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国精神
icon
搜索文档
武汉街头数十万人大合唱响彻全世界 《义勇军进行曲》唱成最嘹亮中国之声
长江日报· 2025-08-11 08:36
以音乐为号角,以旋律作武器,在武汉这块炽热的土地上,在救亡图存的烽火硝烟中,一次震撼人 心的民族精神总动员壮阔完成。 值此《义勇军进行曲》创作90周年之际,长江日报记者连日采访多位文史、音乐界专家学者。他们 表示,后来成为新中国国歌的这首歌曲,从初创到广为人知有一个传播过程,正是在热血沸腾的武汉保 卫战前后,这首歌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和强度,为它最终成为新中国国歌奠定了深厚的 传唱基础和情感基石。 拳拳爱国心 殷殷救国情 1938年的武汉,中国抗战的心脏。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从人们心里默念,到挥舞手臂吼出来;从影院内外的传 播,到大街小巷震天响;从先进组织和进步人士带头传唱,到广大民众争相传扬……这一切,恰是发生 在那时的武汉。 近日,在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记者在省地方志专家库成员陈迟帮助下,看到了大量当时的现场记 录、人物回忆录和各类照片。陈迟感慨,回头看会发现,当时的歌咏活动动辄上万人、十几万人,比今 天的各类演唱会规模都要大,最关键的驱动力是什么?是拳拳爱国心、殷殷救国情啊! 人们涌向中山公园、江汉关、长江江面 数十万人高唱《义勇军进行曲》 记者从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的方 ...
为抗战捐款直至胜利(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08 08:50
"窃思人生斯世,要做个模范人物。"这既是缅甸爱国侨领梁金山在90岁高龄时写下的对子孙后辈的告 诫,也是他奔波一生的人生总结。 从早年困苦,到他乡立业,梁金山的成长堪称艰难。正因如此,当他成为一方巨富后,仍心怀桑梓,不 仅平日里慷慨助人,还出资修桥,便利家乡与外界往来。抗日战争期间,这座桥也成为滇缅公路上的咽 喉要塞。 抗日战争期间,梁金山发出"国亡即家败"之呼,为支援抗战奔走,甚至不惜变卖家产,筹集抗日物资。 直至晚年,梁金山仍以一己之身,奔波于家乡建设。 近日,梁金山之女梁有玲接受采访,讲述心目中的父亲,还原梁金山波澜起伏却甘于平凡的一生。 奔走他乡 1882年,梁金山出生于云南保山的一个小山村,三岁时,他的父亲去世,母亲只得独自一人抚养梁金山 四兄妹。 母亲的辛苦被年幼的梁金山看在眼里,7岁时,他已经开始上山割马草,卖给马队做饲料,换得微薄收 入补贴家用。 临近边境,当地人多有外出赴缅甸打工谋生的情形。1900年,18岁的梁金山也为了家中生计,开始赴缅 做工。 "他这一路上十分艰辛,帮人赶马、做码头工人、做火车司炉,什么活计都做,直到最后到了邦海银厂 做矿工。"梁有玲说,在她小时候,父亲梁金山常在家中的火 ...
