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文化
icon
搜索文档
山西黎城:特色主题活动点燃假期红色旅游热
新华社· 2025-10-06 10:16
公司运营与活动 -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在国庆中秋假期推出“雄奇太行,军工摇篮”主题活动,旨在提升旅游热度并引导游客传承红色基因[1] - 景区依托红色资源,在假期推出了水上飞人特技秀、民俗展演、红色讲解专场和非遗小吃区等活动,打造“观表演、学历史、品美食”一站式体验[1][2] - 假期首日景区接待游客超过一万人次[1] 公司资产与资源 - 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是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拥有黄崖洞兵工厂旧址、保卫战防御工事遗迹和纪念设施一百余处[1] 行业影响与带动效应 - 景区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带动了周边乡村发展,周边的农家乐、商超大量兴起,当地居民通过旅游业显著增加了收入[2]
“转折之城”遵义掀起“双节”红色文旅热
新华网· 2025-10-05 05:30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 -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遵义红色地标吸引大量游客参观 [1][3][6] - 游客通过探访遵义会议会址等场所重温长征历史岁月 [1] - 四渡赤水纪念馆在假期期间游人如织 [4][6] 数字化体验产品创新 - 当地推出多款数字化体验项目如《转折·从头越》融合VR技术让游客以第一视角亲历历史场景 [2] - 遵义会议纪念馆使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会议关键时刻增强游客体验 [1] - VR技术使游客从参观者变为亲历者更直接地触摸历史 [2] 沉浸式演艺市场表现 - 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在双节8天计划安排50场演出以满足观演需求 [4] - 演出打破传统舞台边界通过音效与灯光营造沉浸感令游客产生强烈共鸣 [4] - 演出结束后游客挥旗高唱《歌唱祖国》抒发爱国情感 [4] 文创产品开发与产业融合 - 遵义相关部门推出430余款创意文创产品吸引大量游客选购 [5] - 红色文旅热推动当地产业融合发展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5] - 游客体验从科技光影到乡村农家乐展现革命老区新面貌 [5]
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全国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欢度2025年国庆
新华社· 2025-10-04 11:32
红色文化活动 - 黑龙江汤原县举办沉浸式爱国主题活动,百余人组成五角星造型,十名旗手沿星轨奔跑,激发市民爱国热情[2] - 江西吉安举行“2025井冈山红色文化音乐周”,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央歌剧院等院团带来9场红色主题音乐会,首场演出《我爱你中国》引发退役军人强烈共鸣[3] - 贵州猴场会议纪念馆运用VR科技、场景复原等形式提供沉浸式长征体验,吸引游客参观并从中获得精神感悟[3] 传统文化传承 - 北京园博园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上演昆曲《李佩先生》、赣剧《白蛇传》、秦腔《花亭相会》等剧目,游客可体验“一方水土一方戏”的独特魅力[4] - 南京熙南里街区推出沉浸式夜游《今熙有戏》,游客可参与耍枪花、练水袖、听《贵妃醉酒》并登台表演,老戏迷提前两小时到场体验化妆登台[6][7] - 西安城墙十三座敌楼首次以公益性主题展馆开放,展示秦腔、瓦当、昭陵壁画、青铜镜等主题,让游客从文物纹理中领略千年文脉[7] 现代文旅消费 - 喀什古城推出5条夜游线路和15场特色演出包括舞狮、咏春、英歌舞,百年老茶馆、花盆巴扎手工艺制作吸引游客流连[8] - 长沙商圈演艺赋能文旅消费,悦方ID MALL上演《松果喜剧》《美丽人生》等话剧,王府井百货推出沉浸式戏剧《杀死马克吐温》,笑嘛剧场以本土话题脱口秀触发观众共鸣[9] - 东莞举办首届松山湖双年展以“洄游与共生”为主题,艺术装置《栖息地》备受青睐,同时125场“火柴盒”音乐会遍布各镇街,展现大湾区文化艺术新面貌[10][11]
当红色文化遇见AI 江西高校打造思政“智慧课堂”新范式
中国新闻网· 2025-10-04 08:22
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技术正与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通过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智能学伴等技术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教育形式,提升教学活力与吸引力 [1] 技术应用与平台建设 - 江西师范大学打造“红色江西VR体验馆”,学生可通过VR设备沉浸式体验历史场景,系统根据互动生成不同情境分支,该体验馆已累计接待师生超过8万人次 [1] - 赣南师范大学推出人工智能学伴“苏小红”,为学生研究红色文化知识提供原始影像、语义分析等精准支持 [1] - 南昌大学构建“红色文化智能分析平台”,整合超过120万条文献史料,运用情感计算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炼红色精神内核 [2]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开发“红色学习画像系统”,根据学生兴趣推送个性化资源,实现思政教育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2] 教学成效与参与度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红色文化课程在2024年参与度提升42%,满意度高达91% [2] - 