投资策略 - 利率下行环境下 稳定高额股息收入有助于险资长期稳健运作 匹配保险业务需求 [2] - 个人投资者可考虑指数投资工具 如港股通金融ETF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分散风险 [2]
考核“指挥棒”升级!保险“长钱”入市更顺畅!个人投资者如何“借东风”?
搜狐财经· 2025-07-24 21:55
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机制升级 - 财政部发布通知升级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标准 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 实现制度性突破 [1] - 考核指标调整: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三年周期"调整为"当年度+三年周期+五年周期" 权重分别为30% 50% 20% [1] - 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同步调整为多周期指标 权重分配与净资产收益率一致 [1] - 新机制将推动保险公司更注重长期收益 防范短期行为 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对当年评价的影响 [1] 保险资金投资现状与空间 - 截至2024年底 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 距离25%政策上限仍有提升空间 [1] - 长周期考核是提升资金股票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的关键举措 [1] 险资配置策略变化 - 在利率下行环境下 险资正降低预定利率 同时增加对低估值高股息标的的配置 [2] - 稳定高额股息收入有助于险资长期稳健运作 更好匹配赔付需求和资金运用计划 [2] 个人投资者参考建议 - 个人投资者可通过指数投资工具(如港股通金融ETF 港股央企红利ETF)分散风险 实现类似险资的稳定现金流效果 [2]
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成“核心战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10 13:31
港股市场表现 - 港股建材、港股钢铁、港股银行、港股非银等板块涨幅居前,带动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上涨超1.2% [1] - 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近200亿人民币,港股流动性改善 [1] - 港股银行、能源板块成为港股估值修复预期升温的最大推手 [1] 南向资金交易风格变化 - 南向资金从一季度以进攻为主的恒生科技切换到防守为主的红利资产 [1] - 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与无风险利率下行驱动南向资金增配高确定性红利资产 [1] 政策与资产配置 -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扩大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引导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1] - 中长期资金倾向于配置具有稳定分红特征的低波动资产 [1] - 港股央企红利资产兼具"央企背景"和"高股息"双重属性,受益于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和高股息回报 [1] 股息率与市场吸引力 - 港股央企红利ETF所跟踪指数的股息率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为4.5% [2] - 低估值、高确定性资产吸引资金持续流入,行情延续的核心逻辑未显著破坏 [2]
防御性资产受青睐,港股成全球资本新“避风港”
环球网· 2025-07-03 14:41
美元走势与市场反应 - 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下跌超7% 上半年大跌10.8% 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 [1][2] -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至7.15附近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其他亚洲货币如马来西亚货币 韩币 泰铢等也不同程度上涨 新加坡货币汇率创10年来新高 [2]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预计未来十年推动美国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 超过众议院版本3万亿美元的赤字扩张 [2] 港股市场吸引力 - 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 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为11倍 预测市净率为1.2倍 预测股息率达3.2% 银行 电信 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普遍超5% [6] -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上半年规模大增12.5亿元 增幅73% 最新规模超30亿元 [6] - 5月以来香港Hibor一月期利率一度跌至0.52% 隔夜Hibor降至0%附近 创2000年有数据以来历史最低 [5] 资金流向与投资策略 - 市场规避风险倾向明显 防御性资产成为部分资金首选 [1][3] - 花旗集团报告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 整体策略应是"逢高做空美元" [2] - 国际资金可能持续流入港股 类似日本和韩国公司治理改革后资金涌入日韩股市的情况 [5] 政策与市场不确定性 - 7月9日关税重启最后期限临近 市场密切关注美国关税谈判结果 [1][2] - 美国关税谈判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市场警惕重演4月初全球股债汇市场大幅震荡的情况 [3]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证券时报· 2025-07-03 12:09
