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境电商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Temu停止中国直发美国业务,全面转向美国本土仓库销售
观察者网· 2025-05-06 14:56
业务调整 - 公司将停止通过平台向美国客户直接销售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未来美国市场的销售将转由本地卖家处理[1] - 美国消费者将不再从平台直接购买中国发货的商品,而是购买储存在美国本土仓库内的商品[1] - 新业务模式下平台商品将无需承担额外的进口关税或海关费用,同时避免了外包运输货物所产生的成本[1] 政策影响 -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取消对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货物的小额包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关税豁免待遇[1] - 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必须采用正式报关程序并缴纳全额关税及费用[1] - 中国输入美国的电子商务商品最高将面临高达145%的关税[3] 本地化战略 - 公司正积极招募美国本地卖家加入平台,通过本地化物流渠道帮助本土商户触及更多消费者[1] - 为确保本地仓商品充足供应,公司加速招募美国卖家入驻并承担相当比例的仓储租赁成本[3] - 美国本土仓覆盖城市从15个扩展至40个[3] 成本与供应链 - 消费者购买直发商品需承担高达商品价格130%-150%的进口费用,部分订单成本甚至超过商品本身价格的两倍[3] - 公司持续增加美国本土库存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及海关政策调整[3] - 公司大举挖角亚马逊、沃尔玛等美国本土电商巨头的人才,以40%-60%的高薪招聘高管[4] 财务表现 - 母公司2024年Q4营收110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低于市场预期的1156.2亿元[5] - 2024年母公司近2000亿佣金收入中,公司佣金收入贡献的营收超过一半,但当年亏损额约为35亿美元[5] - 公司4月份大幅降低美国地区的广告营销投入,美国App Store的下载量急剧下降了62%[5] 行业动态 - 同行SHEIN宣布提高产品售价以应对关税调整的压力并计划将美国市场的订单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6] - 跨境电商行业正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的新阶段[6]
中国女CEO在美国爆火,只是个意外?
创业邦· 2025-05-06 11:41
敦煌网近期热度变化 - 4月12日美区App Store排名从300开外直线上升至总榜第二、购物类第一[2] - 4月24日总榜下滑至72名、购物类第8名[3] - 5月1日跌出总榜前200、购物类26名[5] - 一周内排名剧烈波动反映App用户粘性不足[4]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2004年的B2B跨境电商平台,采用"卖家免费入驻+交易抽佣"模式[5] - 覆盖225个国家地区,278万注册供应商,累计买家超1亿[5][6] - 创始人王树彤曾任微软中国高管、思科亚太高管,参与创办卓越网[6] - 2021年提交港交所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净利润从-4312.5万美元改善至58.9万美元,但GMV增速从58%降至19%[11] 历史定位与模式创新 - 被行业称为"电商祖母级别"平台,开创外贸线上交易闭环模式[8][10] - 区别于阿里国际站早期仅提供信息撮合,实现全流程线上交易[10] - 以"低起订量+供应链"填补中小海外买家直采空白[10] - 2006年获凯鹏华盈数百万美元投资,投资人看重创始人带队能力[11] 近期爆火原因分析 - TikTok博主发布奢侈品代工视频引导用户至敦煌网购买平替商品[13] - 美国通胀加剧推动性价比消费,47%塔吉特购物者年收入4-12.5万美元[15] - 特朗普关税政策刺激中国直购需求,4月12日下载量同比增56%[15] - 4月12-15日日均GMV达4000万美元,3000家美国批发商日下单[16] - 平台260万中国供应商覆盖全产业链,鞋服珠宝销量翻倍明显[16] 爆火背后的运营策略 - 利用SHEIN/TEMU减少美国投放的流量窗口期[16] - 美国电商广告成本同比下降8-20%[16] - 通过PR活动和投放推波助澜[16] - TikTok视频含联盟营销成分,部分发布者为供应链参与者[16] 增长可持续性挑战 - 热度快速消退反映偶然性特征,属"流量风口与模式升级共振"[19] - B端业务性质导致C端用户留存困难,存在货不对版差评[19] - 涉嫌侵权风险(如Lululemon否认代工厂授权)[19] - 招商活动收费项目增多(保证金3000-1万元+流量另计)[25] - 市场份额仅1.4%,远低于阿里国际站的26.2%[24] 战略转型尝试 - 2022年升级为集团架构:DHgate+MyyShop+DHLink生态矩阵[25] - MyyShop瞄准社交电商SaaS服务"新微商"群体[25] - 行业建议探索与淘宝等平台合作开辟新路线[24] - 需平衡B端优势与C端拓展的运营体系重构挑战[22][23] 行业竞争格局 - 阿里国际站在其倒逼下于17年前转型线上交易闭环[24] - 当前市场被阿里/字节/亚马逊瓜分[25] - 亚马逊中国B端卖家三年增长近2倍[26] - 核心优势在于连接中国工厂与全球长尾分销的"毛细血管"网络[26]