南昌大学的“为了可爱的中国”思政宣讲活动通过AI策划与传播,在2024年吸引全国超2800万人次参与,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12亿 [3] -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AI红色走读”活动结合AR技术与游戏化任务,学生参与率高达98% [3] 跨学科融合与实践 - 江西理工大学将“土法造枪”历史融入机电课程,学生通过AI建模与分析在专业学习中体悟红色传统 [2] - 江西师范大学的“红色文化创研工坊”集结多专业学生,利用AI工具共创红色项目,成果已纳入思政课程实践环节 [2] 教师发展与行业协作 - 江西师范大学实施“思政教师AI赋能计划”,推动87%的教师熟练使用AI教学工具 [3] - 由南昌大学牵头成立“江西省红色文化智能教育联盟”,联合12所高校共建数字资源池,推动资源共享与标准化 [3] 内容质量与未来展望 - 行业在推进AI赋能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所有AI生成内容均经过党史专家审核,确保红色精神不被技术稀释 [3] - 随着生成式AI、元宇宙等技术成熟,红色文化教育将迎来更具沉浸感与交互性的新形态 [3]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中秋假期|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全国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欢度2025年国庆
新华网· 2025-10-03 20:04
红色文化活动 - 黑龙江汤原县举办百余人参与的五角星队列和旗手奔跑等沉浸式爱国主题活动 [3] - 江西吉安举行2025井冈山红色文化音乐周 包含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等院团带来的9场红色主题音乐会 [4] - 贵州猴场会议纪念馆运用VR科技和场景复原等技术 提供沉浸式长征岁月体验 吸引游客参观并激发爱国情怀 [4] 传统文化传承 - 北京园博园举办第九届中国戏曲文化周 上演昆曲《李佩先生》、赣剧《白蛇传》、秦腔《花亭相会》等多地剧种 [6] - 南京熙南里街区推出沉浸式夜游《今熙有戏》 游客可参与学耍枪花、练水袖、登台表演等互动体验 [8] - 西安城墙十三座敌楼首次作为公益性主题展馆开放 展出秦腔、瓦当、昭陵壁画、青铜镜等不同主题的传统文化内容 [8] 假日文旅消费 - 喀什古城景区推出5条夜游线路和舞狮、咏春、英歌舞等15场特色演出以提升全天候旅游体验 [10] - 长沙悦方ID MALL商场、王府井百货等商圈上演《松果喜剧》《美丽人生》话剧及沉浸式戏剧《杀死马克吐温》等剧目 [11] - 东莞市举办125场“火柴盒”音乐会 由粤港澳大湾区及本土音乐人带来多元音乐表演 [13] 主题展览与艺术活动 - 乌鲁木齐文化中心举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主题成就展 吸引大批观众参观 [10] - 东莞市首届松山湖双年展以“洄游与共生”为主题 展出艺术装置《栖息地》等作品 展现自然与人文共生理念 [12]
红色的足迹 奋进的力量
人民日报· 2025-10-03 06:13
红色旅游市场热度 -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神州大地涌起红色旅游热潮,游客前往上海、浙江、陕西、河北、江西等多地红色景点 [1] 红色展览活动 - 北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展出1525张照片和3237件文物,吸引众多游客参观 [2] - 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通过历史文物展示和红歌快闪活动,成为游客精神寻根的目的地,有游客专程带子女参观 [2][3] 红色文化演出 - 江西吉安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举办“井冈山红色文化音乐周”,通过经典歌曲演唱吸引游客,增强对井冈山精神的感受 [3] - 贵州遵义推出沉浸式演出剧目《伟大转折》,采用声光电等特效技术,假期前两日演出13场,观演人次超5000 [4][5] 红色遗址参观 - 福建龙岩古田会议会址假期人潮涌动,举办“红古田红歌大舞台”活动,每日安排3场固定演出,允许游客参与互动 [6] - 陕西延安革命纪念地景区拥有445处革命旧址和13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假期首日即迎来大量参观者 [7]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辽宁日报· 2025-10-02 09:06
殷殷嘱托,重若千钧。从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厚重历史,到抚顺市雷锋纪念馆的时代价值,辽宁深度 挖掘红色资源,将"六地"文化标识打造为立德树人的生动课堂,让红色精神浸润城市肌理、融入百姓生 活。 创新展陈重现红色历史 "太震撼了!不再是隔着玻璃看文物,像是直接走进了历史现场!"9月23日,辽沈战役纪念馆全景 画馆内,沈阳大学生王磊在光影交错间感受穿越炮火封锁线的艰险。暖黄色灯光下,巨幅画卷徐徐展 开,声光电精准烘托,将人瞬间拉回硝烟弥漫的战场。 红色血脉生生不息,英雄精神代代相传。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 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辽宁的"六地"底蕴,铸就了这片黑土地深沉而 辉煌的红色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辽宁的红色传承。2018年、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期间,先后走 进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与辽沈战役纪念馆。在抚顺市雷锋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雷锋的精神 和做法,将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在辽沈战役纪念 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确保红色江 山后继有人 ...