全球市场动态 - 市场正密切关注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结果,谈判预期引发非美货币广泛升值及美元资产减持 [1][5] - 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下跌超7%,上半年大跌10.8%,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 [2][5] - 亚洲货币集体反弹,离岸人民币升至7.15附近,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马来西亚货币、韩币、泰铢等升至去年10月以来高点,新加坡货币汇率创10年新高 [6] 美元前景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预计未来十年推动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远超众议院版本的3万亿美元 [7] - 花旗集团报告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建议"逢高做空美元",因美国经济表现不及全球且全球经济步入"软着陆" [7] - 美元指数当前在96附近徘徊,市场普遍看淡美元前景 [6][7]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11倍,市净率1.2倍,股息率3.2%,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普遍超5% [12] - 5月以来香港Hibor利率快速下降,一月期利率跌至0.52%,隔夜Hibor降至0%附近,创2000年以来最低 [11] - 港股央企红利ETF规模上半年大增12.5亿元,增幅73%,最新规模超30亿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 [12] 资金流向与避险选择 - 防御性资产成为资金首选,港股因对美联储政策、地缘政治、汇率波动敏感,成为避险资金新避风港 [10][11] - 莲华资本CIO洪灏认为美元将进入数年贬值周期,港股将替代美元资产成为新"安全资产",类似日韩公司治理改革后资金涌入 [11] - 全球资本正进行再平衡配置,港股低估值蓝筹重估已在进行中 [3][12]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券商中国· 2025-07-03 07:19
全球市场动态 - 市场密切关注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结果 该谈判将影响7月行情定价 [1][3] - 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下跌超7% 亚洲货币集体反弹至去年10月以来新高 [2][3] - 2023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跌10.8% 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 [3] 美元走势分析 - 花旗集团报告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 建议"逢高做空美元"策略 [4]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预计未来十年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 远超众议院版本的3万亿美元 [3] - 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7.15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马来西亚/韩元/泰铢等亚洲货币同步走强 [3]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因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 正成为跨国资本再平衡配置的主要选项 [8] - 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11倍 市净率1.2倍 股息率达3.2% 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股息率普遍超5% [8] - 港股央企红利ETF规模上半年增长73% 新增12.5亿元 总规模突破30亿元 [8] 资金流动趋势 - 香港Hibor利率创历史新低 一月期利率跌至0.52% 隔夜利率接近0% [7] - 莲华资本指出港股将取代黄金成为新避风港 预计国际资金将持续流入 [7] - 南向资金和全球资本涌入推动港股低估值蓝筹重估 公司治理改革提升外资吸引力 [7][8]
港股上半年回报最稳定的行业
搜狐财经· 2025-06-30 19:41
港股上半年市场表现 - 南向资金主导市场赚钱效应,一季度增配互联网股推动估值修复,二季度转向高息红利资产 [1] -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二季度涨幅10%,港股通金融ETF(513190)涨幅12.5%,均跑赢恒生指数4%涨幅 [1] - 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超7200亿港元,全年有望达1万亿港元 [3] 南向资金行业流向 - 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金融业约1800亿港元,电讯业400亿港元,公用事业300亿港元 [3] - 非必需性消费行业获2134亿港元净流入,医疗保健业829亿港元,资讯科技业721亿港元 [4] - 保险机构上半年举牌19次,其中9次为银行股,7次为港股银行股,举牌总市值1169亿元中银行占比64% [4] 红利资产配置逻辑 - 无风险利率下行趋势下,高息红利资产吸引力提升,10年期国债利率从1.75%跌至1.67% [7] - 工商银行H股动态股息率7.89%,显著高于市场无风险回报 [10] - 中国M2规模达325万亿人民币,为GDP的2.4倍,居民储蓄规模创历史新高 [7] 政策环境与市场预期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市场预期10年期国债利率将降至1.3-1.4% [9] - 险资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从30%上调至35%,扩大股票与股权投资范围 [12] - 政策鼓励险资通过港股通或ETF方式增配权益类资产 [12] 下半年投资建议 - 南向资金预计继续增配红利资产,金融、电讯、公用事业为主要方向 [3] -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和港股通金融ETF(513190)可作为配置工具 [1][12] - 恒生指数震荡格局增强投资者对红利资产的配置需求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