(抗战胜利80周年)访台湾雾峰林家宅园 感受“百年世家”家国情怀
中国新闻网· 2025-08-06 20:37
家族历史与传承 - 家族先祖清代乾隆年间自福建漳州迁居台湾彰化 后定居台中雾峰地区发展为当地望族[2] - 宅园内"雾峰林家宫保第"因第五代林文察被清政府追谥"太子少保"得名 目前已向公众开放[2] - 家族宅园建筑体现"忠孝节义"精神 家风家训强调"有国才有家 爱家先爱国"理念[5] 抗日事迹与贡献 - 林文察之子林朝栋在中法战争时在台抗法有功 其组建的"栋军"成为日后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主力[2] - 林祖密拒绝日本殖民统治放弃家产 成为1911年后台湾同胞恢复中国国籍第一人[2] - 家族成员林正亨投笔从戎加入中国远征军打击日本侵略 后加入中国共产党[5] - 日据时期林朝崧 林幼春创办"栎社"以诗文传承中华文化 林献堂通过传统文化参与非武装抗日运动[5] - 家族从武装抗日到非武装抗日持续抵抗日本殖民统治整整50年[5] 当代传承与活动 - 林光辉2007年发起成立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 成员涵盖数十个台湾抗日家族[7] - 协进会奔走两岸举办图文展 追思会 座谈会等活动讲述台湾同胞抗日事迹[7] - 现任理事长林铭聪强调抗战胜利来之不易 希望两岸携手守护中华民族和平与发展[7]
“逃责非丈夫”
人民日报· 2025-08-02 16:11
历史文物与展览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叶铭汉的从军纪念戒指、毕业证和驾驶布标等国家一级文物 [3] - 这些文物见证了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投身抗战的历史 [3] 知识分子抗战贡献 - 叶企孙作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在抗战期间组织技术人才支援冀中根据地 [4] - 叶企孙筹借资金和物资秘密转送冀中根据地,并保持联系支援军工研制 [4] - 叶铭汉放弃学业加入青年军,通过训练成为优秀驾驶员并参与抗战 [5] 个人经历与成就 - 叶铭汉1944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5年初入伍并受训于印度蓝姆伽汽车学校 [5] - 叶铭汉随部队经中印公路返国,受到美军称赞和社会各界欢迎 [5] - 叶铭汉战后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成为实验高能物理学家 [6] 家族与爱国精神 - 叶企孙和叶铭汉叔侄两代科学家均在科学和抗战中取得成就 [6] - 叶铭汉2010年捐赠从军文物给纪念馆,2024年去世后安葬于叶企孙纪念像旁 [6]
“逃责非丈夫”(以物鉴史)
人民日报· 2025-08-02 06:00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爱国行动 - 叶企孙作为中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在1937年北平沦陷后领导清华大学天津临时办事处,协助师生南迁并保护学校资产 [2] - 叶企孙联络动员技术人才奔赴冀中根据地开展军工研制,并筹借资金物资秘密支援抗日 [2] - 叶铭汉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后毅然入伍,1945年初加入青年军并赴印度接受汽车驾驶与修理训练 [3] 文物与历史见证 - 叶铭汉的从军纪念戒指、1945年蓝姆伽汽车学校毕业证及驾驶布标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1][3] - 2010年叶铭汉捐赠从军纪念戒指等珍贵物品给纪念馆,2024年去世后安葬于叶企孙纪念像旁 [4] 两代科学家的抗战贡献 - 叶企孙通过学术网络为冀中根据地输送技术人才和物资,持续支援抗日直至西南联大时期 [2] - 叶铭汉经驼峰航线赴印受训,驾驶车队经中印公路归国,其部队被美军评价为"前所未见优良驾驶员" [3] - 叔侄二人分别在科学领域取得成就,并在国家危亡时投身抗战,体现知识分子家国情怀 [4]
香港特区政府鼓励青年团体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举办活动
新华社· 2025-07-30 09:19
新华社香港7月29日电(奚天麒)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29日主持青年节启动礼时表 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鼓励香港各个青年团体和非政府机构以 此为主题,积极举办青年节伙伴活动,加深青年对国家与特区历史的认识,培养对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 感,传承爱国精神。 他表示,特区政府自2022年推出《青年发展蓝图》,至今已制定约250项具体行动及措施,致力培育青 年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有正向思维的新一代,其中青年节是蓝图的重点项目之一, 过去两届共举办超过400项活动,吸引超过40万人次参与。 责编:李磊、王瑞景 2025年"青年节@HK"(香港青年节)29日举行启动礼,今年青年节以"正向思维""推动创新""启发创 意"为主题,涵盖多个亮点项目,包括艺术文化、知识交流、生涯规划、创新创业、运动相关等范畴, 全方位促进青少年的个人发展。 ...