平谷区红色文化版图再添新地标,“铜南山峥嵘岁月”陈列室开放
新京报· 2025-09-30 13:42
陈列室开放 - 平谷区红色文化版图新增“铜南山峥嵘岁月”陈列室并于国庆期间正式对外开放 [1] - 陈列室以“烽火铸魂 薪传南山”为核心主题 串联从远古文明到乡村振兴的历史长卷 [1] 核心展区内容 - 《烽火岁月》展区深度还原“铜南山 铁北寨”抗日传奇 生动再现冀东军民协同抗日的壮阔历程 [1] - 展区通过捣毁南独乐河伪警察所 营救美国飞行员等关键史实及英雄人物事迹展板进行展示 [1] - 展柜中留存抗战时期实物与影像资料 让革命精神变得可触可感 [1] 主题书店配套 - 平谷首家红色读物主题书店与陈列室同步亮相 宗旨为“传承红色基因 共读经典华章” [1] - 书店汇集党史文献 革命回忆录 红色文学作品等千余种读物 包括《救国报》研究文献等特色读本 [1] - 书店设置“红色书房”阅读区与“初心分享”活动角 [1]
微视频|为了心中那抹红
新华社· 2025-09-30 10:19
映照山河 那抹红 沐韶辉 那抹红 因勇毅前行而飘扬 擎起自立自强的骨气志向 那抹红 一叶红船 点点星火 战火硝烟铸就赤诚底色 那抹红 因文脉赓续而鲜亮 那抹红 初心拳拳 矢志不移 红色基因融入民族血脉 托举追星逐日的梦想 那抹红 长相依 浸润你我心田 统筹:杨咏、杨云燕 编导:徐思远 记者:杨焱彬、张启明、韩赫 海报:徐宁、张宝亢 鸣谢: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 责编:袁晴 ] ...
校馆弦歌丨“我们汇聚成潮水的方向”——当弘扬红色文化成为青年中的新“时尚”
科技日报· 2025-09-29 16:20
红色文化研学活动概况 -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所高校研学团队合作开展“觉醒年代”研学行项目 [1] - 该项目是“‘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红色行的重点活动 [1] 活动参与规模与影响 - 北京大学博士生喻伟累计开展理论宣讲300余场 覆盖2万余名听众 [1] - 活动吸引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田子翀等青年担任北大红楼讲解志愿者 [3] 青年思想转变与职业选择 - 喻伟从计算机专业转向思想政治领域 认为时代需要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者 [2] - 思政及其相关专业已不再冷门 喻伟经常去社区、学校、机关、医院等地做志愿宣讲 [2] 红色文化传承方式创新 - 新时代高校学子通过走入历史现场感受精神脉动 使红色基因传承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寻 [4] - “觉醒年代”研学行被评价为让身体与思想同步前行的旅程 [4] 青年信仰与时代使命 - 田子翀通过讲解工作将“共产主义”从抽象概念转化为个人信仰 自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 - 青年群体中“爱国关天下”成为潮流 个体组成群体汇聚成潮水的方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