又见丨他的“满江红”不是电影 是染血的军装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28 15:35
88年前的今天,佟麟阁在抗战中壮烈殉国,将军百战死、高义筑忠魂,山河永念,看佟麟阁如何用生命 续写"满江红"。 8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21天,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北平与日军作战。他先是 腿部受伤,但坚决不下火线,后来头部又遭重创,最终壮烈殉国。 佟麟阁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但从佟麟阁的牺牲中,记者还读到了更加 深沉的东西,这就要说到佟麟阁的两个偶像,岳飞和颜真卿。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从颜真卿到岳飞再到佟麟阁,我们发现,为国为家英勇牺牲的精 神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绝。佟麟阁的赴死,是中华文明到了至暗时刻,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的 燃灯之举。国难当头时,佟麟阁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最想干的,就是化身为颜真卿、岳飞,上阵杀 敌,虽马革裹尸而无悔。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听着颜真卿的故事、读着岳飞的《满江红》长大的,是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 而道远"刻进血脉里的。有这样深厚精神传统的民族,无论经历多少磨难、战火,它的根基和灵魂都是 打不垮的。佟将军殉国八十八载,卢沟晓月依旧照临华夏。这轮明月,也是文明之光、精神之光。 先说岳飞。1932年,佟麟阁驻防张家 ...
《游击队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7-24 08:02
歌曲创作背景 - 《游击队歌》由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创作于1937年底,是抗战经典歌曲[1] - 创作灵感来源于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队在山西临汾八路军驻晋办事处的经历,特别是八路军"三不打"作战原则[2][3] - 歌曲初稿在老乡土炕上完成,1938年1月在八路军高级干部会议上首演,贺绿汀亲自指挥[3] 艺术特色与影响 - 歌曲采用小军鼓节奏模拟行军步伐,进行曲风格暗含张力,塑造了机智勇敢的游击队员形象[3] - 歌词"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直接来源于八路军"三不打"作战原则[3] - 歌曲迅速传遍全国城乡,在敌占区也被广泛传唱,极大鼓舞了抗日军民的斗志[3] 历史传承 - 1961年贺绿汀将《游击队歌》手稿捐赠给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该手稿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4] -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创排原创歌剧《贺绿汀》,选取其人生6个片段展现精神成长历程[5] - 歌剧在全国巡演20余场,通过行走的音乐思政大课堂形式传承红色基因[5] 行业意义 - 上海音乐学院通过创排歌剧《贺绿汀》将传统课堂教学延伸到舞台和剧场[5] - 演出团队赴江苏盐城、湖南邵阳等地巡演,获得积极反响[5] - 参演学生受到贺绿汀艺术人格感召,多人递交入党申请书[5]
爱国将领滕久寿:甘将热血洒淞沪(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人民日报· 2025-07-11 06:52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这是一篇关于抗日英烈滕久寿的纪念性报道,不涉及公司和行业相关内容。因此无法按照要求提取公司和行业相关的关键要点。
培侨中学喜迎天安门国旗 冀将爱国精神传扬至香港教育界
中国新闻网· 2025-07-04 18:41
香港培侨中学获赠天安门国旗事件 - 香港培侨中学于7月4日举行仪式,迎接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这是香港教育界获赠的首面天安门国旗,编号为(2023-0205)号 [1] - 获赠国旗的日期(7月24日)与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的日期相同 [1] - 培侨中学组织了60名师生代表团于7月1日赴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赠这面国旗 [5]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 培侨中学校长伍焕杰表示将充分发挥天安门国旗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在重要时间节点和教育场合展示宣传,增进香港青年学生对国家和中华文化的认同 [3] - 学校计划鼓励学生将对国旗的敬仰转化为学习动力,让五星红旗在香港地区永远飘扬 [3] - 师生代表团在获赠国旗后赴辽宁游学参访,重走1950年培侨校友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的英雄之路 [5] 政府官员表态 -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出席仪式,强调迎回国旗意义重大,期望培侨中学传承爱国精神并推广至其他学校 [3] - 政府官员希望更多香港学生在国旗下成长,为民族复兴和香港建设贡献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